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致命缺陷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人口困局》被删的第3章第8节
(1)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没有定论。得出转基因食品安全结论的“大多数研究都是由生物技术公司开展的或由其负责推广这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相关机构所做”。 (2)关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目前尚没有开展过有关流行病学的研究。 (3)声称科学团体和政府机构已赞同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是夸大其词或者不准确。 (4)欧盟针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项目并没有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提供可靠的证据。“实际上,这个项目的设计不是为了测试任何单个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而是集中于风险评估方法的开发”;“这些研究没有一个测试了一个商业化的转基因食品,也没有一个测试了90天外亚慢性期间转基因食品的长期效应”。 (5)互联网上声称的几百项研究文献不能表明转基因食品安全。“事实上,倒是(其中)一些研究提供了安全性缺乏的证据”;“与实验动物生命周期相比,许多这些(转基因安全性)研究是在短期内开展的,因此不能检测到长期的健康影响”。 (6)针对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性也没有定论。相反,“转Bt基因作物能对非靶标生物和有益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如“靶标害虫出现了对Bt毒素的抗性,并且与次生害虫(非靶标害虫)的有关问题也出现了,例如,中国的Bt棉花”;此外,存在“除草剂使用量上升、抗除草剂杂草广泛散布、对暴露于草甘膦(一种除草剂)的人体和动物种群健康的(不利)影响”。 (7)多项国际协定都认为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作物存在风险。例如,“《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对转基因作物和食品都采取预先防范方法,因为这两部国际协定都一致认为,基因工程与传统育种不同,在食品中使用转基因生物或向环境中释放转基因生物应进行安全性评估”。[58] 由此,“转基因安全性有科学共识”的说法被众多科学家的严正声明所否定。 生物技术被科学界视为一种普罗米修斯科学[59],它在给人类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现实和潜在风险。对于那些致力于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转基因专家来说,转基因食品技术这把锋利的“双刃剑”,在割伤别人的同时,也会割伤自己。 毫无疑问,转基因食品技术应该先回到实验室,再谋求走出去。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至少有两个层面,一是食品安全,这就是本节的内容;二是经济安全,这涉及到转基因的几十项知识产权。由于我国几乎没有转基因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所以,若我国贸然放行转基因食品(尤其是转基因主食)商业化种植,将会付出相当高昂的经济代价。“到最后,我们吃的每一粒米,都要付钱给孟山都”[60]。(受内容和篇幅限止,本书略此不谈。) 六、转基因食品技术的一点启示 历史资料显示,人们最初选择转基因作物,尤其是选择转基因食品,是出于对人口迅速膨胀的忧虑。而公众最初对转基因食品的支持也是忧虑粮食增长跟不上人口增长。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4:26 , Processed in 0.04157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