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正式设府置县,納入清朝直接治理管轄版图 上图: 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福建省地图。此图原属于清康熙时期《皇舆全览图》中的福建省地图,明白显示台湾西岸由北到南的开发景况。台湾岛东岸,则因「生番」为患,负责的传教士未能获准进入台湾东部实地绘测,故呈现空白的状态。 上/下图: 1714年4月18日到5月20日间,耶稣会士「雷孝思/Jcan Baptistc Rcgis」、馮秉正「Joseph Francois Anne de Moyriac de Mailla」获准来台湾测绘地图。 清朝最终以战招降明朝孤臣「郑经」,虽将台湾纳入版图,但初期採消极治台政策;政令所及仅止于前山的台湾、凤山、诸罗三县,后山(台湾山区东部)归属生番自治尚未开化之地。之后清廷对于台湾东部山区归化之各番社,仅要求其“”输纳番餉,而不要求其薙发、供劳役以及改衣冠“”。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朱一贵」事变被平定后, 清廷惟恐汉番勾结危害政权,遂实施划界封山之政策,立石划番汉界,禁止汉人私越。 由于清朝治台湾时期,简易二分类”原住民”为「生番」与「熟番」、「化番」。 注: (1)生番:或称”野番、高山番”,为不列入统治管理者,尚属未开化而有限制进出的自治区域,即今之”原住民、高山族”。 (2)熟番:或称”土番、平埔番”,为纳入统治,服从教化、事徭役、纳税者,即今已消失之”平埔族”。自此台湾部分山区及东部被封禁达百余年,直到清同治年间,日本为了窃占中国藩属琉球,假借军事入侵中国台湾省南部”牡丹社”事件后,才引发清廷积极治理生番自治区域之心。 上图。 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法国人所绘台湾地图,「Map of Government-controlled Taiwan(Formosa) by French. 」。 由于台湾东部山区被视为生番自治尚未开化区域,限制进入因而未绘入。 上图注: 由此图刊于法「杜郝德」的《中国全志》的福建省地图,可以得知当时欧洲各国普遍认知台湾岛已归中国福建省官府直接治理管辖。1735年,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虽未实地来华停留,但其凭借众多来华教士们陆续寄送回关于亚洲中国的文史、地图,从而主编的《中华帝国及其鞑靼地区地理、历史、编年、政治、自然之描述/Description géographique,historique,chronologique,politique et physique de l'empire de la Chine et de la Tartarie chinoise》,中译惯称《中华帝国全志/中国全志》后刊行于法国巴黎。直至19世纪末,这部汇集了此前百余年间入华耶稣会士所言说与测绘地籍的中国巨著,成为西方认识中国的重要知识来源。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2-4 01:09 , Processed in 1.424627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