毛泽东时代晚期的教育革命
精英教育还是平民教育? 1960年代,尽管小学教育基本在城市地区普及,在乡村却并非如此。1965年,适龄儿童1500万人,只有670万人从小学毕业,其中350多万无法进入初中。初中适龄学生1300万只有170万人毕业,只有不到50万学生可以升入高中。 大跃进时期创办农村中学以增加农村儿童入学机会,但小学规模扩大抵消了中学扩招的效果,升学率依然低。 除了教育不足严重,1960年代中期教育还有个根本性问——教育体制不平等。 早在1952年,毛泽东在给周恩来的一封信中写道“干部子弟学校应逐步废除”。 而1982年的数据显示,1940年代晚期出生并在文革前完成教育的一代中,知识分子与干部的儿子比农民的儿子多受2到2.5年教育。 除了毛泽东提到的这种针对特权阶层的特殊学校,新中国所效仿的苏联模式的教育也造成了严重不平等。 重考核、重升学的教育体制有利于来自特权家庭的孩子——家庭背景和传承下来的文化资本给他们极大的优势。所以,在1952、1953年,只有20%的大学生来自工农背景。而在文革前夕,重点学校清华附中只有6%的学生是工农子弟。 同时,农村教育质量低、城市教育质量高又强化了这种差距。 毛泽东担心的是——精英化的教育使得“精英们”扩大了与工农群众的差距,并把自己放在了权威的位置。而教育优先权本应该给处于社会经济底层的工农群众。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921年,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将学员要参加劳动、脑力劳动要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要接近劳动阶级列入“组织大纲”。后来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明确地提出要“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延安他又说:“一切机关学校部队,必须于战争条件下厉行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发展手工业和部分种粮。”把“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作为抗大办学的基本原则,并指出知识分子要与工农相结合。 新中国学习苏联模式,到1955年,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为大学而非工作做准备,半工半读的成分也消失了。 1958年,毛泽东视察天津大学。“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的方针随后被提出。 在后来的“高校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和“小学四十条”中,也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而实际上,当时新中国的教育现状是过于强调学术知识,工作经验却强调太少。 参考阅读:《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演进脉络、结构体系、基本特点》 毛泽东时代晚期的教育改革 怎样解决上述的教育问题? 毛泽东时代晚期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升学率。在城市,废除大学入学考试。而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半工半读都成为常规。 让广大的劳动人民子弟享受教育权利 有限的教育资源是投入发展少数人的高质量教育,还是大众教育?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前者,比如印度。与其相对,毛泽东晚期的中国选择了一套全民教育体制。 于是,在印度,一些毕业生位于世界顶尖,而同时文盲率长期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相反,中国在快速并持续降低文盲率上的成绩很突出。 此外,毛泽东晚期的教育政策向有工农背景的学生倾斜,而不是用考试成败取人。一方面减小了父母是知识分子或有特权背景的学生的优势,另一方面遏制了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 比如,1970到1971年大学重开时,申请入学的学生需要有两年工厂或农村的工作经验、公社或工厂的推荐信,这些取决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5:55 , Processed in 5.503630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