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171|回复: 1

[轉載] 唐顺之:送高行人使琉球

[复制链接]
 楼主|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24-11-26 17: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送高行人使琉球》
文:唐顺之(明朝)



天王玉册颁三殿,汉使星槎下百蛮
鬼国至今通象贡,楼船何处度龙关。
海迷南北惟凭日,云起蓬壶忽见山。
壮志不愁经岁去,安流应是计程还。




翻译:明朝世宗皇帝在皇宫的三殿颁发了圣旨并宴请朝廷所钦命的册封使者,期盼使者们乘坐星罗棋布的船只前往藩属中山王府琉球,与明朝藩属官民充分交流。琉球中山王府至今仍然与我朝廷政商频繁的往返,高大的封舟船只从何处穿越传说中的海上障碍物?在茫茫大海中,只能依靠太阳的方向来判断南北,忽然间云雾散去,仙山蓬壶(澎湖)忽然出现在眼前。壮志不必担心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巡视藩属属地官民而平安返回则是是旅程的目的。


作者:
「唐顺之」

明朝-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
明世宗皇帝-嘉靖八(1529)年,会试第一。「唐顺之」曾经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唐顺之、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提倡唐宋散文,被称为“唐宋派”。「胡宗宪」历任:浙江巡按御史、总督《浙江、南直隶、福建等处兵务》。


高澄/高行人
明弘治七(1494)年—嘉靖三十一(1552)年,字:肃卿,别号:东玉,顺天固安县(河北省固安县)人。明朝官至河南巡抚。顺天府乡试,第十六名举人。嘉靖八(1529)年,中式己丑科三甲二百十三名:进士。授:行人。嘉靖十一(1532)年,行人「高澄」充册封副使、吏科左给事中「陈侃」充册封正使,渡海出使琉球,册封琉球「尚清」为中山王,著《操舟记》。十四年七月,回国后晋升尚宝司丞;十七年八月,升任光禄寺少卿;二十四年七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二十八年三月,改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十二月,升光禄寺卿。嘉靖三十(1551)年九月,晋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嘉靖三十一(1552)年,卒于官。。


明代朝廷官府版本的「使琉球录」有三种。而「使琉球录」的作者、版本分别是:

(一) 「陈侃、高澄共同编撰「使琉球录」不分卷,嘉靖间原刊本,北平图书馆影印。
(二) 萧崇业、谢杰共同编撰「使琉球录」二卷(附「皇华唱和诗」一卷),万历间原刊本。
(三) 「夏子阳、王士祯共同编撰「使琉球录」二卷,钞本(现藏台湾当局图书馆)


按照大明朝科举派职惯例:
一甲,称“进士及第”,可以直接进《翰林院》授职,未来将会是《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
二甲,称“进士出身”,入仕之后就能进《六部当主事》,差些的安排到地方为《知州》;
三甲,称进士加“赐同”二字,在朝廷中央只能得到《评事、行人》,或者被派驻到地方为《推官、知县》。






北京故宫的《三殿》:于明成祖皇帝-永乐四(1406)年,开始建设,以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于 永乐十八(1420)年,建成,成为明、清两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宫。故宫在北京“中轴线”的中心,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布局,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大的宫殿,位于故宫的中心部位,高27米,占地面积2380多平方米。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中间御道排着仪仗队伍,鸣钟击磬、乐声悠扬。这种场面,电视剧里的桥段非常多。
  《中和殿》:是三大殿里面积最小的宫殿,在太和殿的后面。它的外形,是一座亭子,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鼎,轮廓非常优美。每逢举行大典或朝会时,皇帝先在这里休息,接受官员跪拜礼。
  《保和殿》:在中和殿的后面,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平方米,高29.5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安放9个小兽。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保和殿在明清两朝的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这里更衣。清代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皇帝在此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场面十分壮观。清初,后三宫修复前,顺治、康熙年间,曾在此居住,并先后易名为:位育宫、清宁宫。自雍正年间以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jiaguareno 发表于 2024-11-27 11: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朝时,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唐顺之送高行人使琉球诗曰:壮志不愁经岁去,安流应是计程还。只到1879年,琉球同胞还能计程还。可怜华夏被老佛爷专政,李鸿章等投降派吃香。左宗棠想收复新疆还得自筹军饷。老百姓在镇南关打败法国殖民强盗,在北京谈判时却能谈到中国赔款的战败国下场。贪官们能得多少分成,今日已无法考证。没有分成太后西狩后,强盗们怎敢到濒死的李鸿章病床边谈卖国合同?明朝时,抗倭有功的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唐顺之先辈们请放心,收回琉球的路虽然海迷南北惟凭日,云起蓬壶忽见山,难不倒中国人民驱逐殖民强盗的雄心壮志。琉球必定壮志不愁经岁去,安流应是计程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5-1-19 18:52 , Processed in 1.05123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