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蒋介石在台湾“復职”与李宗仁”代总统”在美抗争《借尸还魂》 文:杨天石,二次编辑:关天培 下图注:《中华民国, 公元1912-1949年, 建都南京》的纪念碑,目前在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坐落于南京钟山风景区四方城1号。其中展馆区包括主题馆两个,即《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展览馆》和明孝陵博物馆。 ![]() 1949年元旦,国民政府军队在内战中败局已定,眼看大势将去,在桂系的逼迫下,蒋介石发表文告,表示愿意和中共“商讨停止战争,恢復和平的具体办法”。 蒋介石说: “”和平果能实现,则个人的进退出处,绝不縈怀,而一惟国民的公意是从。“” 1月4日,蒋介石亲到李宗仁的住处拜访。 “现在我(蒋)不干了,按宪法程序,便是你继任。你既是副总统,你不干也得干。” 蒋要李出来顶起局面,和共产党讲和,并且声称,自己5年内将不干预政治。 1月21日,蒋介石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会议,宣布引退。当日,发表引退文告,声称自元旦文告发表后, “”战事仍然未止,和平之目的不能达到,人民之涂炭曷其有极,因决定身先引退,以冀弭战销兵,解人民倒悬于万一。“” 《文告》宣称: “”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第49条“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由副总统代行其职权”的规定,自本月21日起,由李副总统”代行总统”职权。“” 21日下午,蒋介石飞赴杭州。 22日,回到浙江溪口,住在母亲王採玉墓旁的慈庵里。 李宗仁接任代总统后,并没有抓到实权。蒋介石仍是国民党总裁,可以用总裁的名义控制一切,指挥一切。 5月2日,白崇禧、居正、阎锡山、李文范飞到桂林,和李宗仁会谈,形成了一份《谈话记录》,声称与其让李宗仁“徒拥虚位,无裨实效”,不如自请解除代总统职务,“仍由总统復位,负责处理一切,俾事权统一,命令贯彻”。“自请解除代总统云云”云云,是假话,这份《谈话记录》的实质是要求蒋介石交出权力,尽快出国。 5月3日,蒋介石在上海见到了这份《记录》,于6日復函行政院长何应钦,坚决拒绝出国,要他转告李宗仁,请李宗仁“蒞临广州,领导政府”。同函并说明从今日起,只有遁世远引,对于政治,一切不復闻问。 蒋介石声称不再过问政治也是假话。 同年5月底,何应钦向李宗仁请辞行政院长职务,李宗仁拟以居正继任。居正在历史上属于西山会议派,与蒋有较深矛盾,与桂系则关系较好。李宗仁认为他“为人正派,敢做敢为,对蒋先生的态度一向不卑不亢”,如出面组阁,蒋介石将“不易在幕后违法操纵”。蒋介石得讯后,立刻致电在广州的郑彦棻等人设法阻止。 蒋于日记云:“若不能战胜与克服彼獠,则惟有亲自復职之一法。”这是蒋日记中第一次记录他有关“復职”的想法。一个多月后,又在日记中表示“自悔当时不应退休”。 5月31日,居正以一票之差,其任命未能通过。李宗仁无奈,改提阎锡山为行政院长,获得蒋同意。李又力图安排白崇禧出任国防部长,蒋介石认为这将大有助于桂系扩张军权,极力反对。 桂系抓不到权无法做事,只好仍请蒋介石出马。 9月25日,白崇禧访蒋,提出李宗仁退为副总统,请蒋復职,企图推动二人之间的妥协与合作。蒋对白的建议不表可否。此后,国民党领导层中要求蒋介石復职的人日渐增多。蒋介石也找人谈话,为復职做准备。 国民党内大佬纷纷劝蒋“復位”,李宗仁赴美就医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陈賡所部积极向广州进军。 10月8日,蒋介石刚到台北,就接到洪兰友的电报,声称广州危急,李宗仁有知难而退之意。事实上,李宗仁并无此意,仅表示,“如果蒋先生要復职,那就由他自己决定。” 当天,顾祝同致电蒋介石,声称广东西北及湖南、贵州军事,已趋劣势,要求蒋介石復任“总统”,长驻西南。 10月9日,蒋介石约见新到台北的吴忠信。吴称:此时广州若失国民政府迁渝,蒋介石再不復职,则以后将没有机会。 10月14日,蒋介石又召见阎锡山。阎讲话圆滑,仅称:人定胜天,希望蒋介石对出处早下决心。 15日晚,蒋介石约李文范、马超俊聚餐。李文范主张蒋介石復职,其理由是,不復职,则军心、民心无法挽救。 在摸清党内大佬意见后,蒋介石决定迅速行动。 1949年10月18日,蒋介石召开隶属于总裁办公室的“中央”设计委员会议,研究復职利害。他发言称: “只问应该不应该再起,不能问再起后之利害得失。只要人民、军队与国家有再起必要,则不必研究外交上美国加我之害及其后果如何。此时只有自主自强,决无外援可望。” 出席者大多数主张“再起”,但也担心桂系反对,主张应使李宗仁和白崇禧谅解,不致造反。 当晚,蒋介石约丁惟汾、于右任、吴忠信等数十人再次研究。这一次,担心桂系反对的意见佔了上风。最后结论是不主动推进,等待李宗仁出于至诚自动退职,以免内部分裂。这一结论自然不合蒋介石的心意。 他的想法是:再不能迁延,否则时局更无挽救之望。 11月7日,洪兰友飞台北与蒋介石详谈对“復行视事”的意见与态度。蒋介石明确表示,李宗仁的求退,并非心悦诚服,不过想摆脱责任而已。吴忠信则称:研究復出问题,不应以李宗仁是否有诚意作为基准。蒋介石非常欣赏吴的这一意见。 此时,白崇禧仍企图劝蒋、李二人妥协、合作。 12月4日,他致函蒋介石,请蒋復出为“总统”,早日来渝领导,“李代总统”仍为“副总统”。 12月14日,蒋介石自台湾飞到重庆,致电李宗仁,要李即日返渝共商一切,同时致电白崇禧,要白帮同劝驾。 李宗仁患有严重胃病,这时便血不止。 12月20日,李宗仁自南宁飞赴香港,声称将飞美治病。 12月22日,蒋介石约国民党中央常委讨论,决定派居正、朱家驊等4人持函赴港,探访李病,劝其回国。蒋在函中保証,将以“充分权力”交给李宗仁。同日,蒋介石约白崇禧谈话,仍然表示本人此时决不復职,要求李宗仁克日回渝,商定对内、对外大计。 居正、朱家驊等4人的香港之行无功而返。 12月26日,蒋介石召集国民党中央常委会议,一致同意蒋介石“復位”, 1949年12月27日,再次开会,听取居正等4人香港之行的报告。蒋介石发言,从对外、对内两方面说明自己迅速“復职”的必要。他说: “对外关系:尤其我国政府在联合国中之代表地位问题,极关重要。如果李宗仁长期滞港,不在政府主持,而余又不復行视事,则各国政府乃至友邦,可藉此以为我国已无元首,成为无政府状态。”蒋介石认为,在此状况下,各国将不得不考虑承认北平的中共政权。 关于国内形势,蒋介石声称: “此时举国上下,人心动摇”,云南的卢汉等人已经宣称,李既出国,蒋又不肯“復位”,“国家无人领导,尚何希望之有”! 蒋介石企图以此说明,他的復出尚有“维系人心”的作用。因此,蒋的意见是:不能不作復行视事的准备,需要研究的只有“时期问题”。蒋既如此说,参加会议者自然一致认为局势严重,“中枢不可一日无人主持”。 会议决议:“仍切望李代总统宗仁同志迅返中枢,力疾视事。万一为病势所不许,再请总裁復行总统职权。” 12月29日,国民党中常会再派朱家驊、洪兰友赴港,传达决议。 早在1949年11月27日,美国国务院即同意李宗仁来美就医,表示将予以便利,李宗仁便决定以“代总统”身份赴美。 李宗仁对朱家驊、洪兰友二人说: 《本人具有(中华民国)“法统”地位,不受(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决议约束。》 12月2日,朱、洪二人持李宗仁復函返渝,蒋介石与阎锡山、张群二人商量,决定在完成“法定手续”后,再作“復行视事”的准备。 12月3日,国民党中常会继续讨论,迁延不决。蒋介石摆出摊牌姿态,他说: 或者从此不问军政,任由李宗仁亡国、或者立即復位,行使职权。 蒋经国等不主张“速復”,但会议仍决定在手续完成后于短期内“復位”。 会后,阎锡山仍想再做一次努力,致电请李宗仁“力疾归国,挽救危局”。 12月4日,李宗仁復电,表示赴美就医以一个月为期,5日上午,李宗仁自香港飞美。 李宗仁不肯返台,深恐沦为“张汉卿第二” 蒋介石既不放心李宗仁,也不放心美国,认为李宗仁赴美之后,美国国务院一定会”以李打蒋”,认为只有“定位正名”,才能防止美、李的阴谋与毒计,于是决定啟动“復职”手续。 12月4日,滞留台湾的部分前国民政府的“立法委员”、“监察委员”、“国民大会代表”致电在成都的蒋介石,声称前此引退的原因,早经消灭,不能视事的理由,不復存在,时急事迫,要求蒋实现“李代总统”的“屡次诚恳表示”,迅行復职,继续执行“总统”职权。 在成都的“国民大会代表”、中国青年党代表陈啟天、民社党代表蒋匀田等,都纷纷向蒋示意,要求他即时“復职,”“明赏罚而正功罪,泯派系而擢贤能,尊友党而重舆论,察民隐而苏民困”。 12月7日,第一届“国民代表大会代表”712人在台北举行会议,致电蒋介石,声称时局已至“千钧一发之秋”,要蒋“俯顺舆情,领导军民共挽危局”。同日,洪兰友致电蒋介石,报告说,于右任与居正两位“院长”都迫切希望蒋介石“復职”。 12月21日,蒋介石復函青年党领导人曾琦,暗示他已决定“復职”。函称:“自当仍本数十年之革命精神,群策群力,挽回国运。” 至此,蒋介石则认为向李宗仁提出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1950年1月18日,台湾当局“监察院”开会,讨论事先起草的致李宗仁电文,指责他“于战局危岌之际,遽离中枢”,“重洋远隔,何能因应事机,由此所造成之违法失职事件,其将何以辞其咎”! 讨论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居正同情李宗仁,发言称,李宗仁出国,有公开文告,“本院要忽略此层,似乎不妥”,至于“违法失职”等文字,是对未来的推测之辞,也似不当。会议大多数人反对居正意见,电文获得通过。 1月24日,李宗仁从纽约哥伦比亚长老会医院出院。 1月29日,李宗仁以“代总统”名义復电台湾“监察院”,声称病体尚须休养,不能立即返台。 2月2日,李再復一电,表示在赴美就医期间,除施行手术的几天,均照常批阅来电,公布命令,政务并未废弛。留医期间,曾与美国朝野“直接间接密取联系”,争取美援云云。 蒋介石读到这些电文后,在日记中指斥李宗仁“仍以政治、外交为儿戏,毫不负责自罪,无耻无赖。” 李宗仁之所以不愿返台,主要是担心受蒋控制,失去自主和自由。他在回忆录中说: “”我(李宗仁)如贸然回台,则无异自投罗网,任其摆布。蒋的第一著必然是迫我“劝进”,等他“復正大位”之后,我将来的命运如何,就很难逆料了。以蒋先生过去对我衔恨之深,我一旦失去自由,恐欲求张汉卿(学良)第二也不可得了。“” 1950年,新中国政府在北京已经成立,李宗仁滞留在美国当“中华民国”的代总统,当然荒唐。 2月12日,蒋介石当局“监察院”开会,通过曹德宣等9人提案,批评李宗仁企图在美国主持“国事”,于事实、法理,均不相合。会议通过的电报指责李“拖延貽误,无异自绝于国人”,并且表示不愿再与李宗仁作“文电之往还”。居正此时仍同情李宗仁,认为(蒋介石当局)监察院的电报“措辞等于弹斥”,“被利用作杀人刀”。 坚拒“国家权力”私相授受,李宗仁打出宪法牌 李宗仁拖延返台湾,蒋介石自有办法。 1950年1月31日,蒋介石指示滞留台湾岛的《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主任黄少谷向国民党中常会提议,除“使领馆”工作人员及现有公职者外,“中央”各机关公务员、国民党中央委员留在香港及外国者,限期回台湾,届期不回,开除其职务,吊销其护照,国民党中央委员并开除其党籍。 2月4日,台湾岛上《中央日报》、《扫荡报》、《中华日报》等同时发表社论,向李开火,指责他违背出国1月即归的诺言,“在万里之外,怎样遥为领导”?社论表示,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现实问题必求现实解决,只能放弃对李宗仁的希望,要求总裁“綰领国事,统率三军”。 1950年,李宗仁滞留美国期间,居正曾托女儿带给李宗仁一函。 2月6日,李宗仁復函居正,声称国民党军队困守台湾与海南,而美国对蒋介石又“成见极深”,暗示局势仍非他收拾不可。函称: “”今国军孤悬台琼,既无餉械,復乏外援。闻美国政府对我(国民党)总裁(蒋介石)成见极深,曾一再声明,不以军事援助台湾,今更公开嘲骂。在此情形下,吾党负责同志应警惕国家之危亡,不再感情用事,权衡利害,改弦更张,以挽回既失之民心,俾友邦对我增加信心,乐于相助。“” 该函批评台湾岛上的蒋介石当局“监察院”的电报别有用心,说他自己并非贪恋权位,“代总统”一职早就干不下去,也不想再干: “名为元首,实等傀儡,尸位素餐,如坐针毡,有何留恋权位之足云!” 该函重点批评请蒋介石“復职”的说法: “”或曰可敦请蒋公復职。殊不知弟所代者为总统职权,而非蒋公本人,国家名器,何能私相授受!譬如宣统逊位后贸然復辟,国人群起声讨之。专制帝皇,尚不能视国家为私产﹔蒋公首倡制宪,安可自负毁宪之责!弟何忍为个人安逸计,而陷本党于创法始而毁法终。少数同志倡斯说者,不仅毫无宪法常识,抑且故意歪曲理论,以乱视听,实属荒谬,貽害至深。国事败坏至此,诚非偶然也。“” 这段话是全函的核心,旨在说明蒋介石“復职”一说“违法、违宪”,他不能将“国家权力”私相授受。这既是对台湾岛上“监察院”的回答,也是对蒋介石的反击。 居正转变态度 李宗仁不肯回台湾,国民党的台湾当局方面立即加强火力。 1950年2月14日,在蒋介石授意下,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委员居正、于右任、何应钦、阎锡山等9人联名致电李宗仁,要求他在2月24日,台湾当局的“立法院”开会之前返台。 2月15日,“国民大会”代表三百余人签名,提出罢免书。 李宗仁对来自台湾当局的攻击十分恼火,派私人代表甘介侯到华盛顿会见驻美“大使”顾维钧,声称如果蒋停止诽谤,李就回台,商讨如何把权力交给他﹔如果蒋继续和李捣乱,李自有回击的武器。李还声称“个人地位无所留恋,惟必须採取合理合法途径,以免《违宪》之咎。” 李宗仁坚持不回台湾,使部分原来同情他的人失望。2月19日,居正等在于右任宅聚会,居正认为,“事已至此,只有不顾,请奉化(蒋)復职。” 蒋介石发现舆情有利于己,认为李宗仁已经“廉耻道丧”,不必再和他讲什么“礼让之道”,决定“復位”。 2月20日,朱家驊约居正等“非常委员”上草山(台北阳明山)见蒋,居正称: “”宪法”第49条规定,“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由“副总统”代行其职权。现在不能视事的原因消灭,故障解除,即可视事。他以《民法》关于代理人的规定为例说明,“代理人不理,原委任人收回自理,亦是当然之事。” 居正的说明为蒋介石“復职”找到了“法理”依据,得到与会诸人和蒋介石的肯定。 2月21日,国民党中央委举行谈话会,居正主席吁请蒋介石依照国民党中常会1949年11月27日,临时会议决议,继续行使“总统”职权。 2月23日,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议,请蒋介石“復职”,同时盼“李副总统”回台“辅政”。 2月24日,在台湾的“立法委员”全体签名,要求蒋介石“復职”。 2月25日,“监察委员”金维系等六十余人签署弹劾李宗仁案,促请于右任开会审查。 在上述形势下,李宗仁拿出最后一招。 1950年2月28日,李宗仁写了一封公开信给蒋介石,指责他的《復职》为《非法》。现据英文本节译下: “”亲爱的(蒋介石)将军: 我的健康恢復期已满,正在准备回国,出乎意料地从文件中得知,您宣布将于3月1日恢復总统职位。您应该记得,你于1949年1月21日,引退后,我即根据宪法规定,接管总统职务。所“代”者为总统职权,并非阁下个人。更进一步说,您自引退后,已经成为一个普通公民,和总统职权没有任何关系。不经过国民大会选举,您没有合法的理由再次成为中国的总统。同样,除非国民大会决定,授予我的权力也不能由任何个人或任何政府机构以合法理由废除。 您的高压的、独裁的行为不能被宪法証明为正确,也不会为人民所赞同。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您的巨大的错误,将极大地影响我国的命运。袁世凯的下场将是您的殷鉴。为了保护历经许多困难而制订的宪法,我代表全体中国人民严重警告您,不要甘冒海外民主世界之大不韙。 李宗仁“” 蒋介石的国民党台湾当局“復行视事”,美国总统杜鲁门承认既成事实 李宗仁的公开信后,无法阻挡蒋介石的“復职”意志。 1950年2月28日,滞留台湾岛部分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监察委员、政治委员、非常委员举行联席会议,要求蒋介石“復行总统职权”。 图:国民党台湾当局于1950年,发行印有蒋介石于台湾总督府为背景的“总统复行视事纪念”邮票,价值台币五元面额。 ![]() 1950年3月1日上午10时,蒋介石与黄少谷到(原日本殖民台湾的总督府)“总统府”举行“视事仪式”,宣布继续行使“总统职权”。 《文告》称: “李代总统自去年十一月,积劳致疾,出国疗养,迄今健康未復,返旆(pèi)无期,于是全体军民对国事惶惑不安,而各级民意机关对中正(蒋介石)责望尤切。中正许身革命四十余年,生死荣辱早已置诸度外,进退出处,一惟国民之公意是从。” 下午,蒋介石发电报通知李宗仁,自己已“復行视事”,对李“代主国政”期间的辛劳表示感谢,并望其早日康復,在“代表中正”访问美国朝野后,从速回台湾。 3月2日,蒋介石揭示“施政重点”,共4条: 第一,在军事上巩固台湾基地,进图光復大陆。 第二,在国际上先求自力更生,再联合民主国家,共同反共。 第三,在经济上提倡节约,奖励生产,推行民生主义。 第四,在政治上保障民权,厉行法治。 可以看出,蒋介石的这些“施政重点”除坚持反共立场外,也在企图对大陆时期的作为有所修正。 蒋介石在台北復职的当天下午,李宗仁在纽约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声明(原文为英文): “”在中国为成为民主国家而斗争的时刻,传来了一项不幸的、令人震惊的消息── 台湾方面公告,蒋介石将军已经宣布“恢复”中国总统职位。 人们记得,1949年1月,蒋介石将军辞去总统职位,成为普通公民。他在引退后的两个公开声明中宣布,五年中,他将不使自己卷入政治,也许将避开下届总统选举(当时中华民国的国宪法规定总统任期6年)。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刻,他认为适宜于使自己不经过选举就成为总统,这是令人惊奇的。 这是荒谬的,超出想象的,一个普通公民能宣布自己成为国家总统。这样,蒋介石将军就向世界暴露了一个可悲的事实,作为独裁者,他能将国家视为自己的私产,可以根据兴致拋弃、或者捡起。 蒋介石将军引退时,我依照为人民所接受的中国新宪法的规定,被迫继承这一空缺。在美国,有过非常类似的情况,副总统杜鲁门继承了罗斯福的空缺,直到下届选举。 在中文裡,“代”的意思是指,我的任职时间为从上届选举到下届选举,它永远不能被解释为,代替即将离职的已不再做任何事情的前任总统。 在民主的历史上,蒋介石的復职是最严重的违法行为。他为了自己的目的,在他的声明裡有意曲解了《中国宪法第49款》。“” 针对李宗仁的指责,蒋介石的国民党当局“司法院长”王宠惠于1950年3月2日,出面向记者发表谈话,声称蒋介石当年只是“引退”,并非“辞职”,即“退身一旁,看看将来怎样”,现在“和谈失败,引退之目的未达,不能视事之原因亦已不復存在”,因此,自可发表文告,重行视事,而“李代总统”的“代行”职权,也因此当然解除。 蒋、李之争,美国的态度举足轻重。 1950年3月2日,蒋介石復职第二天,杜鲁门邀请李宗仁到华府白宫便餐,艾奇逊、顾维钧、甘介侯作陪。当时蒋介石当局“外交部”电告顾维钧,指示说: “李副总统如系以副总统身分赴白宫宴会,自应陪往﹔如竟以代总统身分前往,应不陪往。” 当日上午,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杜鲁门,将按什么身分接待李宗仁? 杜鲁门答:“作为中国的代总统。” 记者又问,他是否知道蒋介石已经復职? 杜鲁门答,他一直没有同蒋直接联系。 在下午的宴会上,杜鲁门称李为“总统”,连“代”字也没有用。宴会结束后,杜鲁门带著李宗仁到小客厅谈话,顾维钧本欲跟进,却被艾奇逊拉住。艾一面表示要和顾在大客厅谈话,一面将甘介侯推进小客厅,让他充当杜、李之间的翻译。这一切,使李宗仁、甘介侯觉得风光之至。 但事实上,蒋介石已在台湾掌握实权,而李宗仁孤身在美,杜鲁门是不会真正支持一个光杆司令的。在和李宗仁单独谈话时,杜鲁门说:”一切都了解,来日方长,务必暂时忍耐,并劝李和他保持接触”。显然,这是杜鲁门在承认蒋介石之前对李宗仁作精神上的安抚。 果然,当天晚些时候,华府白宫新闻官声明说:国务院收到了蒋介石復职的正式通知,美国承认蒋是“中国政府”的首脑。 又称:杜鲁门无意决定“谁是中国总统这一重要的外交问题”云云。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2-20 20:56 , Processed in 1.34275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