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834|回复: 8

[轉載] 基督教的上帝进中国小学课堂“创什么世纪”?

[复制链接]
楚剑啸秦歌 发表于 2016-6-5 20: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创世纪,是一个故事。然而,它不能算是一个神话故事。有网友查证,这个故事美国公立学校是不允许教的,而有些中国人连轨在哪都不清楚却积极与世界接轨,西化,就要这么任性。

中国的神话故事体系中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大帝,抟土造人的艺术家女娲娘娘,教人野外生存技能的伏羲……多神却并不成教,这也是中国是一个世俗国家而不是宗教国家的原因之一,更不可能是一神教的国家。而基督教始终在传播过程中与世俗政权争夺统治权并逐渐占了上风,最终实现政教合一,千秋万载,神权政治,一统江湖。

一神教有个弱点,排他性强,小暴脾气上来了就控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一不乐意就看别人不顺眼。基督教徒自封上帝使者,为了维护宗教威信和对世俗的掌控,对内管理和对外争夺生存空间往往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信我,得永生,不信我,你就是异端。中国有句古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美国总是蹲咱们家门口嚷嚷着要刷个颜色,搞个大新闻,是不是也挺可怕?   

中国北京某小学多年前收了篇课文,是宗教方面的。难道要在中国小学课堂上再创世纪了?什么世纪,我不知道,于是隐隐地有些不安了,这个不安从前几年开始:   

在大学的课堂上,某些教师西化思想较为严重,动辄大谈宪政,对西方过度美化甚至不惜批量造谣。呲必中国,逆向种族主义被演绎地精彩纷呈。高校的意识形态防线被冲得支离破碎。   

在中学的课本里,编教材的专家们认为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如同鸡肋,不适合当下时代背景,很可能引起现在孩子的反感为由,将鲁迅的文章删的七七八八。任网友们“风吹浪打”,他自闲庭信步,大权在握,删你,没商量。   

在小学课本里,北京市语文教材第13册2002年将创造宇宙的《圣经》内容作为神话故事列入教材,2015年底删除。有人认为这是神话,我总觉得不是神话,倒像个笑话,一个冷笑话。   

甚至在几天前,《南京大屠杀》被替换为《死里逃生》还引发全国网民热议。……课文选择不进行公示,总觉得更加不安呢。语文课文的微调自然不必过度解读,但增删的都是什么,收录某些文章的原因,应当搞清楚。佛家说万事皆有因果,马哲说事物发展都有其规律,圣经里有没有类似的话,不知道。总之教育部长袁贵仁去年初说要加强对西方原版教材的使用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是否有联系,也不得而知。   

中华文化讲求“和而不同,兼容并蓄”,对自身文化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外来文化更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小学就接受西方宗教思想为时过早,没学会走就想跑,你咋不插两根鸡毛扶摇而上九万里呢?换句话说,基督教能进课堂,就得一碗水端平,伊斯兰教,佛教,道教、萨满教、唯心教、一贯道……统统表示不服,要求进课堂,百教争鸣,行不行?



中国是无神论国家,也是世俗政权的国家。即使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教科书中不应该出现宗教内容。语文教材的对象是小学生和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阶段,首先应该学习本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其次才是对世界文化的“拿来”。教材中把宗教内容放在其中十分不妥,尤其是这一篇,纯粹的西方宗教产物。可以说基督教如果没了《创世纪》的前提,也便没有了存在的合理性,你说他只是个神话,真的不敢苟同。

中国政协委员何新针对类似事件发表过如下看法:“文科教材的编订是不能放开的。一个国家,文科教材应该只有一个蓝本。这不仅是国家统一的象征,而且也体现着教育的崇高与庄严。同时,文科教材关乎人的灵魂的净化,意识的萌发,思想的启迪,智慧的开蒙,人格的铸造。从深层次看,文科教材的编订关乎着政治,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而今,中国教育中除了西化现象,去革命化、去思想性的问题也颇为严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关民族兴衰存亡,再不及时纠偏,任由出版机构随意在教材上“动手动脚”,只需一代人的时间,出现“颠覆性危机”的概率就很大了。这是意识形态的交锋,是政治认同的体现,不能含糊。   

环球时报的文章《单仁平:语文教材里有段〈圣经〉故事算多大罪》,指责那些反对上帝到小学课堂再创世纪的人是“上纲上线”,先不说标题贴不贴切,单是文末搬出的左和右这两顶大帽子,已经吓死宝宝了。哪还有心思去争辩几宗罪。   

基督教的上帝进中国小学课堂“再创世纪”,这让我回龙教情何以堪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好评度 +88 金钱 +85 贡献 +80 收起 理由
gujiaguareno + 10 + 10 + 10 教育事关民族兴衰存亡,应及时纠偏
吾乃陆压也 + 50 + 50 + 50 称赞一下
淡泊人生 + 8 + 5 文章给力
兰色凡尘 + 20 + 20 + 20 文章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兰色凡尘 发表于 2016-6-5 20: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大屠杀》被替换为《死里逃生》是绝对错误的
南京大屠杀被屠杀了30多万百姓,哪还有死里逃生可言
日本鬼子入侵我国屠杀了30万南京百姓,难道这段历史要在科教书上被篡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兰色凡尘 发表于 2016-6-5 2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兰色凡尘 发表于 2016-6-5 20:17
南京大屠杀》被替换为《死里逃生》是绝对错误的
南京大屠杀被屠杀了30多万百姓,哪还有死里逃生可言
日本 ...


坚决要求恢复,【【南京大屠杀】教科书
牢记历史,勿忘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16-6-5 23: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反腐就是纯净国家治理的队伍
http://bbs.liuqiu-china.com/foru ... hread&tid=58021

毛泽东同志:
“”阶级斗争要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

毛泽东同志曾经不停地告诫我们,“”在和平时期,大规模的群众阶级斗争形式已经很少,荷枪实弹的敌人已经被我们赶到一个小岛子上去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体现为人民内部矛盾,但是人民内部矛盾如果处理不好,会上升到敌我矛盾。“”

这个告诫明确地给我们指出了一个带规律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和平年代,和平转变》,“”在社会主义和平时期,《阶级斗争》依然存在,不过改变了存在方式,敌我矛盾可能由处理不好的人民内部矛盾引发;无产阶级的阶级敌人,极易在和平时期由无产阶级阵营内部产生。
也就是说,
第一种情况是,过去领导人民求解放人民先锋核心共产党人,很可能因为没有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使其激化而站到人民的对立面的位置上;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胜利,共产党人被冲昏头脑,放松警觉,使自身所存在的原属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无限制地积累,由量变产生质变,变成敌我矛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剑寒风啸 发表于 2016-6-6 11: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颜色革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自从猫论时至今日,颜色革命已经很多年,西方的带路党迫不及待地把基督教的上帝进中国小学课堂,还吹捧“创什么世纪”等等,由此得知,中国的教育界全面沦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淡泊人生 发表于 2016-6-6 1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深层次看,文科教材的编订关乎着政治,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而今,中国教育中除了西化现象,去革命化、去思想性的问题也颇为严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关民族兴衰存亡,再不及时纠偏,任由出版机构随意在教材上“动手动脚”,只需一代人的时间,出现“颠覆性危机”的概率就很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淡泊人生 发表于 2016-6-6 12: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鬼子入侵我国屠杀了30万南京百姓,难道这段历史要在科教书上被篡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泉水叮咚 发表于 2016-6-7 2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在帝国主义面前,在一切反动派面前,搞什么“曲线救国”,就不会旗帜鲜明地阐明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就不会坚持马克思原则,只能是摇尾乞怜,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卖革命利益,充当革命的叛 徒,充当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的仆从和走狗。

然而今天改革开放近数十年,按照实事求是的论证,上述的话语不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ujiaguareno 发表于 2016-6-8 15:56:0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事关民族兴衰存亡,应及时纠偏。 满清挨打不是因为贫穷,抗美援朝胜利不是因为中国的武器先进。要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有那么一股劲,上下一心,拼死前进。绝不能学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更不能像一盘散沙,各人顾各人,只顾自己赚金银。
    国外的殖民强盗,国内的美日第五纵队不怕中国的GDP世界第二,满清时代中国的GDP稳居世界第一。它们害怕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凝聚起来的铁拳。美日等殖民强盗势力有钱能收买中国的一些文人,水军扰乱中国的民心。忽悠的中国的CCTV都把中国的琉球说成是日本的冲绳。幻想美日开恩能让中国和平统一台湾,好像美日两个殖民强盗真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了文明国家了。同胞们;忘战必危怕战必亡,是中国一百多年来屈辱的教训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6 14:42 , Processed in 0.48393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