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发布中国的承诺!呜呼哀哉一个字:痛!
增加国有企业的红利上缴:中国已承诺大幅增加国有企业向政府上缴的红利,到2020年稳步将上缴的国有资本基金提高到整体公共预算的30%,以增强社会保障并改善人民的福祉,同时为私营企业进一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利率市场化:中国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承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并让市场在财政资源配置方面发挥一种决定性作用。为推动这个目标,中国承诺促进扩大发行银行存单(CDs),其中包括以个人为对象,以及促进金融机构提供由市场决定利率的投资产品。这将深化国内金融市场,并将提高中国普通储户的家庭收入。这还将支持中国向一个更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过渡。 提高家庭收入和消费:中国认识到提高家庭收入是朝向消费重新平衡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环节,并宣布将为此采取关键步骤——这些步骤将增强中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并让家庭能增加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其中包括中国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这包括承诺扩大社会保险范围,并通过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来提高实际工资所得。此外,中国还承诺让农民在租赁、转让及抵押土地时享有更大的权利,并确保他们在土地被征用时得到对他们的土地使用权的公平补偿。中国还承诺完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以消除重复征税,推动经济转型。 通过一个更加开放的、更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制来扩大美国公司的机会:有魄力的金融部门的改革和开放,以及利率市场化,将把金融资源从中国的国有企业导向中国的私营行业,并将扩大美国公司的机会。这些改革将让中国公民得到更高的储蓄回报以及在年老时供养自己并防范不测的能力。向美国和其他外国金融机构提供在中国的更大的市场准入,有助于极大地增进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和效力。 扩大美国金融服务提供商和投资者的机会:中国宣布有意进一步开放证券和期货领域,并且正在积极审议对外国投资者增加股权参与进一步开放其银行部门以及进一步扩大合资证券公司业务范围的有关政策。允许美国及其他外国公司获得更大的股权并扩大他们的经营范围,这对于我们的公司能够同中国金融机构公平竞争至关重要。中国已对美国投资者和金融服务公司参与其地方政府债券市场表示欢迎。中国最近还修改了相关的监管规定,允许中国公司为离岸债券出具可执行的担保,改善对外国投资者的保护。 发展中国的金融市场:中国承诺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其中包括通过发布银行处置条例。这些措施将支持中国的金融稳定,并为进一步就利率市场化取得进展奠定基础。中国有意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承认衍生品合约的终止净额结算的执行力,这对于促进中国的债务和衍生品市场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金融监管合作:美国和中国承诺通过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就影子银行风险和政策措施增强合作及交换信息,并承诺参与关于金融稳定理事会影子银行政策建议的执行情况的同行审议。美国和中国的审计监管人员已承诺建立一个进行跨境审计核查的合作性机制。上述程序相结合,将有助于帮助保护美国投资者,并保持美国资本市场的诚信。联邦保险办公室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还承诺签署一份信息分享备忘录,就国际保险事务的审慎事宜进行合作。美国和中国承诺就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和监管增强技术合作。美国和中国欢迎落实20国集团关于集中清算标准化场外衍生品的承诺,并承诺就两国各自的场外衍生品监管交换看法。 地藏王菩萨:中美对话,中国犯兵家大忌 以战止战,勇于对抗才能避免对抗!——中华传统文化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毛泽东思想 文/地藏王菩萨(元龙) 2014.7.14 随笔 每次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基本都是以削弱中国国家安全为代价! 笔者印象中,前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都是美国攻,中国妥协,每轮中美对话仅仅以美国压迫人民币升值这一项,对中国造成损失就多达数万亿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国际热钱一进一出,剪中国羊毛,大肆吸取中国财富,数万亿人民币被洋人卷走!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中国造成的危害远远不止如此,国企私有化改制、对美国开放市场、金融业对美国开放、削弱公有制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削弱公有制经济即削弱共产党执政根基).....按照美国的说法:“中国的经济改革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前财长鲍尔森曾直言不讳:“如果中国停止改革开放的步伐,将会对中美关系造成实质性伤害”!进而,鲍尔森又近乎威胁的说道:“如果中国停止改革开放,美国绝不会置之不理”!2014年2月份,美国财长在出席国际金融研究所的会议上表示,“即便有带来社会和政治动荡的风险,中国也应该加快实施经济改革计划。”他强调的重点是中国市场开放及金融改革。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1:59 , Processed in 1.630330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