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琉球册封副使「徐葆光」所书木匾在闽省泉州亮相 文:泉州晚报社 ;文、图记者:朱彩云; 二次编辑:台湾猎户人 上图:《绿野良图》的木匾局部照。 落款: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加二级+钦差册封琉球副使赐正一品:「徐葆光」题」 。 时间: 「皇清雍正四年,丙午岁次 ……」。 清代《绿野良图》木匾在闽省泉州亮相,收藏者「王」先生介绍,这块题匾为清世宗皇帝-雍正四(1726)年由探花、钦差琉球副使「徐葆光」所书,据传是其为当时闽省福州的《琉球会馆》所作,是中琉交往史重要物证。记者看到,木匾落款: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加二级、钦差册封琉球副使赐正一品:徐葆光 题」 ,时间为:「皇清雍正四年丙午岁 …… 」 。据了解,清康熙年间,「徐葆光」任册封琉球中山世子为王的副使,奉命出使琉球。同时,康熙皇帝为了进一步理解东海藩属国琉球的界域划分,特命赴琉的「徐葆光」带朝廷钦天监天文生等,共同往琉球测海图。 册封使臣团于那霸港上岸后,在琉球进行朝廷一系列的谕祭、册封、监誓之后,在封舟返程前的等待风汛期「徐葆光」通过详细的调查研究,回京述职后汇总编辑《中山传信录》,书中附图中准确标明藩属琉球区域诸岛名称和位置,并特意注明,历届朝廷册封使臣们渡海远赴琉球的海上针(航)路:「从福州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 。在书中指出,姑米山乃“琉球西南方界上镇山”。 「徐葆光」的这次鉴界海域,划分是琉球王府自身的自治区域,虽由中、琉双方共同核实认定的界域划分。明、清两代的琉球中山王国为藩属,对朝廷而言,琉球是代职镇守东海的屏障,然琉球中山王府与中央皇权朝廷的近五百年君臣政治往来从属关系,无异于内地省份官府;在我国封建皇权时期《封贡体制》下的琉球中山王薨逝后,由琉世子、或其王臣们暂代行管理琉球,但未受朝廷册立封爵前,决不对外称王,琉球中山王府必按规制:遣臣渡海赴京报王丧、请封袭爵、缴印敕勘验,而中国皇帝例派使节赴琉行祭奠、册封新立中山王、琉球世子。那么中国朝廷自翰林院遴选册封正、副使,代表皇帝亲身册封袭爵、视察属国,于是清廷要选"学问优长,仪度修伟"最优者充任。 康熙五十七(1718)年,朝廷要选册封使赴琉, 「汪士鋐」则在为《传信录》特别写的《序言》 ,称「徐葆光」 :以文章华国,以政事经邦,而且仪容端伟,言辞敏妙。 《清史列传》卷七十一,称「徐葆光」 :才品,为馆阁冠。《吴县志》卷六十八列传六,称「徐葆光」 : 长身玉立,仪度秀伟,诗文雅瞻兼工书法,喜交当世文人,名满一时,领受一品麟蟒官服」等进爵加封。桐城派文学家「方苞」写《送「徐亮直」册封琉球序》为他送行,并提前预祝出使圆满,称「徐葆光」 :夙以文学知名;文章必有载之而出者矣。 据悉,中国清朝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运用近代中、西的制图学的新方法,根据中国历代皇朝直接与间接管辖的范围和边疆各民族活动的疆域,把测绘地图与清代国家的疆域范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尤其是注意处理边疆民族各部的疆域与整个国家疆域的关系。至18世纪中叶,欧洲很多国家都未开始或尚未完成本国的大地测量,中国却已经以近代制图学方法完成了全国经纬度的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完整地国家地图。 清圣祖皇帝-康熙二十五(1686)年正月,江南道御使「严鲁榘」奏: 「近礼部奉命开馆篡修《一统志》一书;适台湾、金门、厦门等处已属内地,设立郡县文武官员。请敕礼部,增入通志之内。又广东添设花山县治,通志所未载,亦请照例增修」。 清康熙二十五(1686)年五月,皇帝诏《谕》 「(大清)一统志」馆诸总裁 :「肇开馆局,网罗文献,质订图经,将荟萃成书,以著一代之巨典,名曰:《大清一统志》……。厄塞山川,风土人物,指掌可治,画成地图」 ,指示绘制国家地图。康熙朝绘制的第一幅全国地图为《皇舆全览图》。雍正朝,绘制了十排《皇舆图》。乾隆朝,绘制了《乾隆内府舆图/乾隆十三排图》。康、雍、干三朝,绘制国家疆域地图中,内地18省及东北、东南、北部和南部边疆地区的测绘工作比较顺利,而西北边疆和西藏地区的经纬度测量难度较大,疆域的归属也需要作较多的研究、考察。而清代海疆地图是在继承了宋、元、明代地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南海诸岛地图的研究是海疆史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海疆史研究者认为,明清古地图中有很多关于南海诸岛记载,明代最有代表性的是《郑和航海图》和《广舆图》。而此时,东海海域的琉球中山王府所辖治理的区域,也是在历次朝廷所钦命册封使臣中,由随团出访的钦天监、天文生官员会同王府陪臣们,实地逐一跨海的共同量测绘制完成。 注: 「徐葆光」着有《中山传信录》、《奉使琉球诗》、《二友斋文集》、《二友斋诗集》、《二友斋词集》、《海舶集》、《淳化阁帖考》。 绿野:暗指唐朝「裴度」的宅邸「绿野堂 」。 良图:很好的谋划。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文:白居易[唐代]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答韩使同在边》 文:陈子昂[唐代] 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闻诏安边使,曾是故人谟。 废书怅怀古,负剑许良图。出关岁方晏,乘障日多虞。 虏入白登道,烽交紫塞途。连兵屯北地,清野备东胡。 边城方晏闭,斥堠始昭苏。复闻韩长孺,辛苦事匈奴。 雨雪颜容改,纵横才位孤。空怀老臣策,未获赵军租。 但蒙魏侯重,不受谤书诬。当取金人祭,还歌凯入都。 中国封建体制时期的科举制度的最高功名,即为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 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者合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中国政府享有对琉球国的「宗主领土权」的权益;而琉球国王享有琉球列岛的「治理管辖权」的权益。 中国对于琉球的宗主权,从未签署任何放弃、或割让等协议书文件给予它国。虽日本殖民政府于1879年,《废琉置县》,单方面非法废除「中国藩属琉球国中山王府」,从而改设置「日本国冲绳县」,并给予窃占殖民。但中国历届的政权从未、也未曾正式签署放弃对琉球宗主权领土。故此,美、日两国,必须将其窃占的琉球列岛,以和平协商谈判归还与中国,并且必须遵循《港、澳地区回归》模式。琉球近五百年间,视中国中央皇权朝廷为其宗主权国,绝不与二心于日寇武力诱惑所动摇而侵蚀变节。清朝时期,琉球国中山王府,为清廷政府下的「闽浙总督统、福州布政使司、福州知府」等上行、平行级单位代行监督、节制管辖。琉球国中山王府的往来公(官)文书,递送闽省后:先申府,府申道,道送司,司再呈督、抚。中国拥有琉球群岛主权一脉相传。中国明清两朝代近五百年来的《属国》琉球国,凡其王嗣位,得先请朝命,钦命正、副使奉敕往封,赐「驼钮镀金银印」乃称:国王。未经朝廷册封以前,称:琉球世子,权国事;未经中国中央皇室政权承认其政治治理地位受封前,绝对不敢僭越自称为: 琉球国 中山王。过去在中国宗藩制度区域行政管理框架内,虽有《蕃属国》的「国」名称及其《国王》的爵位,但《蕃属国》不是个完全独立自主国家,其外交军事领土变更,则是必须受到中国中央皇权监督而有所节制,《蕃属国》与中国中央皇权的政治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简而言之,藩属国与中国中央皇权是地方自治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政治从属关系。 《1879年,中国官府"照译"横滨西字报论琉球事》 清季 《申报》 台湾纪事 辑录 一十七 光绪五年八月二十日(公历十月初五日——礼拜日)/1879年,照译 《横滨西字报》 论 琉球 事 公历一千八百七十四年,日本兴兵至台代球民复仇;中国过问,几动干戈。 日兵至台时,统领"西乡从道"照会"闽浙总督"李内称:『日前台湾生番劫杀备后民四人,后又惨害琉球难民五十二人;特此兴兵复仇』云云。 闽浙总督覆文内称:『琉球,中山故国也;臣事中国巳数百年,极其恭顺。而中国待之,不分畛域。是以本大臣札饬台湾地方官严拿凶犯,秉公办理』云云。 闽浙总督二次照会,更属了然;内称:『球人是我属民,其被生番惨害一事,自应由本大臣饬令地方官查办,不必贵国费心。况贵国之备后四人未遭惨戮,不过被劫』云云。 吾读此文吾,已知"巴君"之谬,然尚未知成立之约何如; 及取阅之,乃知"太久保"与"总理衙门"所定者,曾无一「琉」字、一「球」字,第言「有国当保护己民」而已。 此一役也,中国自始至终皆不直日本所为,谓其"藉端滋扰"。 《1927年清史稿列传 属国之一琉球》 清史稿主编「赵尔巽」言:国可灭,史不可灭。这是中国古代修史的传统。前代灭亡之后,继起的一代即组织人力为前代修史。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迫退位。清咸、同之际,内乱频仍,挞伐十余年,巨憝虽平,而国力凋危支,未遑图远。日夷琉球,英灭缅甸,中国虽抗辞诘问,莫拯其亡。而越南、朝鲜政纷乱作,国家素守羁縻属国之策,不干内政,兴衰治乱,袖手膜视,以至越南亡於法,朝鲜并於日,浩罕之属蚕食於俄,而属国所廑存者,坎巨提一隅而已。越南、朝鲜之役,中国胥为出兵,而和战无常,国威扫地,藩篱撤而堂室危,外敌逼而内讧起,藩属之系于国也如此。传曰:“天子守在四夷。”讵不信哉?作《属国》传。 琉球,在福建泉州府东海中。先是明季琉球国王「尚贤」遣使「金应元」请封,会道阻,留闽中。清顺治三年,福建平,使者与通事「谢必振」等至江宁,投经略「洪承畴」,送至京,礼官言:前(明)朝敕印未缴,未便受封。四年,赐其使衣帽布帛遣归。是年,「尚贤」卒,弟「尚质」自称《世子》,遣使奉表归诚。十年,遣使来贡。明年,再遣贡使,兼缴前朝敕印,请封,允之。诏曰:“帝王祗德底治,协於上下,灵承於天,薄海通道,罔不率俾,为藩屏臣。朕懋缵鸿绪,奄有中夏,声教所绥,无间遐迩,虽炎方荒略,不忍遗弃。尔琉球国粤在南徼,乃世子「尚质」达时识势,祗奉明纶,即令王舅「马宗毅」等献方物,禀正朔,抒诚进表,缴上旧诏敕印。朕甚嘉之,故特遣正使兵科副理官「张学礼」、副使行人司行人「王垓」,赍捧诏印,往封为琉球国中山王。尔国官僚及尔氓庶,尚其辅乃王,饬乃侯度,协抒乃忠荩,慎乂厥职,以凝休祉,绵於奕世。故兹诏示,咸使闻知。赐:王印一、缎币三十匹,妃缎币二十匹;并颁定贡期,二年一贡,进贡人数不得逾一百五十名,许正、副使二员、从人十五名入京,馀俱留闽待命。”既而「(张)学礼」等至闽,因海氛未靖,仍掣回。清康熙元年,敕曰:“琉球国世子「尚质」慕恩向化,遣使入贡,世祖章皇帝嘉乃抒诚,特颁恩赉,命使兵科副理官「张学礼」等赍捧敕印,封尔为琉球国王。乃海道未通,滞闽多年,致尔使人率多物故。朕念尔国倾心修贡,宜加优恤,乃使臣及地方官逗留迟误,均未将前情奉明,殊失朕怀远之意。今已将正、副使、督抚等官分别处治,特颁恩赉,仍遣正使「张学礼」、副使「王垓」令其自赎前非,暂还原职,速送使人归国。一应敕封事宜,仍照(清)世祖章皇(康熙)帝,前旨奉行。朕恐尔国未悉朕意,故再降敕谕,俾尔闻知。”于是「(张)学礼」等奉往至其国,成礼而还。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2-22 00:24 , Processed in 1.824601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