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924|回复: 0

[轉載] 清乾隆时期琉球人重金求书的王文治

[复制链接]
关天培 发表于 2017-2-16 00:4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琉球人重金求书的王文治
来源:今晚报(天津)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据「王昶」《湖海诗传》称:“禹卿尤工书,楷法河南,行书效《兰亭》《圣教》;入京师,士大夫多宝重之。”王文治二十多岁时,书法就闻名遐迩。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适逢朝廷钦定赴琉球册封世子的正、副使「全魁、周煌」期间,两位授命使臣仰慕「王文治」书名,特意邀请他同行,王氏欣然答应。而琉球人素好学习中国汉字书法,得知册封使随员「王文治」是书法名家,纷纷重金求书,视为至宝,一时间在琉球书名风靡,其笔底能得「董其昌」神髓,与「梁同书」齐名。文治平日喜用淡墨,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时称“淡墨探花”,“淡墨翰林。

下图:王文治楷书



乾隆皇帝南巡江南时,在杭州寺庙中见其所书《钱塘僧寺碑》,大赏爱之。乾隆皇帝的赞赏,使其书法声望更高,广为流传,为士林所宝。

乾隆二十五年(1760),王文治得进士,授编修,擢翰林院侍读。乾隆二十九年(1764),出任云南临安知府。在建水、通海等地,留下过很多碑刻和对联。他的书法出于董其昌,上溯米芾、李北海,多用侧锋取妍,笔致翩翩,结构舒展秀逸,纵横挥洒,以文人才士的佳致见长。也有人将他与刘墉、梁同书作比,认为王文治中年得张即之书迹临摹,遂入轻佻一路,如同秋娘傅粉,轻纤而欠庄重。此论虽取贬义,但对王文治书风特色的譬喻,还是比较精当的。

下图:王文治《提刘松岚明府湘花图卷诗轴》纸本行书。




王文治善画墨梅,韵致卓绝,诗宗唐、宋,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自滇归,买僮度曲,行无远近,必以歌伶自随。年未五十,即究心佛学。著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论书绝句三十首》等。




王文治(上图)与水西庄查氏是姻亲关系。清嘉庆三年(1798),在「查礼」《梅花册》上,王文治以行楷书题跋,述及「查淳」以县令起家,官至监司,廉勤慈惠,不愧先人清白之训。并题签“九峰老人墨妙”。



下图注:清代「王文治」书法册页《快雨堂诗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4 14:13 , Processed in 0.60178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