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琉球百问》关于琉球为中国藩属国之考证 作者:老慈/张锡元 写在推荐这篇文章前面的话:记得已经快近三十年了。那时”光明函大”课程初开,在一份资料里记载,中医学术传承方式,函授教育也是其中之一。中医最早的函授,当属《琉球百问》······ ![]() 琉球,是中国明清两朝五百年的藩属国之一,其政治地位几乎与内地省份无异,中医古籍《琉球百问》中曾有记载。 适逢笔者藏书《琉球百问》清· 「曹仁伯」 著,于1983年11月,出版于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是该社出版的中医古籍小丛书之一,该版本以清咸丰九年(1859年),初刻本为底本,复与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刻本相校对。 该书《琉球百问》作者 「曹存心(曹仁伯)」,字:仁伯,号:乐山,为清代名医,江苏省常熟市福山镇人,生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九月,殁于清道光十三年十二月(1834年)。 《一》 清道光四年(1824年),中国藩属琉球国王慕「曹仁伯(曹存心)」其盛名,特遣其医官「吕凤仪」来苏,师从「曹仁伯」,三年后学成归国,试将所遇疑难病例,修书进质,乞赐良书。先生「曹仁伯」据情“分丝派别,提纲挈领”,用了二千余字长信为之指迷解惑。「吕(凤仪)」君捧读之余,感佩先生曹仁伯,乃于清道光七年(1827年),借奉使来华进贡之机,亲自来苏州,以弟子之名义,拜见并求教于「曹仁伯」,“以百病求审”,先生又不厌其烦,一一为之随证疏明,穷源竞委。 《二》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9月,「吕(凤仪)」君复将历年所遇疑难杂症,并经穴厘订,本草药性之费难处,一一贻书进质。「曹仁伯」先生,于越年元宵节,又予以复信解疑,极尽师生之谊。「吕(凤仪)」君先后所提问题,「曹仁伯」先生整理汇编成册,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正月,著成《琉球百问》全书共列一百零三问,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针灸科、本草药性等门类。后又著成《琉球问答奇病论》。此书是祖国医学传播海外的历史性文献资料,是祖国医学函授教学之开端。它印证了琉球文化的源泉在中国,同时也为琉球是中国的藩属国提供了历史依据。 「吕凤仪」写给「曹仁伯」的信中有: “愚弟子曾在夫子门墙,传授医法,感恩不尽。归国以来,依照师教,广施疗治,不敢遑居”! 此:有归国一辞。 另: “敝国僻居东南海隅,方位在下,故人多有脾湿之病”。 此:既有谦称“敝国”一辞,亦将藩属琉球国方位标定。 诸如此类谦称还有: “敝国是海边穷国,凶年饥年,米粮竭乏,乡下贫人无粮草之可食者,皆采苏铁之根出于地外者,代粮食之”;“但有可疑者,敝国土人,或患中风,或生恶疮,或染杂病,纷纭不一,因恐食品不正之所致乎?兹思敝国土人,一切日食,多是以肉配食”; “敝国风俗,产妇必用火烤腰腹”;“敝国妇人妊娠至于九个月,必用鸡一只,猪蹄二只同煎,和五味食之,称为滋血滑胎之良方”。 「曹仁伯」先生在复信中,亦尊称藩属琉球国为“贵国”,如: “贵国居天下之东”;“贵国之人,喜食猪肉”;“据记贵国多患脾湿之症,富贵者多,贫贱者少”;“贵国小儿发丹、发毒、有煮小狗饮法,擦肉一法”。 此类以藩属琉球称呼属国,书中记载颇多,在此不一一枚举。 琉球国为中国藩属国 光绪七年(1881年),「杨泗孙」《序》中则有 :“琉球,东海小国耳,其臣「吕凤仪」于道光丁亥年奉命来华,道出吴郡,谒先生,请业请益,执弟子礼,甚恭”。 书中同里「许廷诰」撰写的: “「曹(仁伯)」君乐山家传有至使岛夷(岛夷:海外,此处指藩属琉球)之君长梯航效贡,取道胥江,雁臣衔书,弊肃起居,条件百病,谦谨致问”。 记载:清道光七年,藩属琉球医官「吕凤仪」借奉使来华进贡之机,拜见「曹仁伯」先生之事。同时也印证了琉球国对华称臣纳贡,按期渡海赴闽向中国朝贡,是当年清朝的藩属国之一。 而这历史体现事实不容否认,琉球始终根本不是日本主权领土,琉球绝无所谓中日两国两属之地。 备注: 他是中国特有行政区域制度的属国,况且其政治外交军事均受于中国中央政权的咨询管理授权核准与否节制; 而中国与宗藩关系的属国政治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国际"关系;最多也是"中央对地方的君臣从属"关系; 如果硬是要与21世纪的中国中央行政区域体制框架而言: 中国的"蕃属国"则相当于,中国"特别行政区"内的地方民主自治管理组织; 而其国王则相当于,中国特别行政区域组织内的""行政长官"",凡是均须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袭爵的任命授权管理特区内事务.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清朝册封琉球世子尚穆为中山王时换颁的王印。该印为驼纽银质镀金。纵11. 7厘米,横11. 9厘米,台厚4厘米,纽高6. 7厘米,重6. 5公斤。 「曹仁伯/曹存心(1786-1834)」,清代中医学家。名:存心,号:乐山。江苏常熟人。受业于吴门(苏州)「薛性天」先生,是江苏《吴门医派》杰出的医家之一。其因家贫,弃儒随父学医,二十岁时从苏州的名医「薛性天」氏深造。印文为“琉球国王之印”,右为尚方大篆,左为”满篆”。 明清两朝五百多年制度,藩属琉球国王位的继承,必须先请朝命,朝廷亲命正、副使奉敕往封,赐以驼钮银印,始得称《王》,未经正式册封以前称为《世子》。相同的,银印的形制亦有规范,越南、琉球、暹罗之国王印,皆为驼钮的金饰银印,字体为尚方大篆。而目前在大琉球岛(冲绳)那霸首里城展示的”银印”的年代,也能够透过中国及琉球的档案史料来还原比对验证。 历史上,日本非法殖民地冲绳曾长期作为中国明清两朝五百年间一个藩属国其政治地位与中国内地省份无异,然而日本殖民者趁中国清政府晚期内忧外患期间无力顾及1879年日本非法的《废琉置县(”单方面废除”中国藩属琉球国,未经琉球的宗主权国签署割让、或放弃对琉球的宗主权领土权益前。日本殖民者就擅自更改中国藩属琉球的名称为日本冲绳县)》。 二战后,琉球先是受盟国美军“托管”,后又被私相授受还给日本殖民者再治理。实为美日两国违法窃占中国琉球列岛的治理权益。 清朝皇帝赐以镀金银印予藩属琉球王之官印 http://www.liuqiu-china.com/portal.php?mod=view&aid=1383 备注: 「曹仁伯」为人治病,辄奏奇效,医名继「叶天士、薛生白」而起,被誉为“德被吴中,名驰海外”的第一人。 所著有《过庭录存》、《琉球百问》、《琉球问答奇病论》、《曹仁伯先生医说》、《继志堂医案》、《曹仁伯医案》、《增订医方歌诀》、《曹存心医案选案》等。 其中成书于清道光12年(1832),《琉球问答奇病论》共列师徒问答30则,书中「曹仁伯」以其丰富的阅历,精深的医理,对来访的「吕凤仪」所提问题,作了精辟的解答,颇具临床参考价值。本文现摘录其中奇病两则分析,希从中窥见「曹仁伯」辨证思路之精妙得当,以启发于临床。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2-22 04:18 , Processed in 1.613944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