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767|回复: 0

[轉載] 东海瀛洲是指远来归附,首倡义举的良民地方

[复制链接]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16-3-7 21: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元璋御赐“东海瀛洲”考证
来源:崇明县博物馆,陆茂清 收藏



图备注:”东海瀛洲“图(罗希贤 绘画)
众多的人以为,明太祖朱元璋美称崇明“东海瀛洲”仅仅是传说而已。其实,这并非传说,历史上确有此事,且是御赐的墨宝。以前,由于史料的禁锢,难以寻觅;或是史料的单一,不便贸然公示,所以相当长的时间里,未见确凿的论证。
近时,崇明县档案局编辑点校的历朝《崇明县志》出版,包括明朝正德版、万历版,清朝康熙版、雍正版、乾隆版、光绪版,以及民国版共七部,为考证明太祖美称崇明“东海瀛洲”的史实开了方便之门。

多部县志载有明太祖题赐“东海瀛洲”史事
明太祖美称崇明“东海瀛洲”事,四部《崇明县志》中有五处记载。

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刻本《崇明县志》卷之一《舆地志·沿革》:我太祖高皇帝起兵之五年,岁在(乙)[己]亥,时苏为张士诚所据,命大将军、右丞相徐达讨之,知州何允孚率崇众归附,太祖大喜曰:“若辈远来,首倡义举,真良民也!”辄御制飞白“东海瀛洲”四字赐允孚,崇因安堵如故。洪武二年,改州为县。


二,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刻本《崇明县志》卷第二《沿革》:明洪武起兵之十五年,时苏州为张士诚所据,命大将军、右丞相徐达讨之,知州何永孚率崇众归附。上喜,御书“东海瀛洲”四字赐永孚。崇安堵如故,因称古瀛洲。二年,以地坍户减,降州为县。


三,清雍正五年(1727)刻本《崇明县志》卷之二《沿革》:明洪武元年,苏州为张士诚所据,命大将军、右丞相徐达讨之,知州何永孚率崇众归附,上喜,御书“东海瀛洲”四字赐永孚。崇安堵如故,因称古瀛洲。二年,以地坍户减,改州为县。


四,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崇明县志》卷一《沿革》:明太祖吴王元年,苏州为张士诚所据,命大将军、右丞相徐达讨之,知州何永孚率崇众归附,太祖喜,书“东海瀛洲”四字赐之。崇安堵如故,因称古瀛洲。洪武二年己酉,以地坍户减改州为县。


五,清乾隆朝《崇明县志》卷十四《名宦志·循良》:何永孚,崇明知州,时值元末大乱,张士诚据有吴地,明太祖命右丞相徐达讨之,永孚率众款附。太祖大喜,御制飞白“东海瀛洲”四字赐之,崇得安堵。


关于崇明知州的姓名,万历朝《崇明县志》中称“何允孚”,其他各部县志均称“何永孚”,今以“何永孚”为正。
    县志中“太祖高皇帝”、“明洪武”、“明太祖吴王”,指的都是明太祖朱元璋。“太祖”,朱元璋的庙号,帝王去世后在太庙里立位享祀时的名号。“高皇帝”,朱元璋的谥号,帝王驾崩后朝廷根据其功德给予的称号。“洪武”本是明太祖用于纪在位之年的年号,明清时代皇帝终身只用一个年号,年号成了皇帝的代称。朱元璋早年当过吴王,后人编写其在吴王任上事时,以“吴王”称之。

明太祖题赐“东海瀛洲”的时间与地点
    明太祖题赐崇明“东海瀛洲”的时间,四部县志的说法既不具体,也不一致。万历朝《崇明县志》为“我太祖高皇帝起兵之五年,岁在(乙)[己]亥”;康熙朝《崇明县志》为“明洪武起兵之十五年”;雍正朝《崇明县志》为“明洪武元年”;乾隆朝《崇明县志》为“明太祖吴王元年”。
    “太祖高皇帝起兵之五年,岁在(乙)[己]亥”。原文纪年为元至正十九年,即公元1359年。
    “明洪武起兵之十五年”。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是他起兵反元的开始,起兵之十五年即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1366年。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登位称帝,成为明朝开国皇帝,定年号“洪武”,洪武元年,即公元1368年。
    “明太祖吴王元年”,朱元璋于元朝至正二十四年称吴王,这一年是公元1364年。
    综上所述,四部县志中所云明太祖题赐“东海瀛洲”的时间,分别在1359年、1366年、1368年、1364年。
    究竟是哪一年呢?当然难以确定了。好在四部县志有一个相同的提法,就是“时苏州为张士诚所据,命大将军、右丞相徐达讨之,知州何永孚率崇众归附。”
    据《明史·太祖本纪》,至正二十六年八月,徐达率20万大军东征张士诚。另据《七修类稿》,实际指挥东征的是俞通海。这就可以确定,明太祖题赐“东海瀛洲”的时间,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以后。
能否再确切一点呢?
    几经翻查,从光绪朝《崇明县志》卷八《职官志·文职官表》找到了答案:“知州,何永孚,至正二十六年(到任),是年十一月降于明。” 民国十九年(1930)刻本《崇明县志》卷十《职官志·文官表》里有同样的记载。
    由此推算,明太祖御制“东海瀛洲”,应在至正二十六年(1366)的十一月或十二月。
    其时,称“吴王”的朱元璋定都应天(今江苏南京)。崇明是州的建制,属地方政区的第二等,地位在县之上,徐达东征得了崇明州,算是一件大事,又是不战而得,于是让归附的知州何永孚前往应天拜谒朱元璋。朱元璋十分高兴,着实赞许了几句,并“御书‘东海瀛洲’四字赐永孚。”

明太祖题赐“东海瀛洲”的经过
    朱元璋于元末至正十二年(1352)二月,投身郭子兴为首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连年征战中以军功升为左副元帅,至正十六年(1356),被诸将奉为“吴国公”,消灭了劲敌之一的大汉皇帝陈友谅后,于至正二十四年(1364)即吴王位。至正二十五年(1365)十月,朱元璋下令讨伐南方的最后一个劲敌、也称“吴王”的张士诚。这时的张士诚,拥有北至徐州、南至绍兴的广大地盘,以平江(今江苏苏州)为都城。
    奉朱元璋之命讨伐张士诚的,是大将军兼右丞相徐达。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间,徐达率20万大军出征,兵分两路,一路取江北的通州、泰州、高邮等地,另一路取江南的湖州、绍兴、嘉兴、松江诸城,兵锋直达扬子江口。
    大兵压境,崇明知州何永孚审时度势:岛上既无重兵固守,外援也已无望,吴王朱元璋雄才大略,兴的是仁义之师,上合天意,下得民心,理应顺应大势,另择明主,于是向徐达投诚,献上崇明疆域图与知州官印。
    徐达兵不血刃取了崇明州,甚为欣慰,称赞何永孚深明大义。不日大军西返,嘱何永孚与岛上绅商随行,往应天觐见朱元璋。朱元璋听说何永孚带领崇明军民归顺,心中大喜,作嘉勉道:“你等率先举义起事,远道而来诚心归附,真是善良百姓。”当何永孚介绍崇明浮悬江海之上的地理位置,以及丰富物产、四时美景时,朱元璋深表赞赏,将崇明比作传说中的海上仙山瀛洲,当场令捧上文房四宝,挽袖提笔,挥写了“东海瀛洲”四字赐给何永孚。
    何永孚的明智之举,使崇明免遭了兵火之灾,如原先一样安宁,也因此称为古瀛洲。这位降臣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继续担任崇明知州,直到洪武元年(1368)十一月任满离职。第二年崇明因地坍户减,改州为县,刘秩由崇明知州改任崇明知县。
    从县志看,明太祖题写的“东海瀛洲”为“飞白”书。飞白,书法的一种字体,笔画中丝丝露白,给人以飞动之感,故名。
    时下所说的“名人效应”吧,自大明开国皇帝御赐崇明“东海瀛洲”后,“瀛洲”两字被广泛应用,诸如:瀛洲巷、瀛洲铺、瀛洲书院、瀛洲仙景、瀛洲八景、瀛洲诗抄、瀛洲古调、瀛洲公园、瀛洲日报、瀛洲竹枝词……嘉靖三十四年(1555),崇明县城四门改以新砖建筑,城东门上方高悬“东海瀛洲”四字;万历二十九年(1601),新任知县张世臣命名县署正堂为“古瀛洲牧爱堂”。”东海瀛洲“图(罗希贤 绘画)






注:
崇明岛(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沙岛,但是你知道它形成过程中一波三折的历史演变吗?回顾历史,1300多年以来,由于江海冲突以及人文原因,崇明的治城曾历经“五迁六建”的沧桑变迁,涨涨坍坍、坍坍涨涨。


崇明治城的“五迁六建”
唐武德年间(618—627),长江口涨出东、西二沙,是为崇明岛前身。五代十国时期,于西沙置崇明镇。北宋天圣三年(1025),续涨出姚刘沙与东沙接壤。建中靖国初(1101),于姚刘沙西北50余里处涨出三沙。由于有渔盐之利,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设置天赐盐场。期间建置沿革、废立兴替,崇明治城的规模演变,资料相对缺乏。直到元代以后,才有了“五迁六建”的记载。

始创风化的天赐场州城
元朝至元十二年(1275),朝廷派原广西横州知州薛文虎来到崇明镇。至元十四年(1277),他认为崇明人民日益增多,物产丰盛,又是边疆要地,事关重大,请求升镇为州。朝廷许可,任命薛文虎为首任知州,并将崇明隶属扬州路。当时长江入海口偏西,主航道在北,崇明沙洲大半都在海潮中,土咸盐重,不宜耕植而适合种芦苇和晒盐。盛行滩涂种青、收割芦苇、编芦席出售,经济效益非常好。至元间,江淮永丰庄、江浙宝成庄共输纳芦苇税中统钞3861锭30两5钱,占崇明税收的绝大多数。可见芦苇业、盐业是当时崇明经济的支柱。

元朝
延祐三年(1316),松江府上海县人任仁发以奉政大夫的身份出任崇明知州,修办学校,阐明教化。泰定四年(1327),千户杨世兴捐资修建学宫大成殿五间,后来随城迁走。
至正十二年(1352),天赐场州城南部为潮汐冲啮,最终坍塌。
至正十七年(1357),明太祖朱元璋起义后的第5年,苏州一带被张士诚割据,大将军右丞相徐达讨伐他。
崇明知州”何允孚”率众归附”徐达”部将”俞通海”。
朱元璋大喜道:“你们远来归附,首倡义举,真是良民啊!”
于是朱元璋亲笔书写“东海瀛洲”4个大字赐给何允孚,崇明称“瀛洲”自此始。

明朝洪武初年,江流变化,大片盐田坍没,灶户逃亡,盐税缺失。由于盐场消失,经济战略价值下降,朝廷在洪武二年(1369)将崇明降州为县,崇明称县自此始。洪武八年(1375),因觉得离扬州太远,就将崇明改为隶属附近的苏州府。


明朝成祖永乐三年(1405),郑和从刘家港出发远航东南亚,先后七下西洋,堪称壮举。由于郑和宝船太大,吃水太深,刘家港水浅,而崇明沿岸水深,所以他曾把许多宝船停泊在崇明宝船港待命出发。




图:十六世纪的崇明岛。

明嘉靖八年(1529),东沙秦家符城被海潮冲刷导致坍塌,知县杜畿将县城西迁到一水之隔的三沙。三沙在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年(1101)涨出,因三次叠涨而成得名。还有一个说法是有句容朱、陈、张三姓最早开荒居住而得名。今崇明县城西门外有一条南北纵贯全岛的河道叫三沙洪,它的北段一块区域就是以前的三沙。





图:清初《天下郡国利病书》所载崇明长沙、平洋沙县城图。


明嘉靖十九年(1540),崇明三沙马家浜西南的旧县城遭遇“海啮东北隅”。二十九年,知县尹辙在里耆黄惟用的倡议下,与崇明籍官员侍御施一德商量后,决定将县城卜迁于平洋沙。这是崇明县城的“四迁五建”。尹知县任内,议定的城基为七里三分,城池深一丈,阔十余丈。“公廨草创”,县城仍为土城。
嘉靖三十三年,因遭遇倭寇的骚扰,巡抚周如斗呈请拨银一万两赈济,秋粮全部免除。次年五月,周如斗鉴于“土城人民易于逃窜”,奏请帑金四万两,修筑砖城,具体由知县纪元凯负责。四门匾额:东门东海瀛洲,西门姑苏巨镇,南门青龙要津,北门江汉朝宗。太仓籍进士张寰撰写了《纪邑侯迁平洋沙筑建砖城记》,文章中说:平洋沙“在三沙西南,袤六十里,广二十里,壤腴土丰,宜秔宜稌。”与三沙一水之隔,相距三十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5-16 02:44 , Processed in 0.40086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