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746|回复: 3

大陸學生在台灣的認同衝擊:台灣不是我的家

[复制链接]
卖花人 发表于 2015-6-23 23: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現,卻無法實際見著的小島。那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台灣。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來到台灣他們代表的不只是來自某個地區,或省份的學生,而是更高一個檔次,代表另一個「國家」。對台灣的認知,陸生們受到一再又一再的震撼。而身分的認同,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在他們心中,台灣存在著哪些與他們想像差之千里的弔詭現象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台生:原來,你們不是啃樹皮長大的。 陸生:原來,你們不是吃香蕉皮過活的。


  有著異國情調的台灣

  你為什麼想來臺灣唸書?大都是抱著看看外面的世界的心態和好奇,這和出國留學一樣,但是又和他們有所不同……我已經習慣臺灣同學稱呼我是中國人,我也不再去爭辯些什麼……我們不敢亂丟垃圾,講話三思後言,做事客氣禮讓,生怕哪裡不合適,丟了「祖國人民的臉」。任何一點,都有可能被上升到「中國人如何如何」的高度。

  在臺灣的生活,不再是未來臺灣之前自己想當然的以為兩岸都是自家人的認知,在生活世界中的人際互動過程中,正如蔡博藝提到的,這是一種關乎國家臉面的感受,這是在臺灣社會生活裡陸生經常遭遇到弔詭現象。

  民國100年9月5日,忙活了近兩個月的入台手續之後,終於拿著登機牌走入了深圳寶安機場的航班等候室,在國際航班登機口顯赫地寫著這麼一句意 味深長的話語,Start Here,Make a Difference。前往臺灣的大陸人需要擁有兩本通行證,一本是大陸出入境發放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另一本是臺灣移民署發放的「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當進入大陸出入境檢查口的時候,他只檢查你的「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並在證件頁中蓋章;而當進入臺灣入出境檢查口的時候,他只檢查你的「中華民國臺灣地區入出境許可證」,並在證件頁中蓋章。

  跨境來臺的經驗是特殊的,對於很多陸生而言,他們需要在認知上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族教育,但是在真正開始跨境行為的過程中,有遭遇到國際化處理兩岸事件的現實狀況,認知與現實的衝突讓很多陸生開始知覺到其中政治上想像中國與現實中國的差距。

  無論初始心如何,我踏上的將是一個政治與情感的模糊地帶,它既是一個國家也不是一個國家,它既是中國也不是中國,它難以用一個標籤去描摹,它難以用清晰的言語去描繪,它被很多人述說過,可依舊是一片空白。這種模糊之感,這種不安全感,是走向臺灣的獨特心境。


  台灣是異鄉,也是家鄉

  夜市是臺灣的名片,邀請世界各地的友人來做客。對比西方國家燈紅酒綠的夜生活,夜市文化更加飽滿的彰顯出其對平民生活的價值,是城市生活的集中體現。難能可貴的是源遠流長的華人飲食文化,被精心的濃縮保留於這大大小小的夜市之中……走在臺灣的街頭,感覺就像是走進一條時空隧道,古樸的建築與高樓大廈交匯在城市中。每分每秒,臺北這座城市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在這裡生活的每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其中中華古老文明與優良傳統的印照之下的人性與品格。

  陸生在臺灣見到了很多不同於大陸的元素,然而,在陸生的解讀看來,這些好的元素都是臺灣對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似乎陸生在臺灣找尋到了大陸因經歷文化大革命而斷裂的中華文化,這種在陸生中的重新詮釋不僅使得現實的臺灣與大陸產生了諸多的歷史鏈接,更是延續了陸生心中視「臺灣」為「鄉」情感訴求。

  總體可以歸結為對另一版本中華文明的探知,對籠罩神秘色彩土地的探尋,這是我來臺的動力之源……臺灣吸引人的不止美食與美景,更有人情味帶來的尊嚴,我發現純粹的中華文化在臺灣,或許,它才更映襯中華這兩個字。

  這種對於臺灣經驗的詮釋與解讀,在陸生群體中屢見不鮮,把在臺灣所看見的好產生的傾慕與對比,自然地進行情感的鏈接,更是加強了對於臺灣作為「鄉」的喜愛,把不同社會間的差異視為中華文化傳承上的不同,在臺灣看見中華文化的發展的同時,也瞥見了大陸漠然於中華文化的失落,幾種情緒交雜在一起,在陸生的生活經驗裡,也開啟了陸生對於兩岸、關於自己以及臺灣的思考,然而卻始終脫離不開其背後的「鄉」情。

  當寒假開始,陸生開始返回各自的家鄉,卻不知道何處才是故鄉。法國里昂大學東亞學院博士生伊明,曾兩次來來臺灣做數個月的研究,他從臺灣回大陸時,著陸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出機艙,看到陰霾的空氣、吵鬧的都市,還有似乎從來不會排隊的國人,甚至想直接打包「回去」。


  是異鄉,再是家鄉,又是異鄉

  縱使陸生再怎麼一廂情願地希望臺灣是自己的「故鄉」,也無法忽視他們在臺灣社會所親身經歷的「異鄉」經驗。雖然兩岸都是用中文作為官方語言,但是在陸生看來,臺灣與大陸是被同種語言所分隔的兩個社會。甚至我有時都不好意思開口講話,因為我一口字正腔圓的普通話在這裡聽起來更像是方言。

  我來文化大學之後,因為是學歷史的緣故,我就選了一門關於史地的通識課,有一次老師居然公然地論述起「臺灣自古以來不屬於中國的一部份」,好幾個陸生覺得他的論述都很牽強,都聽不下去,索性就退選了,我倒是很好奇他接下來會如何講,想聽聽不同的聲音。可是後來我聽聞老師私下跟班導嘀咕說,「那個陸生就是不走怎麼辦……」,誰知道後來期中考試給他將了一軍,第一道題目就像針一樣刺入眼睛,試從中國的史料中找出證據,證明臺灣自古不屬於中國的一部份,一題就占掉了四分之一的分數,這不是要違背自我,讓我自己人格分裂嘛!

  這樣的案例在陸生中屢見不鮮,另一位陸生在環島過程中也曾偶遇一位老人,原本熱情洋溢驅寒溫暖,在得知其大陸學生身份之後,詢問「你覺得兩岸統一可不可能」,兩人後因意見不合而不歡而散。除了在統獨政治議題上的表達之外,陸生在臺灣的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聽到對於大陸的以偏概全,不僅僅是臺灣的媒體,也存在於臺灣生活中的一些個人身上,這種對大陸人「素質低下」、「沒有公德心」、「文化低落」等刻板印象的表達都時常讓陸生很不自在,卻又不敢發聲抗議,選擇隱忍吞聲,更讓其感受到這個社會的隔閡。

  有一次我去康是美買面膜,就聽見旁邊有一位阿姨在詢問服務員的建議,服務員好心地給她推薦了一款面膜,覺得很適合她需求,她跟服務員說,「這不會是大陸來的吧?大陸來的都很恐怖,沒有保證,都不知道加了什麼東西進去。」當時我在一邊聽得很不舒服,就覺得她太以偏概全了,覺得大陸都沒有好東西的樣子,有本事她就完全不用大陸的東西。

  在「傢俱設計」課堂上簡報時,每張投影片都以圖片呈現,只有最後一張出現兩個字:「謝謝」。不過因為部首的「言」打成了簡體字的「讠」,竟當眾被老師奚落:「我還以為你們大陸生都進化了,開始寫繁體字。我覺得繁體字還是漂亮些。」頓時在場的陸生都感覺被貼上了「醜陋」、「未進化」的標籤。不一會兒老師果然察覺到台下閃爍著不悅的眼神,這才趕緊自圓其說:「我並不是……其實大陸的學生,其實都還好啦!」

  我過年回去(大陸)過年,想說帶點我們那兒的特產給我(臺灣)女朋友家人,他們看了就說他們不敢吃,怕不乾淨,我雖然沒說,可是心理特別委屈。


  台灣不是我們的家

  "「我一直覺得我們都是同樣的人,中國人」"的「故鄉」情,相對於生活中所遭受的一些排斥,以及臺灣人對於大陸的另類見解深深地感受到這片土地"「並不是我想像的那樣」(訪談人2)"的「異鄉」情,陸生在情感上是掙扎的,使得這種「鄉」情變成了一種「鄉愁」。很多陸生如董心成一般 ,雖然來臺的時候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是初抵臺灣,聽見人人稱呼他「中國來的」感到很不舒服,因為自小的意識就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跟臺灣人談到這個問題也免不了一場不歡而散的唇槍舌戰。隨著在臺灣待的時日變久,以及學習生活的需要,不斷地與臺灣社會進行互動,陸生又開始變得如劉莫同一般,覺得一切從陌生變成了熟悉,開始有意無意在聊天的時候會說起「我們臺灣」云云,可是這又常常遭到同學的打斷,「喂喂喂,誰跟你我們臺灣啊!」

  我心理一直很納悶,我就覺得我周邊的臺灣朋友都很好呀,可是又感覺臺灣社會是不歡迎我們的,人跟社會之間掛不上勾,按理說社會是又這些人組成的,這中間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反正我已經不想管那麼多了。

  靜宜大學一位陸生甚至用「假」來形容臺灣同學,「就是客氣裡面帶著一絲尊敬,並不是那種把你當朋友。」米麗曼一開始也被臺灣人的熱情給嚇著,日久卻發現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說不上來是表面熱情還是……就是很難打得很熱……在大陸是打熟了以後,跟你上刀山跳火海都OK,就是掏心掏肺。這邊就是很奇怪,很熱情,大家一起聊天也很開心,但是感覺只到了一半,到下一半的時候就很困難了。」


  為什麼我們需要從陸生的角度看看台灣?

  跟大家分享一個三次元螞蟻的故事。

  首先,把自己想像成一隻螞蟻,地上有一條筆直的線,而我們是只能在這條直線上前進後退的「一次元螞蟻」。在前行途中,突然出現一大塊石頭擋在 我們面前,因此所有螞蟻無法繼續前進了。而這時,隊伍中有幾隻除了前後移動也懂得左右移動的「二次元螞蟻」,他們告訴大家:「不要緊,我們只 要繞道而行,就可以克服這個障礙,繼續前進了。」於是二次元螞蟻們再也不害怕遇上大石頭。好景不常,走了一段時間後,二次元螞蟻們遇上一道向左右無限延伸的牆壁,這時候隊伍中挺身而出的是一群勇敢的「三次元螞蟻」,除了前後左右,他們還能夠上下移動,於是他們帶領著隊伍,翻過了高牆,繼續往目的地前進。

  透過這個故事可以了解的是,運用一些不同的角度,例如仰視或俯視,或許就能發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而人類探索宇宙,意義不僅僅是能夠前往別的星球,在地面上許多困擾著我們的問題,說不定能透過不同的視點,發現迎刃而解的方法,這才是人們前往宇宙的真正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卖花人 发表于 2015-6-23 23: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陸生的告白: 我以為,「中華民國」只是歷史課本中的某個朝代名。

  臺灣和我想像得很不一樣

  "Dear 大牛:
  臺灣和我想像得很不一樣。比如,我一直以為中華臺北是中華民族的中華,不曾想原來是中華民國的中華。入境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外國人,來之前可沒人跟我說過這些。" -臺灣不是我的家

  2011年,台灣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大學、取得學位。這是在兩岸交流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一群學生們踏上寶島的土地,想看看這在課本中時常出現,卻無法實際見著的小島。那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台灣。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來到台灣他們代表的不只是來自某個地區,或省份的學生,而是更高一個檔次,代表另一個「國家」。對台灣的認知,陸生們受到一再又一再的震撼。而身分的認同,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在他們心中,台灣存在著哪些與他們想像差之千里的弔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卖花人 发表于 2015-6-23 23: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陸生的告白: 我以為,「中華民國」只是歷史課本中的某個朝代名。

  臺灣和我想像得很不一樣

  "Dear 大牛:
  臺灣和我想像得很不一樣。比如,我一直以為中華臺北是中華民族的中華,不曾想原來是中華民國的中華。入境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外國人,來之前可沒人跟我說過這些。" -臺灣不是我的家

  2011年,台灣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大學、取得學位。這是在兩岸交流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一群學生們踏上寶島的土地,想看看這在課本中時常出現,卻無法實際見著的小島。那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台灣。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來到台灣他們代表的不只是來自某個地區,或省份的學生,而是更高一個檔次,代表另一個「國家」。對台灣的認知,陸生們受到一再又一再的震撼。而身分的認同,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在他們心中,台灣存在著哪些與他們想像差之千里的弔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卖花人 发表于 2015-6-23 23:46: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陸生的告白: 我以為,「中華民國」只是歷史課本中的某個朝代名。

  臺灣和我想像得很不一樣

  "Dear 大牛:
  臺灣和我想像得很不一樣。比如,我一直以為中華臺北是中華民族的中華,不曾想原來是中華民國的中華。入境的時候我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外國人,來之前可沒人跟我說過這些。" -臺灣不是我的家

  2011年,台灣開放陸生來台就讀大學、取得學位。這是在兩岸交流上的一個重大事件。一群學生們踏上寶島的土地,想看看這在課本中時常出現,卻無法實際見著的小島。那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台灣。他們意想不到的是,來到台灣他們代表的不只是來自某個地區,或省份的學生,而是更高一個檔次,代表另一個「國家」。對台灣的認知,陸生們受到一再又一再的震撼。而身分的認同,也是一次又一次的衝擊。在他們心中,台灣存在著哪些與他們想像差之千里的弔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11 00:14 , Processed in 0.54936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