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5503|回复: 7

[原創] 漢族的分支--緬甸果敢族

  [复制链接]
贏政 发表于 2013-5-19 0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族的分支---缅甸果敢族  



2008-05-29 19:49:46|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做为汉民族的一个特殊分支,果敢民族迄今仍鲜为人知。

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上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及其附近地区,几百年来聚集繁衍着数十万汉民,并逐渐形成既保留着古汉人传统,又颇具特色底蕴的果敢民族。

果敢的先民,有史考证的,可以溯至明末清初,追随明末皇帝的臣民们一路辗转南逃,最后在果敢地区落脚。公元1897年,中英两国勘边定界,将果敢划归英属殖民地——缅甸,生活在果敢地区的汉族由此改称为果敢族,汉语改称果语,汉文改称果文。令人玩味的是,2004年,缅甸军政当局发放给果敢人的身份证明另类于缅甸联邦的正式身份证明,这种带有民族有别含义的身份证明被果敢民族领袖彭家声主席断然拒绝。

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为了追求国家民主,民族平等和人民自由,几乎被世界所遗忘的果敢民族同缅甸联邦的其他少数民族一起,历尽艰辛困苦,付出了重大的民族牺牲,才取得民族和平的历史新局面。在果敢,随处可见守卫和平的果敢同盟军哨兵,你甚至可以看到一手持牛鞭一头戴军帽的放牛汉子,由此你可以想象果敢人对民族平等是何等的一种渴望!

在果敢,没有太繁复的法律条文。这里的人民保留着汉民族最本质的淳朴和善良。果敢没有虚伪,她包容着人性的弱点和追求;果敢没有苛政,这里有着“小政府,大社会”的自由空间。随着果敢经济的发展,许多外地人蜂拥而至,正是果敢的包容与友善,来到这里发展的人们大多都为果敢的良好民俗所同化。

果敢当然不是天堂,果敢禁毒以后,果敢人民失去了百年来一直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来源,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在目前果敢经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社会层面上的负面迹象;更由于长期至今的人为封锁,果敢几乎与世隔绝,只能在自己的狭小空间里艰难谋存。

但是,果敢毕竟已经取得了民族和平的民族地位和坚决禁毒的根本成效,也已经迈出了果敢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第一步。从果敢民族的发展历史人们可以看到,果敢民族是一个具有在困境中勇于求存的坚韧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果敢民族一定可以绽放出智慧的光芒,果敢民族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祝福你,坚韧的果敢民族。(广州 黄洪)

果敢的历史

果敢族的历史起源竟在中国昆明的逼死坡,与中国明朝末年的永历帝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今天,许多果敢人仍然自称是皇裔后世子孙,并以此而自豪。逼死坡是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华山西路北段的陡坡。明清两代贡院在此开科取士,后逐渐发展成为通往贡院(今云南大学)和北城门及北郊的重要交通要道。据说最初因这个山坡上有几家卖蓖子的铺子,因此被称为蓖子坡。

1658年3月,史称桂王的永历帝朱由榔,在原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余部李定国、白文选的大西军拥戴下,继续举起南明王朝的旗号对抗清兵。1658年10月,在一群南明孤臣的护卫下,从南京一路逃亡到云南的朱由榔,最后在昆明建立了南明王朝的滇都,并开始在五华山上建造王宫,蓖子坡随之热闹起来。

清顺治十六年(1659)正月初三,吴三桂数十万大军分三路连通昆明。南明小朝廷只得弃滇都昆明,经保山、腾冲一路败退进人缅甸。虽然南明的大西军战事一再落败,但在此期间却冒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罗姓将领,此人的第十代子孙罗星汉成为后来威震金三角的大毒枭。

据《明史》记载:朱由榔带1500余人由腾越 (腾冲)西逃,进人缅甸瓦城 (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观望形势的缅王慰留贵客于缅北山区。1661年缅京老王驾崩,新士莽白继位,他看清形势,派精兵夜袭,砍死了南明数十名遗臣武将,囚禁了永历帝。这在历史上被称为 “咒水之难”。1662年,吴三桂率清兵十万之众饮马怒江、直抵缅甸瓦城城郊,莽白立即将永历帝及其母、妻、妄送交清军,以免惹火烧身。朱由榔被押解回昆明,囚禁在蓖子坡头的金禅寺(今利民巷)内。康熙元年(1662)四月,永历帝被吴三桂用弓弦在今称逼死坡的地方勒死,南明王朝宣告彻底结束。

昆明百姓出于对吴三桂叛国降清的义愤,将永历帝遇难地蓖子坡改称为逼死坡。清云贵总督认为有损大清声誉,遂于道光年间将逼死坡改为升平坡,并勒石立碑以宣扬其升平盛世,但民间仍称之逼死坡。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以三迤士民的名义,在逼死坡头立“明永历帝殉国处”石碑一方。石碑一度失落1983年幸得找回,如今又重新立在坡头。

南明的残兵数干人选到了一个叫麻栗坝的地方,这地方在缅语里的意思是最野蛮的地方,即今缅甸果敢县,隐姓埋名深居下来。今天果敢地区的汉人系这些明末官兵的后裔为主体,其中有一姓杨的武术高手,其曾祖先是沐英将军长驱人滇时的帐前绕将,此后历代镇守滇西南,对西南的民情地理了若指掌。杨氏成为当地土司,统领起各部南明遗民,逃避清兵的追杀,与当地土著红刀子进白刀子出地打冤家,憨厚的土著人斗不过这群来势汹汹的“客籍”,渐渐退人野人山深处,一个华人社团崛起于缅北高原,繁衍至数十万之多,其后果敢土司和莱莫土司均延承了中国封建王朝封洁的官僚体系。直至1962年,杨家才与奈温将军达成协议,交出土司官袍和印玺,实行地方自治。

早在明代中期,国势强盛,中央帝国西南周边的各少数民族部落纷纷纳贡称臣,接受明王朝的节制。在云南与现今属缅北克钦邦、掸邦接壤的地方,明王朝采取以夷治夷的方法对偏远之地的“蛮夷”进行治。

明王朝在此设立了6个宣抚司、宣慰司,其中两个是在目前缅甸版图上的孟洋和木邦 (明朝末年1602一1606年间,缅人趁中国改朝换代的内乱之机,举兵向北进攻,先后攻占了八莫、孟洋等地)。在明朝中叶,它的统治范围很广,萨尔温江的上游是中国的内河,而现今的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部分也在明王朝的统治范围。在伊洛瓦底江边的人莫,明朝设立威远营,曾在此筑坛誓众,其誓词日:“六慰拓开三宣恢复诸夷格心求远贡献,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纵不擒南人自服”。

1593年,云南巡抚陈用宾受命用武力收复了蛮莫(八莫),为了加强边防,陈用宾在腾越州边界筑起了八关,即神护关(今云南腾冲县西北动卡山)、万切关(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动弄山)、巨石关(今丢南盈江县西北息马山)、铜壁关 (今云南盈江县西北布哈山)、铁壁关 (今云南陇川县西北)和虎距关、汉龙关、天马关(清末中英勘界时,三关划归缅甸)。这八关的关址距当时中缅边界数十里至数百里不等。

作为南明永历帝副将的罗氏后代,因永历帝的落败也随之沉沦,到了罗家第四代即立下祖训,隐瞒其祖上曾是永历帝宠爱副将的历史。所以,虽有家谱传世,但由于族人严格守训,致使其家世愈加鲜为人知。到20世纪初叶,永历帝身边罗副将家已传至第八代,1916年冬,罗家第四个儿子降生,这就是后来在缅北地区赫赫有名的罗四老板。罗朝兴。1934年,年满18岁的罗朝兴娶妻段氏,共生有四男一女,长子即1935年出生的罗星汉(缅名畏蒙),次子星堂,三子星期,四子星杰,长女星蕊。罗将军第十代后裔的罗星汉,日后成为便会三角毒名扬天下的世界头号大毒枭。

明清时朝,在宣抚目的设置下,又设有部落土司。果敢土司只是木邦宣慰司下辖33个土司之一。一百多年前,果敢一杨姓大户,每年替代当时叫大伙头的陈姓土司前去木邦述职,捐交一年的门赋、烟课,跑来跑去与上头混熟了,后来木邦宣慰使将这名姓杨的青年任命为果敢土司,陈氏的职务被莫名其妙地顶替了。至晚清光绪初年,麻栗坝才有正式任命的土司一职,首任土司叫杨国正,他的子孙后来一直世袭土司至最后一任。清末,后来英国王室也对缅北的土司王朝制下的人事变动统统予以册封追认。现在在果敢老街的大庙、大水塘两处,还存有当年清廷与英缅政府封话果敢土司王的两块碑。

这一时期还有一部分汉人进入了果敢地区定居,他们主要是古代来往于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马帮商旅,其中以云南、贵州、四川人居多。而后,二战中被打散的国民党远征军的散兵游勇流落缅北,辗转来到果敢华人区定居。因此在缅北果敢地区一带,人们的籍贯不仅有云贵高原,还有湖南、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永历帝事件后不久,在今腊戍以北的登尼,清政府也仿明制,设立了木邦宣慰司一职,命当地司 “世守其地”。但忙着应付反清复明和内乱的清廷鞭长莫及,多数时统而不治,缅北成了飞地、化外之邦。1897年,英人与清王朝谈判定界,果敢被划人英属缅甸。

果敢南部就是后来因坤沙而闻名于世的莱莫山,它虽然在地理上属于当阳,但与麻栗坝却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历史上,莱莫土司、果敢(滚弄)土司均承袭了明清的祖制,所不同的是,莱莫山由于是缅甸掸人的聚居区,汉掸文化交融在一起,而果敢至今仍保存着较完整的华人传统。无论从文化底蕴,还是对于族系的认同上,这些地区的大多数百姓几乎部称自己是华人。连坤沙都曾对外宣称过自己祖上第八代,是从中国云南到莱莫山的汉人 。对于任何外部势力,这里都存在一种天然的抵制与排斥。这也是作为缅甸少数民族的果敢汉人始终与缅人没能完全融合的原因。  

当地华族与缅北少数民族各按自己的习俗生活着,在缅北,种植罂粟、生产鸦片已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鸦片经济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到20世纪40一50年代,逐步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以种植为主,旅缅华族收购、贩运为主的格局。华族因此所赚得的钱远远超过了当地土著民族。

20世纪初朝杨国正主政时,正值麻栗坝大烟土声誉鹊起之时。因出产优质鸦片,果敢由此而商业兴旺,社会繁荣,人口也大大增加,并诞生了整个金三角地区最盛大的烟会,成为缅北当地一年一度最为热闹的鸦片集贸盛事。每年到鸦片上市交易的时节,从中国四川、云南远道而来的马帮,印度、泰国来的商贾,云集果敢老街贩运大烟土,交易活动中还有一系列的其他商品交易和传统的民间文化活动,久而久之形成闻车中国西南和金三角的鸦片烟会,时间为十天半月不等。从中国远道而来的老板和马帮,一般是将生产工具、丝织品和器皿等运来果敢贸易,再换成大烟土运回云南。从泰国、印度来的商人则以贩卖日用百货为主。英国人则以兜售洋货为主。烟会越办越红火,成为果敢仅次于传统节日的一大盛事。

在烟会上最抢手的商品当然是大烟土。20世纪40年代以前,烟会上最为活跃的主角,是常常手持文明棍的英国人。英国人雇用的马帮,被当地人称为赶洋脚,这是当时一件大大有利可图的事情,马帮帮忙贩运一趟,获利比平时跑单帮高出2一3倍。土司杨家更加热衷于烟会。因为每年此时他们的马帮不仅可以大赚一笔,还更进一步密切了与英国人的关系。作为土司署,每年的烟会是署内最可观的一笔烟课,成为其最重要的财政来源。当地的烟课,几乎是果敢上交缴掸邦土司税赋的惟一来源。

作为果敢政治经济中心地带的老街,尽管是一条小街,却因烟会而赢得多年的辉煌。百年来,整个果敢出产的鸦片几乎全是以老街为集散地。由缅甸经滚弄运往中国的货物,也是以老街为中转站。在20世纪40年代初钥,整条街商号林立,其中包括云南最大的永昌祥、复协和、茂恒等大公司设的分号,每天进出骡马数以千计。

日本战败后,英人重返缅甸。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缅甸国内展开了风起云涌的独立斗争。以民族英雄昂山将军为首的自由同盟,推动了人民的反英浪潮。掸族、克伦等少数民族,是英国统治的获益者。在缅人奋起反英之时,整个掸族居住的掸邦,也由于自身的利益而进行了积极的活动。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果敢土司杨振材等人招兵买马,扩充武装,以防不测。果敢华人纷纷响应,捐款捐物,拥戴杨振材成立果敢地区自卫队,许多青壮年果敢人加人自卫队行列中。二战中,中国远征军(以青年学生组成)流散的老兵,也在缅北各地依托华族的力量,办起了各种华文学校和训练班。

1942年以前,果敢土司署管辖本地治安与司法的是由二三十人组成的“红包头”,这是一支服装怪异的警察队伍,头裹红头布,据说是仿英人雇用印度巡捕的头饰而来,身上皂白相间的服装与腰中的弯刀,却又是清代衙役的装束。这支兼容了大清与英殖民色彩的搞笑队伍,由果敢传统的门赋与烟课等税捐供养。1942年日本侵占缅甸后,为抗击日本侵略军,果敢的红包头改名称自卫队。当时果敢第四代土司王杨文炳,在危难之际坚拒日寇诱惑,毅然在果敢竖起抗日大旗,并在1942年3月赴重庆拜晤当时领导中国抗日的领袖蒋介石,宣称三百年前(明朝)同出一宗,绝不当出卖汉民族的败类,后被授予果敢地区抗日自卫队少将司令一职。

中国远征军迸人缅北及果敢后,将其改编为第20集团军果敢自卫队,并配发枪支弹药,自卫队因此发展到1000余人,在与远征军配合作战中,先后与日军直接对抗上百次,牺牲了150余人。最辉煌的一次是在大水塘地区与中国远征军联合对日作战,打死了日军一个联队1000余人,果敢自卫队因此留下了抗日的良好口碑。因为有了这支队伍,那时的缅北地区始终高悬着英国米字旗和中国的青天白日旗。直到1948年1月缅甸正式独立,土司王杨文炳参加了缅甸立国的班弄会议,果敢人因其浴血抗战、保土有功,而获新生的缅甸政府承认,果敢族被写进了缅甸国册,它成为缅甸在缅北人数最少的一个少数民族。杨振材两兄弟分别当选上议员、下议员兼地方长官,他们提出缅北华人应加入缅甸国籍,在议会获得通过。但1950年颁发缅甸国民身份证时,缅北果敢一带的儿十万华族中,仅有1万余人愿意领取,华人的向心力还是北方的中国。杨振材后来官至缅甸掸邦财政厅长,而果敢县长一职则多年由杨家兄弟轮流坐庄。

因抗日有功,1947年英王乔治六世向杨文炳颁发了英帝国勋章。之后仅保留百来号人的队伍守土自治,但自卫队的称谓就此延续下来。

1941年,杨文炳被英国人接往印度加尔各答“度假”半年。后由与他一同回到果敢的英国文官宣布:由于杨文炳长子天折,次子杨振材为“印袭官”。

1965年6月,彭家声主席秘密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军,并在果敢百姓中赢得了支持,并公开与政府军对抗。从此,果敢开始了缅共二十余年的统治。

1968年,缅共首先攻占果敢地区,至1972年果敢已经完全成为解放区根据地。

果敢是掸族语,“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九户人家的意思。果敢族的英文名称为“Kokang”,在雅虎网站上解释为 “居住在缅甸金三角的一支来自中国的少数民族”。果敢人对自己的解释却是:“果”等于果断,“敢”等于勇敢。“果断而勇敢”就是今天果敢人对自己族名的宣示。

果敢的现状

果敢是缅甸掸帮的第一特区,与中国云南省接壤,是从金三角到云南的必经之地。近百年来,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果敢不可避免地卷入到金三角的武装冲突和毒品交易的旋涡中,这里曾经被缅甸共产党的武装控制长达21年。如今果敢的“少数民族”已经同缅甸政府达成和解,并在2003年宣布全面禁种鸦片。

由云南的南伞边境口岸进入果敢非常方便,完全没有出国的感觉。这里的商家通用人民币,满街的中文招牌和云南方言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中国的一个南方县城。据说这里的水、电都是从云南输送过来的,电话使用的也是中国电信的网络。不过,街上经常能见到的军人身影显示,这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武装自治地区。

掸帮特区的秘书长叫刘国玺,曾经在缅共时期担任过财政部长。他以自己祖籍中原而自豪。他介绍说,在整个云南的边境地区,刘姓人氏都是从中原迁徙过来的,他所在的刘家到他已经是第11代了。在1897年以前,果敢这个地方实际上属于中国,后来英国殖民者侵占缅甸,把缅甸当作英属印度的一个省,便同清政府重新划界。1897年划界之后,果敢归属于缅甸。在果敢老街的大庙里,至今仍然存放着两块勘界碑,一块是清宣统三年的,一块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的。除了这记载着耻辱的大石碑外,英国殖民者给果敢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记就是罂粟了。

一百多年前,罂粟被引入了缅甸山区。这种俗称“懒汉庄稼”的植物,根本不需要像种粮食作物那样精心耕种。每年11月播种后,到来年的3、4月间果实成熟,就可以采集果浆,制作烟膏了。就这样,东方的山民渐渐吞噬了西方的罪恶。一时间,掸帮高原上的罂粟花盛开,如同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果敢的鸦片已经远近闻名。果敢九头山一带的鸦片是品质最高的,仅在这一带,一年的鸦片产量就可以高达15-20吨!国际上历来认为金三角的主宰者都是大毒枭,包括坤沙、罗星汉等人,这种印象也涉及到果敢特区政府的官员。对此,刘国玺秘书长断然否认。他指出:鸦片是英帝国主义埋下的祸根,它对当地农民的损害是最大的,但是到头来罪责都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

缅甸是1948年宣布独立的,当时国内各种势力的矛盾骤然激化,各个少数民族纷纷武装自治,对抗中央政府。民族纷争和军阀势力反过来刺激了鸦片交易,果敢人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深陷其中不能自拔。20世纪的60年代,果敢成为缅共的解放区,在其后的20年间都处于同政府武装割据的状态。那时,在“支援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路线指导下,中国不仅给予缅共很多物质上的援助,还派来了军事顾问团。1989年果敢人民军宣布脱离缅共,率先打出与缅甸中央政府和解的旗号,得到了各族各派的响应。经过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从此缅甸内乱基本平息,大家都有了安居乐业的希望。

战火平息后,根据和中央政府达成的协议,果敢成为掸帮的第一特区。特区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享有高度的区域自治权。大多数原缅共时期的干部都脱下军装,进入特区政府任职。现在担任特区政府办公厅主任的付克忠,从前就是缅共东北军区的军官。他说,整个特区共有七个民族,18万多人口,其中汉族人最多。不过缅甸人把汉族人称为“果敢族”。这里的整个政府机构都是参照中国的模式设置的,最高行政长官是特区政府主席,现在由72岁的彭家声担任。他平时在家办公,主持着从财政收支到夫妻吵架的各种大小事务。特区政府下设各个职能部门,比如公安局等,工作语言是中文。果敢的地方武装现在叫民族民主同盟军,军旗上有七个圆圈,象征着本地区的七大民族。这支部队的武器只是常规的陆军兵器,加上政治方面的信任,中央政府对它的存在还是很放心的。

特区成立以后,毒品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和缅甸中央政府关注的焦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特区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禁毒举措,到2003年向全世界宣布铲除了区内所有的罂粟田。然而,由于这里鸦片的种植和交易延续了100多年,鸦片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渗透到了当地居民的血液中,所以要成功实现经济的转型还尚需时日。过去当地人靠种鸦片能比较轻松地赚到钱,如果风调雨顺,一家人的年收入可以轻易达到5万块。禁种罂粟,等于彻底改变了他们固有的生活习性。现在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和以前种植罂粟时有天壤之别。他们说,以前“撒烟”(种鸦片)的时候,每天身上都能有三五百、千把块钱,可现在连十块钱也没有,经济很困难。由于绝大部分居民没有什么文化和技能,而一家老小全年的吃、穿、零用钱都习惯于依赖鸦片的收入,所以当年特区政府出动人力铲除罂粟田的时候,他们简直是泪流满面,痛不欲生。不过居民们也承认:禁毒对于他们的下一代是有好处的。那些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如果沾上毒品,一辈子身体就都完了。

果敢禁毒以后出现的经济困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日本协力基金从1997年开始针对这里高寒山区干旱缺水的情况,引进了在相同环境下适合生长的荞麦,在原来的罂粟田上进行替代种植试验。荞麦在日本的食品中有广泛应用,通常日本每年要从外国进口12万吨。几年来,虽然有些地方的替代种植已经成功,但是由于销售等方面的各种困难,果敢特区境内仍然存在数量庞大的贫困人群。这些贫困人群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口粮不足,其次还有基础设施、教育以及卫生保健服务的严重短缺。这些贫困人群的境况非常悲惨,有些人对未来的生活前景已经近乎绝望。

在大力禁毒的同时,特区政府宣布了吸引外来投资的开放政策,这使得大大小小的博彩厅和娱乐公司渐渐出现在果敢老街城里。也许只有靠这些办法,才能给这个失去鸦片经济的偏远山区注入一剂强心针。用特区主席彭家声的话说,这叫“你帮我发展,我帮你发财。”然而,在鸦片交易被彻底取缔之后,这里的博彩业也日渐萧条了。所以,特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首先是民生问题,是最令彭家声头疼的问题。

彭家声在果敢是不折不扣的无冕之王,享有很高的声望。他在少年时期就加入了果敢土司的地方武装,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1965年他发起成立了果敢人民军,加入缅共组织后曾经担任过缅共武装力量的副司令员,1989年又是他率部脱离了缅共,与政府达成和平协议。谈起这一生的奋斗,他非常有感触:“年轻的时候打仗参加革命,那会儿的目标和理想是什么?是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和平安定。现在这个理想实现了,但是能不能巩固就不知道了。现在大家还都拿着枪,这个后果是什么现在还不好说。如果处理不好,搞大缅族主义,政府说你是一群土匪,要剿灭你,那仗马上就又打起来了。到时候命令一下去到处都打响,根本没办法管。现在不管怎么说,大家都处在和平建设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是受到种种约束的。”

彭家声所讲的“种种约束”,实际上是指缅甸政府对果敢特区的限制。果敢这几年连续干旱,禁毒后栽种的一些果树存活率很低,连居民吃水都成问题。这里搞农业没有理想的土地,搞工业又没有像样的产品和市场,民众出行也有一定的范围,所以要发展起来非常不容易。彭家声希望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来果敢实地看一看,不要光大讲禁毒,还要帮助果敢发展,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他说:“你美国人如果不吃饭,我看你能顶多长时间?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不吃饭的你说有没有?如果不穿衣服裤子,人家会说你是野人。所以,(保障温饱)这个东西是大家的事,大家的责任。”如果说,以往的武力纷争和毒品肆虐是果敢必然经历的一种磨难,那么也许在未来,果敢人民可以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建立起一个繁荣富强的新果敢。

果敢族的女孩在学习

掸邦地图

果敢孩子为四川灾区捐款

果敢居民果敢族向四川灾区捐款

果敢大庙

果敢鸟瞰图

果敢风景——睡佛山龙洞

果敢双凤城的双凤塔

果敢人家(一)

果敢人家(二)

果敢失学女童李小二

不要忘了这些同胞!!!!~~~~~~~~~~~~

真想去当地看看,支持发展旅游业,有钱的商人应该去投资

都是龙子龙孙,希望有爱心的商人多投资当

收回来吧,这样漂着不是办法!并到云南,现状也许要改变不少

都是自家人还是回来吧。

看了这个快哭了。

那个女孩子捐款时用人民币?

国家肯定会帮助他们的,因为他们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4 金钱 +3 收起 理由
兰奶奶 + 4 + 3 文章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兰奶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兰奶奶 发表于 2013-5-19 08: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13-5-20 00: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中国虽有琉球国及王,但其不是个独立的国家,他是中国的藩属,其政治外交军事均受于中国的管理授权核准与否;中国与琉球国的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最多也是中央对地方的关系;虽然琉球国政权在1879年被日本吞并而被灭亡,但琉球群岛的领土主权还在中国政府之中,尽管日本窃占琉球群岛并更改名为冲绳群岛,但这不会减损中国政府对琉球群岛主权的减损..

在此将中国特有的区域行政管理制度的宗藩制度,作为比喻中华文化历届的皇朝家天下观念:中原之外虽有国的名称及王的爵位,但不是代表着藩属为独立的国家,因为中国有权册封或撤销其政治上管理的地位.

而在近代200年来.东西方文化交流冲击之下,硬是活生生将中国特有家天下宗藩制度套用在西方的联邦与邦联及属地与殖民地等宗主权制度;只就只能说这是西方强权们,强加于中国人民的耻辱,实为万般不尽合理,罔顾中国千百历史文化恒久的传承,甚至容易产生如满清政权1860年开始宗藩制度全面性的错乱浑摇最后分崩离析瓦解任由强权予取予求宰割退让,


而时隔百年后的今天,如果将中国宗藩制度与西方的区域行政管理制度与之比较,也就只能说中国的宗藩制度相当于目前的省[民族自治州]权单位,或特别行政区过渡时期行政管理制度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贏政 发表于 2013-5-20 08: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兰奶奶 发表于 2013-5-19 08:10
祝贺您,坚韧的果敢民族

他們說漢語 ,雲南官話  手機的信號也是雲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统一中国大联盟 发表于 2013-6-15 00: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所谓的“缅北”就是中国领土。所谓“缅北”那几个特区(例如“果敢”),中国随时都可以收回。
应当否定缅甸境内的一位英国人的非法“麦克马洪线”,收复中国江心坡、南坎失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统一中国大联盟 发表于 2013-6-15 00: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缅甸也不要与中国较劲,否则整个缅甸都可以收回来。如果那样,中国将不再受马六甲海峡的约束。当然,中国不会四面出击,独立后的藩属只要与中国友好,中国不计前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贏政 发表于 2013-6-15 08: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中国大联盟 发表于 2013-6-15 00:18
其实所谓的“缅北”就是中国领土。所谓“缅北”那几个特区(例如“果敢”),中国随时都可以收回。
应当否 ...

還有很多地方  如胡崗谷地   薩溫江南卡江三角洲

另外緬甸歷史上也是中國領土   收復緬甸 打通西南出海口  對中國有重大戰略意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统一中国大联盟 发表于 2013-6-18 19: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贏政 发表于 2013-6-15 08:58
還有很多地方  如胡崗谷地   薩溫江南卡江三角洲

另外緬甸歷史上也是中國領土   收復緬甸 打通西南出海 ...

对其不能奢望拓疆,对其只希望能守疆。但其表现不佳,感到有点失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9 13:46 , Processed in 0.519440 second(s), 1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