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2979|回复: 1

[轉載] 观1683年古地图看中国台湾的历史关联性(1)

[复制链接]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16-1-22 17: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古地图看中国台湾的历史关联性(1)



一、清圣祖康熙22年(1683),台湾岛正式收入清朝版图,结束藩属地位。

中国清康熙年间先以军事攻克澎湖后,再以文武软硬兼施(以战逼合)讨剿并用,招降安抚收服了南明据台的孤臣遗民。
由于清政府初期虽将台湾纳入版图,但在治理上大部沿用”郑氏旧制”,以尊重地方以夷人治夷人的治台政策;官府政令所及仅止於前山的台湾、凤山以及诸罗三县已开化区域,而后山(台湾东部)归属(地方自治以夷人治夷人区域)化外之地。
之后清政府对於后山陆续归化之各番社,仅要求其”输纳番餉”,而”不要求其薙发、供劳役、改衣冠”,显然是采取所谓”尊重地方自治的羁糜”来统治台湾后山原住民。


清圣祖康熙61年(1722年),朱一贵事变被平定后, 清政府惟恐台湾岛汉番勾结危害政权,遂实施”划界封山”之政策,立石划番汉界,禁止汉人私越番界经贸往来,自此后山被封禁达百餘年,直到清穆宗同治13年(1874年)日本军事入侵牡丹社事件才引发清政府全面积极治理。




图一:福建省地图,1714年(清圣祖康熙53年)。
属於康熙时期”皇舆全览图”中的福建省地图,明白显示台湾西岸由北到南的开发景况。东岸则因「生番」为患,负责的传教士未能获得官府进入台湾东部实地绘测,故呈现空白的状态。





图二:台湾岛图,1845年(清宣宗道光25年)。
公元1845年,英国海军Collins船长派舰到台湾东海岸实地测绘海岸线及水深,并正式发行台湾全岛图於其世界地图中,图中并註明「台湾岛西岸根据”旧海图”资料,东岸根据Collins测量」字样。此图的出版,整个台湾的正确位置、形状,终於广为世人所知悉。





图三:皇朝京省舆地总图,1862年(清穆宗同治元年)。
在国外帮助测绘得到了较正确的台湾后山东岸地图之后,清政府有关台湾的地理轮廓知识开展得以加快。在图三,”皇朝京省舆地总图”中,台湾岛的标示了中国清朝统治疆域的范围。



二、移民的迁入
虽然清政府明令禁止汉人进入「番地」,但原居住他处的汉人,受到随后陆续增加移民的竞争,不得已迁徙更荒山僻野开垦;并且,在西部平原逐渐开发饱和的情形下,后来的汉移民为了求生存与发展,不惜私自翻山越岭至后山东部拓垦。在移民开垦社会中,聚落无法定的明确划分,他们均是在土地逐渐垦成后自然形成的自治有组织团体。

清仁宗嘉庆17年(1812年),汉人”李享、庄找”等,从”噶玛兰”(宜兰)越岭而来,以布疋与原住民部落交换得今”吉安乡全部、寿丰乡、花莲市部分(张家菁,1998);
清宣宗道光5年(1825年),则已扩展到南至今”知亚干溪”,北至今”木瓜溪”一带;
清宣宗道光7年(1827年),”蔡八”等人又将汉人在花莲地区的开垦范围推至立雾溪以南,美仑以北之地。

清文宗咸丰元年(1851年),台北剑潭人”黄阿凤”登陆垦闢,部分垦民开拓立雾溪畔的旷地,另一群人在三仙河庄、十六股庄、武暖庄、沙仑庄、十八鬮庄等五个聚落,著手开垦。

原本的”加礼宛平埔族”原居住在噶玛兰(宜兰),19世纪初,台湾西部的汉人、平埔族进入宜兰开垦。因生活受到压迫,清文宗咸丰3年(1853年),由苏澳出发,一部分经山路,进入奇莱(花莲);一部份乘竹筏,于美仑山北麓平原登陆,在此定居称为”加礼宛”。

清文宗咸丰7年(1857年),三十餘汉人由”噶玛兰”移至花莲溪口(吉安乡境内),建茅屋十五、六户,定名为花莲港。

原居於台湾西南部黝黑矮小的”西拉雅族”,同样受到外来族群的压力,在17世纪被迫往南部与东部迁徙。19世纪移居至台东,但当地卑南族势力过强,遂二次迁徙,北上来到秀姑峦溪上游(富裡乡境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海风依然 发表于 2016-1-23 08: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5 金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13 19:32 , Processed in 0.49711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