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该道歉的人:从文革极左到改革极右
反右、文革、整人 【“我也是整过人的人,整人也是很狠的。”】 【“杜导正带着记者陈培一路跟随,罗每发表言论,杜和陈就写文章 批判他。这些文章刊登在《南方日报》上,‘连篇累牍,有三四个版’。 罗被押回广州时,怕被沿途批斗他的人打,毫无尊严地躲到了汽车后排的 麻袋包下。杜用挖苦的笔调写了一篇调侃罗的文章,就叫《麻袋包下》。 罗也被划为极右分子。”】 【人物周刊:“反右”时,你如何渡过? 杜导正:当时有人糊了一张大字报,标题我还记得:“杜导正,广东 分社到今天为什么一个右派划不出来,就因为你是右派。”我就顶不住了, 赶快去划。我划了4个右派,他们被开除出党、开除公职,生活费原来是八 九十块,后来变成15块,有的不得不到码头上去扛麻袋,很惨。】 【“1966年初,陶铸将中南局机关报《羊城晚报》的领导班子进行了 改组,不久之后,杜导正成为了该报的总编辑。在主持《羊晚》期间,为 紧跟形势,杜导正组织了对秦牧、欧阳山、王匡等人的批判。”】 【“他揭发批判自己的‘罪行’,还揭发陶铸等人的‘罪行’。有了 这些‘觉悟’和‘悔过表现’,加上他的‘贫农出身’和‘娃娃党’,他 获得了‘解放’。”】 “大跃进”中大闹“极左” 【人物周刊:“大跃进”和公社化时期呢? 杜导正:那更不用说了,我是个积极分子。那时候大家喜欢放卫星, 广东老没有卫星放,我当时是新华社广东分社长,省委就商量我们怎么放 个卫星。听说广东连县一亩生产了6.4万斤,那是我在马列学院的同班同学 去写的新闻,他在6.4万斤后面加个括号,写‘这是23亩田地产的水稻堆在 一块的’。我把稿子给省委书记秘书长张根生看,他一看就说,这怎么能 写上呢,‘23亩’这个不能写上。后来就抹掉报上去了。】 【在1958年搞‘三面红旗’(“三面红旗”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 跃进和人民公社)时,杜导正写了一篇称赞公社食堂的《三餐干饭不要钱》。 他去肇庆看大炼钢铁,对那些土高炉炼出的铁疙瘩进行了热情洋溢的歌颂。】 【“东莞等地开展了反瞒产运动,说从哪个草垛下又搜出多少粮食。杜 导正为此写了新闻报道:反瞒产成功。】 改革开放后拼命污蔑毛泽东和共产党 【“国民党那时还是顺应民意的,各地的军阀军队和共产党的军队都团 结起来了,全国真正是一条战线。共产党的宣传很厉害”。】 【“不太赞同又提‘新民主主义’,他们觉得直接说‘民主宪政’就好 了,不要拐来拐去。”“研究新民主主义跟康梁变法中托古改制似的,非得 用孔夫子说过什么话作为自己应该怎么做的证据。‘康梁的做法是可以理解 的,你不托古就不好改制,改制的成本就高得多。当然,意识形态的建设和 再创造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即使没有功利的目的,我们也应该有一个更确切 的描述现实的意识形态。’”】 杜导正后来成为《炎黄春秋》杂志社的社长。多年来,《炎黄春秋》一 直在极其卖力的做着反对公有制、鼓吹私有制和曲解党的历史、丑化毛泽东 等勾当。围绕在该杂志周围的各路学者和媒体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炎 黄系成为当今中国思想界的右派大本营。 据杜导正在《炎黄春秋》2009年第4期上发表的文章《新民主主义的回 归与发展》,《炎黄春秋》社长亲自上阵,直接污蔑毛泽东同志“建国之后 有大过”: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4-4 06:01 , Processed in 0.02577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