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武汉知青在蕲春的农村记事
二、毒鸡风波 农村插队三年,日子过得老老实实、平平淡淡、碌碌无为,没有什么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事可以记叙,惭愧惭愧。如果实在要问有什么趣事,倒是有一次为了养鸡而发生了一场“毒鸡风波”还有点意思。要知此事的来龙去脉,我还得从头说起。 我们这个知青点, 我是1968年12月上旬离开武汉到蕲春插队,是武汉市知青下放农村的第二批。那时毛主席的那个著名指示尚未出来,下乡运动初起,绝大多数学生还在观望,还在犹豫,还在等待,等到我们下乡后没几天,12月21日毛主席的指示就发表了,最高指示如雷霆万钧,于是所有的学生纷纷报名,噼里啪啦,几天功夫就下完了。 我们这个点――那时都叫知青点,一共四个人,我年龄最大,有杨永平、杨永慧两兄妹,杨永平比我小四、五岁,有王汉琴,女,51年生人,本来还有一个,小祁,祁锦辉,来了几天就闹情绪,整天无精打采,长吁短叹,跑回武汉去了,半年都没有来,说是有病,后来又悄悄回来,不愿干农活,大队照顾他,安排在林场,吃住都在那里,与我们就再没有什么联系。我们这个点应该比较特殊,是个人自愿报名,由学校组合而成,虽是同一个学校,过去则素不相识,下了汽车,才知道同一个点的人是谁,就象当时流行的口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了”。后几批下乡的学生这种情况就比较少,提倡投亲靠友或者自由组合,相互要好的人组合在一起。我们大队一共10个小队中有三个小队有知青点,1小队和10小队知青点是学校拼凑而成,8小队的那个点有五个女生,过去就在一个班级,平日相处比较好,自由结合分在一个点。 我们点的住房,设在小队的仓库旁,严格说,就是仓库的一部分。仓库是一溜四列房,左边两列是仓库、保管室,右边两列作我们的住房。大门进去,有一个大大的堂屋,后面是一个厨房,堂屋和厨房旁各开一个门进去,是两间卧室,我和杨永平住前,王汉琴、杨永慧住后。 住房座落在村子的东头,地势较高,后边是一条小路,走过去不到100米,就是大队部。大队部是两列长长的平房(那个年代都是平房),一列是办公室、大队仓库,另一列是大礼堂,大队宣传队就在那里演出。周围还有大队办的猪场、榨坊、米粉场等。 当年大队队部,现在是邓源 我们知青下乡插队,国家都给了安置费、生活费和口粮费,每人还有500元的建房费。另外两个小队的知青点都专门盖了新房,我们这个点没有盖,据说一是因为时间紧,二是有现成房屋。我们看我们的住房和茅房都有赶修的痕迹,大门是新开的,门框旁的泥巴还没有干,大门前没有台阶石,一直到住进后好长时间,才把台阶石砌好。 我们下放的这个队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6:52 , Processed in 0.03191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