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论 ——土地制度是决定社会形态的重要因素 前言: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一种路线一种观点,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要经常讲反复讲,只给少数人讲不行,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 土地对于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性,应该是人人皆知的了,在此也无须赘述。正由于这个重要性,所以土地制度也就成为关联其他各项社会活动的重要因素,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否。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时候,土地全部集中在奴隶主手中,奴隶劳动所产出的一切都归奴隶主所有。给予奴隶的只是不至于饿死,还可以维持继续劳动的最低限度。奴隶主所获得的收益中,有一部分要用于公共性开支,如军费等等。这时候,实际上是一种集体生产制度,只是它的生产资料是归奴隶主私家所占有,从而劳动的收益也归奴隶主私家所有。在这种生产关系下,奴隶主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必然对奴隶实施难以想象的压迫,奴隶的人生自由被完全剥夺。 历史进入秦皇朝,解放了奴隶,使奴隶进化为黔首。 在农业上废除了井地制①,代之以授田制②,还把农战紧密联系在一起获得了农业和军事的重大发展。秦的土地资源属于国有,由于当时地广人稀,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秦制定了如下法规:大面积授田给农民。《商君书算地》中提出,“每个成年农民由国家授田小亩五百(意即:一庶民得143亩),授地后,设定阡陌封疆,不许私自更动;每个农户所获得土地数量及向国家缴纳的赋税都相等。 努力耕种者可以免除徭役(劳役和兵役)等,如果向国家交纳一千石粮食,就可以得到一级爵位。按当时的制度,爵位高者就可以做官,这是一种奖励。这就是授田制(所以被称作授田制,因为这时还不存在田地自由买卖)。由于这种制度的存在,当时的人们形成了一个“打仗是為了人人当地主。”的参与意识,这种积极的思想意识,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新土地制的实施,社会形态也随之改变。 到了秦二世虽然沒有收回土地的所有权,但把土地的耕种者使為重役(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发五万士卒来京城咸阳守卫,同时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而且禁止运粮草的人在路上吃咸阳周围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必须自己带粮食。]除了常年的无偿劳役外,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土地荒芜,人员十去九不回,把百姓逼上了绝路,言无可言、诉无可诉,哭告无门。 秦二世的役田制是排挤,告诉民众,建设只是為了朝庭的千年统治不倒。与百姓的参与沒有实在关系。由此促使秦皇朝迅速灭亡。随着土地制的变坏,社会形态也随之恶化。 从秦皇朝起,实行的是土地每家每户的私有制,一直到延续到新中国的“人民公社化”为止。中国最兴盛的北周、隋、唐时代,搞了均田制。均田制是政府按人丁或劳力平均分配土地,增人增地,减人减地。均田制大致保证地租在社会成员中的共享。但正是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促使中国人形成了“读书做官,攒钱买地田”的意识观念。做官可以得高俸禄,买田可以赚取地租。这实际上同资本家办厂赚取利润,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了,所以也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无限欲望。在初搞均田制的时候其积极作用是明显的,但是由于两个主要原因,随着时间的推延使得土地慢慢向少数人集中,多数人日渐贫穷下去。这两个原因是:1、“增人增地,减人减地”这个工作量,对于官方来说实在太庞大了,难以执行好,况且那个时代这些事情必须要有县官操办的。2、由于各家各户劳力强弱,体质好差,家底厚薄等因素,决定着攒钱的快慢。到一定时候,富者万顷良田,贫者无立锥之地,使得大多数人常常处于衣食无着。到这时,改朝换代正在酝酿之中了。这就是“黄氏周期律”的根本原因。 古今中外首个“特色”大地主。“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这句话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是范仲淹的名句。这位封建士大夫不仅口中经常念叨这句话,还在他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付出了行动,请见:“北宋范仲淹。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范仲淹在苏州长洲、吴县置田十余顷,将每年所得租米,供给各房族人衣食、婚嫁和丧葬之用,始称‘义庄’。范仲淹亲定规矩十三条,规定各房五岁以下男女,每人每天给白米一升;冬衣每人一匹,五到十岁减半。族人嫁娶、丧葬,则分等发给现钱。在以后续定规矩中,又规定义庄的经济管理有相对的独立性:尊长不得干预义庄掌管人依规办事;族人不得借用义庄的人力、车、船和器用,不得租佃义田,不得私自将义宅屋舍兑赁典当,不得占居会聚义仓。义庄不得典买本族族人土地。”从本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田地的所有权是私有的,但是收益所得实际上在小范围内是平均共享的,这样,在这个小范围内虽有贫富差异,但不会悬殊,更不会越来越大。这就在这个范围内的安定有了保障,其他方方面面的事情也呈良性发展,人际关系十分融洽。这种土地制度称为地租均享。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地租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在小范围内实施了良好的土地制,在本范围内社会形态也随之呈良性发展。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5:03 , Processed in 1.880422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