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2851|回复: 5

[轉載] 中国企业为什么做不出好产品?

[复制链接]
半杯水 发表于 2016-4-26 10: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说追求爆品是中国企业深陷的一个误区?什么才是互联网时代的好产品呢?

  现在有人在网上天天喊爆品、爆品、爆品。与此概念齐名的还有尖叫、极致、无敌,非常抢眼。

    产品是企业中各种运营环节的一个结果。所以,爆品是一个结果,不能拿结果直接来说事儿。在爆品大师那里,似乎中国人缺少的是爆品意识,只要将观念一转变过来,爆品就产生了。

  中国企业家真的缺爆品意识吗?他们中的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就是如何生产出一款适销对路的产品;每天盘算和琢磨的是如何使自己的产品引爆市场,红遍天下。正所谓“一招鲜,吃遍天”。

  对这些老板而言,他们真正的刚需、高频、痛点,就是生产出一款爆品。求之越切,痛之越深。弄不出爆品,听听爆品思维的课也不错,聊以自慰。但课听多了,成为爆品的一定是别人的课,而不是你的产品。

  好产品的三个元素:真、善、美

  好的产品涉及三个元素:真、善、美。

  真就是真理。对企业而言,就是产品的研发能力,以及所掌握的技术与人才。包括你对技术资源和人才资源的理解和了解程度。

  善就是善良。对企业而言,就是把握市场需求的程度,以及为市场作贡献意愿的强弱。

  美就是艺术。对企业而言,就是艺术与文化的底蕴,以及体现在产品上的艺术美感、品位或品格。

  “真”的不足

  自从联想提出“贸工技”的战略道路,至今已经有30多年时间了,结果如何?众所周知。西方人依然控制着微电子技术的研发领域。

  从巴黎统筹会议开始一直到今天,西方社会努力在做的事情,就是对中国的技术封锁。日本民间人士,都有这样强烈的意识,要在技术上保持领先中国50年。

  这里没有是非但有因果。在这种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如果你不能像华为一样努力,那么在技术上根本没有一席之地,无法与人分庭抗礼。

  《华为基本法》是怎么说的?依靠锲而不舍、点点滴滴的努力,成为世界级公司。其中包括与狼共舞、与人周旋。相比之下,简单的爆品思维则失之偏颇,我们真正需要唤醒的是国人卧薪尝胆、自强不息的意识。依靠锲而不舍、点点滴滴的努力,强化我们的工业技术基础。

  盛田昭夫说,技术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因此技术也就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谁控制了核心技术,谁就对产业价值链有话语权,有支配力和影响力,有议价能力。

  如果我们触摸不到核心技术,在这个领域就没有资格与西方人共舞。

  于是乎,诸多企业赚钱的逻辑就变得简单粗暴,即依靠技术引进、生产线或设备引进,以及产品引进,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可谓“重复引进,一哄而上”。然后,通过迅速扩大产能和产量,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提高市场份额。最终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而不可自拔。可以说,诸多竞争性行业,30多年来就干了这么一件事:规模化外延扩张。

  爆品的概念,迎合了继续规模化外延扩张的企图心。

  对中国企业而言,规模化外延扩张的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也许爆品能使外延扩张得以延续。但那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而不是根本性的,方向性的。

  企业的方向在于摆脱外延扩张的方式,努力夯实工业技术基础,逐渐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是正道。

  如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争夺的重心,从经销商转向消费者。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供求一体化关系很难维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天然对立,就是生产的效率与消费的效用之间的对立。爆品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企业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化以来的产品思维(即通过标准化的手段,将产品原型变成机器可以加工的商品,然后量产量销)。而必须站在消费者主权的立场上,依靠组织与管理能力,成为产业价值链的组织者,和产品与服务的采购者。

  这就意味着企业必须要有控制技术和掌握技术的核心团队,由此才能整合供应链网络的力量,搭建第三方技术和第三方产品平台,才能持续为消费者生活方式中的某个部分贡献力量,即所谓“跨界”。否则,企业只能在消费者生活的表层上,或在无关紧要的缺乏技术含量方面,构建一个商务型社区。

  这样我们就能解释,现在很多火爆的社区商务,为什么都集中在“倒买倒卖”的层面上。

  除此之外,有点技术含量的社区,差不多也就是集中在滴滴打车这类的软件产品上,或者像小米手机这样的供应链非常开放的产品上。

  “善”的障碍

  “善”就是善待消费者。中国企业更多的是产品代言人,而没有为消费者代言,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企业各部门说话,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对企业说“不”。

  到底是什么阻碍着企业不这样去做呢?是工业化以来,产品经济的思维以及大量生产方式,阻碍着本土企业去善待消费者。

  受早期工业化及产品经济思维的影响,企业努力开发产品原型,然后借助于工业标准化的手段进行量产量销,谋取规模经济收益。中国很多企业老板不明白的是,工业化早期的这种思维和做法的有效性,是有历史条件的。这就是不成熟的市场和成熟的产品。企业只需要将成熟的产品,经过[color=rgb(0, 0, 0) !important]老百姓生活检验的产品,拿来进行规模化生产,以降低成本和售价,就可以打开大众消费市场,获取规模收益。

  在西方,早年的一些企业老板,会努力挖掘人类历史上积攒下来的那些精品,如锅碗瓢盆、桌椅板凳、服装鞋帽,将它们作为工业产品的原型,借助于工业标准化的手段,以机器代替人力,进行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和售价。那时的老百姓或消费大众,对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殷实人家使用的东西心仪已久,就是没有钱购买。他们的消费或需求是不成熟的,对廉价的工业品保持热诚的态度。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本土企业也遇到了这样的黄金时期。可是好景不长,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了,市场成熟了。他们追捧的不再是廉价的工业品,降价促销对他们来讲已经很麻木了。而消费者需要的是生活方式,能够满足生活方式的产品与服务。

  一句话,今非昔比,企业面对的是,成熟的市场和不成熟的产品。

  面对这种迅速逆转的环境,面对这种急转直下的形势,大部分企业是束手无策的。

  很多专家学者在讲什么市场导向,顾客是上帝,其实已经没用了,没人听得进去了。有聪明的专家学者,脑子终于转过弯儿来了,发现小米干得不错,手机都卖爆了。这些专家学者,终于找到了这个历史时期的课程卖点,这就是“爆品”。

  什么是“爆品”?就是可以大规模引爆市场的产品,就是可以继续量产量销的产品。

  这是在大量生产方式条件下,企业家们听得进去的话。对这些传统大叔来说,只要保持产品经济的思维,只要保持大量生产的方式,那么我们也来玩玩爆品吧!一时间爆品的概念甚嚣尘上。

  周鸿祎终于忍不住了,说“别把爆品说得天花乱坠,我告诉你们就三个概念:高频、刚需、痛点”。按理说,爆品的故事应该结束了。所有传统大叔都应该认真去思考这三个概念。

  这三个概念讲得多精准,多简约!你只要踩住这三个点中的任何一个点,你都有机会活下来。如果这三个点你都踩中了,自然就是爆品。但是,又有多少大规模生产的企业踩中了这三个点呢?寥寥无几。

  结论由此得出,这里不是你的出路,这里没有你通向未来的大门。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规模化的生产与多样化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深化,不可能在产品的表层概念上予以有效的调和。必须在产业结构及其组织方式的深层次上,进行系统的调和或缓解。

  那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社区建设。我强调的观点是,利用互联网去构建与深化“供求一体化”的社区关系,去深化消费者社区的数字化生活内涵,从而促进新的产业组织方式的形成,以及产业价值链生态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有的放矢地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基础,逐渐地导入工业4 .0的概念。从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去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及使用价值,逐渐丰富或改善消费者社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体验。而不是简单地利用互联网手段去中介化,停留在降低中介成本的水平上。在那些竞争性行业中,中介的成本利润空间已经很小了。而且仅仅停留在去中介的概念上,会引发进一步的恶性竞争。其结果,要么利用资本市场烧钱圈用户;要么倒逼供应链,劣品驱逐良品

  当然,更不能利用互联网,去制造什么噱头或爆品。

  我认为,企业必须彻底放弃产品思维,学会利用互联网手段,去构建供求一体化的社区,走进需求链,走进顾客的生活方式。换言之,我们要把注意力转向经营社区,而不是经营产品。

  但是,本土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没有强烈的意愿和足够的能力。

  有了互联网手段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去弄清楚顾客的生活方式及需求,而是如何通过去中介化来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到头来我们在产品的“善”这个维度上,还是得不到长足的进步。是谓背道。

  在爆品的意图下利用互联网,不可能走出工业化的未来之路,也不可能使互联网变成人类美好的生活状态。

  “美”的迷失

  “美”指的是美观设计。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里,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叫美。有钱人炫富,没钱人追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也就随之改变,导致审美上西风东渐。

  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我们在美学领域都已经迷失了自我。

  看看外国人在干什么?他们处心积虑地对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施加影响。从概念车、卡通人物,到T型舞台,再到各种奖项的评判。让中国的消费者趋之若鹜,让中国的设计师乐此不疲。

  他们会花重金选拔和培养模特,再花重金选拔和包装设计师。然后在T型舞台上闪亮登场,并且借助于大众媒体进行传播。在这一联串的动作背后,存在一个庞大的利益联盟。

  谁都明白,这是一个圈,进圈等于进账,出圈就是出局。这就是西方公司擅长干的事情。

  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读过《西方美术史》的,骨子里也没有这种基因,只能跟风。可谓“一犬吠影,十犬吠声”。

  看看他们的T型舞台可能不要钱,但是我们的审美情趣一旦改变,那是要花大钱的。而且这个过程一旦开始,就没有结束。

  “美”这个产品的要素,已经被西方公司纳入到策略形态之中去了。他们对目标消费群施加的策略是连续的,而不是离散的。他们不会图一时的痛快,去追求爆发性的增长。他们不会暴殄天物,并企图将一款产品卖爆了。

  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在一个点上进行渗透,这个点,可以是技术(真)、需求(善)或艺术(美)。一旦成功,就会通过产品的迭代进行延展,不断跟进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及其演变趋势。同时不断培育自身的能力,包括其核心竞争能力,以保持企业与消费者同步成长。并努力维持三者的平衡,即企业的成长,消费者的满意和竞争者的超越。

  宜家家居是非常典型的案例。它在与顾客的互动中,逐渐培育自己的能力,逐渐提高对消费者的满意度,逐渐超越对手。所谓企业与顾客同步成长,就像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当你在影响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也在影响着你。

  当企业变得越来越适合目标消费者的时候,其实,目标消费者也变得越来越适合于企业了。

  所以我们不能用爆品的思维,去思考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

  我认为,爆品之于中国企业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可以忽略不计,不值得大肆宣扬。

  小米案例不能解释为一款爆品的成功,更不能解释为“爆品意识”的成功。雷军在卖爆小米手机之前,压根儿就不知道“爆品”这两个字。直到小米手机上市这一刻,他都不敢奢想产品会卖爆,反而还一直为定价纠结,是2999元还是1999元?事成之后,他自己都觉得很诧异。他曾对人表白过当时的心境,“从未想过要在手机上挣钱,真没想到现在挣钱了”。

  我相信雷军当时说这话是合乎逻辑的。不妨推测一下,既然不想在手机上挣钱,那他想干什么?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先用一款众筹出来的手机,将一群网友圈住。这就是后来周鸿祎总结的一条经验:圈用户而不是圈顾客。

  雷军可能自己都没想到他做对了,花大力气连接用户、构建关系,而这才是互联网时代的真正玩法。只有当你真正看懂了如何用产品去连接用户的时候,当你真正学会了如何用互联网社区的手段,吸引用户参与到产品开发中来的时候,才算是把握住了互联网时代的脉搏。

  百年工业化的历史,给我们每个人牢固地树立了一种产品思维。而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使供应者和需求者可以直接连接起来,并不一定需要通过产品及其产品的流通与交换,实现供求一体化或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连接。供应者完全可以运用自己所掌控的资源、关系和条件,直接为需求者及其需求作贡献。也可以就产品开发这件事情与需求者进行合作,并在共创共享的原则下,不断深化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是谓互联网时代的产品思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a7081 发表于 2016-5-1 19: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已得不到享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泉水叮咚 发表于 2016-5-8 14: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ount 发表于 2016-5-19 17: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是私有制和带路党的罪恶。 在毛泽东时代,产品质量根本不是问题,既没有现在那么花里胡哨, 也没有毒牛奶,注水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半杯水 发表于 2016-5-21 22: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lount 发表于 2016-5-19 17:39
一切都是私有制和带路党的罪恶。 在毛泽东时代,产品质量根本不是问题,既没有现在那么花里胡哨, 也没有毒 ...

那个时代回不去了,而且在习的时代 也回不去,在文革的纪念日,人民日报发文全面否定文革,重申《决议》,对于毛更多的提过而不是功,越过邓,(江和胡就没有提的必要了),说是要向习靠拢,我觉得这很明晃晃的彰显了一个政治家的野心,习可能(ˇˍˇ) 想~超越毛了。当然,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邓很伟大(不否认毛的伟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ount 发表于 2016-5-22 11: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半杯水 发表于 2016-5-21 22:42
那个时代回不去了,而且在习的时代 也回不去,在文革的纪念日,人民日报发文全面否定文革,重申《决议》, ...

那篇文章在第四版, 既不是评论员文章,也不社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8 07:48 , Processed in 0.45861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