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1685|回复: 1

[轉載] 李之藻与《坤舆万国全图》

[复制链接]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17-4-3 04: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题:《坤舆万国全图》作者为中国官员「李之藻」
文:刘炜



1、1602年8月《坤舆万国全图》是明朝的平禄寺少卿、知州、太仆寺卿、南京工部员外郎李之藻画的。20岁时(1585),曾作《中国十五省地图》。后在利玛窦处见到《山海舆地全图》,不久即刻制《坤舆万国全图》。







2、(上图)南京博物院版本《坤舆万国全图》是万历皇帝于1608年《坤舆万国全图》原图完工六年后,命太监仿效摹绘,并不是原图,《利玛窦日记》中写道:太监图中有利玛窦在《坤舆万国全图》的撰文落款就认为这是利玛窦绘制的“中有利玛窦神父之名,太监之给役内廷者,或指以示皇帝,故命就利神父取图也”。因此,附会为利玛窦制图,造成了《坤舆万国全图》多年来的认识问题。







3、(上图)钱塘张文焘和明朝宫廷太监及北京刊刻商李我存一样只是李之藻所做原刻本,刊刻图纸的过纸者,而不是作者---李之藻。





南京博物院版本《坤舆万国全图》是万历皇帝命皇宮太監于1608年摹繪




1584年利玛窦按肇庆知府王泮的要求于在1584年1 1月底完成翻刻工作并被正式刊印,命名为《山海舆地全图》。翻刻参考了利玛窦从欧洲带来的比利时人安特卫普人Abraham Ortelius绘制于1564年的1570年刊印版本的《世界地图》,并将中国放置在地图主要位置。

1599年利玛窦按照南京刑部主事吴中明的要求,修订《山海舆地全图》,绘制一幅较大的地图,增加了榜题文字,仍命名为《山海舆地全图》。

1601年,李之藻与利玛窦在北京相见,李之藻要求翻刻《山海舆地全图》,同前几次世界地图的翻刻不同,这一次新版世界地图的绘制是由李之藻在利玛窦的协助下进行。李之藻在1602年8月完成了新版世界地图的绘制工作,这幅绘制精良的地图随即被刻印发行,并被命名为《坤舆万国全图》。

该地图由六幅条屏组成,经装裱组合为一整幅大地图。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世界地图和所附诸小图的说明、各种动物。其中两篇撰文署名利玛窦,未署名的说明文字和图表中的大部分作者是李之藻。另一部分是序文题跋,有利玛窦的自序以及李之藻、陈民志、杨景淳、祁光宗的题跋。图中还摹有3个印记,2个为椭圆形,1个为正方形,均为耶稣会的会徽(说明:利玛窦与李之藻均为耶稣会的信徒)。





附:

     1、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序:

     窦也跄伏海邦,窃慕中华大统万里声教之盛,浮槎西来。壬午(1582)解缆东粤,粤人士请图所过诸国,以垂不朽。彼时窦未熟汉语,虽出所携图册与其积岁札记,细绎刻梓,然司宾所译,奚免无谬。庚子至白下,蒙左海吴先生之教,再为修订。辛丑来京,诸大先生曾见是图者,多不鄙弃羁旅,而辱厚待焉。缮部我存李先生夙志舆地之学,自为诸生,编辑有书。深赏兹图,以为地度之上应天躔,乃万世不可易之法;又且穷理极数,孜孜尽年不舍。歉前刻之隘狭,未尽西来原图什一,谋更恢广之。余曰:“此乃敝邦之幸,因先生得有闻于诸夏矣。敢不廛意,再加校阅。”乃取敝邑原图及通志诸书,重为考定,订其旧译之谬,与其度数之失;兼增国名数百,随其楮幅之空。载厥国俗土产,虽未能大备,比旧亦稍瞻云。

      2、李之藻 《坤舆万国全图》跋文

      舆地旧无善版,近《广舆图》之刻本,唐贾南皮画寸分里之法,稍似缜密。然取统志省志诸书详为校(敷),所在四履远近亦复有漏。缘夫撰述之家,非凭纪载,即访(鞧轩),然记载止备沿革,不详形胜之全,(鞧轩)路出迂回,非合应弦之步,是以难也。禹贡之内且然,何况绝域?不谓有上取天文,以准地度,如西泰子万国全图者。彼国欧罗巴原有镂版法,以南北极为经,赤道为纬,周天经纬捷作三百六十度,而地应之。每地一度定为二百五十里,与唐书所称三百五十一里八十步而差一度者相仿佛,而取里则古今远近稍异云其南北则徵之极星,其东南则算之日月衝食,种种皆千古未发之秘。所言地是圆形,盖蔡邕释《周髀》已有天地各中高外下之说,《浑天仪注》亦焉地如鸡子,中黄孤居天内。其言各处昼夜长短不同,则元人测景二十七所,亦已明载。惟谓海水附地共作圆形,而周圆俱有生齿,颇为创闻可骇!要子六合之内,论而不议,理苟可据,何妨求野。圜象之昭昭也,昼视日景,宵窥北极,所得离地高低度数,原非隐僻难穷,而人有不及察者,又何可轻议于方域之外。沈括曰:古人候天,自安南至岳台(鑱)六千里,而北极差十五度稍北不已,庸讵知极星不直在人上乎?夫极星在人上,是极星下有人焉。再北而背负极星,其理可推也。元人测景虽远止于南北海二万里内,而北极所差已五十度。西泰子汎海,躬经赤道之下,平望南北二极,又南至大浪山,而见南极只高出地至三十六度,古人测景曾有如是之远者乎?其人恬淡无营,类有道者,所言定应不妄。又其国多好远游,而曹习于象纬之学,梯山航海,到处求测,踪逾章亥,算绝挠隶,所携彼国图籍,玩之最为精备,夫也奚得无圣作明述焉者。异人异书,世不易(遘),惜其年力向衰,无能尽译。此图白下诸公曾为翻刻,而幅小未悉。不佞因与同志为作屏障六幅,暇日更事杀青,厘正象胥,益所未有,盖视旧业增再倍,而于古今朝贡中华诸国名尚多阙焉。意或今昔异称,又或方言殊译,不欲传其所疑,固自有见,不深强也。别有南北半球之图,横剖赤道,直以极星所当为中,而以东西上下为边,附刻左方。其式亦所创建,然考黄帝《素问》已有其义。所言立于午而面子,立于子而面午,至于自卯望酉,自酉望卯,皆曰北面。立于卯而负酉,立于酉而负卯。至于自午望南,自子望北,皆曰南面,是皆以天中为北,而以对之者为南,南北取诸天中,正取极星中天之义。昔儒以为最善言天,今观此图,意与暗契。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于兹不信然乎?于乎!地之薄厚也,而图之(鍺)墨,顿使万里纳之眉睫,八荒了如弄丸。明昼夜长短之故,可以挚历算之纲,察夷(擙)析因之殊,因以识山河之孕,仰俯天地,不亦畅矣。大观而其要归于使人安稊米之浮生,惜隙驹之光景,想玄功于亭毒,勤昭事于顾諟,而相与偕之乎大道。天壤之间,此人此图,讵可谓无补乎哉!                                                                    浙西李之藻撰

    3、陈志民 《坤舆万国全图》跋

    西泰子之有是役也。夫宁是浮舟(纂)局,胫之所不走而以卧游。盖裴秀六体蟹匡尔,计然五土蝉(餧)尔,亥之步而章之搜至涯而友尔,方之此图,穷青冥,极黄垆,四游九瀛之所未尝而(垒垒)焉。胪而指诸掌,彼恶溪沸海,陷河悬度,直以甕(蒱)语人,而叱夜郎为大于汉,此亦胥象之侈事,柱鼇之旷则矣。夫西泰子经行十万里,越廿(懻)而届吾土,入长安,李善部旦暮而过之,遇亦奇矣哉!                                       

    4、杨景淳《坤舆万国全图》题记

漆园氏曰:六合之内,论而不议。子思子亦曰:及其至,圣人有所不知,夫惟不知,是以不议。然未尝不论,亦未尝不知也。章亥之步,地所从来矣。《禹贡》之书,历乎九州;职方之载,罄乎四海。班氏因之而作《地理志》,政治风习,靡所不具。此其大章明较著者。而(质)之六合,盖且挂一而漏万,孰有囊括苞居六合如西泰子者?详其图说,盖上应极星,下穷地纪,仰观俯察,几乎至矣.即令大挠而在,当或采(鏣)之。其仿佛章步羽翼,禹经开拓,班志之(廆)罗者,功讵渺小乎哉!而凡涉之乎(鞧)轩,始之乎心目,亦且穷年,夫岂耳食臆决管窥蠡测者可同日语。而其中有未尽释者,傥亦论而不议之义乎?第西泰子难矣,而知西泰子亦不易。语云:千载而下有知己者出,犹为旦暮遇元之耶律、浙之青田,其一证矣。兹振之氏与西泰子联千载于旦暮,非大奇遘耶?此图一出,而范围者籍以宏其规摹,博雅者缘以广其玄注,超然远览者亦信太仓稊米马体豪末之非(窃)语,宁独与谭天蜗角之论,倘(拀)悠谬之见,并眎之也。不佞淳与振之氏为同舍郎,称莫逆而与西泰子倾盖如故者。兹刻也,盖同心云。

5、祁光宗《坤舆万国全图》题记                    

   昔人谓通天地人曰儒。夫通何容易?第令掇拾旧吻,未能抉千古之谜,何必非管窥也,于天地奚神焉。西泰子浏览诸国,经历数十年,据所闻见,参以独解,往往言前人所未言至以地度应天躔,以读天地之书,为为己之学,几欲道矣。余友李振之甫爱而传之,复画为图说,梓之屏障,坐令天地之大,历历在眉睫间。独于有道之言,嗜如饥渴,故不觉津津道之如此。如以余之叙兹图也,而并以余为之言,则余愧矣。                                               东郡祁光宗题

     6、《利玛窦日记》:

皇帝有旨召吾等,甚急。利玛窦及庞迪我二神父既至灵台诸太监住所,见掌印太监及其它近侍等,颇为张

皇。皇帝自内廷下谕,令备六幅世界地图绢本十二付,盖指昔李我存在京所印之本。此图利神父所制,每付共六幅,幅宽如肘之长,高过其倍,印就,装裱之如纸窗,系其边以带,使可舒合,置于室中。图中有利玛窦神父之名,太监之给役内廷者,或指以示皇帝,故命就利神父取图也。……此本地图曾两度刻于北京,二本尽相同:一本为李我存所刻,李回籍时已将版片带去。又一本乃刻工等所刻,印之以求售,所卖印本颇多,且得善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关天培 发表于 2017-4-3 23: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张文燾《坤舆万国全图》中、日文版


明朝神宗万历30年,张文燾《坤舆万国全图》上面文字内容介绍与地图岛屿参考了:耶穌会士利玛竇、《元史》的内容、元朝绘制《古测景图》、《大明混一图》(1389年)、部分欧洲人的地理文书,并用榜题说明。


《坤舆万国全图》较之其他明代地图有所进步的地方,就是绘制了南、北美洲、南极洲等,附加的几副关於航海、天文、地理的小图、榜题,例如《天地仪》、《赤道北部半球图》、《日、月蚀二图》等。


注:
日本仿制这份彩绘地图现存于日本东北大学附属图书馆,然而这张日本仿制“明朝坤舆万国全图”彩色图内:“”东宁(台湾岛)、大、小琉球(琉球列岛-奄美岛-琉球岛)“”与“”五岛、九州岛“”间隔着”大明海”,日本也间接表明了琉球列岛主权不属于日本领土。
日本收藏“”中日文版彩绘的坤舆万国全图“”,由于是属于再次攀绘的地图,在许多岛屿的中文标注旁边加上”日文“”。
由于日本惯性以窃图方式,篡改颜色标注,如:中国藩属虾夷岛不属日本本土,但日版的却将中国藩属虾夷涂色成与本州岛、四国岛、九州的同色区块。


http://www.liuqiu-china.com/portal.php?mod=view&aid=19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4 01:03 , Processed in 0.50280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