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2887|回复: 0

[轉載] 连传芳:试论闽台客家文化渊源

[复制链接]
关天培 发表于 2016-4-25 2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亚太经济》客家文化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专辑。
作者:连传芳
《三明侨报》编辑、记者,
三明客家与华侨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三明客家》杂志编委、编辑。
2010-5-30




试论闽台客家文化渊源
内容摘要:闽台两岸客家人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闽台客家人不仅地缘关系密切,更有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近年来,海峡两岸客家人不断加强交流与合作,客家文化研究日趋盛行。本文就闽台两岸客家历史渊源、迁徙情况、文化同宗等方面进行粗浅探讨。



台湾古称“岛夷”、“雕题”、“瀛洲”、“东鳀”、“夷洲”、“流求”或“琉球”、 “东番”,直到明代后期才出现“台湾”的称谓,但是不管称呼如何变化,台湾始终属于中国。台湾有500多万的客家人,而客家祖地就在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的福建宁化。所以要研究闽台关系也必然要涉及到闽台的客家关系。

  一.闽台自古是一家

  根据地质学的研究,在一百万年前,台湾和大陆是连成一片的,后来因地壳运动形成台湾海峡。七万多年前到一万多年前,台湾又和大陆连接。只是一万年前开始的大海浸,大陆和台湾才被海峡隔离至今。但是,台湾海峡最深处不过八十多米,而台湾和菲律宾之间的巴士海峡却深达几千米。在台湾发现的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后期的“左镇人”,据考古学者研究,是从福建等地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台湾的。福建闽侯昙石山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的蚌壳,经碳十四测定,其年代距今3000多年,与台湾高雄林园乡风鼻头遗址的年代相近,而且出土的有段石锛、印纹陶等器物特征十分类似,证明三千多年前的原始文化同出一源。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锐棱砸击石片和石核后,考古专家称,这些石器无论在原料、技术特征、器物风格等方面都与与台湾‘长滨文化'的石器相类似,属于同一种文化类型。 万寿岩船帆洞上层文化中,打制石器与磨制骨、角器共存的文化特征更与“长滨文化”的潮音洞内涵相一致,而年代却比潮音洞久远数千年。

  据史书记载,上古至秦汉时期福建境域是闽越人的天下。那里主要生活着畲族、瑶族等土著居民,公元前110年,西汉中央政府消灭了闽越国,“将其民徙往江淮间”。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在闽中设立了实质性的行政机构——冶县。之后,闽中的行政机构不断扩大。实质性的行政机构的设立为北方汉人的入闽创造了便利条件。自秦开始,极少数闽越族人渡过台湾海峡,披荆斩棘,开发台湾,成为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宋元以后,闽粤先民前仆后继,移居台湾,至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移民活动达到高潮。移民们慎终追远、修族谱、建宗祠、寻根认祖,并以祖籍地名作为在台定居的名称,以激励子孙勿忘故土。传承数千年的文明,承载了闽台血脉亲。血脉相亲由闽越东徙和大陆民众移台两个单元组成,通过闽越古遗址、闽越族与台湾原住民、宋元初渡澎台、郑氏组织移民和清朝移民浪潮等组项,展示闽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海峡两岸客家不仅地缘关系密切,更有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

  二.闽台客家人的祖根在中原

  据考,福建人口有过几次大的迁移。从汉代末年开始,由于战争、动乱和灾荒等原因,中原汉人不断大量向南方播迁。第一次在汉武帝镇压闽越国统治者的反叛后,“尽徙其民江淮间,以虚其地”(见《史记》和《福建通志》);第二次是晋代,永嘉之乱,“衣冠如闽者八族”(见《三山志》);第三次是唐总章三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率五十八族军校开辟漳州郡(见:福建《漳州志》、河南《光州志》);第四次是唐末王氏。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数万农民起义队伍占领福建全省。 并于后来建立闽国(见《王氏史》和《福建通志》)。这四次中以第三、第四次南迁人口最多,影响最大。其中最有影响的有:西晋的“永嘉之乱”,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举义。唐高宗时,福建南部蛮獠叛乱,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朝廷之命前往平息,后又率中原五十八姓数千军校开发漳州。陈元光死后被当地人尊为“开漳圣王”,各地建祠纪念。黄巢之乱时,当地家族大姓纷纷举家南迁。他自豫东南经安徽转江西,而入福建,当时随王审知入闽者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曹、周、廖、庄、苏、何、高、沈、卢、孙、付、黄、薜、韩等27姓。中原汉人南迁的路线基本上是皖、苏、赣、闽、粤,进而粤、台、桂、川等。北方汉人的到来,使闽西、赣南、粤北人口成倍增加,从而促进了当地的快速发展。北宋的“靖康之变”以及明末清初郑成功、康熙朝收复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率部两万五千余人入台,施琅率军征台时进驻人员也超过了两万。对“开漳圣王” 陈元光,很多闽人迁台后仍十分崇拜他,纷纷立祠敬拜,至今台湾有陈圣王庙60多所。在北人开发南方中,陈元光、王审知影响最为巨大和久远。厦门大学黄典诚教授,研究论文指出:“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固始。

  三.闽台客家人的几次迁徙

  那么,古代中原汉人南迁后,又为何东渡台湾呢?其实在中原汉人南迁的同时,闽台也相应有过几次人口大交流:中原人迁往闽粤主要原因,是战乱和自然灾害。福建素有“三山一田”之称,耕地有限,随着北方士民的大量入闽,福建由地旷人稀、经济落后变为地狭人稠、经济发达的地区,宋代以后人地关系日趋紧张,有诗曰:“水无涓滴不为用,山到崔嵬犹力耕。”人均耕地的减少,使人们难以为生,便开始转向对外移民,福建因此成为全国输出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福建对外移民的流向:一是向内地其它省份迁移;二是向海外迁移;三是向台湾迁移。而生活在穷乡僻囊,又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客家人其出路只有向外发展。其实,由于福建与台湾地理位置毗邻和关系密切,早在先秦时期,闽越族已经陆续移居台湾,成为台湾岛的先民。福建客家人移居澎湖、台湾始于宋代。北宋末年,黄河流域继中唐、五代以来大动荡之后,又遭金元等少数民族的侵扰,黄河流域河南等地,成为金蒙必争地区,频繁的战乱,使河南各地大片的良田沃土荒废。“自南宋蒙古人灭金之后,有些人为了不愿在蒙古人统治下生活,就渡海避乱;有的为台风所飘,而到台湾,各自选择居住地方,安居下来……但他们还保留下来自己的语言没有改变”。而首次移民高潮,应是明天启年间,以颜思齐、郑芝龙为首的海上武装集团占据台湾北港时,适逢福建沿海旱灾,三千左右泉、漳府属贫民竞相投奔赴台。崇祯元年(1628年),福建饥荒,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支持下,招徕沿海灾区饥民数万人移民台湾垦殖。这是第一次有组织的福建向台湾大移民。南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郑氏军队及眷属约3万多人,当时除命各军分区屯垦外,还大力招徕因清廷“迁界”而流离失所的大陆沿海民众,“不愿内徙者数十万人东渡,以实台地”,主体仍是福建沿海泉、漳各县居民。清代是福建民众移居台湾的重要时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兵收复台湾,全国政治统一, 自康、雍始,至乾、嘉年间,福建民众相继赴台,导致台湾由南到北、由西向东的垦殖运动全面展开。尤其清政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开放台湾鹿港与泉州蚶江港对渡,五十七年(1792年)又开放淡水八里岔与蚶江及福州五虎门通航,推动了移民潮的高涨。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全台湾的汉族人口已达194.5万人。光绪元年(1875年),钦差大臣沈葆祯的开禁建议得到清政府批准,历时200多年对台湾实行半封锁的政策宣告结束。为了更好地组织垦殖,清政府在厦门、福州、汕头、香港等东南沿海各设招垦局,免费运送移民渡台,这样移居台湾的福建等地人民又有增加。至1895年全台人口已达370多万。日本占领台湾后,有些在台移民又返回内地。于是有许多福建客家人东渡台湾,台湾现有县志中也不断出现台闽同源的论述。台南县《李氏族谱中》:“先世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潮入闽”。台北新庄镇《鸿儒蔡氏族谱》中:“先世居光州固始。唐武后垂拱二年,从陈元光入闽”。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祖籍也是河南固始县人。《郑成功墓志载》:“义讳成功,字明严,号大林,姓郑氏,先世自州固始县入闽”。至今台湾及闽南一带,陈、林、黄、郑四大家族的族谱上,也都明确的记载,其先祖为河南光州固始人”。

  四.闽台客家人的政治经济交流

  富有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和反抗精神的客家人,对台湾的开发和保卫台湾立下不朽的功绩,这从有关文献记载可以找到佐证。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1万官兵到达“夷洲”(台湾),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公元589—618年)称台湾为“流帮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隋大业六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福建客家人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客家人开拓澎湖以后,开始向台湾发展,他们带去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2世纪中叶,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戌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荷兰殖民者实行强制统治,把土地据为已有,强迫人民缴纳各种租税,掠夺台湾的米、糖,把其收购到的中国生丝、糖和瓷器经台湾转口运往各国,牟取高额利润。荷兰殖民者的统治,激起了台湾客家人的反抗。1652年9月,客家人郭怀一领导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它充分表现了客家人的反抗精神。1684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至1811年,台湾人口已达190万,其中多数是来自福建、广东的客家人。客家人和闽难人及当地土著居民大量开垦荒地,使台湾成为一个新兴的农业区域,并向大陆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陆输入的日用消费品和建筑材料等,使台湾的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这个时期,台湾与福建、广东的来往十分密切,中华文化更加全面地传入台湾。

  五.闽台客家文化共同根植于河洛文化

  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一支优秀的民系。她是在大批汉人的南迁闽粤赣边区后,形成了一个特殊民系。历史上的迁徙和偏僻山地的环境,使客家形成了既有汉族又有自己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人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与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自己独特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移民和山区居民的色彩。但“万变不离其宗”,与河洛文化保持着血肉般的传承关系。因为,寓居于赣南、闽西、岭南的客家人从河洛地区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和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如语言、习俗、宗亲、教育、伦理、礼仪等等,有的已历千载而至今沿袭如初。而这些先进技术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又随着客家人的迁台而逐渐在闽、粤、台等客家人聚集的地方生根和传播,由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历时跨度较长,且居住辽阔,与各地土著民族杂处,因而所形成的“客家文化”也吸收了一些地方特色,但其核心、精髓和根底,还是河洛文化,如尊崇先祖,讲究郡望,重教尚礼等。而明末清初时期,福建的客家人陆续东渡台湾。所以如今台湾的汉人大多是闽、粤沿海一带的闽南人或客家人。他们无时不心系中原,至今有许多台湾人和侨居异国的客家人还自称为“河洛郎”,念念不忘“根在河洛”。台湾高绪观先生所著《台湾人的根———八闽全鉴》中记述:台湾人文礼俗源于中土,相袭八闽,举几信神拜佛,敬天祭祀。婚丧喜庆,衣冠礼乐,四时年节,以及习俗人情,皆是祖宗流传而来的”。  

  1.闽、台客家方言同属河洛语系。“客家文化最代表者为客家话及山歌,此两项为客家人之鲜明标志”。美国耶鲁大学韩廷敦教授在其《种族的品性》一书中说:“关于客家人的情形,第一件可注意的事,便是他们的方言,他们说的实在是一种官话,和四围非客家人的话很不相同,但是很象现在中州河南的话。客家人原出北方,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来”。由于闽、台客家人多居山区,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甚少等原因,从而使得客家话中保存了许多古代汉语的词汇、语音和语法,如无齿唇音、无翘舌音,单音节词比较多,因而被语言学家称为古代汉语和中原音韵的“活化石”。客家方言中至今还大量保留和使用河南方言的,如,例如,称太阳为“日”,称姐姐为“姊”,称吃为“食”,称好了为“好矣”,称很好为“肆好”,或“已好”。这些辞语都是古代的雅言,是古代正统文学所常用的词汇。 又如,客家方言与河洛方言相同的词汇:“逢”曰“碰”,谓束缚坚甚者为“绷紧”,折谓之“扌月”;茎谓之“梗”;称兄曰“哥”,称筷子为“箸”,谓合算曰“划算”等等。 至于客家山歌,“它既保留了客家祖居地——中原的文化神韵,又有华南文化的异彩”。因而闽、台客家人很自豪地称他们所讲的方言为“河洛话”。

  2.闽、台客家民间习俗源自河洛古风。民俗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民族或民系区别于其他民族、民系的基本标志。客家人久居东南,在与当地土著(古越后裔和畲、瑶族)相互影响中产生的客家文化虽因所居地理区位的不同而有所异,但其民间风俗及大众信仰之主流,所传承的仍是中原的古朴之风。如:在婚俗上,从议婚、定亲到迎娶,其程序和各种礼仪,闽、台与中原一样,既郑重其事,又有相同的繁文缛节;在丧俗上,闽、台与中原一样,厚葬的理念根深蒂固,重视落叶归根,主张入土为安,讲究各种祭祀敬拜仪式;在岁时节令方面,闽、台地区的节庆虽然很多,但与中原一样,最为人所重的是春节。

  3.闽台客家人血缘同源。福建和台湾之间在血缘上的密切关系从海峡两岸宗亲折谱牒和来自两岸的调查资料中可得到充分印证。从1957年台湾人口普查资料看出:当时台湾同胞户数在500户以上有100种大姓,其中有63姓氏族谱材料记载先祖在晋末、唐初或唐末是来自中原迁往福建的,这63姓中计有67.05万户。占台湾省总户数80.9%。据美国犹他家谱学会的调查,台湾民间存有新旧谱20000多种,其中有10613种记载大陆24个省市251个姓氏向台湾移民开墓祖的资料,祖籍福建的姓氏谱有4730部。尽管海峡两岸已经面世或收集到的谱牒记载的向台湾移民开基祖名字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但现有谱牒已足以证明台湾和祖国大陆特别是和福建间血缘关系的密切。福建西北部山区的客家人,是现在台湾居民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李氏,其中一支是从福建永定迁去的。根据永定湖坑李氏族谱、奥香楼下李氏族谱和《楼下李氏家族史简表》:火德公的曾孙三五郎在元朝末年迁到永定湖坑镇开基,其曾孙李德玉(万九郎)移居湖坑奥香楼下村,成了楼下自然村的李氏一世祖。 德班公传下第13代李荣显,生于雍正辛亥年(1731 年),中年移居台湾淡水。其他如台湾浊水溪畔的诏安客属群落,分成七大部分,称为“七嵌”。据台湾学者调查,七嵌之所以要分为七块,是因为该地最大宗族“张廖”有七条祖训,后代子孙谨遵祖训,事业发达,子孙繁衍日益增多,终于遍布于七嵌地方。

  4.闽、台客家人信仰相似。福建的客家移民,不但给台湾带去劳动力、生产技术和文化艺术,也带去了宗教信仰。闽台宗教信仰关系的建立,是与闽粤人民移居台湾,开发建设台湾的活动交织在一起的。移民动身时,随身携带的原祖籍地供奉的神像或香火袋,随着入台后开垦成功与村社的形成,便在台湾扎下了宗教信仰的根基。台湾民间供奉的各种神灵,由福建传入,其祖庙都在福建。这一部分的文物文献和历史场景,再现了闽台之间在信仰关系上渊源与来往。佛教在宋代即由福建移民传入台湾,明末清初的时候,随着大量闽人入台,佛教信仰在台湾的传播更为广泛。 台湾民间信仰有别于正规宗教,它没有系统的宗教理论,没有严格的教规和严密的宗教组织。但闽台之间却同建城隍庙、同筑土地庙、同祀妈祖娘、同拜慈济公、同崇开漳王、同祭郭圣王、同信王爷神、同求临水夫人等庙宇。道教是传入台湾最早的宗教。据有关文献记载,早在唐代中叶就有道士进入台湾。传入台湾的道教以正一道为多。由于正一道主要以符箓科仪为主,所以台湾道士重醮仪,以持戒清修的全真道士罕见。台湾正一道士又分红头师公和乌头师公两种。红头师公着红道冠用红布包头,以掌加持祈祷为主,主要度生,下有三奶派、金天派等。乌头师公着黑道袍用黑布包头,以掌握葬祭为主,度生也度死,下有瑜珈派、灵宝派、老君派、天师派等。台湾民间信仰的众多神灵,绝大部分源于福建。从中可看出,闽台客家人的信仰与传统河洛民风一脉相承,并深深地烙刻着中原农耕文化的印痕。

  5.闽台客家民间艺术源自一宗。同一民族产生相同的文化,同一文化产生相同的艺术,台湾的艺术就是中国艺术的一部分。如,芗剧(歌仔戏)是流行福建于闽南漳州、厦门、泉州一带的剧种,也是全国360多个剧种中唯一根植于海峡两岸的地方剧种,受到两岸客家人的喜爱。歌仔戏起源于闽南漳州芗江一带的客家剧,在明清时期由移民带入台湾,以后又糅合当地的“七字四言”小调,再吸收京剧中的行头、道具、场面、音乐、剧本等特色,形成今天的歌仔戏。歌仔戏长盛不衰,流行全岛。还有流行于客家地区的提线和布袋木偶,于明末随着闽粤移民传到台湾,很快流行岛内各地。台湾的布袋戏还分成南管、北管、潮调三种不同流派。此外,传入台湾的大陆地方戏戏种还有很多,主要有采茶戏、车鼓戏、大人戏、童子戏、弟子戏、傀儡戏、皮影戏等。这些剧目和布袋戏、歌仔戏一样,大都能从闽粤地区找到它们的源头,大都是随闽粤移民赴台而传入的。从中可知,作为华夏文明的核心文化的河洛文化,是客家文化及闽台文化的根,是维系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精神文化纽带。

  6.闽台客家人具有相同的客家精神。客家作为中国汉族体系中的一个稳定而又独特的支系,客家精神是客家人所独有的;客家精神寓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同时也有其鲜明的个性。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客家人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凝聚出来的客家文化的深层内涵。它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过程及迁入地的社会、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密不可分。客家精神,一方面是对中原优秀文化灵魂的继承和发扬,一方面又汲取了入居地的文化因素,从而使得客家精神特点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福建移民在台湾土地上繁衍生息,但他们普遍未数典忘祖,聚族而居,修祠建庙,对祖宗及故土迎来的神祗顶礼膜拜,蔚然成风。台湾客家人也继承了福建客家人这样的精神,并得到进一部发扬,可以说闽台客家人这种精神精神,是福建和台湾客家人的骄傲。

  总之,千百年来的客家历史证明,灿烂的闽台客家文化都根植于深厚的中原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维系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纽带,也是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认同基础,深入研究闽台客家文化就是大力弘扬中原文化精神,对振兴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11 00:49 , Processed in 0.467595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