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是如何控股中国金融机构的?哪些人会上历史柱子?
本来大家以为杭萧钢构充其量不过是内外勾结,欺诈中国股民的一般违轨事件,这种事情太多了,杭萧钢构的几十个亿不过是小菜一碟。去年开始,从股市套现的的“大小非”资金每年就高达万亿,这类合法欺诈的获利资金超过十数万亿,对股民的剥夺远远超过非法投机,杭萧钢构的区区几十亿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根本算不了什么。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竟然中间又冒出一个建造安哥拉的浩大投资工程,数千亿人民币的投资居然全部记在香港一个普通小老板的个人名下,显然,这个小老板又是一个前台顶名的傀儡。想起来真是太可怕了,自己抢不算,还勾结外人抢,在内外一起抢的同时,现在又向外搬,并且重点开始向非洲搬,为什么要向非洲搬?估计是因为非洲落后,有钱就能做庄园主,不像美国欧洲那样,钱再多也只能做个默默无闻的守法百姓。 首先是产业控制,今天外资收购控股中国产业可怕在什么地方? 可怕就可怕在目前正在收购控股中国产业的外资公司,很少有像美国卡特彼勒公司那样的产业集团,越来越多的都是一些混合型金融集团,如美国花旗银行、美林证券、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这是世界发展史上极其罕见的一种现象,一国产业不是被外国产业资本控制,而是被金融集团控制。这些金融集团都是一些横跨银行证券两大领域、渗透所有产业之中、通过企业购并和衍生品业务实现资本增殖的金融巨无霸,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有的银行和证券公司了,虽然它们名称还是银行或证券公司,但是原有的银行和证券业务都双双降到了10%以下,从业务内容上已经很难确定这些金融巨无霸属于什么了,你说它是银行,它银行业务很少,你说它是证券公司,它证券业务同样很少,业务都哪儿去了?都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了,可怕的地方就在这里,银行对企业不再是以往那种通过存贷款的外在控制,而形成了一种内在控制,如果仅仅是存贷款的外在控制,企业仍然是我们的企业,产业仍然是我们的产业,而现在这种内在控制则会使我们彻底丧失企业和产业。 都是把国家战略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都是公司利益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美国的幸运,在于它有一个维护国家利益的精英集团;中国的不幸,同样在于有一个出卖国家利益的精英集团。 其次是银行控制,刚才讲到现代金融巨无霸,如同一只硕大无朋的财富章鱼,触角伸入各个产业内部,和各个产业融为一体,形成整个社会经济的唯一龙头。这种状况决定了一旦控制了银行,就控制了整个国家经济,就能够在经济上完全形成一个国中之国,就能够人为地把这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成功剥离开来,使这个国家无论在政治上主权多么独立,在经济上都只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真正殖民地。 从去年12月11号我们决定提前一年开放金融市场时,控制中国银行的过程就开始了,有人会认为控制中国银行是不可能的,其实我们简单计算一下大家就会看到这不仅是可能的,甚至是正在逼近的现实,目前我们全国金融资产是60万亿,其中银行资产是44万亿,按照巴塞尔协议8%自有资本的规定(我国一般5%就可以控制),用3万5千亿的资本金就可以控制这44万亿银行资产,而控制这3万5千亿资本即便按照最高控股率51%(由于股权的日益分散,实际控股率很低),也不过是1万8千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也就是2千多亿,也就是说用2千多亿美元就可以控制中国银行,进而控制整个中国经济。2千多亿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前面提到的美国花旗、高盛、美林、摩根斯坦利任何一家公司的自有资本都超过2千亿,莫说是现在这些金融巨无霸一个不少地全都进来了,即使是进来一家,在财力上就能控制整个中国银行业,进而控制整个中国经济。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2:01 , Processed in 0.03085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