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楼主: ZHANG737

[點評] 慧眼818《中国的战略必须调整!反美霸权是第一要务!》

[复制链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15 09: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观察:叙利亚战争是否会变成为世界大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2-15 00:28:09



  中评社北京2月15日电(评论员 乔新生)叙利亚政府代表和反对派代表在俄罗斯举行会谈,让人们看到叙利亚和平的曙光。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以色列从中作梗,派出飞机轰炸叙利亚政府军事目标。叙利亚借助于伊朗防空力量,在叙利亚境内击落以色列飞机,导致以色列对叙利亚实施报复性打击。叙利亚战争似乎正在演变成为一场世界大战。

  当初美国支持反政府武装以摧枯拉朽之势,不断地向首都大马士革推进,叙利亚政府岌岌可危。关键时刻俄罗斯挺身而出,迅速扭转了叙利亚军事局面。现在叙利亚政府军控制叙利亚大部分领土,反对派武装和恐怖分子被压缩到叙利亚北部山区,叙利亚政府高级官员对外宣称,叙利亚内战即将结束。

  眼看着叙利亚大局已定,美国不甘寂寞,迅速武装库尔德人,以打击恐怖组织名义,在叙利亚北部地区稳住阵脚。美国直接武装库尔德人让土耳其感到愤怒。土耳其在没有征得叙利亚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派兵进入叙利亚,与库尔德武装展开搏斗。

  现在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统一战线即将完全控制叙利亚,长期坐山观虎斗的以色列悄悄投入战斗,不仅向叙利亚政府军所在地发射导弹,而且在叙利亚北部地区为反对派武装提供军事支援。在以色列介入下,叙利亚局势变得扑朔迷离。现在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战斗在一起,而以色列和叙利亚反政府武装战斗在一起,美国不断对俄罗斯军队实施袭扰,而俄罗斯则支持叙利亚政府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如果这种局面得不到控制,那么,叙利亚内战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小型世界大战。美国增加在叙利亚的军事投入,以色列这个中东地区超级军事强国悄然介入,让叙利亚局势发生逆转。假如以色列全面投入战斗,那么,俄罗斯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很难取得完全胜利。如果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朗扩大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那么,中东地区其他国家很可能会深度介入叙利亚战争。在叙利亚这片土地上,各国为了争夺自己的势力范围,一定会大打出手。叙利亚战争非但不会结束反而有扩大的危险。

  短期内俄罗斯无法从叙利亚安然脱身,因为叙利亚战争仍在继续。但是从长期来看,俄罗斯不可能陷入叙利亚泥潭。这是因为俄罗斯军事实力大不如从前,俄罗斯国家实力不允许俄罗斯军队在叙利亚战场上长期存在。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各国在叙利亚争夺势力范围,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各方被迫坐下谈判,幷且瓜分叙利亚。

  叙利亚政府在俄罗斯支持下几乎就要取得内战胜利,叙利亚领导人踌躇满志,决定通过谈判迫使叙利亚反政府军放弃抵抗。但是现在看来,叙利亚领导人高兴得太早。假如伊朗和以色列在叙利亚战场上兵戎相见,那么,俄罗斯即使不想深度介入,也不得不继续强化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说到底,俄罗斯不愿意放弃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不愿意丢掉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15 09: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观察:叙利亚战争是否会变成为世界大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2-15 00:28:09


  
  对于美国来说,支持以色列在叙利亚战场上发挥作用,是美国的最后王牌。美国说服以色列在叙利亚内战中保持克制,希望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但是现在看来,只有让以色列发挥作用,才能改变叙利亚的政治和军事局势,才能减少或者消除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影响力。

  作为中东地区的军事大国,以色列军事实力不容小觑。此次以色列飞机被叙利亚政府军击落,是疏忽大意所致,这在中东战争中绝无仅有。相信以色列军队会调整自己的军事部署,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帮助叙利亚反政府军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叙利亚战争全面升级令人困惑不解。叙利亚既没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没有重要的战略交通枢纽,俄罗斯和美国为何在叙利亚大打出手呢?答案非常简单,俄罗斯不想失去叙利亚这个重要的战略盟友,而美国则希望在叙利亚取得绝对的胜利,以便牢牢地控制中东地区。这场战争很可能会旷日持久,叙利亚周边国家必然会卷入这场战争,叙利亚有可能四分五裂。

  土耳其军队和美国军队在叙利亚的存在显然是不合法的。叙利亚作为主权国家,从来没有邀请美国和土耳其军队进入叙利亚。但是,不管叙利亚提出怎样的抗议,其他国家的军队还是在叙利亚战场上相互厮杀。这是叙利亚的悲剧。

  叙利亚作为中东地区主要国家,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面对列强相互争斗,叙利亚政府束手无策。当初邀请俄罗斯帮助叙利亚政府加快结束战争的步伐,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实现国内和平。但是,俄罗斯的介入,客观上使世界主要国家的目光集中在叙利亚。美国绝对不会允许俄罗斯在叙利亚长期存在,以色列也不会允许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政治局势发展中发挥主导性作用。以色列空军投入叙利亚战场是不祥之兆,它标志着以色列已经按捺不住,决心在叙利亚战场上获得更多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15 09: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观察:叙利亚战争是否会变成为世界大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2-15 00:28:09


  

  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只不过是西方国家的傀儡。库尔德武装参与打击叙利亚境内的恐怖组织得到美国的支持。可是,土耳其反对美国武装库尔德人,他们担心库尔德军事力量强大之后会在土耳其制造分裂活动。美国利用库尔德人,使得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伊朗作为中东地区重要国家,希望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叙利亚战争使伊朗革命卫队将领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尽管在叙利亚内战中伊朗军队遭受重大损失,但是,到目前为止,伊朗幷没有公开宣布介入叙利亚的内战。伊朗试图通过真主党发动代理人战争,但是很显然,在美国支持的反政府武装面前真主党游击队很难取得绝对胜利。伊朗深度介入叙利亚战争使得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沙特阿拉伯不得不强化对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军事援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叙利亚反动武装站稳脚跟。沙特阿拉伯购买美国数千亿美元的武器,幷不仅仅是为了国土防卫,而是要在中东地区建立什叶派穆斯林统一战线。现在美国、以色列、沙特阿拉伯支持的反政府武装正拼命反击,而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和叙利亚政府建立的联合战线则处在被动防守的地位。

  不能说俄罗斯在叙利亚地区军事进攻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但从整体趋势来看,俄罗斯在叙利亚的战争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为了维持自己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俄罗斯必须调整部署。如果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全面介入叙利亚内战,那么,俄罗斯是否有必要继续支持叙利亚政府,这本身就是一个未知数。不能排除俄罗斯见好就收,无法在战场上取得绝对胜利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抛弃叙利亚政府,主动与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举行谈判,以便争取在叙利亚和平谈判中获得更多利益。

  现在人们担心叙利亚政府能否顶得住以色列的打击。历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从来没有失手过。叙利亚在中东战争中非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使以色列完全控制了戈兰高地。戈兰高地不仅拥有战略地位,而且是叙利亚重要水源地,如果以色列强化在戈兰高地的军事部署,幷且支持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和叙利亚政府军长期纠缠,那么,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政府很可能会被颠覆。

  以色列高调介入叙利亚战争,标志着叙利亚战争进入第二个回合,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始终强调叙利亚问题应当由叙利亚各方协商解决,叙利亚政府和叙利亚反对派应当通过和平谈判建立统一的联合政府,幷且通过修改宪法,实现叙利亚的永久和平。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世界大国特别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意见,那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叙利亚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往叙利亚和平谈判大门的捷径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通道。俄罗斯和土耳其曾经试图彻底抛开美国主导叙利亚对未来的政治局势。但是现在看来,以色列的介入实际上是把美国重新拉回到和平谈判桌前。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那么,叙利亚国内不可能实现和平,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不会放下武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15 09: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观察:叙利亚战争是否会变成为世界大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2-15 00:28:09


  
  值得人们担心的是,美国是否会真心实意地解决叙利亚问题。如果美国通过以色列继续强化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幷且不断对叙利亚军队的大本营进行空袭,那么,叙利亚的和平谈判不可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俄罗斯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那就是在叙利亚和平进程中,必须为美国放上一把椅子。以色列介入不是因为以色列受到威胁,而是以色列代表美国企图强化在叙利亚问题上的话语权。以色列没有经过美国同意不会扩大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但是,以色列也绝对不会允许叙利亚政府军对以色列发动报复性袭击。以色列之所以派出飞机轰炸叙利亚政府军的营地,一方面是警告叙利亚政府和俄罗斯不要试图单方面采取行动解决叙利亚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警告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不要希望借助于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武装袭击。

  到目前为止,以色列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克制的和有限度的,如果俄罗斯能够寻求美国的支持,在谈判过程中充分听取美国的意见,那么,以色列有可能会减少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甚至可能会继续袖手旁观。反过来,如果俄罗斯和土耳其主导的叙利亚和平进程中没有美国的位置,那么,以色列一定会通过战争的方式表达意见,叙利亚国内的战争局势将会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都能以少胜多。不过,在叙利亚战争中,以色列要想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扩大战果,将会承担巨大风险。至少在俄罗斯面前,以色列必须有所收敛,如果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行动对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设施造成严重损害,那么,俄罗斯一定会采取报复性措施,到那个时候,叙利亚战争就会变成世界大战。俄罗斯是一个战斗的民族。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击落俄罗斯战斗机之后,俄罗斯军队立即采取报复性行动,摧毁反政府武装的地面目标。如果以色列在打击叙利亚政府军的军事行动中对俄罗斯的军事设施实施空袭,那么,俄罗斯一定会奋起反击,到那个时候,以色列就必须考虑能否承受惨重的代价。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以色列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处于可控制范围,如果没有经过美国的许可,以色列不会扩大军事打击的范围。在叙利亚战场上,以色列仍然扮演关键少数的角色。此次以色列出动战机空袭叙利亚政府军的阵地,是为美国争取谈判资格打先锋,如果俄罗斯充分意识到以色列军事行动的目的,那么,就应该考虑是否邀请美国参与叙利亚的和平谈判,幷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没有美国的参与,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不会轻易地放下武器,没有美国点头同意,叙利亚库尔德人不会放弃武装斗争。俄罗斯和土耳其必须尽快作出决定,究竟是邀请美国参与叙利亚政府和叙利亚反政府组织的和平谈判,还是把美国甩在一边,试图单独主导叙利亚和平谈判的进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15 10: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渡:两韩和谈 文在寅要担心美国式暗杀       
http://www.CRNTT.com   2018-02-14 16:35:19



杨渡。(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2月14日电/第23届冬季奥运会2月9日于韩国平昌开幕,中华文化总会前秘书长杨渡在中时电子报发文表示,今年冬季奥运既显现了两韩的握手和谈,更显示了美国冰寒的嘴脸,战争的底牌。但首先担心的是文在寅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冬季奥运结束后,美国式的暗杀就可能来临。因为你的存在,并不符合美国利益。

  杨渡表示,看了西方观点下的报道,再回头看看首尔所见的韩国人,简直像不知死活般的“醉生梦死”。然而,我反而在那个城市感到一种活力、一个新鲜而自在的生存力量。为什么会这样?韩国人难道不会感受飞弹危机?他们的观感,为什么和西方差这么远?

  我询问韩国文化界的朋友。她的回答倒是令我大为惊讶。

  “朝鲜和我们距离这么近,如果我们每天只想到飞弹,还怎么过日子?我们不是不知道啊,我们只是相信,朝鲜的韩国人不会用飞弹来打自己的同胞,他们是对准日本和美国。所以,虽然飞弹也真的存在,我们照样生活,继续奋斗,并不会有生活在阴影下的感觉。”

  杨渡说,那时第一感觉是,那美国拚了命地要打朝鲜,受害的是谁?如果美国要打,一定要得到韩国的同意,否则,把战场开到人家的家里去,却不问人家愿不愿意,可能吗?但韩“国会”同意吗?演习是一回事,但真的战争是完完全全的另一回事了。要知道当年韩战,南北朝鲜死了多少人。如今美国要重来,拿韩国人的拳头打另一边的韩国人,而且两边的韩国人都不同意,这是什么道理?

  更何况,如果朝鲜无法打到美国,他们要对准的必定是驻韩国基地的美军,届时,飞弹打下去,分得清韩国人和美国人吗?而打下去的,都是韩国人自己的土地。

  杨渡表示,不分南北的韩国人,总是要问一句:凭什么?为什么?干什么?韩国人要自己人打自己人,只为了听美国的话?韩国人有这么傻吗?

  杨渡指出,这一次平昌冬奥,金正恩派了妹妹金与正参加,还带着一封信给文在寅,邀请他访问平壤。而美国则派了“副总统”彭斯参加,一路臭脸以对,连文在寅晚宴都不参加,这分明是给文在寅难看。主要的,就是表达美国不想看到南北朝鲜局势的缓和。特朗普仍要紧张,要准备动武,要搞战争,这样才符合美国的利益。然而,美国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机会好好让朝鲜走到阳光下,却反而用一张冰涷的脸,要把两韩逼回冷战的对立,逼回到战争的边缘呢?

  杨渡表示,事实是很明显的。两韩想和解,美国却非得弄飞弹、搞演习、搞得人家家里战火燃烧,死伤惨重,这才符合美国的利益。那韩国人的利益在哪里呢?

  杨渡说,韩国的情势是非常清楚的。南北朝鲜有意朝走向和解。这符合两边韩国人的愿望。而且随着朝鲜有核子飞弹,更有本钱拒绝美国的战争勒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19 10: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傅莹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全会论坛上发言       
http://www.CRNTT.com   2018-02-18 17:35:37


  中评社北京2月18日电/第54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于2月16日至18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应邀出席会议并参加主题为“失控的核安全”的全会论坛。论坛由美国前副国务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尼古拉斯·伯恩斯主持,参加论坛讨论的还有爱沙尼亚总统克尔斯季·卡柳莱德、韩国共同民主党党首秋美爱、美国副国务卿约翰·沙利文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谢尔盖·基斯利亚克。

  傅莹在论坛上以“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看核领域全球治理”为题发表谈话。傅莹说,核武器仍是当今世界杀伤力最大的武器,各国应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携手推进核领域全球治理。

  围绕核安全,傅莹说,五核国应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继续推进核裁军,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应增进而不是破坏战略互信,并切实履行相关义务。傅莹说,中国核武库规模非常小,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维持最低限度的核威慑。中国始终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无条件地承诺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中国也一直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

  傅莹进而提出,应提升全球安全治理,以更好地反映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一体化的趋势。例如,有的国家属于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体系,而有的国家不属于,那么我们有没有共同的安全需求?能否彼此信任?如果视彼此为对手或威胁,会把世界引向何方?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持久和平和普遍安全的概念。各国应在适当的时候开始考虑制定共同的安全原则,避免再以阵营划界。

  谈到朝核问题时,傅莹说,朝核问题无疑最为紧迫,其实质是实现共同安全,还是一方追求自己的绝对安全,以损害他国的安全为代价。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了,迄今只有停战协议,而没有达成过和平协议。美军及其盟友与朝鲜的军事敌对一直是半岛紧张的根源。朝方视美方的巨大军事压力为对自己存亡的威胁,为实现终极自保走上拥核的道路。由于相关方之间严重缺乏信任,半岛陷入了相互刺激、螺旋下降的恶性循环。她说,中国坚持半岛无核化,严格履行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同时也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朝鲜的安全关切。

  傅莹说,眼下,韩朝利用平昌奥运会实现接触,再次点燃和平的希望。两国运动员携手进入开幕式会场的场面感人,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南北人民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我们都应支持他们,尤其美国不要错过开启和平谈判的机会。否则,形势可能再度进入紧张轨道。

  傅莹在接受主持人和听众的提问时,围绕中美如何在朝核问题上继续合作答道,在朝核问题上,中美有着许多一致的观点,例如,坚持半岛无核化,主张和平谈判解决问题,认为制裁是必要的手段,中方也全面履行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但中方也一再强调,制裁的目的是实现和谈,谈起来才能有效果。如今联合国安理会已经通过10项对朝制裁决议,但决议中屡次提及的和平谈判却一直空悬。希望美方此次能抓住平昌奥运会的契机,不要再度错过打开谈判突破口的机会。

  在辩论中,针对美国核态势评估涉及国际安全环境变化的观点和所谓来自中国的威胁的说法,傅莹说,美国不应拿中国作为自己调整核态势的借口。所谓的中国对美国威胁毫无根据。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中美俄等大国不应互相视对方为战略竞争对手或威胁,应进一步加强对话,增强而不是破坏战略互信。

(来源:新华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19 20: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军近30万人不能打仗 今年强制退役       
http://www.CRNTT.com   2018-02-18 17:34:03


  中评社北京2月18日电/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国防部近日颁布一项新令,任何军人因故不能被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如果超过一年,他们必须退伍或者被纳入残疾评估程序。只有身孕或产后康复的女兵才能享受例外待遇。

  美国国防部主管人事和人员备战的次长罗伯特·韦尔奇(Robert Wilkie)2月15日在国会参议院委员会作证时说,目前有28万6千人、也就是美军总兵力的13%到14%因各种原因不能被派到前线服役。他说:“我们从来没有面对过这样的局面。”韦尔奇还说,鉴于美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国防部必须确保每一位报名并加入军队的人都能在任何时候被派到世界任何角落。

  退休海军陆战队上将马蒂斯去年接任国防部长后不久就要求人事部门制定新政策,确保军人能随时被部署到世界任何战场。五角大楼人事部官员们说,这项新政策立即生效,并从10月1日起强制执行。

  美军全面实施志愿役,近7000亿美元年度国防预算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付军人薪水和各项福利。军方官员们说,人员开支庞大影响了武器的添置与研发。

(来源:人民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0 09: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外长称中国正打造另类体系 吁西方应对中国崛起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10:02 PM
Sina Weibo  Email

据参考消息网引述德国之声报道,德国外长加布里尔17日在第54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公开演讲时称,中国努力想成为的“另类体系”并不符合西方对自由世界秩序的想象。“当自由秩序的构架开始瓦解时,别人就会开始在自由世界这座大厦的地基上打桩。”

报道称,与德国外长加布里尔的态度一致,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言的奥地利总理库尔茨也提及了变化中的国际势力格局。他说,美国在继续退出国际舞台,而中国正在填补这个“权力真空”。如果说以前我们担心的是大鱼吃小鱼,那现在危险的是“快鱼”吃“慢鱼”。

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在此次会议的讲话中也提到了中国。与德国外长加布里尔一样,他也关注了欧盟内部在对待中国时态度不统一的现状。

加布里尔表示,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影响世界,打造有别于西方价值观的制度,他呼吁西方国家提出对策。他表示,“目前中国是唯一拥有、而且坚定实现全球性地缘政治目标的国家”,西方国家应该提出对策。

加布里尔也警告欧洲被分化的危险,指出欧盟的团结正被俄罗斯和中国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破坏,面对中国的“银弹攻势”,他呼吁欧洲主动投资东欧、中亚和非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09: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伟达:中国还号不准美国的脉
2018年2月21日 星期三 03:30 AM
文/伟达
来自/联合早报
Sina Weibo  Email

前一段有中国清华大学的教授公开宣称: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综合国力最强的“世界第一”。中国官方对此并无置评,估计该清华教授也只能算一家之说了。

不过,最近美国这里发生的几件事,基本可以说明美国依然是世界老大,中国在许多情况下还不得不受到美国态度和动作的掣肘制约。首先是美国股市在经过这两三年的狂飙突进式增长后,在本月初忽然发生重大市场调整,全球股市也应声大幅下跌,中国股市也不例外。

再有,美国最近有私人公司成功发射超级火箭,可将约64吨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发射能力至少比现役其他重型火箭高出两倍多,但发射成本却大为降低。而中国目前最先进的长征五号火箭,其最大有效载荷也才25吨。


另外,随着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印太及对华战略的逐步成形,已经凸显美国拥有在中美贸易平衡、知识产权、网络安全、朝鲜半岛、台湾问题、南中国海争端、香港治理、中日东海争端、中印边界争端等问题上,诸多对中国的发力点;反观中国,防守自卫的能力并非没有,但主动影响美国布局运作的王牌则十分有限。

本来,按传统马列主义经典,社会主义是高出资本主义的社会发展形态,社会主义的优势只会让资本主义望其项背,而非相反。这就跟封建社会一定比奴隶社会发达进步的道理一样。于是当年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如苏联和中国,在发展目标上都不约而同地盯上美国,苏联要与美国搞“和平竞赛”,中国则是大跃进要“超英赶美”。

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苏联不但没赛过美国,反而把自己葬送了;中国瞎折腾一番后,最后还是通过对美国开放合作,才避免了自己被淘汰出局的命运。起初,这样的结果令人对经典理论和预测产生怀疑;再过了几年更让人困惑,随着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不少西方人宣称中国比美国还资本主义,中国人眼中的“美帝国主义”现在反称中国是“新帝国主义列强”。

那美国到底是个什么主义呢?笔者以为,比较安全的办法,应尝试脱离“贴主义标签”的思维定式。更准确地描述,相比于世界其他国家,美国是一个更加全面现代化的国家。注意,这里的关键在于“全面现代化”,而不是存有明显偏废的跛脚鸭,即在各个方面并非一定最好,但综合框架和机制上没有明显的“短板效应”,即使有时出现社会危机状况,也具备有效的自我纠错、修复和愈合能力。

脱离“贴主义标签”的思维定式,也意味着少唱高调,而更加关注国家日常社会运作和管理机制的合理性。美国虽然仍在与枪支暴力、种族纷争、恐怖袭击等问题做斗争,但不容否认总体社会框架高度依法治国,比较不唯权唯上,传统地崇尚民主自由与科学教育,经济运作高度市场化,鼓励自由竞争,大中小企业各显其能。

中国文化一向推崇和相信“内圣外王”,但在具体操作实践上却长期落伍。“内圣”必然更多是一种自我修炼提升的高级境界,而不是靠强制高压的非正常干涉。一个不推崇鼓励自立、自律、自强价值的民族,很难达到“内圣”的境界,“外王”的力量就更无从谈起了。而中美两国真实实力的差距根源,就在于此。

目前的中美关系格局中,为什么美国有如此多制衡中国的发力点,而中国依然相对弱势?因为中国还号不准美国的脉。如果认为美国的力量来自左手握美元,右手执导弹,那无疑是肤浅幼稚的。

归根结底,中国不是要与美国一争高下,而必须与自己一争高下。如果当代中国在不少关键指标上仍无法突破自己的历史水平,甚至还出现倒退回落,那必将在未来中美关系博弈过程中,遭遇更多的被动和挫折。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0: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度雄文!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2018年02月21日 08:47:30
来源:政商阅读

0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深度雄文!中国未来十年的政治经济分析



岛君说

中国经济,每一年都在被一些人看衰。被口头看衰了很多年,不仅没有崩溃,还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在作者看来,未来十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图景,将会切换到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而设计和开发这个全新操作系统所用的语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万物互联,一个是文化。

未来已来,预见方能遇见,如何拥抱?

作者:至道书院白云先生

来源:博客日报

中国未来十年的外部环境

所谓的世界大事,其实古往今来的几千年,国与国之间只有三件事:战争,和平与发展。战争是和平的前提,和平是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失衡又会带来新的战争。

战争发生,是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再平衡,以使国与国之间的形成新的力量均衡。新的均衡完成之后,就会产生和平。一个和平的国际秩序,进而带来经济发展。有的国家发展的好些,有的国家发展的差一些,新崛起的国家,就要向旧的霸权发起挑战,来重新划分世界利益格局。



将亚欧非三个大陆整合起来的一路一带战略规划图

地缘政治,和狮王争霸,本质都是一样的。把世界文明史上的帝国兴衰,替换成新老狮王之间的争雄角逐,会发现其中的道理是一样的。它们都遵循一个古老而恒常的法则:丛林法则。毕竟人类也是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界的那套普世法则。

直到核威慑这个恐怖平衡的新法则,取代了一贯的丛林法则。人类的战争形态,发生了根本改变。核大国之间,再难以像往常那样,搁个几十年上百年,就要来一套狮王争霸。因为核威慑的恐怖平衡法则是,没人会赢,也没人会输,只会两个一起死。

所以,作为再平衡手段的战争,对于核大国之间而言,没有输赢,费那么大代价除了同归于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作为手段的战争失去了意义。军事只是手段,利益才是目的,自古以为都是如此。

中国是一个核大国。核大国之间,在恐怖平衡新法则下,轻易不会发生战争。而非核国家,想要以武力挑战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以卵击石。所以,中美之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俄美之间也不会爆发全面战争,中俄之间更不会爆发全面战争。如果世界上前三名的军事大国,相互之间都不会发起全面战争,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到来,但是不意味着一切都风平浪静。在全面战争不可行的情况下,敌对国之间,技术性祸害就是新的遏制与再平衡常规手段。

比如代理人战争,比如输出恐怖主义,比如各种互相恶心。祸害与反祸害,遏制与反遏制,依然是世界地缘政治和全球经济中的长期主题。这就是未来10年里,中国将面临的外部环境。

至于台海问题,南海问题,东海问题,本质上,都是中美关系的延伸。

海权的没落与陆权的崛起



在美洲大陆上,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对手。两边都是大洋,纵使有强敌,也很难进犯到美国本土。而美国却可以通过超级海军,控制两个大洋,一手北约,一手亚太,来控制全世界。过去的几十年,也就是所谓的二战秩序,便是以美国所主导的海权时代。

海权的象征,便是航空母舰战斗群。航母的作战范围可以达到方圆1000海里,像一个移动的黑洞一样巡弋在大洋上,常规的武器,很难靠近它,更不要说攻击并摧毁它了。航母真正的天敌只有两个,一个是用航母打航母,另一个是陆地。因为航空母舰无法在陆地上航行,舰载机对敌对大国的岸基空军作战,也并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所以,美国的地缘优势,也是它的地缘劣势。一个整合连接起来的欧亚非大陆,面积,纵深,人口,资源,经济总量,市场规模,都对美洲大陆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就会把美洲大陆变成岛屿。

整合起来的欧亚非大陆,则象征着陆权力量的崛起。而陆权的崛起,则会把曾经兴盛的海权,挤压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陆权兴,则海权废,这是必然的。

随着两场反恐战争,08年金融海啸,伊斯兰文明和俄罗斯对美国的反挤压,美国的全球统治能力,越来越力不从心。到了利比亚、叙利亚战争期间,作为地球实际统治者的美国,甚至连个面都不露了。石油,美元,航母,这是美国实行全球统治的三大法宝。

中东局势越来越复杂,对于美国而言,已经快要不能掌控。不能掌控中东,就无法掌控石油。而美元呢,则因为之前的量化宽松,极大的透支了美国的主权信用。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其份额渐渐的从历史峰值的70%以上向50%的方向下滑。

如果石油和美元失控,那么单纯靠航母,根本无法实行全球统治。航母威慑小国有用,对大国并没有什么决定大局的价值。霸权在衰落,作为霸权之剑的海权,也随之衰落,这就是正在形成的趋势。

另一边,则是一番正在上升的新趋势,新的秩序也正在悄然到来。所谓此消彼长,地球这个大舞台,从来就不容许存在权力和秩序的真空。一方退一步,另一方必然的要进一步。

随着美国海权力量的没落,那么一支新兴的陆权力量,正在寻求将欧亚非三块大陆整合并连接在一起。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它却更符合欧亚非三块大陆人民的利益。

人心背向,不可阻挡。

中国经济系统性风险可控



中国经济,每一年都在被一些人看衰。被看衰了几十年,不仅没有崩溃,还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一直都觉得奇怪,这些人是出于什么心态,老诅咒着渴盼着自己的国家经济崩溃。好像国家经济崩溃了,他们就能过上好日子一样。

好比一个坐船的人,老念叨着快沉船啊沉船,好像船沉了,只淹死别人,不会淹死他。友邦的船,可并没有多余的船票卖给自作多情的精神外国人。友邦都是精明的生意人,他们的船上不拉只会抱怨诅咒却没钱买船票的人。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那是人各有志的事。上面两段,并不是要争价值观上的政治正确或者不正确。而是想说,经济分析的一个根本前提是,不可以有心理主义倾向,而是要客观,要超脱。唯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洞察力,找出经济现象的问题症结和本质。

而抱怨,愤懑,情绪,诅咒,对经济分析的价值是零。甚至可能是负价值,因为基于心理主义出发得出的判断和结论很可能全是错误的,那么根据错误的判断出发,又会导致错误的决策。错误的决策,必然的会招致损失。

中国经济,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的问题和风险出现。历史上,世界上,都没有先例,也没有什么模板和历史经验可供参考借鉴。很多现象,用既有的主流的经济学模型,甚至连解释都无法解释。

这导致一些照本宣科的学者们认为,不是模型错了,而是中国经济错了;不是理论错了,而是现实错了。如同拿着张图去找马,发现现实中的马和图里的马不一样,就宣布现实中的马不是马。

按图索骥,也是经济分析的大忌。如果模型解释不了现实,那显然是模型错了,理论错了。在经济分析领域,教条主义也是没有前途的。

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客观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在于,上一个周期遗留下来的问题需要解决,新的增长点还没有找到和发挥引擎支柱作用。解决上一个经济周期的问题,就要排洪排涝,自然导致流动性枯竭,于是增长失速。

经济转型关键期,结构要调整就要疏浚阻碍新经济的旧的生产关系,那就要深化改革。从上一个周期,如何平稳的过渡切换到下一个景气周期,是V型过渡,还是U型过渡,还是L型过渡,这都是摆在当前的问题。

是问题,也更是风险。

如果是V型过渡,那么就是大破大立,一些激进的政策出台,把之前的旧模式都打的稀巴烂,剧烈的阵痛过后,然后再重生。短期内,即可过渡切换到新模式。相信,这不符合稳健的基本思路和方针。因为这个选项,是风险失控的选项。既然要稳健,那么风险控制肯定是要放在第一位的。

所以,未来中国的经济,不会出现V型过渡。睡一觉,第二天天一亮就好了,这样的事,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U型呢,那么就会是一个中等周期的调整。7%左右的低速增长,会持续好几年的时间。风险会控制的更稳健。新常态,并非是指新模式和新经济,而是指两个景气周期之间的调整期过渡期。解决遗留问题,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如何实现呢,唯有通过改革。

如果是L型,则说明,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国内的环境,都遇到了更复杂的难题。那么这个调整周期就会加长。在改革的政策举措上,也会更加的深耕细作。深度上,也会更深。

无论是U型过渡,还是L型过渡,中国经济出现崩溃的风险,可能性都很小。因为激进高风险的V型过渡选项,已经被排除。

最大的洪涝,已经安全过境。所以,后面不会再有更大的洪涝出现,中国经济的崩溃风险,可以认为,已经被排除。

排除了三战的外部风险,排除了经济从内部崩溃的风险,并已经确立了高远的新的战略决心和使命,满足了这三点前提,那么才有资格有条件谈后面的经济转型和新的经济战略。

中国未来10年的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呢?哪些产业会成为未来的发展引擎呢?下面从具体的细分领域进行分析。

三农问题与农业现代化



建国以来,中国前后经历过三次土改。第一次是把土地从地主手里分给了农民。第二次,又从家庭里面把土地拿走,集中到了集体里面成立农村人民公社。第三次,解散了人民公社,又把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分给了农民。这就是现行的小岗村模式,家庭联产承包制。

小岗模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却无法解决农业现代化的问题,因为这个模式,是小农经济,是原始农业的生产组织方式。三农问题,从其本质来看,就是中国经济基本完成了现代化,但是农业却仍处于前现代化的水平。

正是因为农业的塌陷,才导致了三农问题。而不是三农问题,导致了农业现代化的滞后。

现在,农村土地已经开始出现了经营权流转和规模农业。这是生产力自下而上的倒逼出来的农业现代化尝试。现在的土地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生产力发展,更无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第四次土地改革,呼之欲出。

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制度架构里最底层的制度,它远仅仅是非三农问题和农业现代化的问题,而是一个可以左右和影响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基本制度。

从目前看,中国现阶段的制度改革,已经不是给上一代系统打补丁那么简单了,而是要彻底的更换一套全新的操作系统。不然也不会频繁提到顶层设计这个概念。

如果要自上而下的重新设计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那么这个新系统的架构设计里,土地制度,则是最最底层的一层。它是其他各层的基础。

比如,所有的人都知道房子值钱,其实房子之所以值钱,房地产之所以红火,究其根本,它不过就是当前土地制度所衍生的经济现象。有什么样的土地制度,才会演生出来什么样的房地产业态。

第四次土改,牵涉到的历史和政策包袱比较大。所以一直迟迟不见实质性的动静。都知道这么拖着不是办法,但是也一直没有更好的解答。因为,如果响应生产力的需求,那么就要再次把土地从农民手里拿出来,集中起来规模经营,这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延续条块分割效率低下的原始农业,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但问题是,一旦给农村土地确权,可以自由流动和买卖,那么必然的会导致大规模的土地兼并。这会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如果不给农村土地确权,很多农村人口已经在城市定居和生活,土地也处于流转承包状态,甚至是失耕。

农村成立股份制公司,把土地集中到公司名下,这实质上是现代版本的人民公社。并且,股份能不能转让,又如何继承,如果像私产那样,可以自由买卖和流动,又会出现大规模的土地兼并问题。

可见,当前的土改问题,不是不想改,而是对制度设计者,要求太高。看上去有点像个无解的题。但是一旦这个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答,那么所释放出来的制度红利,将对未来几十年的中国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三农问题,也不再是个问题,农业现代化也将补上拖欠的一课。全面实现现代化,不提农业现代化,那是说不过去的。这个问题可以往后拖,但是早晚总得要面对它。一个新版的操作系统,也无法直接跳过最底层的设计。

中国版的工业4.0



工业1.0是蒸汽化,工业2.0是电气化,工业3.0是自动化。中国当前处在工业3.0的中后期。表现为,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

工业4.0,就是完全的自动化加完全的信息化,生产系统,和业务系统,集成为一个整体的信息系统。彻底解决工厂内系统断层问题,把所有的部门和环节,流程都连接起来,消灭信息孤岛。

把一切都连接起来,给工厂设计并安装一个操作系统,这件事,德国叫工业4.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们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物联网的粉丝们把它叫做万物互联。或者通俗的讲,这样的工厂,是一种智能工厂,它的生产方式叫智能生产。

连接靠什么呢,靠通讯。通讯又靠什么呢,靠协议。所以,这在未来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整个建设周期,会以十年为计。

工业互联网,和现行的互联网相比,对速度,精度,安全,鲁棒性等各方面的要求,都远远高于互联网。所以它需要有新的标准。

未来关于工业4.0,竞争的焦点,就是标准之争。中国所提出的标准是什么呢,它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制造2025”。中国的竞争对手,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德国。

从工业3.0开始,产能的过剩,就已经成为了常态。因为生产效率,极大的提高了。到了工业4.0时代,生产效率还会进一步的得到极大的提高。到了工业5.0时代,可能人作为工业生产的劳动者,应该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很可能会出现一个新型的社会图景:机器为人类劳动,产品平均分配。这句话,是英国思想家罗素的一个乌托邦之梦。

经常会看到产业或财经新闻说,哪个哪个厂破产倒闭了。然后推断,国民经济运行出了问题,社会即将崩溃。如果从事工业行业,在工业4.0的冲击下,没有赶上潮流,及时的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和升级,那么未来的生存处境,会比较艰难一些。

旧的生态,被新的生态取代,这是一种必然。不能因为看到旧事物的消亡,就推测天下也要亡了。但凡有旧事物消亡的时候,也一定有新事物在野蛮生长。

服务业将迎来暴涨期



农业现代化,解放了农业工作者。工业4.0,解放了工业劳动者。但是转念一想,他们岂不是都要失业了呢。这样大规模的失业潮,可如何是好。可能会有人顿时觉得寝食难安,这个社会一下子要灰暗了起来。

农业被解放出来的劳动者,会迁徙到工业。工业中被解放出来的劳动者,会被迁徙到服务业。就好比说,马车这个行业消亡了,马车夫们会在新兴的行业里,重新找到工作。他们并不会因为马车行业的消亡,而终生失业把自己饿死。

任何行业,都不是永恒兴旺的,所以任何就业都不是终生就业,那么任何失业,也都不是终生失业。这就是行业迁徙与就业迁徙。未来只需要很少的人,就可以满足全国人民需要的农业需求,只需要很少的人,就可以满足全国人民的工业品需求。而剩下来的劳动者呢,都会迁徙到服务业。

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农业现代化可能会赶着和工业4.0差不多时期完成。那么一下子迁徙出来的人口和劳动者,会将第三产业挤爆。服务业将会迎来大面积的爆发。

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的大爆发,将催生出来为第三产业服务的第四产业,甚至是第五产业。

第四产业,可以称之为数字产业,知识产业或信息产业。而到了第五产业,则是一个象征性消费的产业,它将彻底的把消费者的人格也数字化,并把他们的人格也接入媒介和信息的汪洋之网。

比黑科技还要黑的新科技



未来的5G网络,将会把带宽变的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而且免费。速度,也将达到足够的充裕。也就是说,以后上网,随便怎么用,都不要钱,随便怎么用,都不会卡。

5G网络是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的技术前提。未来的汽车行业,将会出现超级革命。司机这个职业,会消亡。汽车摆脱交通工具的属性,升级成为超级移动终端。

也就是说,以后开车,很可能不需要考驾照了。无人驾驶汽车,随喊随到,而且它可以自己给自己加油,跑坏了,还可以自己开到维修店给自己修理。最重要的是,未来可是实现车祸零伤亡。可能2015年后出生的人,应该难以理解车祸是什么。

随着5G网络的成熟和新的通讯技术的进步,万物互联,在下一个十年,也将基本完成。一切都被连接了起来。这将孕育出一个超级生态,在这个生态里,也将创生出来无尽的机遇。在一个一切都连接起来的世界里,想象力卓越的人,将获得最终统治权。不会开脑洞的人,将成为新形态社会里的搬砖工。

因为未来的社会,将成为一个整体。就如同一个操作系统一样。它的迭代,不再是单个商品的黑科技升级进步和创新,它的升级和迭代,将是整个系统的升级和迭代。

而且它迭代的速度会非常快,快到只有想象力发达的人,才能跟得上它的步伐。单纯的靠理解力,已经慢了。因为等你刚理解它,它已经又有了新变化。

黑科技为什么黑,因为它是产品的颠覆式迭代和创新。或者是小生态系统的局部颠覆式迭代和创新。而万物互联时代,它是以整个世界这个大系统为单位,进行全系统迭代和颠覆式创新。

所以说,它所产生出来的爆炸式整体颠覆,将比黑科技还要黑。信息和创新的传导,获得了比以往任何社会都更加快和低成本的传播。一个革命式的创新,几乎会在短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系统。并驱动整个系统进行全系统颠覆。

码农们的黄金时代还将持续



把世界翻译成数字和信息的信息化建设浪潮,还远没有结束。全面信息化改造,目前还只是铺设了一些基建工程。建设好基建,还要盖房子,盖完房子,还要装修,等等等。所以,码农们的黄金时代,还将持续。可能这个黄金时代,才刚刚过去了三分之一。

在农业社会,社会建设的主体生产者,是农民,俗称劳力。在工业时代,社会建设的主体生产者,是工人。在后现代化的信息化时代,它的主体生产者,就是码农,俗称程序员。

码农们的黄金时代,也就是信息化的建设时代。这个时代,可以大约分为三段,基建阶段,城建阶段,装修阶段。基建是信息时代的公路铁路和机场等,它将新媒介搭建了起来,将生态系统也搭建了起来。华为和BAT们就是第一阶段的基建三大包工头。包工头们,还有一块更大的基建生意等着它们,万物互联。

万物互联完成,标志着基建阶段的结束。基建阶段结束后,信息化社会,将迎来城建阶段。要建纸上城市,纸上帝国。要建很多很多的乌托邦。BAT们更多的是基建者,城建方面只是副业。在未来真正的城建阶段,很可能会出现新的超过BAT的更大的城建巨头。

在装修阶段,也就是说,基建结束了,城建也结束了。信息化社会,硬的方面的塑造,已经完成,这两个阶段,追求的就是标准,生态和共性。剩下来的,就是软的方面的精细化塑造。装修阶段,体现的就是个性,特殊性,非标性,强调的是表达,细节塑造和表现。装修阶段,将是创业产业的黄金时代。

文化工程师们的超白金时代到来



信息化建设完成,宽阔的马路,现代化的城市,漂亮的大房子,躺在舒适的大床上,接下来自然的就是要做梦了。码农们退场,造梦工程师,开始进场。

科技的终极目标是什么,等科技做到极致,会发现,人文才是它最终极的目的地。码农再能干,可惜他们不会编制梦,它们只会造公路,造房子,搞装修。帮人做梦这种事,当然要交给文化工程师们来做了。

在一个完全信息化的社会,一切都连接了起来。每个人都盯着电视,盯着手机,盯着各种显示屏。媒介把每个人都延伸了,延伸的很长很长,并且让他们互相交织。

在这种社会里,媒介赋予人新的人格。如果他掉线了,成为信息孤岛,那就意味着,新人格的死亡。所以,象征性人格,就催生了象征性消费的新浪潮。

象征性消费,简单的说,就是做梦。有人不善于做梦的,那么就会有人帮着他们做梦。这个帮人做梦的人,他们就会凭空的制造出来一个个的梦,这就是传说中的最近火的不能再火的新兴热词:IP。

IP,说白了,就是象征性消费。就是做梦。而能帮别人做梦的人,则会迎来他们的超白金时代。

金融业的新舞台和新使命



在新的十年里,资本账户的管制将会被解除。人民币国际化,将迎来它最关键的时期。金融业的舞台,也随之从国内的局域网舞台,切换到全球性的互联网舞台。



通道全球化,资产配置和流动全球化,这是一个十分大的机遇和挑战,也是一个放大了很多倍的市场。

从A股启动注册制不难看出,金融业的改革是向着自由流动,去摩擦成本,以便让企业可以更便捷的获得融资这个思路去的。这背后更深层的意图,是为了给全民创业,全面创新,提供一个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

中国经济,未来要启用新版的操作系统,金融在这个新的操作系统里,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为任何生意做到最后,都是金融:融资,风险,流动性。

万物互联,当然也包括一切资产的互联。所以,之前的互联网金融,只是小试牛刀。当一切资产都被连接了起来,那会是一个金融版本的互联网。就像工业4.0也叫工业互联网一样,金融业,也将会出现一个金融互联网。也可以称之为,金融2.0。

金融2.0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全面信息化,一切藩篱和壁垒都将被拆除,资产将获得空前的自由和流动性,这是金融业的新浪潮。

这个新浪潮,也是它的使命所在。连接全球市场,向全世界输出中国资本。通过输出中国资本这个手段,来实现输出中国意志,和收获中国利益。

这不仅是个生意场,更是一个战场。

阶层焦虑的抒困与善政



再回到罗素的那句话:机器为人类劳动,产品平均分配。他认为,这就是他所能想象出来的最完美的社会类型。他的这句话,既暗含了科技乐观主义,也暗含了终极的社会关怀。他虽然是个英国人,他说的后半句,和中国人常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道理差不多。

真正撕裂一个社会的,不是生产力水平的高低,而是分配。

在未来,商品不再短缺,甚至是过剩的。生产效率也会进一步的得到极大的提高。如果不把这些产品及时的分配出去,那么反而会导致库存和滞销。如果把这些产能导向国外市场,则必然的会摧毁它们的本土产业,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的失衡。

罗素碰巧预想到了一个可能的未来主义式的的社会新图景:在一个生产力超级发达的社会里,分配比生产更重要。

这和我们的立场,价值观,政治取向并无关系,因为它是一个规律:在一个商品过度丰裕的社会里,人反而成了稀缺资源,那么就会导致,商品追逐人。

再进一步开脑洞。既然空气可以免费,带宽可以免费,为什么商品就不能免费呢?在商品稀缺社会,是人追逐商品,在商品极大丰裕的社会,是商品追逐人。这一切,都是因为,生产效率的不断升级和极大提高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真正的终极的阶层抒困,是在一个商品极大丰裕的社会里,商品到处追逐着人,社会不再以掌握商品的多寡来划分阶层。就好比,没人会以呼吸多几口还是少几口空气来划分社会阶层那样。

社会阶层现象消失了,并不是通过暴力革命人头翻滚消灭的,而是,被科技进步所消灭。科技最终导向了人文关怀并与之交汇,这也是最终极的善政。

开脑洞一定要开的越大越好



倒退到十年前,现在的很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你能想象得到吗?可能很多人都是想不到的。站在现在看十年后的未来,很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也是很难以想象和预料的出来的。

所以,这篇文章,脑洞开的有点大。不过,既然开脑洞,不如开的越大越好。因为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快了。社会的发展被它带着向前狂奔,也越来越快。快的用理解力追不上,只能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任何时候都是如此: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未来十年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图景,将会切换到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而设计和开发这个全新操作系统所用的语言,一个是科技,一个是万物互联,一个是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南海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
  中评社香港2月21日电/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理博士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1月号发表专文《南海是21世纪地缘政治的主战场——美国“亚太”到“印太”政策与南海问题》,文章指出:“美国在与中国签订2535亿贸易大单的现时,却针对中国提出基于‘两洋愿景’的‘印太’新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部分就是弱化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密切关注中国日益频繁的海洋活动。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Robert Kapaln曾表示:南海是21世纪地缘政治的主战场。故南中国海问题依然是此政策的重点。”文章内容如下:

  中美关系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因为目前世界格局就围绕着中国能否崛起和美国是否会衰落这个主线而展开,中美互为最重要的战略对手,这种格局在今后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特朗普本月亚洲之行访问了中国大陆、日本、韩国、越南和菲律宾五个国家,其中的中国之行无疑是重中之重。美国与中国签订2535亿贸易大单的现时,却针对中国同时提出基于“两洋愿景”的“印太”新战略。这个战略的核心部分就是弱化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密切关注中国日益频繁的海洋活动。刚刚发布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授权国防部长马蒂斯建立“印太稳定性倡议”,评估中国海外活动对美国国防的影响,特别提出推动美印高级国防合作。美国新安全研究中心Robert Kapaln曾表示:南海是21世纪地缘政治的主战场。故南中国海问题依然是此政策的重点,自然也关系到中国的崛起进程。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本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充当着世界各地区平衡者的角色。战后美国在亚洲建立了以华盛顿为中心,在经济和安全上高度依赖美国为两大支柱的双边同盟网。其中包括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台湾。美国主导的双边网路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地区稳定,也带来了经济发展。但是从上世纪末开始,由于中国的崛起,这个网路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除了菲律宾以外,其他国家的最大交易伙伴,几乎都已经从美国变成了中国,美国的双边同盟网路的经济支柱已经开始松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从军事层面上来说,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宣布从台湾撤军,美国同台湾的同盟关系已经结束。80年代,因为新西兰在核动力舰艇进入问题上同美国产生了分歧,美新同盟关系事实上已经名存实亡。90年代初,菲律宾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国会通过决议不允许美国继续驻军苏比克湾基地,而泰国则在柬埔寨问题解决后始终拒绝美国在境内部署军队和永久基地。

  在此背景下,亚洲美国同盟国家中的一些人开始怀疑,美国是否能有效地再充当亚洲平衡者的作用,是否能够兑现美国对盟友的安全承诺。而美国国内也面临着国防预算下滑、社会严重分化的情况,再考虑到中国迅速地崛起,令许多人担心,美国是否还能有力地介入海外事务。

  1994年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美济礁事件,使美国开始注意南海地区的岛屿争议问题。但2009年以前,南海争议并非美国与中国,以及美国与东协关系的主要议题。但此年的5月13日是联合国大陆礁层界限委员会设定的各国提交其所主张的外大陆礁层界限的日期。南海周边各国纷纷提交自己的主张。这其中中、越、马、菲及印尼在南海都有重迭及争议,使南海争端更加复杂突出化。中国提交的照会提出:“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对相关海域及其海床和底土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①并附上南海U形线地图。根据中国国内法的主张,如果采用直线基线方法连接群岛,那么南海整个核心区域都在中国领海之中。②也是从该年起,中国采取实际行动来展示其对南海特别是U形线内区域的管辖权。故此年3月发生“无瑕号事件”、6月发生“马侃号撞毁事件”。以越南为首的相关争议国家极力拉入美国以对抗中国。

  中美因南海区域围绕着82年《海洋法公约》中的第7条(直线基线)、第17条(无害通过)、第20条(潜水艇和其他潜水器)、第47条(群岛基线)、第58条(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的义务)、第60条(专属经济区内的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第121条(岛屿制度),以及第301条(海洋的和平使用)等条款存在着分歧。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从外交上围堵中国。2010年前国务卿希拉里走访巴基斯坦、阿富汗、韩国、越南、印度、菲律宾、泰国,提出愿意介入协调中国大陆与东协国家南海主权纠纷。

  2011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利用在自己的老家夏威夷主办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机遇高调亮出“转向亚洲”战略。美政府开始从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中主动撤出,同时寻求外交政策的新亮点,决定把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2012年6月3日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长帕内塔提出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强化美国与传统盟邦和新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二、调整军事部署态势;三、运用创新概念、能力与能量确保美国继续有效和高效地为创造安全环境做出贡献,并维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同时提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向亚太地区转移一批海军战舰,届时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

  2009年11月,美国也正式宣布美国将参与TPP谈判,强调将以此促进美国的就业和经济繁荣,为设定21世纪贸易协定标准做出重要贡献,要建立一个高标准、体现创新思想、涵盖多领域和范围的亚太地区一体化合作协定。但美国政府参与TPP的实质是在经济上围堵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美国政府声称,美国对东亚地区的责任和义务是坚定的、不变的。美国有责任为该地区盟友与伙伴提供安全的保障,阻止由于中国崛起而形成的权力真空,这就需要美国继续在南中国海地区,开展积极的行动,更重要的是要使东南亚地区各国相信,美国正在致力于亚太再平衡战略,尤其是东南亚再平衡战略。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目标是加强安全防卫,促进经济繁荣,培育民主观念,确保人的尊严,“塑造一个更加稳定,安全的环境,一个更加开放透明的经济投资环境,一个尊重所有国家普遍权利的更加自由的政治环境。”美国努力地使亚太地区的美国盟友相信,美国将在亚太稳定方面依然发挥着极为积极的作用。美国通过轮流布置频繁出访、增强与有关国家军事联合演习等方式,诸如美、韩之间的“乙支自由卫士”、“关键决断”及“鹞鹰”联合军演,美、日、澳三国的“对抗北”联合军演,美、日的“利剑”及“得刃”联合军演,美泰的“金眼镜蛇”、美盟的“卡拉特”、美印的“马拉巴尔”、美菲的“肩并肩”、美泰新的“对抗虎”、美印的“对抗印度”,加上美盟的“环太平洋”、美澳的“护卫军刀”、美国的“勇敢之盾”、美蒙的“可汗探索”等,体现美国在该地区的强大的军事存在。

  不论是美国的亚太再平衡还是参与TPP,都是中国在南海地区实力增强所使,故美国方面认为,从战略层面上讲,南中国海问题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试金石。

  二、美国“航行自由”的本质

  众所周知,世界每年有一半以上海上货物要通过麻六甲海峡,伊米基塔海峡,龙目海峡。这些海峡是连接印度洋与南中国海的重要通道,大量海上货运,要么从南海地区运出,要么运往南海地区。根据美国能源部的统计,世界近1/3的原油,逾一半以上的液化天然气贸易,都要通过南中国海。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海上交通评论2011”显示,2010年约84亿海上贸易货物通过南中国海地区,这个重量比全球年货运总吨位的一半还多。若以美元计,全球每年通过南中国海海域运送的石油资源、货物、材料等,总价值达5.3万亿美元。这其中美国的贸易总额占1.2万亿美元。2012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参议院的证词中,将确保南中国海地区畅通无阻的合法商贸往来形容为美国的最重要的利益。

  但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并不是指中国在南中国海域对海上合法贸易进行阻挠,中国已经多次严肃地指出,中国不会干预海上贸易活动,也从来没有这样做过,真正的问题在于中国反对美国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实施监视活动。美国的南海航行自由,实际上是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畅通无阻的合法商贸往来;二是指实施非敌对军事行动的权利。从本质上讲,美国认为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执行任何军事活动是允许的,在这样的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美国方面认为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其他国家可以在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内享有公海自由,这种公海自由,包括和平时期的军事活动、军事监视调查等活动。这种活动也没有必要通知相关沿海国家,并得到其同意。对此中国提出强烈反对,认为任何国家在未通知中国得到中国政府允许的情况下,在中国专属经济区内实施海上侦察活动,都是对中国国内法及国际法的公然践踏。中国坚决地反对并认为这是不友好的敌对行为。这种意见分歧导致多起严重的国际事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美国所谓的“航行自由”并不是贸易上的,而是以贸易为藉口的“军事行为”。美国的观点形成于1994年10月,克林顿总统在洛杉矶会上交给国会的会议文件,后来该文件得到美国国会的正式批准。此次会议谨慎地平衡着沿海国家与其他海洋使用国家之间的第一诉求,详细规定了军队与商业飞机、航船在海岸国家所辖海域及公海上或上空通行的权利。根据此次会议的精神,所有船只飞机都可以从水面、水下或者水上通过国际航道于群岛。另外会议还规定,在沿海国家专属经济区及大陆架上,水面航行、水上飞机及水下作业,都享有公海自由。该文件还进一步指出,诸如停泊船只起降飞机、操作军事装备、情报搜集、军事演练与考察等,都应属于公海行为。

  美国以国内政府决策文件作为南海“航行自由”国际法依据,但却拿联合国海洋法作为幌子。美国政府认为依据海洋法第58条,③根据这些条款,所有国家都有在他国专属经济区内实施军事活动的权利,然而在拥有这种权利的同时,使用他国专属经济区的国家,应适当地顾及沿岸国家的资源,或其他权利,这是各种船舶所属国的义务。另第58条第三款规定,其他使用他国专属经济区的国家,应适当地顾及所属国的权利与义务。

  美国不是《海洋法公约》的成员国,但在1988年时公布了12海里的领海。1999年时公布了24海里的邻接区,并在1983年公布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而相应美国对第58条的解释为:“所有国家都享有航行飞越的公海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包括军事活动,例如飞机和飞行器的锚泊、发射和降落、军事装置的操作、情报的搜集、监测和侦察活动、军事演习、行动和进行军事测绘。”④可见是美国单方面延伸了海洋法第58条,并要求其它国家认可。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是沿海国家与海域使用国家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沿海国家要管理与保护本国的海洋资源,而海域使用国家想确保本国在海上航行飞机过境的自由,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军事目的的活动显然不符合海洋法公约。但美国方面却认为,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内所属权利的“延伸”,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悖逆,并认为“所有国家都可以在事先不与海域所属国打招呼、没有征得所属国同意的情况下,在该国专属经济区内,进行军事行动,这是合法的。”同时美国也加强其“延伸”的实际操作,在2000年对中国经济专属经济区实施军事侦察达四百多次,这才导致2001年美国EP3电子战飞机与中国海军战斗机在南海上空相撞。⑤中国战斗机近距离跟踪美国海军P-8海上巡逻飞机,也引起了一场非常严重的外交风波。

  美国并不是联合国海洋法签约国,却以联合国海洋法为藉口,来行使其军事权力。特别是所藉口的第58条根本没有涉及到军事活动的相关规定,显然是美国在有意“延伸”海洋法,来达到美国自己的目的。而中国限制美国军事力量在本国专属经济区内活动的做法,成为中美直接冲突的一个导火索,未来中美两国围绕着这个问题必然还会产生冲突。这意味着南中国海可能未来还会成为中美矛盾摩擦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三、南海对中国的意义——大国崛起的体现

  对中国而言,南中国海地区不仅是重要的安全缓冲区,而且是中国最重要的商业贸易通道,尤其是中国80%的原油进口都需要通过南海。从战略安全的视角来看,中国在南海有四种利益:

  第一,保护中国领土与经济重心免受来自海上的攻击;

  第二,确保印度洋方向至中国沿海港口的海上原材料运输管道通畅无阻;

  第三,确保中国海上出口商品顺利途经南中国海进入南亚、非洲与欧洲;

  第四,通过对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开采,使中国庞大的经济体摆脱对脆弱的霍尔木兹海峡与麻六甲海峡通道的高度依赖。

  南海问题起爆点是2012年中国从菲律宾收回黄岩岛。此后随着渚碧岛、美济岛、永暑岛等人工岛屿成形,弱化了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影响。美国方面认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在南中国海主权的政策、意图、行为与能力等方面,都是有区别的。北京拒绝通过多边谈判的方式解决地区领土争端与海上冲突,而更愿意采用双边机制,以便对其他弱小国家产生影响。

  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为被美国称为小步快跑式。这种形式既不激起其他主权声索国强烈的军事反应,同时也逐步使事态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中国小步快跑方法的重点是,尽最大可能避免人民解放军参与其中,因此在行动中,往往由中国海监船队与大批民间渔船队进行巡逻,同时宣布对这个岛礁及相关渔场的主权。

  在中国多年努力经营下,中国对美国在南海的秩序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才是美国所谓南海航行自由的“结点”所在。美国的目标是维持现状,故以维系冷战后已形成的国际秩序为主要诉求,同时在政策上逐步加码,达到以最低的成本来维持其在东亚的既得利益。

  中国为加强在南海区域的影响,在2012年设置三沙市。三沙市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在各项建设中认真贯彻国防需求、军民兼顾、平战结合,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三沙市的建立使中国在南海的常规军备巡逻制度宣告建立,意味着中国对南海的控制大大加强,美日韩在南海的海上航路将可能被中国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所以美国首次公开指责中方:“中国将三沙市升格并在争议岛礁上设置军事设施,对于各方合作外交的努力造成反效果,同时形成区域形势紧张等级升级的风险。”并于2013年6月提出了针对南海议题的六大政策要点:

  第一,美国对于主权的争议没有预设立场;

  第二,声索国的主权宣示应当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第三,美国在维持其利益的前提下,将持续保障南海的自由航行权,以及确保此区域自然资源的合法开发;

  第四,反对各声索国使用武力威胁的方式,达到其在南海宣示主权的目的;

  第五,积极寻求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如采取第三方协调国际法仲裁等方式;

  第六,争议的化解一定要透过多边安排,而非双边或者单边可以擅自解决。

  但中国并不认同美国所谓的多边解决方式,而是采取积极拉近与东盟各邻国关系的方式来化解矛盾。2013年10月,在出访印尼期间,习近平主席宣布了重要的倡议,即建立海上丝绸之路。根据中国的设想,这条丝绸之路,从中国起,历经南中国海,到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斯里兰卡、印度后抵达非洲东部沿海,通过红海与苏伊士运河,再经过东地中海达到希腊,最后经陆路再回到北海港口。中国倡议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实现五个目标。第一,更新与扩建海上基础建设。第二,提高港口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促进渔业,搜救,航行安全等多领域的海上合作。第四,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包括扩展经济合作,增强跨国生产链等。第五,促进文化交流及人民间的关系。

  2015年,中国在南海加速造岛,一年就填出两千亩的土地,实现了“小岛堡垒化、大岛阵地化”。赤瓜礁、永暑礁,及南熏礁造岛的成功,其在地理位置和距离可以形成相互支撑的战略防卫体系,一旦有冲突发生,这些岛屿可以马上发挥补给支持和武力威吓的作用。特别是永暑岛飞机跑道的修成,可以接受各种航空武器的运作。这在南海的整个战略上产生深远意义,标志着大陆实际上具备控制南海空域的能力。

  中美在南海的博弈,是美国亚太再平衡的试金石。不管美国愿意不愿意接受,中国已经实质上改变了南海的现状,故美国呼吁各方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之精神,自愿冻结以下三项行动:第一,各方不再夺取岛礁与设立前哨站,尤其是不在挑衅其他各方于2002年南海各方行动宣言签署前所占据的岛礁;第二,各方不改变南海的地形地貌或增加现在占据地能力;第三、不采取单边行动,来针对他国长久以来维护其经济利益之行为。美国的上述主张主要针对中国,也透出美国的无奈及维持南海冷战霸权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四、美国“印太再平衡”对南海的影响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奥巴马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不论其他地区出现多少热点,美国方面都没有放弃,更是持续强化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及投入,这是维持美国战后强权所需要的。但由于美国除国内的政治经济等因素外,在国际事务上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叙利亚内战、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支持乌克兰,再加上伊斯兰国在中东地区的肆虐,让美国大伤脑筋,疲于应付。故美国重返亚洲后针对中国的各种博弈,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

  特朗普已当选一年多、就职近一年,迄今主管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尚未到位,外界也一直都在试图揣摩、概括其亚太战略的内容和重点,而就在其亚太首访前夕,白宫高级官员就特朗普访问亚洲两度吹风均提到“印太”一词,而特朗普本人更是在亚太行的首次演讲中就提到了“印太”概念,使得“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骤然成为热词。

  所谓“印太”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德国地缘政治学者卡尔·豪斯霍夫就已提出了“印太”地区的概念。2011年11月,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三国的智库曾经联合发表题为《共同的目标与趋同的利益:美澳印在印太地区的合作计划》的报告,建议美澳印建立三边对话,推动在印太地区建立有助于经济政治稳定、安全、自由开放贸易及民主治理的秩序。该报告的出炉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印太”作为一个新的地缘经济、政治和战略概念被正式推出。

  2017年10月18日蒂勒森曾经发表题为《确定下一个世纪我们与印度的关系》的演讲,展现了美国的“印太”战略,其三个指向如下:一、发挥美印经济的比较优势,促进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尤其是南亚地区的互联互通和经济增长;二、美印要联手推动实现印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尤其要加强区域国家的安全能力建设;三、构筑“印太再平衡”的同盟架构,将“志同道合”的国家都拉入这一体系。

  另根据特朗普在2017年8月提出的“南亚新战略”,在印巴关系中,美国要着力发展与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印度在阿富汗问题上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此外,美国还在积极推动印度“向东行动”政策(Act Eastpolicy),与美国、日本的“印太”战略深度对接,逐步形成美国主导的印度、日本、澳大利亚为主轴的亚洲安全架构。因此,除了要建立美印外长与防长的“2+2”对话机制,双方还将努力推动建立美、日、澳、印四国领导人对话机制。这个概念的核心之一就是:弱化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密切关注中国日益频繁的海洋活动,部分国家筹谋组建遏制中国海洋活动的双边或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等。

  另外,美国的“印太”战略,也是应合了日本的“菱形包围”。安倍第二次执政后,日本为遏制中国设计出“民主安全菱形(安全保障钻石构想)”,用安倍的话说:“我构想出一种战略,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的夏威夷组成一个菱形,以保卫从印度洋地区到西太平洋地区的公海。我已经准备好向这个安全菱形最大限度地贡献日本的力量。”这个菱形的四点分别是:美国夏威夷、日本、印度及澳大利亚,其内部是专门针对南海的“小菱形包围圈”,包括日本、菲律宾、越南及印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这两个内外套嵌、紧箍南海的“双菱形包围圈”,突显了安倍政府急欲介入南海的野心,也表明日本这个南海域外国家企图通过拉帮结伙,达成扼控中国的战略意愿。从大菱形来看,其“核心国家”是美日。美国为了“重返亚太”,达成“再平衡”目的,自然怂恿日本,加入其南海的“反华联盟”;而日本则出于实现“国家正常化”,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图谋,积极配合美军的各种海外行动。不仅如此,日本向澳大利亚出售并提供最新的“苍龙”级AIP潜艇及相关技术;近年来日本还与印度等国在南海频繁地举行军事演习。日本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压缩中国在南海的战略空间。

  在某种程度上,日本更看好内圈的“小菱形”,并希冀由自己来主导,形成一股新的遏制力;由于“小菱形”上的其他三个国家均为南海周边当事国,因此日本认为它们可与中国在南海纷争中直接折腾。基于此目的,日本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向菲律宾提供10艘巡逻艇,公开鼓动菲与中国“展开维权行动”;向越南连卖带送兜售武器;向印尼提供防务技术及装备,并拉印尼在南海岛礁问题上制衡中国。下一步,日本极可能加大向南海投资和下注的力度,以使大小“双菱形”能够发挥不同的包围与威慑功效。

  中国是亚太地区的核心大国,但在“印太”语境下,中国的地区影响力被人为淡化,海洋活动受到格外关注。从某种程度上,“印太战略”可以看成是奥巴马“重返亚太”战略的一种延伸,仍然是以制约中国为出发点,特别是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

  “印太”还只是一个概念,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战略体系。“印太”战略的重点是利用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所存战略疑虑及由其传统地缘政治思维所产生的对华战略不信任。目前,日本积极呼应美国的“印太”战略,但如果“印太”策略真的成型,印度可能取代日本会成为其战略“支柱”,日印之间可能也会有矛盾出现。但是无论如何“印太”真的成为政策,就意味着对中国有进一步制约,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上,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不稳定和干扰因素。

  南海局势近年来经历了“南海仲裁”的无果而终,美国特朗普总统退出TPP以及“美国优先”口号的提出,意味着美国在该地区军事和经济参与上的某种后撤。但实际的情况并非如此。目前美国继续强调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的责任和义务,但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2017年上半年开始,美国在南海航行自由的计划,由奥巴马时期需要白宫的“一案一审”降为由五角大楼和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执行年度计划,航行自由行动的决定权下放了;二是美国外交与军事部门就南海联合巡航协调机制开始进入较为实际性的启动阶段。这些都表明,美国在口头上宣言或者说的部分在降温,但是在实际行动方面却加强。在奥巴马执政八年期间,美国在南海巡航共计“自由航行”五次,但从2017年5月25日到10月10日之间,特朗普政府已经进行四次自由航行。

  在11月份东亚峰会上总统特朗普并没有相关的政策出台,故美国的“印太”战略还没有正式成形。特朗普行程的改变说明他最初对东亚峰会的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美国政策内部有很多关键岗位处于缺失状态,反映出政策走向的不确定性。故东南亚国家还是希望在中国和美国之间寻求平衡。中国目前外交政策的稳定性,对地区稳定和未来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东盟国家也将注意力转向区域内问题区域内解决,愿意以理性、合作的眼光通过COC来逐步化解由来已久的矛盾,故中国和东盟国家有望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上取得新进展,故未来南海地区可能出现一个阶段的平静期。但如果美国真的落实建立的“印太”战略联盟,印、日的意愿也强烈,那么南海将随时再次成为地区矛盾的暴发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27: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南海 21世纪地缘政治主战场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3:09


  
  参考文献:

  ①宋燕辉着《美国与南海争端》,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第404页。

  ②1958年9月4日,中国颁布了领海12海里声明,适用于东沙、西沙、中沙及南沙等属于中国的岛屿。1992年2月25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其中第六条规定:外国军用船舶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批准。1998年6月26日,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礁层法》,其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专属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延至200海里。

  ③第Ⅴ部分专属经济区第58条其他国家在专属经济区内的权利和义务1.在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不论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在本公约有关规定的限制下,享有第87条所指的航行和飞越的自由,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以及与这些自由有关的海洋其他国际合法用途,诸如同船舶和飞机的操作及海底电缆和管道的使用有关的并符合本公约其他规定的那些用途。2.第88至第115条以及其他国际法有关规则,只要与本部分不相抵触,均适用于专属经济区。3.各国在专属经济区内根据本公约行使其权利和履行其义务时,应适当顾及沿海国的权利和义务,并应遵守沿海国按照本公约的规定和其他国际法规则所制定的与本部分不相抵触的法律和规章。

  ④宋燕辉着《美国与南海争端》,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第423页。

  ⑤美国派遗侦察机飞越中国领空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雷达情报侦察、讯号情报侦搜以及通讯侦搜等活动由来已久。早在50年代开始,美国经常派U-2侦察机,其中大部由台湾空军飞行员执行任务,飞入大陆领空搜集雷达、电子记号讯号情报、拦截通讯,以及搜集中国原子试爆的空中残留物等任务。1972年《上海联合公报》以后的1974年,美国才终止长达二十年的U-2侦察计划。但美国的侦察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1980年前,美国的侦察活动都是在中国沿海70至80海里附近,中国一般也不会派出飞机跟踪拦截。1982年海洋法通过后,随着中国海、空军实力增加,尤其担心中国核潜艇对美国航母所构成的威胁,频频派遣侦察机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情报侦察搜集。仅2009年美国就在中国沿海执行侦察四百多次。2000年12月到2001年3月EP-3事件发生前,中国军机升空跟踪拦截美国侦察机达四十四次之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1 11: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智库:特朗普访华后中美新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8-02-21 00:20:33


  
  台北大学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副教授郑又平表示,在这种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导下,美国必须要顾忌大陆的想法,而台湾问题已经是次要问题,台湾已不在这个三角关系上有足够的自主性。因为在北京的棋盘上,北京当局对台湾在战略上是采取藐视的态度,习近平对蔡英文的所作所为,都觉得是小打小闹。

  国民党前“立委”邱毅接受中评社访问时表示,特朗普的态度,一是代表美国没把台湾摆在美中关系里的重要位置;二是代表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作出让步;三是美国摆明不会支持蔡英文搞“台独”。因为美国与台湾没正式邦交,与中国大陆有正式邦交,所以美国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其实就是承认“一中”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情况下,台湾未来可以做的,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搭顺风车,才能够富台湾,可是如果一定要切割,就变成富大陆、穷台湾。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总裁包道格(Douglas Paal)指出,台湾并不是中美之间的紧要问题。虽然,在2016年特朗普刚当选后,台湾“总统”蔡英文致电祝贺,这引起了中方强烈不满。后来,美国政府调整了其政策,回归到传统方式处理与台湾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台湾保持现状的政策是成功的。在两岸关系中,台湾方面维持现状,在政治体系上,保持一定的自治权。未来我们对待台湾需要更加谨慎。他也指出,习近平主席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方面是比较自信的。

  总体分析来看,笔者认为,专家学者们虽然提到美国仍然会打“台湾牌”来牵制中国,但其力度和可以施展的空间已经大大缩减。因为,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北京当局对处理两岸关系和台海关系的问题逐渐具备了越来越强的信心,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台湾旅行法” 等一系列事件反映了美国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对未来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发展投下了阴影和变数。但是,在正常情况下,美国在处理与台湾的关系时必须更加考虑到大陆的立场和利益,因为美国不会为了密切与台湾的关系而去损害与大陆在多个方面的共同利益,美国很清楚,违反“一中原则”是得不偿失的。美国也不太可能利用台湾问题去严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与中国正面冲突。因此总的来说,台湾问题依然处在可控范围内,中国也完全有信心面对可能的挑战。

  “印太”概念尚处发展之中  偏向施加经济而非战略压力

  2017年末,“印太”成为特朗普政府亚洲战略的官方用语,一时间大有替代国际上主流的“亚太”概念的势头。实际上,“印太”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奥巴马执政时期,“印太”这个概念也数次被提及,只不过奥巴马政府奉行的是“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政府在上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很快借用了这个概念,并正式纳为官方语言,将“印太”从地理概念演变为战略概念,并被赋予了新的战略含义。2017年10月18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演讲时就没有使用传统的“亚太”地缘概念,而改用“印太”来界定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中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地缘政治区域。那么,“印太”概念为何重来?“印太”是否会成为特朗普政府亚洲政策的核心理念,又将会给亚洲地区和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在我们的高密度采访中,不少专家学者也就此问题作出了回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1 03:10 , Processed in 0.47545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