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尚书:福建福州与琉球那霸的海洋信仰文化 数百年来,福建沿海船舶上曾有着「官船拜:陈文龙(尚书)、民船拜:林默(妈祖)」航海的宗教习俗。「陈文龙」,福州称文龙:「尚书公」,其庙:尚书庙。「陈文龙」作为福州三“海神”之一。 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在福州「陈文龙」生前官邸原址(万寿尚书庙)敕建「陈忠肃公神祠」,并敕封其为「福州府城隍」。 明永乐六年(1409),明成祖皇帝「朱棣」,敕封「陈文龙」为:「水部尚书」。 琉球自明朝洪武五年(1312)之后,直至清光绪十年(1879)止,琉球与中国是藩属君臣关系。明清两代政府曾派遣册封使团前往参加“册封礼”庆典。因琉球与中国隔着浩瀚大海,而福建距琉球最近。所以,凡“册封使团”出发前必定就近先到“旨奉祀典”的陈文龙庙祭祀之后启程,或将「陈文龙」之造像陪同使团前往琉球,祈求保佑使团平安往返于中琉之间。「陈文龙」“神灵显赫”,都能尽到“责任”,每次都使使团平安,很受皇朝赞赏,所以,皇朝就对他一次次地加以敕封,以“水部尚书”作为中琉之间海上交通安全庇护神的封号,直至加封为“镇海王”,以求使团永远受到「陈文龙」的庇佑,能在风平浪静,海不扬波的情况下保护册封使团平安往返于中琉之间。从此,福州南台沿江建起了一座座的尚书庙。「陈文龙」作为水上航行安全的庇护神受到从事水上商品运输贸易的商贾和长期久住闽江下游两岸的水上居民的崇拜和景仰,尚书庙数百年来香火旺盛,经久不衰。现在,福州新建的陈文龙庙、堂已达十余座之多,而史书上记载,遗址至今尚存的有5座。因「陈文龙」被敕封为“水部尚书”,所以,福州人通称这些庙宇为“尚书庙”,也被民众称为“尚书公”。「陈文龙」进入了福建民间信仰的神祗行列,这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现象。 据史料: 「李鼎元」于《使琉球记》、「齐鯤、费锡章」于《续琉球国志畧》、蒋维锬《清代妈祖档案史料》述评记载:福建渡海前往琉球那霸首里王府的路途,要穿越黑水沟(冲绳海槽),海象非常恶劣,经常发生船难。而历届随同前往琉球的册封船队,多为闽省福漳泉之船员、官兵,至册封使亦非常崇信妈祖。每当前往册封琉球前,册封使都要沐浴斋戒三天,亲自到福州南臺岛冯港的天后宫祭祀妈祖,并祈祷、占卜、求籤。此后,将「妈祖」、「拿公(挐公)」的神像请上头号封舟,将「陈(文龙)尚书」神像请上二号封舟。封舟至琉球后,将三像暂奉安在那霸的久米村天后宫中。待风汛期至,册封使于归程前,亦要至久米村天妃宫、关帝庙祈祷,并将三像奉回封舟之上。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冊封正使翰林院檢討「汪楫」《使琉球雜錄》:“冊封琉球,不僅迎「天妃」和「陳文龍」奉舵樓上,而以「拿公(挐公)」以祀”。其又记载着:在三位海神《天后、拿公、陈文龙》的庇佑下,册封舟如“凌空飞行”,通过钓鱼屿、黄尾屿、赤屿而进入姑米山、乌齿山海域。迎接册封使的琉球大夫「郑永安」叹为奇迹,说“如突入其境”。 乾隆二十一年(1755),乾隆帝钦命翰林院侍读「全魁」、编修「周煌」为正、副册封使至琉球,册封世子「尚穆」为中山王。乾隆二十二年,「周煌」著《琉球国志略》:“国朝册封琉球,向例:请「天后、拿公」神像供奉头号舯,请「尚书」神像供奉二号船”的渡海往返航行惯例。 嘉庆十三年(1808),清廷钦命翰林院编修「齐鲲」、工科给事中「费锡章」为正、副史,册封琉球世子「尚灏」为中山王,其返京述职后所著的《续琉球国志略》:“国朝册封琉球,向例:请「天后、拿公」神像供奉头号舯,请「尚书」神像供奉二号船”的渡海往返航行惯例。从档案所存「齐鲲」等《恭报回闽奏折》看,这次封舟往返亦颇为顺利。但「齐鲲」等回京复命时仍奏请赐匾。据嘉庆十四年二月十五日上谕:“前日册封琉球使臣「齐鲲」等回京复命,奏称:封舟过海迎请「天后」既(及)「陈尚书(陈文龙)」、「挐(拿)公」行像于舟中供奉,甚着灵应……据该处耆民人等吁求御书匾额等语。此次册封琉球使臣海舟往返平安迅速,实昭灵贶,兹发去御书匾额三分,着「张师诚」接奉后,即于各处悬挂。”「齐鲲」的原奏折中还对请「陈尚书」和「挐公」协从护海之例加以说明:“按:尚书陈姓,名:文龙,福建兴化人。宋咸淳四年。殿对第一,官参知政事,知兴化年军,为贼所执,不屈死。明时显灵,救护封舟,封:水部尚书,立庙闽省南关外。国朝册封琉球,向例请:「天后、挐公」神像供奉头号船,请「尚书(陈文龙)」神像供奉二号船。” (注:张师诚:清嘉庆十一年(1806),任福建巡抚。嘉庆十二年(1807),他积极陈整飭两地积弊事宜,并有效制止九州华人海商武装集团首领之一「蔡牵、朱濆」等。嘉庆十四年(1809),升闽浙总督。同年,与名将「王得禄、邱良功」合作会攻,彻底消灭九州华人海商武装集团首领之一「蔡牵」势力。) 福州的海神「 尚书公/陈文龙/陈尚书/镇海王」,据史载:宋元两朝鼎替期间南宋名臣、儒将,也是抗元英雄。「陈文龙」,宋理宗皇帝绍定五年(1232)二月生。福建兴化(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龙,宋度宗皇帝时,改名:文龙,赐字:君賁,字:刚中,号:如心。「陈俊卿」的五世从孙。早年随父「陈粢迁」徙至福建长乐县(阜山村)。幼颖悟,苦学不厌。淳祐十一年(1251),入乡学。宝祐四年(1256),入太学。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参加了春考并夺魁,随即「升补外舍积分,私试分数中内舍优奏。」咸淳三年(1267)夏季5月,度宗皇帝临殿考核,「对策试,赐进士六百六十四人,擢公第一,状元及第。公本名:子龙,唱第日,御笔改为:文龙,赐字:君賁。」 「陈文龙」忠君爱国,为官清廉,深的民心。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秘书省校书郎、监奉御史、知枢秘院事、知兴化军、闽广宣抚使、参知政事。元军南下,在各地宋军守将纷纷投降的背景下,带招降书的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焚书斩杀。宋德佑二年(1276),陈文龙在守卫兴化城的战役中,因其降将出卖被俘,看、押往临安,途中开始绝食。宋景炎二年(1277)四月二十五日夜,要求謁拜岳飞庙,当晚死于庙中,后被葬于杭州西湖智果寺的翠竹园。南宋端宗皇帝闻讣,赠「陈文龙」:「太师」,諡:「忠肃」,赐庙号:「昭忠」。「陈文龙」一生为官清廉、关心民疾、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忠心报国的事迹十分感人。由于民众对陈文龙崇拜的虔诚而升华为一种民间信仰。到明朝,朝廷下令访求各地民间应祀神只,"凡有功国家及惠爱在民者,着于祀典,令有司岁时致祭。"在上奏的名录中,明太祖皇帝特别重视南宋隆名并峙的两状元「文天祥、陈文龙」。 据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屡将福州港作为其舰队整补站集合处,曾多次至万寿尚书庙奉请尚书公「陈文龙」金身护航。而福州的万寿尚书庙内有一铁印,经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鑑定为清乾隆四十六年制,正方形铁印,狮钮,篆刻阳文「敕封 水部尚书 扶主 参政 忠肃公 印」。 据「严瑜」的《宋陈忠肃公传》载:万寿尚书庙内有三块经册封使臣奏请御赐的匾: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册封正副使「海宝、徐葆光」到琉球册封世子「尚敬」为中山王,返京述职后复旨时奏:请御赐《朝宗利济》匾。 清嘉庆十三年(1808),册封正副使「齐鲲、费锡章」册封琉世子「尚灏」为中山王,京述职后复旨时奏::请御赐《效顺报功》匾。 请道光八年(1828),册封正副使「林鸿年、高人鉴」册封琉球世子「尚育」为中山王,京述职后复旨时奏::请御赐《海澨昭灵》匾。 经皇帝赐「陈文龙」御匾后,福建地方官吏皆纷纷仿效,上至封疆大吏,下至地方福州知府,共10块褒扬「陈文龙」的匾额,: 雍正十二年(1734),闽浙总督「郝玉麟」题《神灵赫濯》匾。 乾隆二年(1737),督抚「李卫」题《御实捍急》匾、巡抚「卢焯」题《救民水火》匾等。 正殿中原有石楹联六副。原福州状元、册封使「林鸿年」,船政之父、两江总督「沈葆桢」和太子太傅、宣统帝师「陈宝琛」的石楹联均被磨光毁坏。所幸,在仓山区阳岐“尚书祖庙”内还存有 「林鸿年」:神风吹久米、阴曜耀维桑。 「陈宝琛」:惟公节义文章,是宋季第一流,不负科题垂史册;为神聪明正直,愿海滨百万户,永消灾患奉馨香。联文。 尚书庙内现存三副名宦石楹联, 嘉庆十年(1805),福建巡抚「索殿图」:睨绕冬青,当年成仕取义无愧科名,一代同心文信国(文天祥);音沉蟋蟀,此日御患除灾著灵桑梓,九原疾首贾平章(贾似道)。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云贵总督、兵部尚书「林则徐」节镇守乡邦,:纵景炎残局难支,一代忠贞垂史传;英灵昭海澨,与信国隆名并峙,十洲清晏伏神庥。 光绪三年(1877年),钦赐二品花翎、闽安协副将「杨廷辉」:信国媲科名,取义成仁,一阕采薇仲正气;天妃同里閈,报功崇德,千秋刺竹仰英灵。 万寿尚书庙有14方碑刻,其中乾隆:碑3方、嘉庆:碑6方、道光:碑3方、光绪和民国各;1方。碑刻是历史记录的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是国家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这14方碑刻最早的1方是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碑。最迟的1方是1926年的碑从中可以准确地知道:抗元英烈「陈文龙」的生平事迹及由人到神演化的过程。前为尚书庙,后为天后宫和大士楼同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陈文龙」塑像,随册封使团前往琉球,及琉球国贡船和商船到达福州后,官员、兵弁、水手和商人等到庙祭拜陈文龙并捐资修建的史实。福建巡抚「崔应阶」拨祭银并主持「陈文龙」春秋二祭的活动;地方政府官员、册封琉球正、副使「林鸿年、高人鉴」及各地商号、行栈和民众捐资修庙的芳名和金额;尚书庙和天后宫曾一度由鼓山涌泉寺派僧人管理;以及尚书庙所在地台江汛的地理变迁和商贸繁荣的盛况等,可起证史、补史的作用。「陈文龙」之造像,清代曾随册封使臣《旨》奉册封琉球。因此大殿中央左右共有18武将,各持不同兵器,威武尊严。两个单独神龛供奉“番将”,一身琉球服饰,是「陈文龙」之造像册封琉球后,由琉球派遣护送使团回福州的侍者,为后人为琉球(番将)之造像纪念。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深入系统地研究「陈文龙」信仰与琉球国之间的关系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5 05:59 , Processed in 0.98284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