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1128|回复: 3

重庆现身乾隆朝古卷跋

[复制链接]
琉球少爷 发表于 2014-5-22 17: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庆市涪陵区少儿图书馆获悉,经专家考证,藏于该馆的古卷跋《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再现了清代使臣出访琉球的场景,具有重大史料、书法价值。


  据考证,周煌生于一七一四年,涪陵人,乾隆二年进士。曾任兵部侍郎、《四库全书》馆总裁、工部尚书、兵部尚书等职,善诗画、精书法。乾隆二十年,周煌奉命出使。册封琉球国王,三年后使还,奏上琉球国志略。返朝后,周煌作长卷《登舟图》,并请皇十五子等六人看后作题。


  据介绍,该卷跋长五百四十六厘米,宽四十二厘米。从跋上所题诗句中,可以看出周煌出使琉球梗概:携随员二百余人,一路风光旖旎;姑米山遇飓风,惊涛骇浪、樯摧碇折;琉球国王隆重接待等。卷上详细记述了遣使缘由、时间、沿途风光等。


  据推测,周煌病休返乡后将《登舟图》带回涪陵,其后周家败落,卷跋便流落至民间。民国年间该古卷跋为涪陵一位开明人士收藏,一九五六年进入涪陵县图书馆收藏。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10 金钱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环保志愿 + 10 + 10 + 10 文章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环保志愿 发表于 2014-5-22 18: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务必请费费幸苦一下,去把这篇文章拍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14-5-26 14: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台灣獵戶人 于 2014-5-26 15:18 编辑

巴渝传媒  2009年10月30日
编辑: 张志毅 / 记者: 冯芳 张志毅 彭凯

2009年10月29日,魂牵梦萦半个多世纪,82岁的周世贤老人终于与家传古籍《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在涪陵区少儿图书馆历史性地重逢。

周世贤,又名周迪溥,是清代曾任三部尚书的周煌的第八代子孙,现居北京。此番回涪探亲,在查找家传古籍的线索中,周世贤老人披露了一段外人不知的历史:《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是土改时期家人捐赠给人民政府的。


重回故里 八旬老探寻家传古籍
日前,周世贤回涪探亲,听同学陈兴辉说,巴渝都市报今年登载了一篇关于《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的消息。于是,10月27日下午,周世贤在侄女的陪伴下,来到巴渝传媒网,希望查找这篇消息。
巴渝传媒网编辑热情地接待了他们,通过数字报查询找到了巴渝都市报2009年2月28日6版登载的《250年前的清代古籍“藏”了80年》一文。巴渝传媒网编辑将当期报纸找出,连同从网络上搜索找到的有关《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的新闻报道打印件,赠送给周世贤老人。
周世贤老人万分感谢,当场就翻开这些新闻报道逐字逐句地念读起来。“他每次回来探亲,都要四处打听有关登舟图的消息。这次听说有消息报道出来,他特别地激动,尤其希望能重新看看登舟图跋。”一旁的侄女说。


家人捐赠 只为安排工作
在之前关于《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的新闻报道中,对《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的来历都只是推测“民国时期因家道中落流落民间,由开明人士收藏”。而周世贤老人则一口道出一个淹没在历史迷雾中的来源真相:“《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和《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是我的八叔与我的亲大哥一起在1952年左右捐献给当时的涪陵县龙门乡政府(现蔺市镇)的。

周世贤老人原住蔺市龙门桥旁的周家大院。住这个大院两家人是两兄弟,一个是周世贤的爷爷周杰(又名周紫玉),另一个是周世贤的幺爷爷周邵谞(又名周芷香)。周世贤所称的八叔名叫周啟丰,是幺爷爷周邵谞的儿子。他的亲大哥叫周世桢(又名周迪渊)。《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和《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就保存在八叔家中,周世贤家中则保存着周煌当年用过的笔墨砚台等物。

1952年左右,土地改革期间,周啟丰和周世桢各自拿着家中的这些宝贝,捐献给了当时的龙门乡政府。
“因为当时政府出了一个通知,捐献重要文物者可以安排工作。于是,就捐了。”周世贤老人说。周啟丰和周世桢被安排去教书。如今,捐赠的二人均已不在人世,周世贤也不记得当初他们被安排在哪里教书。不过,周世贤历次探亲回来中,最后一次见到大哥周世桢,是在长寿双龙中学,长寿当时属涪陵地区管辖。
周世贤1947年考入重庆大学,195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甘肃玉门石油管理局。关于这段捐赠的历史,周世贤说,是他在1956年将母亲黄德芳接到甘肃去后,母亲亲口告诉他的。


饱经战乱 临卷少年情更深
周世贤老人介绍,在战乱纷繁的民国时代,周家为保存家传的这批文物费尽了心思。为避免抢匪,爷爷曾在院子后面的竹林里挖地洞,将《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和《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及笔墨砚台藏起来。在陪都重庆的孔祥熙得知他家有这些宝贝后也两次想看,爷爷都以图卷已被家人带到外地去了为由,推搪过去。
周世贤自由好习书法,临摹《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上名人的字便成了他的必修功课之一。父亲曾将《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拿回家中存放数月,就是为了让周世贤习字时临摹学习。周世贤还记得,长卷展开,家里根本就摆不开,只有一边展放一边收卷,才可以逐一看清长卷。
如今的周世贤,凭着当年刻苦学习书法的功底,练就了一手漂亮的行楷字。2006年被吸纳为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其先后参加了17次全国性书法大奖赛,获得特等奖一次,金奖及一等奖13次,二等奖4次。


半个世纪 与跋卷“重聚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82岁高龄的周世贤老人与先祖周煌遗留的《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重聚首”,掐指一算,已经过去50余年。10月29日上午,经记者的联系协调,周世贤在家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涪陵区少儿图书馆。
在图书馆典藏室,馆长周学南女士缓缓打开了长546厘米、宽42厘米的《周煌册封琉球登舟图原卷跋 》古卷。此时此刻,久别多年的先祖遗物再次呈现在眼前,老人激动不已,满怀感慨。
周世贤缓缓蹲下身,嘴里小声地念着跋卷上的文字。经图书馆同意,老人还用随身携带的DV把跋文拍了下来 “今天再次见到了先祖的遗物,一桩心愿也了了。”周世贤欣慰地说。
老人告诉记者,图书馆收藏的跋卷只有皇十五子等6人题跋,而当时家里珍藏的跋卷不止这六人题跋。周学南则告诉记者,题跋是不是只有6人,或者更多,目前无法考证。

走出图书馆的时候,周世贤对记者说:“在有生之年,我想找到先祖周煌的《周文公册封琉球登舟图》,它不光是我们周家先祖的遗物,更是证明琉球群岛是我国领土的史料。这是我毕生的心愿。”
周世贤,又名周迪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27年生,1947年考入重庆大学,1951年毕业,现居北京,今年82岁。
《涪陵周氏家谱》(民国27年补修)上,补修时年仅11岁的周迪溥在册,为周煌次子、官至正一品的周兴岱的后代,系周煌八世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琉球少爷 发表于 2014-6-8 08: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球是我们的,收复琉球的主人地位义不容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 08:52 , Processed in 0.526504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