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点看法--很有见地啊!!!
我们身上往往携带着某个群体的特征,但在脱离那个群体之前,自己不一定就清楚。在离开四川之后,我才知道自己身上原来还有“猴精”的一面,时不时会冒出些“小聪明”的行为来,最开始的时候对这个标签耿耿于怀,但现在我明白了,这其实是在成长过程中,文化环境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印记。当然,与“打左灯向右转”的恶劣后果比起来,老僧这点“小聪明”其实不值一提。依照我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那么在巴山蜀水中成长起来的群族,为什么就会形成“四川人”的行为特征呢?群体的行为习惯往往与自然环境、历史传统密切相关。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吃山”的人自然会形成“吃山”的行为习惯;“吃水”的人群也自然会形成“吃水”的文化传统;“吃山”的人拜山神,“吃水”的人祭龙王,各有各的传统。 四川作为一个标准的内陆盆地,中心地带以丘陵平原为主,都江堰水利工程与成都平原相结合,造就了的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盆地边缘“难于上青天”的高山蜀道在阻挡了外界侵扰的同时,也阻挡了蜀人胸怀九州的企图与视野。“小聪明”之所以称之为“小”,主要就在于没有大局观、整体观,拘于一时一地的“聪明”,所以谓之小聪明。大聪明得有大视野,然而,盆地之人,哪里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机会。所以,川人的小聪明也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由鼠目寸光的“小聪明”来指导,低着头摸石头过河,那就危险了。 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看,巴蜀文化深受道教影响,自从张道陵在青城山创立了五斗米教之后,四川一直是天师道的传教的重要区域。道家讲求顺应自然,无可无不可,这就造成了蜀人不执着于原则(实际上是不讲原则),善于机变的性格特征;道家对生死的豁达态度,也在四川人身上有深刻的体现。去年汶川大地震,很多人都对四川人在那种悲怆的情况下,仍然能展现出豁达与幽默感到不可思议,但如果用道家思想来审视这些现象,其实这些就很好理解。搜索了一下网络,发现从四川成长起来的古今历史名人,如李白、苏东坡,现代的陈毅,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豁达,另外还有一位也不得不提,那就是邓小平,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超脱,要三落之后再三起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另外的名人如巴金、郭沫若,他们身上展现出来的机变性格也是相当明显的。所以,豁达、机变、油滑、小聪明大概是我们四川人拥有的群体特征吧,而总设计师能集这些特点于一身,殊为不易。 要研究某一地区的文化特征,需要搜集大量的信息,然后才能准确分析,我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更没有必要去这样做。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简单的说明一下我对“文化”的理解。所以难免有不周全之处,敬候大家指教。 简单的谈了一下对文化的理解,接下来再谈谈文化对于一个社会群体,具有怎样的意义。 上文中将文化定义为“社会群体的行为习惯”,在这个定义中有两个限定词很关键,一是“社会”,二是“群体”。“群体”表明文化描述的是宏观对象,而不是某一个具体成员的行为特征;而“社会”表明“群体”是以结社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群体成员彼此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所谓习惯,乃是因“习”而“惯”,也就是说习惯其实是长时间社会实践(“习”)的产物,也可以说是社会群体历史活动的产物。那么,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6:49 , Processed in 0.027800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