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致命缺陷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人口困局》被删的第3章第8节
(上述资料由有分子生物学专业背景的旅美华人曹明华女士提供,其中的英文专业文献也由她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2010年,我国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水稻营养成分发生了很大的非预期改变。这些新的实验室数据为上述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新进展提供了新的佐证。 这篇专业论文发表在国际刊物《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上,题目是《转基因的亚洲栽培稻籽粒发生非预期成分改变》,论文“摘要”的(部分)中译文如下: “研究3种可抗霉菌病和抗虫的转基因水稻中重要的营养物质成分组成(按欧共体标准),发现其营养成分组成和物理性状有非预期改变”,其“差异幅度:氨基酸20%~74%,脂肪酸19%~38%,维生素25%~57%,(微量)元素20%~50%,蛋白质35%;植酸没有显著变化”。“相比于非转基因水稻,转基因水稻的营养成分构成和物理性状的非预期改变,可能与基因的转入有关”。[14] 按道理,这些数据早就存在于转基因食品研发机构的数据库里。而问题是,它们为什么不公布?为什么需要各国研究机构各自做实验去获得?当然,如果它们根本就没有做过这类研究,那人们就更有理由质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三、转基因食品技术的致命缺陷 一个基因可能编码多个蛋白质,同一性状可能受多个基因影响,一个外源基因可能导致众多基因表达的改变,还有身份神秘的“内含子”,行为诡秘的“蛋白伴侣”,再加上外源Bt基因“现身”于人体内,并“更容易在细菌中被表达”……,这些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的最新发现及其理论,使(致力于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技术的所谓“转一个安全基因表达一个安全蛋白质”的假说成为一种致命错误,转基因专家自以为自己可以“精确、定向、一对一”进行转基因操作的幻觉也随之消失,接下来的是,人们需要对那种错把生命当作机械来处置的“科技工匠式思维”进行反思和补救。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体的微观运动形式及其规律,这无疑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认识自身的一个伟大进步。对于分子生物学家来说,他是进入了一个有着几十亿年进化史,有着高度组织性、严格规章制度、精准运动时间,有灵活多变的应急机制、错综复杂的调控机制,虽没有管理层却又秩序井然的“超级现代化小社会”。 以转基因食品商业化为目标的转基因专家,明显对这个微观生命世界错综复杂的有机体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他们以为自己走进了一个微观生命的“博物馆”,面对的是一个个创造生命“零件”的小作坊,而这些小作坊互不关联,或关联不紧密,或其关联“一目了然”,因而可以在其中“大展手脚”,想当然地改造一些小作坊,当一把“上帝”,创造一些自己想要的新生命体。这明显是把丰富多彩、复杂多变、运行机理高深的有机生命微观运动当作简单呆板的机械运动来处置,的确是一种非科学的“科技工匠式”思维方式。 显而易见,作为转基因食品商业化手段的转基因食品技术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不牢且完全不成熟的理论之上,由此而产生的转基因生物,尤其是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类、环境和生态来说,明显存在着巨大的潜在风险,而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显示,这些风险比早期分子生物学家和其他对转基因持谨慎态度的科学家的预计要大得多,并且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目前看似“成功”的Bt转基因生物,表面上实现了“转一个Bt基因表达一个毒蛋白”的意图,但它并不是“转”真核生物(动物和植物)基因,而是“转”原核生物(细菌)基因,即便如此,Bt基因在表达一个毒蛋白的同时,还会表达其它非预期蛋白,并引发一系列鲜为人知的变异(如前述转基因水稻营养成分构成和物理性状的非预期改变)。为什么会这样?连分子生物学家也一无所知,更遑论那些仅具有“科技工匠式思维”的转基因专家。 毫无疑问,作为一种生物学试验手段,或一门实验科学,转基因技术肯定会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的进步而逐渐成熟起来,我国的自主转基因技术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但是,我们目前距离这种理论扎实、手段先进的转基因技术还有很长很长的崎岖之路要走。 在分子生物学理论尚不成熟、转基因食品技术包含着错误理论且相当粗糙的情况下,不顾一切地贸然进行转基因食品(尤其是转基因主食)商业化,功利过于,智慧不足,明显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对人类、环境和生态缺乏安全责任心。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2 23:54 , Processed in 0.05940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