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该道歉的人:从文革极左到改革极右
【虽不能说晚年毛泽东27年的执政绝对错误,但在重大决策上,特别是 内政决策上,基本上是失误的。】 【的确有封建帝王的思想,“帝王术”那一套他也用过。】 【(毛泽东)“打击不同意见”,“闹人民公社,锅碗瓢盆一概归公”, “把阶级斗争绝对化”,“为所欲为地追求他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主义” , “随心所欲地打击持反对意见的人”。】 四,胡绩伟——“大跃进”中发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后来 又把一切责任全部推给共产党 胡绩伟先是在58年“大跃进”中发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后 来又把一切责任全部推给共产党:“国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象完全是 我们党造成的”、“党史从头起就应该改写”、“只有突破共产党一党专政 的统治,才能使我国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这是历史的潮流,也是 几十年的惨痛教训。新一代的党的领导人必须有这种觉悟”、“毛氏王朝那 帮厉行专制独裁的当权人物,从根本上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地坚持一党专政 的统治,把党内外真正抱有民主思想,真正有志於民主事业的各界优秀人物 一批一批地打压、摧残下去,并在各种名目下的政治运动中,受到「无情打 击」和「残酷斗争」。他们千百次所说的「无产阶级民主比资产阶级民主高 千百倍」的所谓「列宁主义原则」,在理论上是伪科学,在事实上是大骗 局”、“我把所谓社会主义道路比喻为‘古道’,把共产党一党专政的体制 比为‘瞎马’,把毛朝末代的核心领导比作‘狂人’。大家看吧:骑着一匹 瞎马,沿着古老道路坚持走下去的狂人,面临的已经是深谷绝壁!如果还不 悬崖勒马,当然只能是粉身碎骨了”——先是拼命“左”,然后拼命右。 . 五,郑必坚——“两个凡是”发明人,后来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胡耀 邦、赵紫阳的御用写手 郑必坚是“两个凡是”的始作俑者 《半月谈》杂志的创办者、曾任人民日报总编室主任、中央外宣办秘书 长的喻权域在2008年5月《对真理标准讨论的再思考》一文披露了两个凡是 出台的内幕: 【粉碎“四人帮”后,中央的陈云、李先念、叶剑英、王震等领导同志 和全党全国的许多同志,都主张为1976年清明节发生的“天安门事件”平反, 都主张恢复邓小平同志在党内外的职务,重新出来工作。 当时担任党中央主席的华国锋同志,并不反对上述主张。但是他主张过 一段时间,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才作出平反决定。】 【1977年2月,中央的两位“秀才”――郑必坚和龚育之为“两报一刊” 起草了一篇题为《学好文件抓好纲》的社论,经当时在中央主管宣传工作的 李鑫同志审阅、签发,于2月7日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 杂志上发表,引起全国轰动。 那篇社论的要害是提出了“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很明显,这是要阻止中央为“天安门事件”平反、为邓小平同志平反。】 【当年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工作,“八九风波”之后由中央派到人民日 报社当副总编辑的张云声同志,亲口对我说:那天早上,食堂已经开饭好一 阵,郑必坚和龚育之才到。一坐下来就得意洋洋地对在座的同志讲:昨天晚 上他们俩人挖空心思,在灯下写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 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那两句重要的话。 1978年5月,胡耀邦等同志组织了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新华社和《 人民日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许多讨论文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党委都发表了意见。】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4-4 06:01 , Processed in 0.02921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