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955|回复: 1

[轉載] 王婷荣:美国施政对琉球地位的影响

[复制链接]
关天培 发表于 2017-3-12 21: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施政对琉球地位的影响
作者:王婷荣。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年08期
文:关天培



摘要:
二战结束后,盟国美国开始军事占领权的托管琉球;美苏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琉球的控制也一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开始执行的日本本土与其冲绳殖民地被强制脱离而分割治理行政权,到美日两国狼狈为奸私相授受的承认琉球(冲绳)是日本的「剩余主权」,直至最后美国擅自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将美国托管下的琉球“施政权”私相授受卖给日本殖民者。整个美苏冷战时期,琉球的地位随着美国政策的改变也不断变化。分析这一时期美国对琉球的统治,对理解琉球地位的变化及琉球目前的状况,则有着很大的帮助。



  一、二战结束后,美国对琉球的“托管”
  1945年在亚洲太平洋战场,日本战败已成定局。4月,美军攻占琉球群岛。1946年1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更加明确地提出,“北纬31度以南、九州至台湾之间的所有岛屿,全部作为战略区域实行托管统治”。

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21号决议》,决定「将日本依据 国际联盟《盟约第二十二条》受委任统治之太平洋各岛屿为战略防区,并将置至于联合国宪章所制定之托管制度之下,并指定美国为托管领土之管理当局。
然而据史载,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的《21号决议》中所指的托管领土是:「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但值得注意是当时并「不包括 琉球列岛」。


1951年,49个国家在旧金山签署了《旧金山和约》,其中第二章“领土”中第三条规定了琉球群岛的地位,将其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之任何提议,将予以同意。至此,琉球群岛就完全置于联合国的托管制度之下。不可否认,在1951年之前,联合国对琉球的处置完全是符合国际法律的,美国也是同意联合国对琉球的处置的,认为琉球既不属于中国,也不属于日本。
  从1945年至1951年,这短短的几年时间,其实对琉球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从当时的国际环境来看,大多国家都否认日本拥有琉球的主权,而且联合国同意美国托管琉球,也仅是将琉球的行政、立法及司法权赋予美国行使,美国也无权决定琉球的未来走向;而从琉球本国的状况,大多数琉球人是反对回归日本的,反日情绪很高涨。在这种环境中,琉球走向独立是很容易的,但是结果并不如此,其中美国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琉球也因此走上了完全不同于其它10处托管地的道路。



  二、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琉球的态度
  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以及冷战格局的形成,美国对琉球的占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态度也随冷战的升级和美日的靠近而不断改变,直至最后于1971年同日本签订《美日冲绳返还协定》,同意将琉球返还给日本。
  (一)冲绳统治的强化期(1951-1957年)
  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虽然仍坚持联合国托管琉球,但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承认日本对其保留残存主权。②
  所谓“保留残存主权(residualsovereignty)”被解释为拥有最终领土处理权利。同一天,日美在旧金山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2年2月28日,日美两国又在东京签订《日美行政协定》,进一步详细规定了驻日美军的地位及特权,标志着日美安全保障体制形成。在此之前,从1950年开始,美国就开始在冲绳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基地建设。
  在这个阶段,美国是不支持琉球归还日本的。③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4-1956年各年度的年初国情咨文中均宣称“无限期拥有冲绳基地”。1955年10月,美国国会派普赖依斯调查团赴冲绳视察,第二年6月发表了《普赖依斯报告书》,肯定了美军在琉球的现行政策,并要求一次付清20年地租,以取得“永租权”。从这些字眼来看,美国式打算长期占领琉球的。从中可以看出,美国对琉球实行的是强硬的统治政策,坚决拒绝将琉球归还给日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冷战。这一阶段,新中国的建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使琉球处于东西对抗的最前沿。美国将琉球视为其在太平洋地区对抗共产主义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不断加大军事投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琉球的。
  (二)冲绳统治的转变期(1958-1964年)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琉球军事基地建设的推进及不断高涨的反美运动,使美国开始转变对冲绳的强硬政策,密切与冲绳居民的关系。从1958年开始,加强对冲绳进行经济援助,同时也要求日本政府给予援助。表示美国不再强硬的完全拒绝日本参与到琉球事务中来。
  这一时期美日签订的条约也可以看出美国态度的转变。1960年1月美日两国政府签署《日美安保条约》,明确规定了美国防卫日本的义务。1962年6月,肯尼迪总统一改艾森豪威尔时期避而不谈冲绳返还的基调,承认日本对冲绳及小笠原群岛拥有“潜在主权”,在自由世界安全允许的情况下归还冲绳,并批准琉球居民在公共假期悬挂日本国旗。公开“承认冲绳群岛乃是日本领土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美国之所以出现这些变化,也是根据国际环境调整的。之所以做出调整,也是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在冷战中开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不得不寻找新的盟友。再者,日本的经济也开始增长,实力不断增强。在这种境况下,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他同日本的关系,对琉球政策的转变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冲绳统治的调整期(1965-1972年)
  这一阶段,美国最终同意将琉球归还给日本。其具体实施的政策逐渐减少,对琉球的经济援助也发生了变化,日本对冲绳的援助超过了美国。其关于琉球归还的问题也开始进入到具有实质性结果的阶段。
  日美双方就琉球归还问题进行了多次磋商。1967年11月15日在日美两国政府首脑《联合声明》中,约翰逊总统承诺“将在两三年内返还冲绳”。尼克松上台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宣布成立一个委员会来专门研究将冲绳归还日本的问题。1969年11月22日发表日美联合声明。声明约定:美国将在不损害日美安全条约和日本政府政策的前提下将冲绳交还给日本。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议《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即《美日返还冲绳协定》),1972年正式生效。至此,琉球完全成为日本管理下的一个县。
  基本上,整个冷战时期,美国对琉球政策的改变都是随着远东地区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美国国内外的状况及冲绳居民复归运动的高涨也在不断影响着美国的统治形态。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美国这样做,是不符合联合国的规定的。美国并没有获得其他盟国及联合国授权,在琉球群岛托管结束后有权决定其命运。因此,④美国在1971年单方面决定琉球的归属,并与日本签订协议私相授受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土,本身在国际法上就是非法的、无效的。至今,日本恬居琉球没有任何国际法的合理依据。



  三、结语
  从二战结束到1971年美日签订“归还冲程协定”,这20余年的时间里,琉球应当是在美国托管下逐步走向独立或自治的一个地区。但由于冷战的开始,琉球重要的战略位置再次让琉球失去了复国的机会,琉球没有像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那样成立独立国家,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一颗棋子。美国对琉球的这种占领,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美国是如何定位琉球的;从冷战开始后,美国对琉球的处置及最终将其返还日本是否符合国际法等问题。其实,美国自二战结束同意托管琉球,都是看中他的重要军事价值的。1948年,美国的麦克阿瑟就提出⑤美国的战略防线是沿着亚洲大陆的东海岸,形成自阿留申群岛、中途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菲律宾的克拉克军事基地到冲绳的U字形战略防线,其中冲绳的战略地位最重要。整个冷战时期,虽然美国对琉球的控制逐渐放松,但这种放松并不包含军事因素。美国不是拱手将琉球返还给日本的,其代价就是同意美国在琉球仍拥有军事基地。可见,美国一开始看中的就是琉球的军事作用,这种军事影响并不会随着琉球的返还而消失。
  总之,自二战结束后,琉球基本上没有自己对自己的发言权。他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决定的。虽然有过可能独立的机遇,但最终也没有把握住。可以认为,战后琉球的命运是掌握在美国手中的。而美国的插手也使琉球问题更加复杂化。








注释:
  ①《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琉球法律地位的历史变迁》,王鑫,《研究生法学》,2009年4月,第24卷第2期。

  ②《试论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政策的形成》(下),安成日、李金波,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3卷第1期。

  ③《日美安保体制中的冲绳问题》,龚娜,《外国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

  ④《琉球群岛法律地位的国际法分析——兼论东海划界问题的新思维》,张毅,《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9月,第26卷第3期。

  ⑤《试论二战后美国托管冲绳政策的形成》(下),安成日、李金波,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3卷第1期。








参考文献:
  [1]《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郭永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04期。

  [2]《琉球:战争记忆、社会运动与历史解释》,汪晖,http://www.cnki.net。

  [3]《战后美国对日长期驻军政策的确定》,孔晨旭,《美国研究》,2007年第4期。

  [4]《‘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新论》,崔丕,《历史研究》,2005年第1期。

  [5]《美日同盟的出现与冲绳问题的产生》,陈静静、张英姣,《东北亚政治》,2011年第1期。

  [6]《冲绳问题的复杂因素及其本质》,李薇,《日本学刊》,2010年第5期。

  [7」《冲绳返还与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核部署》,陈波,《国际观察》,2010年第3期。

  [8]《试论冲绳返还得以实现的原因》,张杨,《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1期。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30 金钱 +30 贡献 +30 收起 理由
加长打狗棍儿 + 30 + 30 + 30 文章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加长打狗棍儿 发表于 2017-3-12 22: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之,自二战结束后,琉球基本上没有自己对自己的发言权。他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决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 16:21 , Processed in 0.573351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