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私有化潮流,创公有制辉煌!深切怀念一个让私有化势力倍感压力的英雄-滕增寿同志
锣鼓鞭炮声一停,滕增寿对职工们大声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 “我就是不相信国营厂搞不好,不相信社会主义搞不过资本主义!” 这句话引起全厂职工的共鸣。破败冷落,毫无生气的厂区,一下沸腾起来。 正是这个共鸣,使全厂上下憋着一股不服输之气,拧成一股攀山登峰之绳。他们都决心跟着老厂长,再创大业,让人们看淸楚:国企一定能搞好!滕增寿因势利导,认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带领职工,坚持国企依靠广大职工的民主管理体制,大胆改革不合理和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全体职工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搞好生产的积极性,不仅当年扭亏为盈,而且连续三年当年利润超过上年产值。第三年就实现了原计划三到五年实现的“三个一流”,把这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再次办成了全市一流企业;重新搞出全国一流产品;职工生活达到全市国营企业一流水平。第5年评为国家二级企业,成立了温州市第一个企业集团,并命名“东方”。1997被国务院审核批准,列入全国512家重点国有企业,成为名符其实的国企旗舰。到我们开会的1999年初,东方集团已经拥有16家子公司,其中包括一家首开温州上市先河的上市公司。 东方集团的高速崛起。对于很多人来说, 都是一个难解的谜。曾经有人问滕增寿:“在温州模式的腹地,在私营企业的汪洋大海中,你是怎样为东方集团杀出一条血路来的?” 滕增寿笑了:“损人利己,挖别人的肉往自己身上贴。那不是我滕增寿和国营厂办的事。东方集团的发展,不是靠坑国害民,挖别人墙脚来的。我们也从不与他人争食,更没有你们说的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恰恰相反,全民所有的国营东方集团,除了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结合温州实际以外,硬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就是八个字:关心大局,为国分忧!” 滕增寿说的这些话,绝不是什么大话、套话、空话,都是切实贯彻在东方集团实践中的实话。那么,我们看看,滕增寿和他的东方集团,是怎样坚持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结合温州实际,围绕“关心大局,为国分忧”八个字,在私营企业的汪洋大海中成功打造国企旗舰的呢? 第一,坚持全民所有制国营企业依靠广大职工的民主管理体制,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干部职工;大胆改革在现阶段不合理和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社会主义自觉性和搞好生产的积极性。 滕增寿之所以在大家都说“国企搞垮了是正常现象”、大批国企纷纷垮掉的时候,“就是不相信国营厂搞不好”,是因为他真正了解国企。不仅了解国企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意义,而且了解国企的强大生命力,对搞好国企有丰富的经验、充分的信心和把握! 滕增寿十几岁进入国企。他十八岁当省劳模。二十岁宣誓入党,在国营厂摸爬滚打几十年,深深体会到,全民所有制的国营企业,是全国人民的命根子,受到广大人民真心诚意的爱护和无条件的支持。是最能凝聚力量,真正为社会服务的企业。它的管理运营也已经积累了以“鞍钢宪法”为代表的丰富而成熟的经验。这是任何私人独资或股份企业学不到和无法相比的。国营企业根本不是那些所谓“经济学家”、“改革家”说的那样,一无是处,浑身弊端。 就是人人喊打、彻底砸烂的所谓“大锅饭”,也是需要作具体分析的。 所谓“大锅饭”,即差别不大、基本拉平的分配制度,本来是体现公平、凝聚人心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是这种优越性,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成熟阶段、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所能体现的程度是不同的。我们过去的确存在某些用社会主义成熟阶段、高级阶段和共产主义阶段的分配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实践的“乱时指导”问题,使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大锅饭”产生了某些平均主义的弊端。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2:11 , Processed in 0.03480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