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人心的农民悲歌 (2015-09-28 13:59:03) 2003年第6期《当代》杂志发表了安徽作家陈桂棣、春桃夫妇耗时3年完成的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现实的20多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即引起巨大反响,随后一版再版,一时洛阳纸贵。 顽石和许多读者一样,是流着泪一口气读完《中国农民调查》的,这部作品当时给我的震撼完全不能用语言描述,作者笔下那些活得比猪狗都不如的农民和他们(实在想用它们)生活的悲惨世界长时间在我的眼前晃动,无数次在我的梦中再现,我因此悲悯、愤激甚至绝望。在控诉毛时代成为主流和时尚的改开年代,陈桂棣、春桃夫妇用正义和勇气、真情和良知、心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农村改革之后农民命运的悲歌。毫无疑问,《中国农民调查》是这30多年中极为罕见的伟大作品,是一个良知稀缺年代的奇葩,作者和作品都注定要载入史册。 陈桂棣、春桃夫妇看到的农民不仅很多经常吃不上肉,不仅没有做人的基本尊严,甚至一些人生命都毫无保障……我从该书中摘录几个片段和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改革后的农村、农民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吧。《中国农民调查》纸质书是买不到了,出版不久就遭遇了大风沙。最近网上有了电子书,有兴趣关注中国农民命运却没有读过这部书的朋友,建议您到网上去阅读全文。 《中国农民调查》节选: 我们从合肥出发,地毯式地跑遍了安徽省五十多个县市的广大农村,随后,又尽可能地走访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大批从事“三农”工作研究和实践的专家及政府官员,作了一次长达两年之久的艰苦调查。 我们本来就是农民的后代,并且都在农村度过了无瑕的童年岁月,今天,当我们奔走在已经变得陌生的田野,却依然像回到母亲的怀抱,内心的冲动几乎要溢出满眼的泪水。这种与大自然血肉般的亲情,是我们进入城市以后再也没有感受过的。 但是,当我们拿出了今天的作家已经少有的热情与冷静,走近中国的农民时,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隐痛。 我们要说,我们看到了你想象不到的贫穷,想象不到的罪恶,想象不到的苦难,想象不到的无奈,想象不到的抗争,想象不到的沉默,想象不到的感动和想象不到的悲壮…… 一次,为了解淮河污染的事情,我们曾路过安徽省淮北平原上的一个村庄,竟发现那里的许多农户家徒四壁,一贫如洗,这使我们感到震惊。有一家,全家人居然用卖菜得来的五元钱就过了一个春节,生活的窘迫,甚至不如刚解放那几年。有位农民扳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他说刨去种子、化肥、灌溉、用机械种收以及这税那费,假如小麦亩产上不到九百斤,这一年就等于白干。而淮北农村能够达到亩产九百斤小麦的,显然并不多见,可以收到八百斤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一般也只有六百斤,就是说,如今农民仅靠种地已是难以为继,但他们却依然要承担多如牛毛的各种税费。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2 19:05 , Processed in 1.26244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