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琉球网 首页 反转基因 查看内容

存在致命缺陷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人口困局》被删的第3章第8节

2014-8-16 14:28| 发布者: 风在手| 查看: 9864| 评论: 1|原作者: 李尚勇|来自: 财新网

摘要: 2013年10月21日,“欧洲支持社会与环境责任科学家团体”(ENSSER)在其官方网站发表了一份《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没有科学共识》的声明。截止到2013年10月30日,已经有230位科学家签名。该声明表示,转基因种子开发商、一 ...


    笔者关于转基因的研究报告在二年前完成了,但找不到刊物发表,后来将其放入学术专著《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一书中,但最后还是“拿下”了。这里发布的就是从书稿中“拿下”的内容。

存在致命缺陷的转基因食品技术

 

  ——《人口困局》被删的第3章第8节


    (说明):笔者不是分子生物学家,本文也不是从分子生物学专业研究的角度评述“转基因食品技术”,而是利用分子生物学自2000年以来的最新科研成果剖析“转基因食品技术”在方法论上(哲学范畴)的严重错误,从而揭示“转基因食品技术”的致命缺陷。当然,本文也涉及我国转基因研究的一片乱象,以及转基因政策的严重失误。


 前面说过,为了解决13.4亿人口“吃饱”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动植物激素、抗生素和农膜,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动用其它一切科技手段(许多安全性不明)尽可能地增加食物供给。“转基因食品技术”正是安全性不明技术手段。


  2000年以来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转基因食品技术”不仅安全性不明,而且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它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存在致命错误,即目前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实际上建立在一个完全不成熟且有理论错误的早期分子生物学理论之上。


  一、早期的分子生物学及其转基因技术


  中文“基因”为英语“gene”的音译,基因是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又称为“遗传因子”。


  所谓“基因”,实际上就是就是DNA分子中的一个片段,这个DNA片段带有该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基因一方面通过DNA复制将生物的性状特征遗传给自己的后代,另一方面,又在合适的时空条件下逐步启动个体生物的遗传信息(即基因表达),让个体生物依据遗传信息按一定的顺序发育生长(即生、长、病、老、死),并形成不同的个体特征。


  1938年,生物学家选择噬菌体为对象开始探索基因之谜,1953年,两位科学家发现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1967年,生物学家破解了DNA的遗传密码,认识了DNA的由4种碱基排列组合成的64种三联体“密码子”,20种氨基酸的密码子排列规律,以及由这些密码子所决定的不同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的合成。这些认识初步揭示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合成去控制生物体性状的基本过程。1970年代初,重组DNA技术的出现摧生了遗传工程。


  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诞生了现代生物技术,即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的技术,而所谓的转基因技术,就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简单地说,转基因技术就是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以便引起目标生物体(通过表达新蛋白)而使其性状发生可遗传修饰。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通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俗称转基因生物。[①]


  转基因生物研发初期(1980年代以前),转基因专家曾以为,转基因技术能够按照人们的意志将“已知的、有用的、优良的、安全的基因,非常精确地去做一个转移”。[②] 在此认识的基础上,转基因专家将病毒或细菌基因(片断)导入农作物,培育出抗病毒、抗虫、抗杀虫剂的转基因农作物。[③]


  目前真正商业化的转基因特性主要有两种,即除草剂耐受性(简称HT)和抗虫性(Insect Resistance,简称IR,但基本上都是Bt特性),以及这两种特性的叠加。这两种转基因特性均采用“导入”土壤细菌基因的方法而形成,在本质上,这两种特性都属于农药效率改进型技术进步,并不能直接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风在手 2014-8-16 15:36
李尚勇现实制度问题研究者。
作者近些年以经济类现实制度问题为主要研究方向,有多篇研究报告发表在《改革内参》、人民日报《内参》和《内部参阅》,其学术论文主要发表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劳动》、《中国农民合作社》、《农业经济》、《上海农村经济》和《经济学消息报》等(核心)学术期刊和专业报纸。“中国改革网”、“光明网”和“中国改革论坛网”为作者辟有个人专栏,“财新网”和“财经网”特邀作者开博。作者信奉真实、善良、公平、正义原则;崇尚现代市场经济理念;关注国民福祉,尤其关注下层民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学术专著《人口困局——中国能否承受人口之重》是作者“制度困局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邮箱:lsyongs@163.com。

查看全部评论(1)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4:54 , Processed in 0.05085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