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戚本禹《亲聆毛主席讲五七指示——敬以此文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请读者千万注意了,这是我根据逄先知他们主编的最政治正确的权威著作《毛泽东传1949-1976》记载缩编的,不是路边摊上的东西。这里,我非常有必要做一个补充,内容是逄先知他们刻意抹去的:当王、关被抓之后,戚本禹知道王、关,犯了“左倾盲动错误”,使毛主席原本的战略部署难以继续下去(指解决武汉“百万雄师”问题、解决军内走资派问题等),自己不但没有制止,而且还参加了王力的“八七讲话”活动,就主动给毛泽东写了一个检讨:“关锋、王力犯了很严重的错误,表现形式是‘左’倾盲动……我对他们的有些问题察觉不出,王力在外交部问题上犯的错误,就同我有关。我从心里愿意努力改造自己,永远做一个忠于毛泽东思想的小兵。” 毛泽东对戚本禹的信批示:“已阅,退戚本禹同志。犯些错误有益,可以引起深思,改正错误。便时,请你告知关、王二同志。” 戚本禹的这封信毛泽东是批给周恩来的,毛泽东想的当然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周恩来是发起“倒戚”的始作俑者,那就还是要周恩来出面解救戚本禹。那个时候,毛泽东只要称呼谁还是同志,那这个人就没有多大事。然而周恩来却扣留了毛泽东的这个批示,不往下传达,并且动员全国军队很多将领,同时向毛泽东施压,陈毅后来在多个军队场合喊出的“不抓戚本禹党心不稳、军心不稳、民心不稳”就说明一切了。而全国各地很多军队将领就向毛泽东“敬言”:非抓戚本禹不可。周恩来就这样把套在戚本禹脖子上的绞索不是按照毛泽东的意思松开,而是反其意加力勒紧(周恩来在文革中的最大豪言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就这样,戚本禹去了秦城监狱。表现形式是戚本禹收集江青的黑材料,江青下令抓戚本禹。”清君侧”清到周恩来这样炉火纯青者,古今中外少有之。 至于毛泽东何以眼巴巴看到他自己钟爱的戚本禹去秦城,却爱莫能助,还要让江青下令拘捕戚本禹,则不是这里要说的。何以见得毛泽东如此钟爱戚本禹呢?戚本禹这个《亲聆》纪念文章其实已经透出了充分的信息:陈伯达、杨成武、戚本禹三人获此荣幸,连夜赶往上海面见毛泽东,他们原本以为是有军事方面的火急事情,到了上海才知道毛泽东不过是跟他们谈共产主义理想!陈伯达是老、杨成武是中、戚本禹是青,老、中、青,文和武,毛泽东这样的召见人员安排,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具有深远的人事安排方面的考虑。《亲聆》也写到,毛泽东说:只要坚持搞社会主义,你戚本禹将来是可以看到共产主义的曙光的。这是非常意境深远的一个说法。可惜……。 为什么周恩来他们非要抓戚本禹?把周恩来的话和陈毅的话加起来就有了答案。戚本禹的确是像周恩来说的“无孔不入”,而且他又不拍苦、不怕累,与工、农、兵,真正打成一片,在群众中有极高的威望,在工人造反派、学生造反派、军队造反派中都有威望。当时大家都叫他“戚大帅”,连遭到红卫兵批斗的许世友见到戚本禹都要低三下四叫他“戚大帅”,许世友在红卫兵那里有什么过不去的,是要求戚本禹帮忙才能解决。所以,不抓戚本禹则“党内的走资派、军内的走资派、群众中的走资派都心不稳”,而不是陈毅说的什么“党心不稳、军心不稳、民心不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今天的群众关于文革的很多认识错误,主要都是陈毅及其儿子陈小鲁这些人以及他们过去的、现在的主子们,故意用这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混淆了视听造成的。那些千真万确的加害者,都早已把自己打扮成了受害人。 如果说陈毅自己的行为一般人还是看不清,那陈小鲁现在的所谓道歉,则是把真相完全暴露出来了:邓小平他们为西纠、东纠、海纠以及后来由它们演变出来的“联动”都平反了,而这些组织无一不是支持刘、邓的高干子弟组成的打砸抢组织,是早期文革的干扰者和混乱的直接制造者,是杀人放火、肉体消灭“黑五类”的血统论极端分子,是中央文革自始至终的对立面,在他们的极端行为被中央文革最终制止之后,他们的爹们就不顾一切出场了,就发起了后面的武斗。这些军阀们的确形式上不反毛泽东本人,但对毛泽东的路线则是坚决反对,不惜以血的代价反对,而恰恰是他们形式上不直接反毛泽东,只实质性反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路线和文革思想,今天的文革解读者和很多的群众就都被他们的形式所迷惑,以为他们对毛泽东的路线也是不反的。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4-7 07:01 , Processed in 1.169537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