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417|回复: 1

[轉載] 刘福琳:中国古琴在琉球的传播

[复制链接]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20-1-2 09:5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题:《中国古琴在琉球的传播》
来源:音乐研究,2015年3期
作者:刘福琳(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二次编辑:猎户人





有关琉球的最早记载见于《隋书》:“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对此,史学界有今“冲绳(琉球)说”和“台湾说”之分歧。明洪武五年(1372)正月,“遣「杨载持诏谕琉球国。诏曰:‘昔帝王之治天下,凡日月所照,无有远尔,一视同仁,故中国奠安,四夷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处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告之。’”同年12月,“中山王「察度」遣其弟「泰期」等奉表贡方物。诏赐「察度」《大统历》及金织文绮、纱罗各五匹,「泰期」等文绮、沙罗、袭衣有差。”从此开启了琉球对华称臣纳贡永世服膺的封贡体制,期间琉球中山王府与明皇权朝廷的册封朝贡绵延不断的君臣伦理关系,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中山遣子侄及其陪臣子弟入国学,上喜礼遇独优。赐闽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来朝贡。”琉球未通中国之前是一个原始共同体,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随着册封朝贡关系的确立、留学生的来华及闽人三十六姓的移民等,琉球社会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明赐闽人三十六姓后,中国音乐随之传入琉球,并成为琉球宫廷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礼仪音乐。

《球阳》载:“王遣使人贡时,附疏言:通事「程复、叶希尹」二人,以寨官兼通事往来进贡,服劳居多,乞赐职加冠带,使本国臣民有所仰止,以变番俗,太祖从之。更赐闽人三十六姓,始节音乐,制礼法,改变番俗,而致文教同风之盛。太祖称为礼义之邦。”
但是,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不止又逢狼子之心的日本在“明治维新西化”后迅速崛起加紧实施对华侵略扩张政策,先后侵吞中国属地虾夷岛(北海道)后,又于1879年派其军警武装力量强占中国属国琉球,虏走中山王府内的王亲臣民至本州软禁,随之日本更是违背《万国公法》,在未经琉球宗主国签署放弃、割让协议文件前,日本就擅自片面的废琉置县(废除中国藩属琉球中山王府,改设日本冲绳那霸县政府)导致中、琉两国长达五百多年的文学友好往来关系被迫中断。


  时至今日,传人琉球的中国音乐一部分散落民间,一部分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传人琉球的中国音乐有宫廷音乐、民间小调、器乐曲、舞蹈、戏曲等,研究这些音乐,一方面可以了解明清时期我国音乐对琉球传播之情况及对其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琉球是如何接受中国音乐的,还可以对失传的中国音乐进行复原,再现百年遗响。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与琉球学者建立了学术往来,对传人琉球的中国音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音乐再次成为友好交往的桥梁。王耀华先生对琉球三弦音乐的源流、记谱法、调弦法、曲调的受容和民俗音乐《打花鼓》、《龙船歌》的流变,以及“御座乐”的乐器、歌曲和器乐的考源等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笔者针对日本学界有关琉球戏曲形成的“日本说”提出了质疑,从历史和形态方面论述了与中国戏曲的联系,提出“中国说”。根据“使琉球录”的记载,中国古琴也曾传入琉球,其情况如何呢?在此,先对“使琉球录”作一介绍,“使琉球录”是历代册封使对出使琉球全过程及其在琉球停留期间所见所闻的一种记述,是今天研究琉球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遗憾的是现存最早的“使琉球录”是1534年中国第十一次册封琉球,册封正使陈侃所撰的《使琉球录》,之前的“使琉球录”去向不明。


  一、现存“使琉球录”中的有关古琴记载


  史料一:康熙二年(1663),中国第十六次册封琉球,册封正使张学礼在其“使琉球录”《中山纪略》中有载:


  封舟过海,例有从客偕行;姑苏陈翼——字友石,多才多艺,王持帖请授世子等三人琴。世子名日弥多罗,王之婿名日亚弗苏,三法司子名日喀难敏达罗,寓天界寺习一月,移至中山王府又月余;授世子《思贤操》、《平沙落雁》、《关雎》三曲,授王婿《秋鸿》、《渔樵》、《高山》三曲,授法司子《流水》、《洞天》、《涂山》三曲:求诣无虚日,皆称“友石先生”。


  史料二:康熙五十八年(1719),第十八次册封,册封副使徐葆光在其“使琉球录”《中山传信录》中有载:


  前使张学礼《纪》云:“国王遣子婿于从客某所学琴”,今已失传。国中无琴,但有琴谱;国王遣那霸官毛光弼于从客福州陈利州处学琴,三、四月习数曲,并请留琴一具;从之。


  史料三:乾隆二十一年(1756),第十九次册封,王文治曾随册封正使全魁、副使周煌出使琉球。王文治在其《梦楼诗集》卷二《海天游草》“前言”中写到:


  乙亥(1755)之冬,琉球国王尚穆表请册封,使臣全魁斗南聘余偕行,余遂诺之。京中诸知交,以重瀛路险,劝阻甚力。余时性颇好奇,必欲一观于海,以拓其胸臆,遂违众议而往,既归得“海天”、“游草”二卷,今删并为一卷古今体诗六十五首。


  王文治的《海天游草》用六十五首诗的形式记录了出使琉球的全过程。其中三首是有关徐傅舟在琉球弹琴演奏的,分别是《停云楼@听杭州徐傅舟弹琴》:


  八月南荒苦炎热,徐君隔墙不相见。渴思相就慰离索,十日五日才一面。拨书邀我同据床,为我扶弦动清商。一弹一抑天地静,门前大海凝冷光。初为梅花弄,衣袂袭芳洁。帆如置我深山中,流水斜晖立冰雪。续为桐叶秋风吟,变衰摇落秋气深。唧唧声添砌蛩暮,骚骚响振岩树荫。旅人经秋易华发,那更天高秋海阔。中原相望不相闻,白露凉波堕残月。徐君及我皆少年,奔波性命绝可怜。故乡各有好山水,湖云江书同清妍。兹游汗漫亦何谓,奇绝得观天外天。一蓑一笠双蓬鬓,且狎鱼龙侣蛟蜃。谁从海外寄秋心,乞君更奏思归引。


  《笋崖月夜听徐傅舟弹琴》:


  大海无人处,月明生暗潮,孤琴时一奏,白露暧层霄,夜静水逾澹,秋凉天更遥,鲛人如解听,清泪湿冰绡。


  《全侍讲招同徐傅舟倪卷阿冯象泉张正其会饮》:


  十月球阳叶初落,新寒天气宜尊匀。况是黄花裹佳色,暂抛羁思恣欢谑。繁弦急管错杂陈,殊方之乐殊感人。觥筹往复爵无算,淋漓酣适忘主宾。酒阑曲罢沉清漏,徐君拂琴终雅奏。太音一洗筝笛繁,露草空庭耿星宿。


  从以上“使琉球录”的记载可知,在册封活动中,有擅长古琴的陈翼、陈利州、徐傅舟随册封使出使琉球并在琉球传授古琴。史料一、二,在音乐学界王耀华、吴钊、岸边成雄、矢野辉雄、比嘉悦子,史学界谢必震、林庆熙等的论著中引用过;史料三,在史学界杨仲揆、张希哲、谢必震等的论著中引用过。但是,以上这些引用都只是为了说明中国古琴曾传人琉球这一史实,而未对琴师陈翼、陈利州、徐傅舟及传授的曲目作进一步研究。因此,拙文拟对三位琴师的基本情况及传授的曲目作一考查,以便较为详细地了解中国古琴在琉球的传播状况。


  二、琴师陈冀、陈利州、徐傅舟的基本情况


  1.陈翼


  有关陈翼的记载主要有清代郏抡逵的《虞山画志》:“陈翼,字友石。通琴书,兼写生。康熙初游京师,随张御史学礼出使琉球,授琴与其王世子阮。还京卒于逆旅。”周庆云的《琴史续》沿引了该记载:“陈翼,字友石,常熟人,工写生,通琴理。康熙初随张侍御学礼出使琉球,授琴于其国王世子。既还京,卒于逆旅。”从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关陈翼的一些信息:擅长古琴、书法、绘画,属“虞山画派”,生卒年不详。出使琉球是因游学至京,但具体情况不详。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张学礼在《中山纪略》中记载的是“姑苏陈翼”,在郏抡逵的《虞山画志》中虽没有写明陈翼为何方人氏,但从《虞山画志》来看,应该是虞山人氏,而周庆云的《琴史续》则清楚写明是常熟人。历史上,常熟隶属苏州,别称虞山。所以,张学礼记载的“姑苏陈翼”也是正确的。


  2.陈利州


  根据《长乐县志》卷27列传7的记载,陈利州本名陈春树,为福州长乐人。


  陈春树,字利州。邑诸生。十七都陈店人,寓居会城。能诗赋、书画,尤精音乐。总督范时崇、觉罗满保皆雅重之。令画《百鸟图》、《洋海分域图》;又从太史徐葆光册封琉球,令画《琉球封域图》,皆呈御览。《琉球志》云:“国中无琴,但有琴谱。国王遣那霸官毛光弼于从客福州陈利州处学琴三四月,习数曲,并请留琴一具。从之。”


  周庆云的《琴史续》也引用了该记载:


  陈春树,字利州,长乐人,诸生,能诗赋、书画,尤精音乐。尝从太史徐葆光册封琉球。琉球故无琴,但有琴谱。国王遗那霸官毛光弼从春树学琴,习数曲,并请留琴一具,从之。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陈利州能诗赋、书法、绘画,尤其精通音乐,且得到总督范时崇和觉罗满保的器重。范时崇,清汉军镶黄旗人,清功臣范文程之孙,范承谟之子,字自牧。“以难荫出知辽阳州,迁直隶顺德知府。有惠政。累迁福建按察使。……(康熙)四十七年(1708),擢广东巡抚,兼盐政。越二年(1710)擢福建浙江总督。(康熙)五十四年(1715),人为左都御史。明年,授兵部尚书。……”觉罗满保,清满洲正黄旗人,字凫山。“康熙三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国子监祭酒,擢内阁学士,直经筵。康熙五十年(1711),授福建巡抚。……(康熙)五十四年(1715),擢福建浙江总督,命巡海。……雍正三年(1725),卒官。”@范时崇于1710-1715年在福建任职,觉罗满保于1711-1725年在福建任职。陈利州1719年出使琉球,笔者以为与范时崇、觉罗满保这两任福建浙江总督的交往有关。


  琉球学琴者毛光弼为了表达对老师陈利州的感谢之情,还赠诗一首《从天使幕从客陈君学琴成声报谢》:“古乐入天来,七弦转南熏。广陵遗调在,拂轸一思君。”


  3.徐傅舟


  有关徐傅舟及王文治出使琉球一事,在册封副使周煌的《琉球国志略》中并没有记载,这可能与周煌撰写“志略”有关。周煌在《琉球国志略》的“凡例”中提到:“琉球之有新志,犹是‘使录’之旧例尔。但‘录’系使臣一人之事,而‘志’则关一国故实所在。”徐傅舟在琉球的弹琴活动,除了前面所列王文治所记的三首诗外,在其《梦楼诗集》卷3“扬州集”中,还有一首《徐傅舟将之山左赠行》,这是一首出使琉球回国后王文治为徐傅舟送行的诗,其中记录了徐傅舟在琉球宫廷演奏古琴及与蔡温交往的事情,蔡温还为徐傅舟撰写了一篇“琴论”,遗憾的是“琴论”的下落不明。《徐傅舟将之山左赠行》:


  昔年海外相依持,与君亲爱比昆弟。及返中原转离索,人海喧卑各牵系。骑驴旅食春复秋,匆匆未展故人意,那争万里与咫尺。襄者相从今不遂,信知聚散非由人,空堂默坐增感喟,昨君长揖告我行,书簏琴囊缄束备,皇华善处礼为罗,后命频催驰驿骑,劝君酒盏君少留。共君聊话畴日事,扬帆自出五虎门,水气浮空失天地。遭逢恶飓不能伤,天谴余生纵游戏。蛮王前席求雅音(中山王曾延傅舟弹琴),若秀当延献清歌(琉球贵公子皆善歌舞,其娇丽者谓之若秀)。蔡家法司老识书,琴论一篇逞宏议(法司蔡温为傅舟着琴论)。惟君及我皆好奇,佳处追攀闲处醉。由来域外文献存,周咨亦颇资多识。即今光景仍目前,飘渺三山已隔世。古称泰岱小天下,九点苍烟堪俯视,昔观于海今登岳,不负平生远游志,却思后会神黯然,努力春华莫憔悴。


  此外,陈兆仑也有一首《徐傅舟自琉球回京语次即赠一篇》:


  谢公泛海当霁,丝竹无声风遽厉。只尔喧悠崎岸湾,那见重溟浩无际。回头笑杀孙兴公,面无人色欲垂涕。谢亦强颜人不悟,直待云云柁转捩。周郎使节迫王程,岂比清游自专制。遥睇扶桑点点烟,万里琉球此焉济?济水贮水舟载舟,千石米盐一具撼。人臣义不避艰险,何与公事起投袂?平生癖爱三尺桐,待访成连受绝艺。谓不富贵又不仙,乞米长安徒敝敝。譬若临流偶唤渡,邂逅师德成密契。姑米山尖狂飓奔,万斛龙骧叶辞口。千夫叫号阿姆降,雾里灯移半亏蔽。若负之趋舟入山,松闲架屋临危砌。乌鬼扶与铁沙滑,紫金拥帚青宫丽。才定惊魂对茗炉,便发奇声写缭泪。移情恢诡自得师,偻指去来已隔岁。天子日嘻苦使者,特晋荣阶照华裔。岂知臣客有王生,谁为当官结袜系?官不三公不荐士,士亦不前惩慕势。男儿遇合自有命,要拓心胸盖一世。偏安士夫恋华屋,油壁重帷新妇闭。见说方期汗漫游,盍款高口诉上帝。


  诗后有自序:“傅舟少年善琴,仁和人,自请与册封使周侍读为海外游。亦奇士也。”


  另,蒋士铨也有一首《徐傅舟移情图》:


  诗肩危耸玉山孤,岛屿周回雪练铺。海国波恬诸籁寂,成连舟去此声无。七条瘦玉鱼龙听,一叶轻航李郭俱。试问紫裘吹笛者,可能弹指伏天吴?雪卷枯槎巨浸中,鲲鹏搏击过方蓬。戴舟鳌化一拳石,渡海客凭三尺桐。变境呈时诸象出,惊魂定后万缘空。由来道力胜忧患,还藉弦歌压飓风。


  诗后笺:“徐傅舟,名未详,杭州人,善琴。”


  从王文治、陈兆仑和蒋士铨的诗中,我们知道徐傅舟是杭州人,与当时的文人士官交往甚密。


  三、传播琉球的古琴音乐


  (一)陈翼传授的曲目


  根据“史料一”可知,陈翼在琉球所教琴曲有九首,分别是《思贤操》《平沙落雁》《关雎》《秋鸿》《渔樵》(《渔樵问答》)《高山》《流水》《洞天》(《洞天春晓》)《涂山》(《禹会涂山》)。以上九首琴曲见于现存琴谱的最早记载如下:《思贤操》刊载于明正德六年(1511)的《太古遗音》琴谱,又名《亚圣操》《泣颜回》,为孔子思念颜回而作,配有唱词,音调悲戚。《平沙落雁》刊载于明崇祯七年(1634)的《古音正宗》,乐曲表现了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万里无云,大雁三五成群空际盘旋的祥和景象。《关雎》刊载于明弘治四年(1491)的《浙音释字琴谱》,取自《诗经·国风》首篇《关雎》的同名曲,表达了青年男女恋爱之情。《秋鸿》刊载于明洪熙元年(1425)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该曲表现了深秋时节,北方大雁南迁越冬的景象,全曲共有三十六段组成。《渔樵》(《渔樵问答》)刊载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的《杏庄太音续谱》,乐曲通过渔夫、樵夫的问答,表现了他们自得其乐的情趣。《高山》刊载于《神奇秘谱》,与《流水》原为一首曲子,唐以后分为《高山》《流水》两首,乐曲表现了大自然高山流水的情景。《流水》见前曲《高山》。《洞天》(《洞天春晓》)刊载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的《蒇春坞琴谱》,乐曲表现了万物复苏,春满人间的景象。《涂山》(《禹会涂山》)刊载于《神奇秘谱》,相传为南宋琴家毛敏仲作,以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故事为题材,歌颂禹的功德。


  (二)陈利州传授的曲目


  因“史料二”中只记载了毛光弼随陈利州学琴三四个月,习得数首曲子,但没有记载所学琴曲的曲名,所以对陈利州教授毛光弼的古琴曲目不得而知。


  (三)徐傅舟传授的曲目


  有关徐傅舟在琉球传授的古琴曲目,在前述史料中也未见记载。但从王文治的《停云楼听杭州徐傅舟弹琴》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徐傅舟在琉球演奏了三首古琴曲,分别是《梅花弄》《秋风吟》《思归引》。《梅花弄》(《梅花三弄》),该曲刊载于《神奇秘谱》,乐曲表现了梅花的品格。有关《秋风吟》,笔者查找了《琴曲集成》,未发现同名曲,但有《秋风》《梧叶舞秋风》《秋风辞》等见于《琴谱正传》《杏庄太音续谱》《太音传习》等琴谱。这些带“秋风”的曲目是否就是《秋风吟》,笔者尚不能确定。《思归引》最早见于蔡邕《琴操》,琴谱见于谢琳《太古遗音》。乐曲表现了春秋时期,卫国有一贤慧女子,赵国国王欲娶之。但是,女子尚未到达赵国,国王就已去世。太子欲留下女子,女子不从,日夜思归扶琴而歌,最后自缢身亡。


  结语


  从以上“使琉球录”的记载中,我们发现在1663、1719、1756年有擅长古琴的姑苏人陈翼、福州人陈利州、杭州人徐傅舟分别随册封使出使琉球并在琉球传授古琴。以上三人均能琴、诗、书、画,且与当时的文人士官来往密切,三人的琉球之行与他们的交往有关。以上记载虽均出自清代的“使琉球录”,但从1372年琉球始通中国至1663年,在这二百六十年时间里,中国共册封十五次,琉球朝贡无数次,派遣“官生”十七批,五十三人,另外还有部分自费的“勤学生”等,笔者以为中国古琴在明代应该已经传入琉球,因为明代的古琴得到较大发展,琉球晋京必经之地的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已有古琴普及。


  从“史料一”的记载中可知陈翼在琉球教授琉球世子、王婿、三法司子等三人各三首琴曲合九首,分别是《思贤操》《平沙落雁》《关雎》《秋鸿》《渔樵》《高山》《流水》《洞天》《涂山》。“史料二”未记载陈利州在琉球传授的古琴曲目。“史料三”也未记载徐傅舟在琉球传授的曲目。但是,从王文治的《停云楼听杭州徐傅舟弹琴》中,得知徐傅舟在琉球演奏了《梅花弄》《秋风吟》《思归引》等三首曲目,以上曲目中有琴歌也有琴曲。琴歌的历史由来已久,古称“弦歌”,“弦歌”这种表现形式对三弦传入琉球后形成的“弦声一体”的“三弦歌”产生了重要影响。琉球的“三弦歌”(写作“三缘歌”,读作“sansin uta”)是一种自弹自唱的形式,演唱与三弦演奏不分主次、融为一体。“三弦歌”是琉球贵族的必学之艺,与其他宫廷音乐相比,它非表演之乐,而是修身养性之声,这点与琴歌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故在陈侃《使琉球录》中有载“乐用弦歌,音颇哀怨……”萧崇业的《使琉球录》也载“乐用弦歌,酒间度新声,哀怨凄切……”可见一斑。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10 金钱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gujiaguareno + 10 + 10 + 10 日寇就是烧光琉球书杀光琉球民也得归还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ujiaguareno 发表于 2020-1-2 10: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寇就是烧光琉球书杀光琉球民也得归还琉球给中国!日本脱亚入欧入伙当了殖民强盗后,趁欧洲殖民强盗侵略中国,满清政府无暇顾及时,于1879年强占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琉球王国,强行改名冲绳县。二战后应该像英国和葡萄牙一样把殖民地归还中国。日本作为战败国有什么理由不归还?那就是美国继承希特勒的反共事业,勾结日寇霸占琉球围堵中国《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限定了日本的领土范围。美国私自把琉球给日本是无效的。美国的恶霸政客们殖民强盗恶性不改,给日本复活法西斯势力可乘之机。日本千方百计地拉着美国把中国的琉球说成他的固有领土。中国不能再错误地把自己的琉球称为日本的冲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17 11:17 , Processed in 0.75956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