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60|回复: 1

[轉載] 杨欣宇:中国建筑文化对琉球的影响,以首里城为例

[复制链接]
 楼主|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24-4-10 15: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欣宇:中国建筑文化对琉球的影响,以首里城为例

作者:杨欣宇
本文选自于:广东园林学会出版,2021年第三期广东园林-风景园林研究篇
二次编辑:猎户人



从近代史載书籍里,可探究中琉两地频繁的交往密切,而琉球文化又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隋、唐、宋、元等朝代开始,琉球成为中国对外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中转站,从福建、浙江驶出的商船为琉球带来了中国商品、技术与文化,推动了琉球本地文学与绘画艺术的发展。明、清两代虽曾断断续实行海禁,民间商贸受限,然元末明初时期,明太祖皇帝朱元璋遣使入东海,招谕琉球酋首归附朝廷,于是来自琉球的中山、山南、山北等地区,陆续遣使渡海赴京开始奉表对华俯首称臣、随着请封袭爵的朝贡与册封的体制建立,汉化的琉球向中国派遣使节与留学生,定儒学为官学,全面引进了中国政治制度与礼教制度。而朝廷陆续派出多批次的“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直接为琉球送来先进的文化与制造船舶、航运技术。册封朝贡、商贸、留学生、移民,都对琉球文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琉球建筑中,随处可见燕脊、匾额、照壁、石敢当等中国建筑元素。中国文化至今仍对冲绳(琉球)有很大影响,舞龙舞狮依然是节庆中必不可少的内容。2019年夜晚,惊传那霸的首里城御庭区域,再次遭遇祝融眷顾,第五次被烧毁。


首里城概况
「首里城」,位于中国东海海域的琉球岛,二战后被美国军事占领后被美日两国私相授受,1971年非法交还给予日本所治理,冲绳县-那霸市南部,「首里城」地处海拔 :120~130米的小山丘上,东、西长约 :400 米,南、北宽约:200 米,占地约 :5 公頃。「首里城」又称:「百浦添、御城」,是我国明、清两朝五百多年的藩属琉球中山王府,是为东海琉球的政治、经贸及艺术文化中心。首里城初创年代不明,在三山时代此地曾经作为军事城堡,推测大约是在 13 世纪末至 14 世纪建起的。在琉球中山王兼并琉球各方势力而统一后。
1453年,的宫廷政变中第一次被烧毁,
1660年,因失火第二次被毁,
1709年。第三次失火烧毁。
1945年,遭受美军炮轰,第四次被毁。
1992年,依照战前样式复建的首里城落成。
2019年首里城御庭区域第五次被烧毁。
2000年,首里城遗迹(不含修复部分)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首里城曾五次被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存在于 1992—2019 年的首里城,这其中既有根据历史信息复建的建筑,也包括历史遗存。

琉球木材匮乏,每次重建均须从岛外进口木材。首里城最初出于军事目的而修筑,但其后的重建均以政治需要为主。
琉球国灭亡后,首里城曾被用作军营、学校、神社,之后,虽被列为日本特别保护建造物,但仍不免朽坏。

下图:那霸首里城园区的导览介绍图





意识层面的影响
心理意识是文化影响的基础,源自琉球人对中华文化的憧憬,其逐渐在建筑思想、理论上受到熏陶,并深入到对色彩与风格的模仿。


对中华文化的推崇
自隋唐时代起,琉球就已经与大陆有了交往,册封制度建立后,琉球官方主动引入中国文化,希望能真正融入中华文化圈,并派遣人员前往中国学习各类技艺,其中就包括木匠、泥瓦匠等建筑工匠。这些工匠不仅从中国带回了先进的木造建筑技术,也带回了中国的礼学、堪舆学、阴阳学等学说中的建筑文化与建筑理论。因此琉球建筑也不免受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宫廷建筑,更是全力体现对中国文化的崇敬与模仿,以期得到中国的认可和接纳。首里城正殿的台基曾经全部使用福建产青石,以象征琉球与中国同根同源。


建筑选址与朝向
首里城位于一处隆起的石灰岩丘陵之上,距那霸港约 3.5 公里,山体被整修成三级台地,各级台地由石垒城墙包围,宫殿建筑依山势逐级而建。将宫殿建在高台之上,强化了宫殿高高在上的视觉效果,用高差划分了宫殿与外部的区别,同时在防卫上也具有一定优势。首里城外树林茂密,在远处看,林冠线之上的御庭就像浮于空中。首里城并未按中国风俗坐北朝南,整体的朝向为坐东朝西,尤其是御庭正殿,有明显的朝向布置。其中既有文化上的原因,也有现实意义:表示对西面宗主国中国的尊敬;朝臣清晨上朝时向东跪拜琉球王,宛如向建筑后升起的太阳朝拜,强化国王的神性;便于瞭望并指挥西面那霸港的防卫;躲避来自东面太平洋的台风。


建筑风格
首里城建筑的整体风格偏向中国北方皇家建筑,不论是建筑群体的布局,还是建筑单体的形态,都比较对称、严整;虽然地处热带,但建筑形态敦实、厚重、封闭,体量也较为高大,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宫殿的庄严神圣、规制严整。但在建筑细节与装饰上,也受到了中国闽南建筑的影响,如红色的屋瓦、华丽夸张的脊饰、色彩艳丽的彩绘。首里城也受到了日本建筑的一些影响,如正殿抱厦唐破风屋顶,茶室、庭园的内部空间划分。琉球作为海岛国家,石灰岩资源丰富,木材严重缺乏,并不适合大规模修建木造建筑。琉球早期出现过石造建筑,但并未延续,而是坚持建造木造建筑,为此不惜大量进口木材。这种与当地自然条件不符的建筑风格,显然是受到大陆文化影响的结果。


建筑色彩
受紫禁城的影响,首里城的建筑色彩同样使用了大量的红色,但不同于紫禁城的红色墙面配合黄色琉璃瓦,首里城屋瓦与墙面均为红色。大量使用红色,既因为琉球人崇拜红色,红色属于王室特权,也由于按照中国礼教思想,琉球王不能僭越使用黄色琉璃瓦。首里城整体的色彩分布上,越向御庭区域,红色的比重越大,色彩也越丰富艳丽,一直到正殿,达到顶端。而外围的建筑因石造部分更多,灰色比重更大。首里城借助建筑色彩的变化,强调了御庭的崇高地位。




制度层面的影响
宫殿建筑作为古代政治体系的象征,其形态必然要与政治制度相对应。琉球王国在学习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与等级制后,必然也要在建筑制度层面上进行模仿。


规划原则与序列结构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宫殿的规划,在秦代就已经有了较为固定的宫殿建筑轴线规划,至明清时形成了多重环绕、中轴对称的规划模式。中国宫殿建筑制度深刻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宫殿建造,如越南顺化城、朝鲜景福宫、琉球首里城。首里城有着同紫禁城相似的序列与结构,主要建筑沿轴线对称排列,尤其是御庭,明显模仿紫禁城太和殿区域;而次要建筑布局则更加灵活。首里城序列明确,由西向东可分为3个阶段:起始阶段为从中山门(未复建)至广福门的6重宫门;高潮阶段为首里森御岳、奉神门、正殿;收尾阶段为世夸殿、寝庙殿、东台。整个建筑序列以牌坊门开启,经过多道宫门对场所庄严氛围的不断强化,在正殿达到高潮,最终以瞭望台作为结束。首里城结构上可分为外城、内城、御庭 3 个部分,地势逐级升高。御庭为正殿等核心建筑,内城有寝庙与居所等,外城为祭祀场所与仓库。御庭的范围较为规整,而内城和外城则借助山势交错嵌套。

首里城与中国皇宫修建方式不同,并非一次建成,而是经数代增添才形成现今规模,并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规划方案。但受礼制思想熏陶,首里城最终还是形成了与中国皇宫相似的规划:
1)首里城的两重城墙,起到了划分外城(宫城)与内城(皇城)的作用,但受地形限制,城墙蜿蜒曲折,与中国宫墙的形态完全不同;
2)沿袭了中国前朝后寝的皇宫规划原则,从西至东的下之御庭、御庭、后之御庭,分别对应了祭典、行政、居住 3 个功能主题,与紫禁城主轴线上的功能主题相似;
3)与紫禁城相同,强调城门分割空间的作用,从守礼门开始通往正殿共需经过 6 道宫门,每道门各具特色,已成为可独立的建筑,极具仪式感,强化了正殿的神圣。而与紫禁城不同之处有:1)首里城建筑数量远低于紫禁城;2)轴线只有主轴一路,且为东西向;3)在竖向上利用地形强化了御庭建筑的体量感。首里城的规划与布局是中国建筑制度影响下的产物,在日本历史上,除了模仿唐代长安城的平城京与平安京外,极少有如此轴线对称的大型建筑群。


宫廷制度与功能分区
伴随中央集权制,琉球也引进了礼仪管理、官僚管理、宗室管理等宫廷制度,首里城也形成了符合琉球宫廷制度、外交制度、祭祀仪轨的功能布局。首里城整体上以行政功能与居住功能为主,同时兼具祭祀功能与外交功能,防御功能则较为淡化。以正殿为界,西部的奉神门、欢会门、御岳区域分别对应行政功能、外交功能、祭祀功能,东部为居住生活功能,对应了中国前朝后寝制度。而核心建筑正殿兼具行政、祭祀、居住功能,是首里城各项功能的轴心。琉球承袭了中国宗室管理制度,仅在城东部设世夸殿供未婚公主居住,王子一律居城外。祭祀功能的影响持续至今,20 世纪 90 年代依然有人潜入遗迹举行祭祀。


等级制度与建筑样式
引进中国的政治制度后,琉球也遵循了配套的建筑等级制度,依据建筑等级确定其外观样式。首里城屋顶样式有歇山顶、重檐歇山顶、四坡屋顶(非庑殿顶)3 种,庑殿顶仅皇家建筑与孔庙可以使用,首里城不能僭越,最高只能使用重檐歇山顶。城内仅有御庭正殿一处使用了重檐歇山顶,南殿、北殿及各处宫门、城门均为歇山顶,突出了正殿的特殊等级。琉球受闽南建筑影响,民居也多用平缓的四坡屋顶,以减少风灾。首里城仅在几处次要建筑(如:女官居室、库房)使用了低矮平缓的四坡屋顶。




物质层面的影响
一切建筑文化的影响必然将落实在具体物质层面上。琉球效仿了中国建筑的思想与制度,首里城每一处建筑都不同程度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

宫门
首里城内城 9 门,外城 4 门,另有牌坊门 1 座。这些城门大致可分为五类:1)牌楼式的门,如:守礼门;2)与建筑组成的门,如:奉神门;3)石拱门,如:木曳门;4)上设木箭楼的石拱门,如:欢会门;5)在石墙上架设木箭楼的门,如:瑞泉门。

守礼门:是最受中国建筑文化影响的一处建筑,样式独特,充满了庄重华丽的气质,长期被视作琉球的象征。守礼门:为一座三间四柱重檐歇山顶牌坊,陶瓦红色,梁柱施红漆,斗拱施白漆,上层悬挂“守礼之邦”匾额,“守礼”音通“首里”,意指琉球是重视礼制的国度。守礼门外观与北京地区木牌楼相像,但基座样式受到了日本鸟居影响。

瑞泉门:是中琉关系最直接的证明。其得名于门外的泉水井“龙樋”,门前坡道两侧有历代册封使题咏泉水的“册封七碑”,是册封制度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文人题咏文化的体现。其位于一段坡道的上方,石灰岩城墙在此中断,形成方形门洞,红色的木构歇山顶箭楼直接架设在门洞上,中间悬挂“瑞泉”匾额,门两侧安置一对用来镇护的“西萨”石狮。整体形态如同缩小比例的中国城门。

奉神门:与紫禁城宫门结构最为相近。其是通往御庭的最后一道门,建于台基之上,歇山顶,通体朱红,两侧与南殿、北殿连成一体,设3个门洞,中门只限国王和册封使通过。奉神门既与御庭建筑群形成一个整体,又可被视为独立的建筑。


御庭与正殿
以正殿为正面,右边(南侧)为南殿、番所,左边(北侧)为北殿,而被这些建筑包围的广场则称为御庭。该布局方式明显模仿了紫禁城太和殿区域。御庭是首里城的核心所在,东西长 40 米,南北长 44 米,其上铺着方格花瓦地砖,呈现红白两色的排列,中央走道以红色砖瓦拼排而成,称为“浮道”,比周围高15米,仅限国王及册封使通行。御庭广场是举行即位、册封等大型仪典的场所。

正殿是琉球王国最大的木造建筑物,也是琉球最高等级的建筑,用于国王日常办公起居,气势华丽恢宏。正殿宽 29 米,进深17 米,高约16 米,十一间七进,前面有五间一进的抱厦,为重檐歇山顶,中央为唐破风式(琉球因避讳改称“唐玻丰”)。正殿内部有三层:一层“下库里”为国王管理朝政之处;二层“大库里”的正中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上悬3块清代皇帝题写的匾额,两侧为国王寝室、王妃寝室和祈福房间;三层“小屋里部屋”作通风用。正殿外表为两重屋檐,但内部实际上有三层,与天津独乐寺观音阁类似,是极为独特的建筑结构。


雕塑与彩绘
受中国影响,琉球也视龙为国王的象征,首里城有众多龙的雕塑,包括正殿前大龙柱、小龙柱和正殿御座龙柱等,共 33 处龙装饰物。琉球龙柱的外形与功能类似中国的华表,通常成对建造,彼此面对面,立于建筑前,以龙首为柱头,龙身为柱身,龙尾盘绕为底座。其中大龙柱最为著名,是首里城的象征之一。按照等级制度,仅皇帝可以使用五爪龙,首里城的龙均为四爪龙,暗示琉球王的藩属地位。

御殿脊饰包括一对龙头鸱吻与唐破风中央的龙头,是琉球工匠在中国学习彩釉烧制技术后回到琉球制作的。两侧龙头鸱吻体量巨大,造型细致,釉色明亮,与闽南建筑脊饰的风格极为相近,而屋面正中安置兽首的做法为琉球独有。

正殿内部彩绘颜色更加大胆、华丽,柱子与阑额绘有金龙祥云图案,红、金、绿、蓝之间形成了强烈对比,视觉冲击极强。值得注意的是二层御座栏杆与台基上的彩绘。栏杆底漆为黑色,上面用金线描画了纤细的铁线莲纹样,而琉球并无铁线莲,其是由中国引种日本,之后演化为器物图案,再传入琉球,成为了漆画纹样。台基彩绘为松鼠葡萄纹,而琉球没有松鼠与葡萄,葡萄纹源自中东,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增加了松鼠元素,形成该纹样,寓意丰产多子,之后随瓷器传入琉球,成为琉球王室漆器、彩绘的花纹。这些精细的彩绘见证了中日琉三国,乃至世界范围的文化传播历程。




首里城在建筑文化上意义
首里城是为数不多能传承保存下来的琉球古代建筑,虽然历经毁坏与重建,但对于东亚建筑史与文化史的研究依然影响深远、意义非凡:1)表明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与技术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情况。首里城在技术、制度、样式等各方面模仿中国建筑,中琉建筑文化间有明确的传承关系。2)确立了琉球建筑制度。首里城对外借建筑朝向、色彩等方面,体现琉球与中国的藩属关系,对内则明确了琉球各阶层的建筑等级制度。3)代表了琉球建筑的最高成就。首里城作为王宫,汇集了琉球及中国东南地区最优秀的工匠,在规划、技术、工艺等方面,都反映了琉球建筑的最高水平。4)成为了琉球文化的象征。首里城从古至今一直是琉球文化汇集之地,对今天的冲绳人来说,也是琉球民族往日故国的象征。

首里城建成至今已历 600 余年,见证了琉球国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是中国建筑文化在海外传播情况的重要实证。遗憾的是,首里城御庭区域于2019年10月失火烧毁,这是首里城历史上第五次毁于火灾。重建工作已经展开,相信首里城依然能重现世间,再现琉球王国的昔日荣华。


下图:2019年前首里城的空拍图






参考文献注:

[1] 杨欣宇.中日造园艺术的沧海遗珠——琉球识名园 [J]. 广东园林,2019,41(6):19-24.

[2] 李晓杰.沧桑琉球:琉球国·中国·日本 [J]. 太平洋学报,2010,18(10):56-64.

[3] 徐勇,汤重南.琉球史论 [M]. 北京:中华书局,2016.

[4] 刘旭康. 1419—1570 年琉球与东南亚贸易交往分期探析 [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 ( 人文科学版 ),2019,36(4):20-26.

[5] 陈县樑,金国平.明清官学对琉球学子的教育及影响 [J]. 史林,2019(3):204-207+221-222.

[6] 修斌.琉球地位的变迁及其复杂性 [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49-54.

[7] 叶涛.冲绳石敢当考察记 [J]. 民族艺术,2019(1):156-160.

[8] 阪仓笃秀,程尼娜.琉球王国的首里城 [J]. 史学集刊,2012(1):26-30+41.

[9] 李金明.明清时期中国文化在琉球的传播——从文化传承看琉球的归属问题 [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86-91.

[10] 柯敏.首里城——琉球王国时代的王宫 [J]. 中华建设,2010(9):73-75.

[11] 于子勇.紫禁城的影迹——琉球首里城 [J]. 紫禁城,2008(7):204-21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24-4-10 16: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明朝洪武年初,改称:琉球,时国分为三:「察度」王中山、「承察度」王山南、「帕尼芝」王山北。洪武五年(1372年),明太祖遣行人「杨载」以《即位建元诏》告其国,中山王「察度」则遣其弟「泰期」随「杨载」渡海赴京,奉表纳贡方物,从此开始了两国间的友好往来。永乐二年(1404年),中山王世子「武宁」遣使赴京报父丧并《请封袭爵》,‘明成祖皇帝,命《礼部》遣官谕祭,赙以布帛,遂命「武宁」袭位,从此明朝与琉球正式建立了稳定长期的册封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2 08:40 , Processed in 0.91800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