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六年的五十天:记忆与遗忘的政治
再激进化,是共存的、互相矛盾斗争着。以这期间共产党的施政纲领、内外政策来看,这是一个典 型的革命政权。广大干部的革命意识和热情还很强烈,艰苦奋斗、忠于革命还是普遍的现象,很难 说他们是一个官僚主义阶级。 矛盾的处理却缺少民主的、公开的方式和渠道,两方面之间严重不可调和而最终矛盾爆发。文革中 所暴露出来的大量矛盾冲突,除了那些高薪特权、当官作老爷的作风引发群众的抨击之外,更触目 惊心的,是各单位当权派以革命和"左"的名义对群众进行镇压迫害所引起的那些激烈对抗。当革命 的旗号、革命的词句和革命的仪式脱离了群众、凌驾在群众之上,其结果就是挫伤群众,和革命的 目标背道而驰。这是直到文革前夕政治运动所一直存在的问题,也令人想起斯大林时代苏联社会主 义的一些严重弊端。 验中一个不应回避的黑暗面。如果说,中国社会主义的经验因为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范式 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经历而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炯然不同,那么,它的可取之处,正在于:不 是象在斯大林时期的苏联那样,只有对光明现状的赞扬和歌颂,而是敢于承认自己的黑暗面,甚至 如果说文革前夕的中苏论战和各种政治运动在于反修防修,这里"修"是指铁托、赫鲁晓夫式的非斯 大林化,那么,文革中的群众运动,已经是在尝试批判斯大林模式中的黑暗面,是在扬弃新中国体制 所继承的苏联模式中的那些不健康因素了。 具体说,这就是开始触及并开始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共产党内当权者滥用革命和"左"的名义, 对群众进行迫害、镇压。《十六条》中的第七条"警惕有人 把革命群众打成'反革命'",就相当于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主义"权利法案"。文革在这个意义 上的尝试惨痛地矢折了,但是,仍不应否认:文革运动的一段时间内,千千万万参加者确实是以巴 黎公社为理想的旗帜,真正付诸实践社会主义所本来蕴涵的中心内容--人民大众参与管理国家上 层建筑的政治权利,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政治生活的民主。这里说的不是什么"政治自由主义" 或任何自由主义者能够认同的东西,而是真正地扬弃市场社会和一切剥削社会的任何形式的压迫, 使国家由社会主宰者成为社会公仆,劳动人民彻底克服一切市场的和非市场的异化力量。 一面,比如,阶级斗争理论的含混所造成的失误,文革初期阴谋论盛行所造成的恶果,群众大民主 实践的失败等等。当然,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是在把颠倒、混淆和掩盖了的历史作最起码的澄清之 注释: [2]毛泽东一天前(一九六六年八月四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有一段讲话,这段带有别 人插话的讲话记录,远没有《炮打司令部》流传之广,但话说得更坦率、更直接,记录如下(根据不 同版本的补充): 学生运动。这与陆平、蒋南翔有什么分别!中央自己违背自己命令。中央下令停课半年,专门搞文 化大革命,等到学生起来了,又镇压他们。不是没有人提过不同意见,就是听不进;另一种意见却是 津津有味。说得轻一些,是方向性问题,实际上是方向问题,是路线问题,是路线错误,违反马克 思主义的。这次会议要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很危险。自己下命令要学生起来革命,人家起来了又加 以镇压。所谓走群众路线,所谓相信群众,所谓马列主义等等都是假的。已经是多年如此,凡碰上 这类的事情,就爆发出来。明明白白站在资产阶级方面反对无产阶级。说反对新市委就是反党,新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10:38 , Processed in 0.029880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