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何如此坚决果断地没收这二辆车?
2008年哈佛大学法学院一位讲座教授拉尼•吉尼尔(Lani Guinier)发表了一篇题为"超越选主:反思作为陌生权贵的政治代表"的论文。这位讲座教授的经历不简单,因为她长期担任民权律师,争取平等的选举权,她自己说她早期认为选举权是最重要的东西。她后来在美国司法部任职,为黑人、少数民族争取平等的选举权,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注意她这篇文章的副标题:"反思作为陌生权贵的政治代表"。"陌生权贵"指的是非常有势力但普通人觉得陌生的权贵。在这位哈佛教授看来,现在选举出来的人都是一群"陌生权贵"。这个判断几乎和17世纪、18世纪或者15、16世纪的人的判断一模一样:用选举方法产生的后果就是一批自然贵族;选举不是劳动人民、普通民众参政的平台。 选举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其正当性,英文是legitimacy, 它有时候被翻译成"合法性",我认为是不对的,可能翻译成"正当性"或者"认受性"比较好。很多人认为经过普遍的、自由的、竞争性的选举产生的结果,就代表了选民的认可;选民认可的人当然就有正当性、认受性。的确,选举可以给人一种好的感觉:我参选了,所以我就做主了。但是三十年前我到美国留学的时候我碰到一位老师本杰明·金丝伯格(Benjamin Ginsberg),他正好出了一本新书《认可的后果:选举、公民控制与大众默许》(The Consequences of Consent: Elections, Citizen Control and Popular Acquiescence),我当时没读出味道来,因为我那时对选举相当迷信。但这本书我一直保留着,后来再读,读出味道来了。标题很有意思,叫做"认可的后果"。就是通过选举,你好像认可了这批人来治理你,认可的后果是什么?他说实际上的后果就是让大家心理上产生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好像我做了主,然后把你应该在其他领域参与的很多冲劲消磨殆尽,就不用别的方式参与政治了,放弃了其他的民主参与方式。
现在小结一下。用选举这种方式产生代表、实现民主听起来非常天然、自然,但实际上这三者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选举的特性,包括目的之模糊性、可操纵性、投票的策略性、不合比例性、有限选择性、容易出错性、选票不宜解读性、自然贵族性、正当性,加到一起就使人不得不问,以选举为支撑的形式性代表体制到底能不能实现民主的理念?这是一个大问号。 大量的人直到今天还是这么看,认为民主等于代表,代表就要通过选举方式产生,这叫代议制政府或叫代议制民主。但这种迷信现在正遭到严重的危机。这种危机其实早就出现过,卢梭就曾嘲笑过当时的英国人,"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期间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在代议制传入中国不久,孙中山也曾提醒人民警惕选主的"流弊",即代议士"其始籍人民选举以获取其资格,其继则悍然违背人民之意志以行事,而人民亦莫之如何"。为此,他特别强调"直接民权"。
现在代议民主的危机表现在三个方面:1)民众对选举失去兴趣,致使投票率一路下滑; 2)政党制度日渐衰落,愿意集合在政党旗帜下的人越来越少;3)人们对议会、内阁、总统、文官等"民选"与"非民选"机构的信任持续走低。2003年美国一位著名专栏作家法里德·扎卡利亞(Fareed Zakaria)写的一本书《自由的未来》。他在书特别讲道: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无数个民意调查中,当美国人被问及他们最尊重哪些公共机构时,三个机构总是名列前茅,即最高法院、军队和联邦储备银行。这三个机构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不是选举产生的,不是民意代表机构,恰恰相反,正是那个所谓的民意代表机构-美国国会,在大多数民意调查中处于垫底位置。这是2003年的情况,2010年4月18日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表的民意调查报告《美国人民与其政府:不信任、不满意、愤怒以及党派积怨》再次证实了这个观察。它发现只有24%的美国人对国会的所作所为持肯定态度,高达65%持否定态度;国会的声誉仅比因金融海啸而搞得臭名昭著的银行与金融机构略高一点。。如果跟踪盖洛普的民调数据就可以看到,到2012年大约只有13%左右的美国人认可美国国会的表现。 对自己选出来的人并不信任,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美国。我有欧洲29国的数据,对比人民对民意代表和警察的信任度,几乎在所有国家,,人们更相信警察这种暴力机构,而不太相信民选出来的所谓"民意代表",只有卢森堡(人口比小小的澳门还少)两者旗鼓相当。 总之一句话,我在这一节做的事就是把选举这种很多人认为是天然的东西问题化了 |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11-23 02:01 , Processed in 1.75537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