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338|回复: 0

[轉載] 明朝九州华人海商武装戎克船之郑氏集团

[复制链接]
台灣獵戶人 发表于 2020-8-5 00: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帆船是明代郑成功船队的商、战两用主力船,台湾成功号船形来自日本松浦史料博物馆绘於一七○六年的台湾船画像。这是国内第一艘自建的大型仿古船,船长卅公尺、宽七点六公尺,二○○○年十二月由文建会(文化部前身)补助建造。2019年2月28日刚开幕的「1661台湾船园区」,位在安平林默娘公园旁,这一艘依原比例打造,船长30公尺、宽度7.6公尺、主桅高28公尺的郑成功仿古船,龙骨是从一棵树龄8百年的櫸木中取出。
此《唐船》图绘中,标示出日本与各大港口之距离,其中港口不只有上海、南京、北京、广东等地,当中也有台湾。而最末的东京,应是指越南北部地区。




这艘仿古船原打算展示用,但一九九七年打造近半时,有人建议「何不改為远航使用」,台南市政府临时更改船身设计,并增添动力系统,準备环岛,并寻访郑成功当年在大陆福建及金门等练兵地的足跡,重现府城在大航海时代的风采。

国家地理频道全程记录台湾成功号建造过程,曾轰动国际,未料二○一一年十二月卅日结束高雄夜航训练、返回安平港途中,主桅突然断裂,船动弹不得,隔年八月才拖回安平港,快乐出帆的古帆船航行壮举。
台湾船2009年2月,安放龙骨开始进行造船。(註2)2010年12月4日,当时市长许添财、导演李安等人,迎接首航仪式。不料2011年底,台湾船至高雄进行夜航训练,船桅竟然断裂,还将船隻拖回安平修復。台南市政府与造船公司进行诉讼,因而中断台湾船的航行计划多年。后续投入460万修復,2016年进行立桅仪式,向上天与海洋祈福,完成阶段性修復。直到今年(2019),「台湾船园区」才又正式啟用。






201012061130
17世纪台湾船重现,成功号首航
635古船



(空拍照片/台南市政府提供,转载自联合新闻网)


    台南市政府斥资打造的仿明郑时期商战两用船舰─「台湾成功号」,四日张开船上的大帆,循郑成功登陆台湾的路线从安平首航抵达鹿耳门溪。「成功号」预定明年将航行日本郑成功出生地及大陆、金门等地,进行「寻根之旅」,船员已招募好,目前正由两名大陆顾问加紧训练中。


三百多年前郑成功率领船队从台南鹿耳门溪口登陆,开啟台湾的歷史新页。昨天首航前,清晨六点即前往延平郡王祠恭请延平王郑成功登轿,接著还绕境抵达台湾船码头,并於八点举行安座仪式,由两排哨角引导神尊登船。


此时战鼓齐鸣,六合境神轿也恭请延平王、妈祖起航,随即由市长许添财及大导演李安,共同為台湾船揭开红布举行揭名及啟航典礼。


「台湾成功号」停泊的安平码头,除挤满见证歷史首航的群眾,船隻四周更有渔船、橡皮艇、胶筏、个人风帆、帆船、游艇、海巡署巡防艇穿梭,為「台湾成功号」的啟航热身。


上午八点四十五分正式啟程航向鹿耳门溪口,后面紧跟著数十艘各式船隻,浩浩荡荡穿过台南沿海的蚵棚,天空还有空中警察队直升机戒护。


这趟歷史性的首航,航程约五十分鐘,由於海面风浪不大,航行期间并没有遭遇阻碍;美中不足的是,可能因為逆风,船上的风帆仅升起十分鐘左右,航行途中多半使用辅助动力。


「台湾成功号」抵达鹿耳门溪外海下锚后,大批胶筏立刻从溪口出海迎接,除将船上宾客迎到陆上外,船上的郑成功神像也被接往溪口祭祀郑成功的镇门宫安置,完美结束首航。


「台湾成功号」主要根据日本平户市松浦史料馆收藏的清康熙年间遗留图形,以一比一方式復原打造。此项復原计画经行政院 文化建设委员会补助新台币八千万,并於民国九十七年十一月在安平港 区林默娘公园 兴建厂房动工。






「台湾成功号」全长卅公尺,宽七.六公尺,主桅高廿 八公尺 ,排水量一百六十公吨,标準配置十八名水手,為十七世纪明郑时期的商战两用船舰。


首航后,明年适逢建国一百年,「台湾成功号」将先环岛一周,再计画航行前往日本平户市郑成功的出生地、大陆福建省泉州南安郑成功练兵地、金门郑成功出兵地及澎湖 郑成功与荷兰海战地,寻访郑成功的歷史足跡,目前正加紧训练水手中。






201011302125
仿古船「台湾成功号 」环台后将渡日游陆
159古船


联合报╱记者修瑞莹/台南报导


台湾第一艘仿郑成功当年渡海来台的戎克船(版主按:应称為中式木帆船)「台湾成功号」, 十二月四日 将首航,明年环台一周,还要到大陆、日本等地;由於台湾没有製造古帆专家,特别商请大陆舟山古船「绿眉毛号」团队来台协助。


「台湾成功号」由文建会补助一亿二千万元建造,船长卅公尺、桅高卅公尺,船上两张特製大帆,是由大陆舟 山製帆 老师傅、八十多岁严信昌製作;台湾在製造木船船体时,也邀请八十三岁造船老师傅许欉协助。


负责设计船舶的联合船舶设计中心经理陈林福表示,由於国内过去很少有製造古木船的经验,更未曾製造与操作古帆,先赴大陆考察,特别商请当地专家协助。


台湾成功号船上的帆在四月张掛后,未曾啟用,绿眉毛团队成员近日来台,除协助测试,也由船长郑文兴示范驾帆技巧。


舟山绿眉毛航海队队长胡牧表示,绿眉毛是大陆唯一一艘仿古船,属中国四大船系之一的浙江鸟船,与台湾成功号的福建戎克船不同,但都是以帆做為主动力;绿眉毛在二○○三年下水后,已航行大陆沿岸及韩国等地,经验丰富。












201005031219
仿明郑「台湾船」 下水典礼
台南市政府打造的仿明郑时期的「台湾船」,5月1日在安平举行下水典礼,待安装动力等设备之后,将於明年首航郑成功出生地日本平户。「台湾船」的復原,重现十七世纪大航海时代台湾的地位,代表台湾人的光荣与骄傲,今后国人应以更开阔胸襟拥抱海洋,与全世界紧密接轨。
 郑成功於一六六一年,率舰队渡海来台,驱逐荷兰人,取得反清復明的根据地,开啟汉民族在台湾的基业。為发扬郑成功精神与推广海洋立国理念,台南市政府四年前决定,建造一艘「台湾船」,不但可以航行於安平、澎湖 、金门之间,甚至能循三、四百年前台湾经贸足跡,远航到日本、新加坡 、东南亚各国港口,成為府城文化观光的亲善大使。
 台湾造船工业相当进步,但復原数百年前的古老船隻,和建造现代船隻完全是两回事,由於没有原样与设计图可以参考,刚开始时实在困难重重,只能从史料中研究其形制、结构、尺寸、性能,再慢慢摸索、拼凑出「台湾船」的图像。
 「台湾船」又称「戎克船」,这是荷兰文对明清时代中国大帆船的称呼,日本人则称為「唐船」,以与西洋的「兰船」区别。当时荷兰人是世界海上强权之一,拥有「船坚砲利」优势,郑成功舰队所用的「戎克船」,到底有何能耐,竟能击败荷兰军队,令其黯然退出台湾?要解答这些问题,唯有让这艘船原貌重现。
 日本平户是郑成功的出生地,该市松浦史料馆藏有一幅珍贵的「唐船之图」,成了復原「台湾船」最有力的依据。图样方面获得突破,经费方面行政院 文建会补助八千万元,两大问题迎刃而解,「台湾船」乃於二○○八年十一月起,在安平港 区林默娘公园 旁搭盖厂房,正式动工建造,造船过程还请国家地理频道全程拍摄,留下歷史纪录。
 经过十八个月精心打造,「台湾船」终於在眾人祝福声中顺利下水,成為纪念郑成功开台三百四十九週年献礼,格外具有意义。「台湾船」内部装备还未设置完成,若要适应远航需求,必须加装动力、卫星导航等现代化设备,相关的「优化」工程经费约二千五百万元,设计规划已接近定案,明年首航日本平户的计画可望实现。
 一九五五年,台湾六位航海迷驾驶老帆船「基隆号」,从基隆出发要到美国参加国际帆船比赛,虽航程延误错过比赛时间,却缔造帆船横渡太平洋的辉煌纪录,至今仍為人所津津乐道。两年多前,仿明朝古船建造的「太平公主号」,从台湾出发横越太平洋,预计返回台湾后再航向香港完成壮举,可惜在苏澳外海被货轮撞毁,功败垂成,但不惧艰险乘风破浪的精神,仍深受敬佩。「台湾船」的建造,正是这种无畏精神的延续,应该给予高度评价。
 郑成功除了开发台湾之外,也曾以「台湾船」推动海上贸易,与西方强权分庭抗礼,惜乎满清政府眛於时势,未能延续郑氏海上经营实力,反而採取「闭关自守」政策,终致遭受列强瓜分与欺凌。航海代表积极进取,更是综合国力的表徵,「台湾船」復原完成,给我们很大的啟示,未来还有更广阔的海洋,等待我们去开拓。


(中华日报5月3日社论「台湾船」下水的歷史光荣与时代意义)






200907302157
打造17世纪台湾船 追寻郑成功
390古船








造船师傅许欉与台湾船模型(联合报记者陈俊吉摄)


2009-07-30 中国时报 【邱祖胤/台北报导】


由文建会、台南市政府、国家地理频道合作的「十七世纪台湾船復原重现计画」,廿九日签约,不但找到日本《唐船之图》中的台湾古船為蓝图,更找来八十二岁造船老师傅许欉操刀,带领团队打造长卅公尺、宽 七点六公尺 、高 三公尺 的木船,预计明年四月完工,并实际「下海」,追寻郑成功航海路线。
     这艘仿造「郑成功打败荷兰人」时期打造出来的古船,是继刘寧生仿郑和下西洋时代古船製作「太平公主号」之后,又一跨时代的创举,届时透过国家地理频道向台湾和国际放送,让国内外民眾了解「十七世纪台湾船」的精良科技以及航海精神。


    台南市长许添财表示,他先前曾赴荷兰考察,发现当年被郑成功击退的战船,在荷兰不仅以仿古的方式保留陈列,并採取收费方式开放外界参观。他认為,台南地区作為见证大航海歷史的文明古都,实在有必要将郑成功年代的古船作进一步研究,并执行船隻的復原重现计画,重现当年辉煌歷史。


     文建会主委黄碧端指出,这项计画有两项重大的意义,一是了解十七世纪台湾船隻在远洋贸易上的功能,二是认识台湾船隻击退荷兰舰队、阻却当时欧洲殖民帝国势力的优势。例如,台湾船如何传承郑和远洋船舰的精华,又能顺应东亚气候、海洋条件及作战需求,进一步改造出更為轻巧且具机动性的船舰,其间的创意与智慧,值得深入研究。


     有趣的是,研究团队在进行考证工作时发现,日本长崎县的松浦史料博物馆所保存的《唐船之图》画卷中,竟绘有清晰的十七世纪「台湾船」形象,是目前所能找到最完整可靠的资料,因而以此為蓝图打造「台湾船」,让这项復原重现计画有了明确方向,并请到熟悉木船製造的老师傅,与台湾海洋史及造船史学者合作,同时委託造船厂商进行承製与监造工程。


     许欉是台湾极少数熟知木船古法技术的老师傅,他利用失传以久的「捻缝」工法,在两片木板接合处以杉木纤维填实,再用以蚵壳烧成灰、调和桐油製成古代的「硅利康」,将缝隙黏得「天衣无缝」。


          许欉从十五岁开始从事木船製造工程,所有工法均驾轻就熟,长期指导造船师傅打造船隻,八十二岁的他重拾旧业,希望能将这项失传的技艺传承下去,让子孙知道老阿公的绝学。


     此外,冒险家刘寧生也初步答应和台南市政府合作,担任此次古船航训工作。驾驶古帆船航行经验丰富的刘寧生,台南市政府将借重他在「太平公主号」的宝贵经验。












200904292130
台湾船──太平之梦续集(转载)
184古船




                                平户松浦史料博物馆藏「臺湾船」图


【联合报╱陈信雄/ 成大 教授(台南市)】


(四月)廿六日凌晨,「太平公主」号復古帆船在苏澳外海被撞毁。这一桩意外,没有减少船长刘寧生追逐的海洋冒险精神,而且更将海上搏斗的惊险与痛快,呈现得淋漓尽致。这件事也擦亮了海洋精神,鼓舞台湾人进入海洋走入国际。


刘寧生的太平公主号冒险活动,颇有承先啟后意义。一九五五年,六位逐梦的勇土驾著一艘古帆船「基隆号」(即「自由中国号」),从基隆出发,航往美国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结果两个月的航程航行了四个月,错过比赛,但这项航行缔造了中国帆船航渡太平洋的纪录,至今為人津津乐道。


刘寧生的「太平之梦」,还有续集正在上演。台南市文化观光处正在建造一条復原船—十七世纪台湾船,预定在今年年底完成。这条台湾船,以一份精描细绘的十七世纪的「台湾船」為本。此种台湾船,是明郑期间,以台湾為基地,活跃在东亚海域的著名船隻,其海贸活动支持明郑财政;其海上活力,满清无力对应,為之发佈「迁界令」,令中国沿海之民离开海岸,内迁三十里。台湾船的活力,是明郑海洋活力的标誌,正是当今吾人追求的海洋精神。


基隆号、太平公主、台湾船,一次比一次精彩。基隆号是浙江製造,典型的中国帆船。太平公主号是福建打造,切实以古代材料,古代工法建造的復原船,航行仰赖季节风,以帆借风,是高标準的古式航行。「台湾船」在台湾建造,台湾人设计,标榜郑成功的海洋精神,是台湾海洋精神的灯塔。


五十五年前基隆号的航行多灾多难,多次断折舵桿、桅桿,多次在琉球、日本等处维修。太平公主的意外也是一项警讯。有人可能怀疑,是不是中式帆船的体质不良?抗浪抗风力不足?是不是中国船遇撞便毁?


事实上,中国帆船纵横海上五百年,从宋元到明初,活跃於东海、南海、印度洋,天下无敌。基隆号是数十年老船,经歷暴风雨,有小损而无大伤,是船隻常态。太平公主是在大风大浪之中碰到巨型现代油轮,情况特殊。


懂得中国船的人都知道,中国帆船最大的特色是龙骨,其次是隔舱板。龙骨由三条巨木接成,形成强有力的脊椎,在脊椎骨上面砌上十多面坚固扎实的隔舱板,然后在龙骨与隔舱板外面钉上厚实的船壳板,构成水密舱结构的坚固船体。刘寧生很自豪,说太平公主採用杉木、相思木等传统木料,遵照古法,「螺帽、螺丝钉或合成树脂等一概不用」,打造成「水密隔舱」结构。英国的李约瑟说得好,水密舱的结构使中国船「几乎不可能沉没」。


基隆号的英勇一直為人所乐道。太平公主与台湾船都是復原船,復原船讲求传统材料,遵循传统结构与工法,建造形体优雅的古船躯体,以杰出的性能航入浩瀚的大海。台湾船正在努力赶工,当能追「基」超「太」,打造台湾海洋精神。










200904281159
重现明郑船舰航路 台南市拟定重建「台湾船」航训计画


图:海舶工作室 曾树铭 先生製作的臺湾船模型
【中央社27日电】


无惧於香港籍无动力仿古战船「太平公主号」被撞沉,台南市政府正在為打造中的明郑时期船舰「台湾船」拟定航训计画,让台湾船航行於当年明朝郑氏集团称霸中国沿海的区域。


正在台南市安平港 区林默娘公园 打造的台湾船,是仿明郑时期无动力商战两用船舰,完全按当时比例1比1復原建造,全长29.5公尺,面宽7.26公尺,载运人数约200人,船上可装载12门至36门大砲,船上无动力,仅靠风力行驶。


这艘又称為「戎克船」的台湾船,预定今年11月完工下水,目前进度接近5成,可明显看出船型及大小。


台南市政府文化观光处正在為台湾船拟定航训计画,文化观光处预估台湾船若真的要航行於海上,至少要有20多名船员才行,船员须事先招募。


台湾船航行并非要缔造世界纪录,仅是要重现当年郑芝龙、郑成功父子航行中国沿海的盛况,市府规划的航海路线,北至日本平户市、往南经过金门、厦门,最南到达印尼雅加达,航行海洋包括日本海、东海、黄海、台湾海峡、南中国海、巴士海峡及麻 六甲 海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8 00:23 , Processed in 0.462100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