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琉球网 首页 史海风云 查看内容

一个武汉知青在蕲春的农村记事

2014-7-18 09:52| 发布者: 风在手| 查看: 17521| 评论: 0|原作者: 李肇文|来自: 六十年代

摘要: 许多老知青都说,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和教育,农村生活煅炼了我,影响和改变了我人生的道路,青春无悔……尽管有不同的评价和诉说,历史终究是历史,知青作为绝无仅有的一代人,绝不会止于历史标本和发黄的照片。四十 ...
一个武汉知青在蕲春的农村记事


我当老师的走马岭中学,就颇具规模,它应该是全公社最大的中学,位于走马岭,校舍有二排平房,长长一溜,房屋质量很好,白墙红瓦,一排平房是教室,有五、六间,每间教室宽大明亮,一排平房是办公室、校长室、厨房和老师宿舍。学生只有初中年级,每个年级有二三个班,因校舍充足,没有“复制班”。老师有四个,一个女老师,三个男老师,还有校长和一个姓焦的教导主任。校长长得人高马大,白白胖胖,但是身体有病,不经常来,偶尔来住几天,只和教导主任谈事,不与我们老师打交道。来了后,早上很晚才起来,站在房外刷牙漱口,要花费半个多小时,半小时?有没有搞错呀!绝对没有夸张,世间之事无奇不有,这刷牙漱口可以花费半小时以上,一个人专心致志站在那里漱口,满口白沫,乐此不疲,旁边人也熟视无睹,只有我一直感到不可理解。

学校的工作都是由姓焦的教导主任主持,这个人特别瘦,个子矮,脸焦黄焦黄,要说他身体有病我才相信。但是他却精力旺盛,干劲十足,学校里里外外都是他来张罗指挥,从教学到生活,从学生到老师,政治学习、业务交流,都是他一手包揽。我就是被他物色而来,他在一个星期六晚上跑到10小队我的住地与我交谈,大概颇为满意便通知我去上课,期间没有征求小队和大队的意见,看来这个学校至少属于公社或者区里管辖。我当时懵懵懂懂,不知道我其实只是去临时替代上课,也就是当代课老师而已,还以为被学校正式录用,从此可以脱离“农”海,高兴之余,把家里留存的谷草堆送给了老七家里,卷起辅盖搬到学校,虽然学校离住地并不远。

星期六通知我,星期一就要我去上课,发给我一个课本,没有培训,没有人办理交接,没有人介绍学校学生情况,也没有人教我怎样备课、怎样去上课,就这样赶着鸭子上架,好象我这个高中生应该知道怎样当老师,必然知道教学这方面的事。

其实,文革爆发后我们就没有摸过课本,造反闹革命,学校学的东西早抛到爪哇国。我拿起课本,发了半天呆,不知如何着手。翻看着课本,一遍又一遍,慢慢的有了一点感觉,想起了过去学校里课堂上的情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生字生词”,这些久违的内容一一浮现在我脑子里,于是摊开纸,开始写备课笔记。我要上的课文是课本里第二篇,这时学校已经开学,估计是前一个老师突然有病还是有事走了,便拉上我紧急上阵。我将这篇课文念了十几遍,仔细推敲课文中的内容,心里逐渐有了底气。

第二天,我上课,我用普通话将课文朗读一遍,我念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课堂里寂静无声,可能是新老师的新鲜感,也可能是我富有感情的普通话,学生们都专心地听着,当我念完课文,学生们显然很激动,他们还不会用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从他们红红的脸庞,嗡嗡的交谈声,可以看出他们被我的讲课所感动……

我的教学热情非常高,备课十分细致全面,总是提出一些新内容新思路新点子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我特别专注作文课,每次作文讲评我都要夹杂一些新知识、修辞方法、写作方法的讲授,如文章的开头,结尾方法,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词句的收集与运用等等。学生的作文本我批改得密密麻麻,评语要写上好几页。那个特殊的年代,老师上课没有教学参考材料,没有教材背景介绍,就是一本课本,都是靠老师自己的发挥。我的教学可能不怎么规范,但是应该扩充了学生视野,增进了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

到1971年,文革已经开始5年多,中小学从开始的全面停课闹革命,到逐步复课闹革命,虽然学校开始上课,但教学秩序仍很混乱,那个年代,阶级斗争要天天讲,斗私批修不停步,学生动不动就造反,贴大字报,各种运动也不断冲击教学环境。只是在农村里这方面,教学秩序恢复得还基本可以。我所在的走马岭中学,虽然也是大量时间花费在参加劳动、忆苦思甜、大批判上面,课堂教学还是正常进行,只是教师的素质低,教学态度差。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4-5 04:04 , Processed in 0.02584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