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中城城跡」琉球邮票》 二次编辑:猎户人 据悉,自二战结束被美军非法强行暂管的琉球当局于1963年,所发行「中城城跡」邮票。其邮资面额为:「3¢﹙分/cent)」、图案:「中城城跡」、邮票印有中、英两种文字:「文化财保护育成周间」、「琉球邮便」、「RYUKYUS」。这枚邮票,今虽被美日两国非法强行窃占后,改名为冲绳(琉球)。历史上的古琉球有个名为「中山国」、「中山王」、「中山王府」出现在史册资料中,毕竟曾为五百多年是中国藩属,有着血浓于水且无法割舍的动植物、民情风俗、建筑风格等文化景观。而在琉球列岛中段-琉球群岛-大琉球(岛)中部近东岸-「中城城跡」也是如今来旅游观光客必看的景点。 1440年(明英宗正統五年),尚未授到明廷册封的琉球世子「尚忠」,权国事命其王亲「毛国鼎/护佐丸」迁居于中城城,名为:中城-按司(中山王亲宗嗣)。琉球国第一尚氏中山王时期,「毛国鼎/护佐丸」号:瑞享,名乘:盛春。第一尚氏中山王「尚巴志」时,「毛国鼎」已经建立下了赫赫战功,历仕六届中山王。1458年(明英宗天順二年),琉球中山王「尚泰久」听信「金九(尚园)」权臣派兵讨伐密谋叛乱的「毛国鼎」,最终其败而自杀。然而,明成化六年(1470),朝廷册封(第二尚氏)中山王「尚园」后,「毛国鼎」再次被平反,改为殉国而死的忠臣,其后代毛氏家族,则持续是第二尚氏中山王时期的权贵望族。《中城城》后改成:中城王子(琉球世子)的成年居所。 据悉,首里王城也有名为《中城御殿》,则是明崇祯二年(1629),朝廷册封(第二尚氏)中山王「尚丰」所兴建,王世子(又称:中城王子)居住的府邸。又称《世子殿》。根据第二尚氏中山王的惯例,王世子5岁时,先被授予中城间切地头,称:中城王世子,前往中城御殿居住。与其他王子、按司王亲等,人们也会用居住的府邸来称呼琉球世子,中城御殿就成了琉球世子的一个别称。《中城御殿》面向通往《首里城》的绫门大道(都大路),其遗址位于今天琉球列岛中段-琉球群岛-大琉球-那霸市的首里高等学校之内。 中国明清朝廷部分历届钦命赴琉球的册封正副使臣: 洪熙元年(1425年),遣正使中官「柴山」、副使「阮鼎」,册封琉球中山王「尚巴志」。 正统八年(1443年),遣正使给事中「俞忭」、副使行人「刘逊」,册封琉球中山王「尚忠」。 正统十三年(1448年),遣正使给事中「陈傅」、副使行人「万祥」,册封琉球中山王「尚思达」。 景泰三年(1452年),遣正使给事中「陈谟」(《明史》:「乔毅」)、副使行人「董守宏」,册封琉球中山王「尚金福」。 景泰七年(1456年),遣正使给事中「李秉夷」(《明史》:「严诚」)、副使行人「刘俭」,册封琉球中山王「尚泰久」。 天顺六年(1462年),遣正使吏科给事中「潘荣」、副使行人「蔡哲」,册封琉球中山王「尚德」。 成化六年(1470年),遣正使兵科给事中「官荣」(《明史》:「丘弘」至山东病卒,改命「官荣」代之)、副使行人「韩文」,册封琉球中山王「尚园」。 成化十五年(1479年),遣正使兵科给事中「董旻」、副使行人司司副「张祥」,册封琉球中山王「尚真」。 嘉靖十一年(1532年),遣正使吏科给事中「陈侃」、副使行人「高澄」,册封琉球中山王「尚清」。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遣正使吏科给事中「郭汝霖」、副使行人「李际春」,册封琉球中山王「尚元」。 万历四年(1576年),遣正使户科给事中「萧崇业」、副使行人「谢杰」,册封琉球中山王「尚永」。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遣正使兵科给事中「夏子阳」(先命「洪瞻祖」改命「夏子阳」)、副使行人「王士祯」,册封琉球中山王「尚宁」。 崇祯二年(1629年),遣正使户科给事中「杜三策」、副使行人「杨抡」,册封琉球中山王「尚丰」。 清康熙二年(1663年),遣正使兵科副理事官「张学礼」、副使行人「王垓」,册封琉球中山王「尚质」。 图注:二战结束被美军非法强行暂管的琉球当局于1963年,所发行「中城城跡」邮票。其邮资为:「3¢﹙分/cent)」,图案:「中城城廓」。邮票上同时印有中文:「文化财保护育成周间」、「琉球邮便」,英文则为:「RYUKYUS」。 《藩属国》 中国历史上,虽有「琉球王国」之称,但他不是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它只是古代中国皇帝册封的王土。中国历代朝廷的皇帝给予封号爵位: 如「百户、千户、男、子、伯、侯、公、王」等,有些时期又称”国”[ 如,东汉时期的 魏 国/蜀 国/吴 国 、唐朝、五代等等], 而中国历代的藩属[国] 行政区域制 度;则与现在的省权、或自治州区、或特别行政区相当。完全不是欧美近代政治的「国与国」关系,实为是「中央与地方」的君臣关系。我国清朝亡后,朝廷延续数千年「外藩」概念及「封贡」体系,则早已不合时宜,在清末民初时期「五族共和」的理念下,我国前朝各外藩属国,当然成了当时标榜着现代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不可分割一部分主权领土。 因此,中国明清两皇朝历经五百多年来,琉球列岛是中国皇帝领土的一部分,也就是中华民族祖宗的遗产,由此琉球的主权是琉球人民的、也是中华民族。明清朝代时期琉球统称是「琉球国」=「中国藩属琉球」。而今天在新中国则称「琉球(冲绳)」=「中国琉球特别行政区」,中国政府拥有合法的琉球群岛的主权不容质疑。 《宗藩体制》框架内的「朝贡仪试」,是中国古代皇权朝廷特有的一种「普天之下,力所能及,莫非王土。」行政区域制度下宗藩体系,其立足点是 传统君臣政治思想的中心大国的定位。 (甲)政治面以藩属国遣其使臣按期赴京述职报告的“”称臣纳贡、永世服膺、代职镇守海疆“”的朝贡体制为主, (乙)经济面则採年度审核发放“”勘合贸易“”利益为辅的框架, 从而以政治经济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朝贡体制共同体”的贸易经济初始的形式,在当时的政治、 经济领域具有重大意义。 朝贡制度形成于先秦时候,其 体系是以天子(皇帝)为中 心,将 四周分封领土之诸侯分 为侯服、甸 服、男服、采服、 卫服、要服,而 “九州之外, 谓之番国”,亦即东夷、 北 狄、西戎、南蛮,又可分为夷 服、镇服、蕃服,是为“九 服”之制。 进入“九服”体系的 各诸侯、各藩属均 要向天子履 行朝觐和贡物的义务, 天子应 当以礼相待,并进行回赐。 中国政府享有对琉球国的“”宗主领土权“”的权益。琉球国中山王享有琉球列岛的“”治理管辖权“”的权益。中国对于琉球的宗主权,从未签署任何放弃、或割让等协议书文件给予它国。虽然日本殖民政府于1879年后单方面废中国藩属琉球国,从而改设置日本冲绳县给予窃占殖民。但中国历届的政权从未、也未曾正式签署放弃对琉球宗主权领土。故此,美日两国必须将其窃占的琉球列岛,以和平协商谈判归还与中国,并且必须遵循港澳地区回归模式。 中国拥有琉球群岛主权一脉相传。中国五百年来的"属国"琉球国,凡其王嗣位,琉球世子、王臣请封袭爵,先请朝命,钦命正、副使奉敕往封,赐以"驼钮镀金银印",乃称"中山王"。未经册封以前,只称琉球"世子",权国事;未经中国中央皇室政权承认其政治治理地位受封前,绝对不敢僭越自称为 琉球国中山 "王"..过去在中国宗藩制度区域行政管理框架内,虽有"蕃属国"的"国"名称及其"国王"的爵位,但”它“不是个完全独立自主国家,”它”的外交军事领土变更则是必须受到中国中央皇权监督而有所节制,事故“它“与中国中央皇权的政治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简而言之,“它“藩属国与中国中央皇权是地方自治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政治从属关系。 1948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NSC13/2文件。其中文件的第5条规定,从遏制苏联的战略出发,美国“应以最佳方式使国际社会承认美国在《北纬29度以南的琉球列岛、南鸟礁、孀妇岩以南的南方诸岛礁》长期的战略控制权”。为了使美国的上述利益熏心的战略意图,获得日本的认可。 1951年,在美国把持下,美英法、苏等国分别以中国代表权争议杯搁了两岸政权参与对日和约的起草协商签订工作,最终在苏联等国拒绝签署下,美英等国与日本政府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而旧金山对日和约第三条中规定: 日本同意美国将《北纬29度以南之西南群岛包括琉球列岛、大东群岛、孀妇岩以南之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西之岛、硫磺列岛、冲之鸟礁、南鸟礁》等等,置于美国托管制度之下,并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美国有权对此岛屿之领土及居民包括岛屿领水,行使一切行政、立法及管辖权利。美国则认为自此(旧金山对日和约内)对琉球取得《行政权》。美国代表在签约前还解释第三条是承认日本对琉球有“剩余主权”。显然,美国是以“托管”为名独占琉球列岛等战略要地,并且在《主权》问题上偏袒日本。但是,从《旧金山对日和约》上述条款内容来看,按国际法则:美日两国私自签订有关琉球列岛的处分事务,均不对中国政府对琉球列岛的宗主权领土权益并不影响。 1952年2月10日,美国先把《大隅群岛、吐噶喇群岛》的军事占领治理权非法交予日本窃占。 1953年12月24日,美国再把《奄美群岛》军事占领治理权非法交予日本窃占。 1968年6月26日,美国先把《小笠原群岛》的军事占领治理权非法交予日本窃占。 1971年6月17日,美日两国签署“大东群岛及琉球群岛美日两国协议书”,1972年5月15日,美军把《大东群岛、琉球群岛》的军事占领治理权交予日本窃占。 美日两国未经原“琉球列岛的宗主国”中国政府签署割让或放弃琉球列岛的协议书;美日两国就擅自私相授受的私自把琉球列岛各个岛屿礁石的管理权给予于日本。事故,美国目前的难点在于所有历史史料与条约,都说「琉球列岛(大隅群岛、吐噶喇群岛[宝岛群岛]、奄美群岛[大岛群岛]、琉球群岛[冲绳群岛]、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大东群岛)、虾夷岛[北海道]」等主权不归日本所有。但美国与日本两国却利欲熏心私相授受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2 08:21 , Processed in 0.88953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