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851|回复: 1

[點評] 慧眼818《影视圈,娘炮、脑残、公知、假圣母和木偶的集散地?

[复制链接]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0-12 15: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巨龙:
楼主:和而万物生Lv 2 时间:2017-10-12 11:07:04 点击:920 回复:27
守护
脱水打赏看楼主设置
  这几天,某个小鲜肉又刷屏了。时值央视系列纪录片正在热播,还有一系列重大的事在进行时。事出反常必有妖,妖气横行影视圈。
  本来想写一篇文章批驳一下这股歪风邪气。想起几个月前,曾经有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拿出来重发一下。一方面见证自己的眼光,另一方面这篇文章毫不过时。
  想看脑残吗?请到中国影视圈来,各种形式的都有,近的比如难民亲善大使;远的,比如那位连印度都跪舔的孙X英。
  想看公知吗?演艺圈的公知,其实也不少。其实,演艺圈的公知,更接近于脑残。本来嘛,人丑就要多读书,有几分姿色不爱读书不算什么大错,不过出来充公知,这笑话就糗大了。因为,在中国做公知这行当的,还有很多教授级别的“砖家”。人比人,得气死人,货比货得扔。
  想看假圣母吗?为什么说是“假圣母”,因为国人有难的时候,这些人往往就摆出一副清高嘴脸,说什么“恶之花的土地”;外国人有难的时候,比死了
  ta亲爹娘都难受。除了假圣母,影视圈还充斥着伪君子,比如一边呼吁环保,一边开着大排量的豪华越野车。
  和这些行为相比,中国演艺圈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娘炮盛行。
  【世界影视行业的分工,亚洲负责娘炮】
  如果你关注影视圈,会发现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比如美国好莱坞,典型的“不接地气”。充斥的主要元素包括:西方的英雄好汉,美国人vs外星人的大战,白人的高大威猛帅,城市毁灭式的大破坏,还有一成不变的桥和段......如果还有什么,就是豆瓣网上的吹和赞。
  日本片子,除了雅蠛蝶,就是痴与汉......此处省略1000字,因为#空、J梨、J衣、、T翼、J步、小J亚这些人,我一个人都不认识,所以也没法写下去。
  韩国的片子,除了YY以外,更多都是长腿欧巴桑,还有刀下美人,以至于每次看到韩国电影电视,我都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难道韩国演艺圈女演员的整容,都是同一个医生的手 笔?这也太懒了吧。
  印度倒是有一些精品电影,不过大部分时间,我无法忍受动不动就来歌舞的桥段。除了每年很优秀的几部电影,其他的我都无视之。
  香港就不说了,90年代达到巅峰以后,就一年不如一年,失去了创新精神,编剧也缺了思想,连搞笑片似乎都拍不下去了。
  至于欧洲、俄罗斯,搞不懂这些年,他们的影视圈都在做什么?在美国资本的冲击下,连“文艺片”的阵地,他们都守不住了。而且人才凋零,导演和明星,都只能去好莱坞混饭。
  至于中国,引用一下冯大导演最近访谈节目的吐槽。—— 娘炮成了主角。
  虽然冯大导演有点江郎才尽的嫌疑,吐槽中国观众垃圾也是一棍子打翻一船人。就冯小刚本人而言,早些年拍《大腕》等经典贺岁片的才气,残存已经不多,不过毕竟眼光在,姜是老的辣,点评起圈子里的事,也颇有“快人快语”的“冯氏幽默”。—— 个人感觉,此人其实做影视圈脱口秀节目,也是一把好手。不过可能会得罪人很多,会被封杀的。
  中国影视圈的“娘炮”现象,严重到了什么地步呢?有的片子,整个片酬超过70%以上,都贡献给了这些小鲜肉。然后30%给编剧、导演、摄影、制作等等,不要说钱够不够,单单是工作人员的心理不平衡的“心态”,能够出好作品,那就有鬼了。何况这些“小鲜肉”,要气质没气质,要演技没演技,要特点没特点(哪怕丑点,起码有识别度),我对中日韩这些地方的小鲜肉演员,完全无法分辨谁是谁,患了严重的脸盲症。
  在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环境里,影视圈最终的买单人,要么是广告商,要么是掏钱的观众,所以收视率(或者票房)才是王道。不过,相信市场万能的人,自然不会相信,影视圈是一个资本 +意识形态操控下的扭曲市场。你可以选择不看电影,但是影视圈根本不会为了观众去拍片。票房不赚钱,他们一样有别的路子赚钱。——影视圈,其实是“劣币淘汰良币”的真实案例。
  冯小刚说“有什么样的观众,就有什么样的导演”,其实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很多人喜欢看中国男人的阳刚片,比如《战狼》、《我的左手》、《湄公河行动》等等,我就没有见着中国导演导出几部这样的片子来。
  【谁在导演中国“影视圈”】
  中国影视圈子,走到今天的样子,当然是有人“导演”的。谁是这背后的导演,当然是资本,而且大部分都是境外的资本,勾结国内的资本,再外加互联网的操控,形成一条生产娘炮,宣传娘炮,还从娘炮身上赚钱的食物链。
  这里面纠缠的东西太多,我就用问答的方式来解答吧。未尽之处,大家可以在留言里提问。
  (1)为什么要把中国的影视圈偶像,要塑造成娘炮?
  因为这样可以引导中国青少年去掉“尚武”意识。要知道,强大的中国人,在西方人心目中是阴影一般的存在。而塑造娘炮偶像,可以引导中国青少年走阴柔路线。
  同时,好莱坞也极力塑造西方男人的雄健威猛,两相对比之下。亚洲男人VS 西方男人,谁对女性的魅力大?在动物界,雄性争夺雌性动物的交配权,可以引发你死我活的争斗。而在人类社会,这是话语权的斗争。
  (2)中国也有“爷们”气质十足的演员,为什么火不起来?
  这是来自于国外资本意志的选择,外加资本控制下互联网的导向。
  中国“爷们”气质的演员,很不容易接到合适的戏,互联网也不会给他们包装炒作的机会。偶然几个有出头机会的,互联网还会想方设法毁之而后快。
  电影《我的左手》,改编自真人真事
  比如“许三多”,挺好的一个形象,看看演艺圈最后把他坑多惨?还有“成才”,就是因为他,一样落了一个下场不好。
  另外,对于国产影视剧,豆瓣之类的影评网可以拼命打低分,对国外的烂片,小鲜肉的片子,可以通过水军刷星。造成网络评价的扭曲——比如我昨天看到的美国电影《异形》,我心目中给他3分就不错了,豆瓣网给了7.5分。
  至于《人民的名义》这种光靠口碑传递火起来的片子,反正一年没有几部,影响不了烂片横行的现实。很多国产的优秀小制作片子,如果没有关系的话,院线压根儿就不给你排档期。在这种情况下,影视圈其实就是一个“比烂”的市场。
  (3)烂剧云集之下,资本如何赚钱
  首先,烂剧横行,观众多数情况下就没有选择,很多凑合着看看,反正好的剧太少。而看电影,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其实是廉价的外出消遣方式,起码比去旅游便宜多了。
  其次,国产烂剧横行,好莱坞引进片,韩剧等等,就可以大赚钱。对于有引进国外影视资质的公司来说,有渠道可以补血。特别是韩剧,可以通过提升韩国国家形象,从中韩贸易、中国人外出旅游中十倍百倍地赚回来。
  艺人的公司,可以通过广告、代言等等其他方式赚钱。而广告的钱怎么分,互联网公司在“造星”运动中,始终要拿走一个大比例,其实明星拿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除此之外,影视公司还有一个终极大招——资本圈钱。在股市上,按照明星效应加上虚假票房,制造假盈利,在资本市场圈钱。
  所以,这是一条从明星偶像-经纪人-影视公司-院线(视频网站)-互联网-资本-意识形态,一条全链条的体系,并不完全指望票房和收视率赚钱。
  (4)戏子为什么热衷做“形象代言人”?
  代言人一般会请名人和大众偶像,而体育和影视圈,是明星最多的地方。体育界一方面管得比较严(举国体制),训练时间又紧张,一般只能做广告代言。而影视明星优势会更明显,一方面知名度高,二来很多人潜意识里,会把影视剧里面的人物,代入到现实的真人中。
  联合国难民署之所以请明星做代言人,也是因为这些明星有影响力,会表演(在现场眼泪说来就来),而且比较配合演出,让发什么内容,就发什么内容,其实说白了,这些明星的微博什么的,其实多数都是团队在弄,他们压根儿就是木偶而已。
  至于这其中,有没有国际政治的算计,你说呢?反正我说没有,你肯定不相信,对吧。
  (5)为什么烂剧本流行,而互联网公司投资影视行业,还热衷于互联网的文学IP。
  影视圈有一个巨大的误区,就是认为热门的文学作品,就是优质的剧本基础。因此,他们拼命追捧网上的热门小说。并且引入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叫做IP。但是实际上,优质的影视剧,往往和网络文学关系并不大。
  优秀文学作品-->优秀影视剧作品,这在某些意义上是成立的,比如金庸小说,既是武侠小说的精品,也是优质的剧本基础。最近的《人民的名义》,也是小说在前,优秀电视剧在后。
  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文学和影视,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文学往往是一个作者的创作,文字之外的想象空间,其实都是留给读者。而影视剧是工业化的作品,需要故事、导演、演员、拍摄、音乐、炒作推广一条龙的体系,属于团队的运作。呈现给观众(读者)的东西,也不是一类东西。
  互联网之所以要推动网络文学IP的拍摄,首先是利益的算计。比如《盗墓笔记》,就拍了几千万上亿的版权费用。参与分羹的,自然就包括了互联网文学网站。另外,很多互联网视频公司,出身都是电影行外人,也不懂电影艺术,反正文学作品受欢迎,想当然拍出来的故事,自然受欢迎。
  而且我就想问这些电影人,如果IP都是购买自互联网文学,剧情其实已经透得7788,这电影还有看头吗?人家都知道故事情节了,你拍电影还拍个什么劲?
  ......其他的疑问,大家尽管提,我在留言里尽量回复。
  【总结与反思】
  影视也是文化的阵地。流传久远的东西,往往是文学作品(经典影视剧其实也不少)。但是就流行文化而言,影视往往会制造大面积的流行时尚风气。一个人看什么影视剧长大, 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非常大。早年的香港电影《古惑仔》系列,对大陆那一代青少年造成多少负面影响?恐怕很多人都会找到周边的案例。
  而在这一代小鲜肉偶像引领下长大的青少年,有多少会迷恋上这种“娘炮”风气?别的不说,我路过的理发店,很多年轻的男店员,就是搞出那种“小鲜肉”的发型样式——会诱导更多青少年理成那样的发型。加上服装中性化,简直就是“娘炮”生产基地。
  这当然不是我们期望的影视圈,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文艺界。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无论是军队、工程师、农民工、官员还是科学家各行各业,都在奋力追赶超越西方。独独文化界,却以“崇洋媚外”为导向,自我矮化自我丑化民族形象为潮流,甚至以成为西方操控的“大使”、“代言人”为荣。除此之外,以其天价片酬,给这个社会带来不良的价值观导向。
  如何治理影视圈乱象?我前面说过,恐怕还是要从金融上下手。先阻断其金融圈钱的路数,让电影回到“讲好故事,拍好电影,赚阳光的钱”这条正道上。中国有足够庞大的观众队伍,完全可以养得活好片子,条件是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环境。
  至于圈子里的种种内幕和烂事,人贱自有天收,等着看戏就好了。中国人也不是傻子,有人拿影视圈的代言人发言论带节奏——事实证明,在国家重大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无论是右派、左派,都会自觉站在一起。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10 金钱 +10 贡献 +10 收起 理由
加长打狗棍儿 + 10 + 10 + 10 感谢转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0-12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民站起来快70年了,可是文艺界和知识分子们却。。。却还有一大部分跪着。

  把奥斯卡当神供着。
  把去各种国外电影节走红毯当成荣耀。

  知识分子们毫无思想毫无建树,完全把西方研究的东西当真理 当圣经。言必称希腊、文艺复兴等。

  唱歌剧的带着假发装外国人唱西方的剧目,真是可笑。


  一个自豪的民族潜意识里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尊重。

  可惜他们不懂。


  赵丽蓉老师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真是精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8 05:58 , Processed in 0.48116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