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武汉知青在蕲春的农村记事
从蕲春县城漕河镇到蕲春最大的城镇蕲州的公路是蕲春县的主要公路,邓源大队就在此公路旁。县城出来7里路就到了一个走马岭的地方,旁边有一条小岔路,直通邓源大队队部,这条路的一边是畈下,一色的平平整整的田地,依次排列1—9个小队,一边则是畈上,只有10小队和3小队及9小队的一部分。 这畈上的土地,土质相当不好,主要以山坡地为主,中间也有一片平整的田地,土质黄黄的,是一种带磁性的泥土,粘乎乎的,缺乏通气性,这种土质是不适合种水稻的,但那个年代,宣传的就是“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一律强迫都要种水稻,还要种二季稻,于是产量不高,最多也就亩产300多斤。 畈上的这一大片田地,又有一个地名,叫“石大垅”,记得我们下农村不久,9大队就开了一个“大战石大垅”的誓师大会,要改造“石大垅”,就是把畈下田里的土挑到畈上来,掺和在一起,改变“石大垅”的土质。誓师大会后,大队支书徐正发带头从畈下挑了满满一箢箕土,走到畈上,后面是长长的挑土队伍,我们看见徐书记小小的个子,穿一件藏青色的干部装,气喘吁吁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但是只看见他挑了一趟后就不见踪影,这挑土的队伍也只是干了半天,就虎头蛇尾地结束了。 实际上,这畈上的地,适宜种树林,县里也曾将这里作为植树的重点和示范区。在 9小队旁边有一个小山丘,大队在这里设了一个林场,就是管理树木。我们刚下去没几天,曾被抽调到林场去植树,忙了几天,栽的是马尾松和杂树,不久县里在邓源大队召开了现场会,介绍这里植树造林的经验。这种马尾松生长很快,一年后就可以分蘖,二年后就可以砍下枝叶作柴烧,三年后就可以成材。我离开邓源时,种的松树已经成材了,直直的,一大片一大片,后来也不知这批松树的命运如何。只是四十多年后,我重返邓源,看见这里什么树林都没有了,生态环境比过去更差。当年作林场的小山丘,已经被推平,搞了一个什么赤东工业园,主要生产低质的釉面砖,高高的烟囱,远远就能看见卷着黑烟。 我们的住地适宜养鸡 我们住在仓库旁,仓库前面就是一个大大的打谷场,用水泥铺就的一个场地。在这个地方居住,生活上其实不怎么便利。 首先离水源比较远,不方便,农村嘛,都是挑水吃,吃井水、吃塘水,水井离我们居地比较远,有一二百米,要穿过打谷场再下到一条小路,绕到村子的另一头;水塘虽近一些,但是水质不好,下雨之后或者干旱时期,水就比较浑浊。 其次是因为在村子中间,小队里开会都是在我们堂屋里,晚上坐满屋子人,那个年代,开会的时候又特别多,今天传达文件,明天宣布最高指示,又是扫盲,又是学唱歌,又是讲用毛选,又是忆苦思甜,名堂特别多,一开就是大半夜,搞得我们不能休息。 还有一点就是房屋很破旧,据说仓库原来只有我们住的这二列,后来旁边新修了二列,这旧的部分就给我们住,新盖的部分仍作仓库。年头久了,又是土砖砌房,墙壁部分大量剥露,屋顶的瓦是那种小片的黑瓦,不经用,早已破旧不堪,下起雨来,不是这里漏水就是那里滴水,有经验的拿起一根竹篙子朝上面捅一捅,就会好一些,但捅的次数多了,下次下雨,漏雨滴水的地方就更多。记得有一次,雨下得太大,房间里都摆满了接水的盆、桶,实在无法安睡,只好男女都坐在厨房里躲雨,坐了一宿,第二天还要出工。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6:16 , Processed in 0.02925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