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1140|回复: 11

[轉載] 尹国明:朝核问题从朝美矛盾变成中朝冲突是害国 不是爱国

[复制链接]
楚剑啸秦歌 发表于 2017-5-8 18: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球时报》今天发表了署名单仁平的文章《极力淡化朝鲜拥核危害的是些什么人》,又是关于朝鲜核问题的。但这篇不是怼朝鲜,而是怼国内那些不认同《环球时报》关于朝鲜半岛核问题看法的人。也就是该文认为的“身体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脑袋里仍然回荡着旧时代的旋律”的人。这句话其实很厉害的,虽然没有直接动用文革标签,但也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现在对付来自左边的批评,不动用一下文革标签,就感觉不能把自己放在道义制高点,比如那个写《软埋》的方方,也是如此,好像不如此,就不能一举奠定优势一样。讲理之前,先给对手贴标签,真不知道这是自信的表现,还是不自信的表现。

  谁都知道,这个单仁平是《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的笔名。但《环球时报》总编辑亲自出马,并且动用了“旧时代”思维的大帽子,就能让《环球时报》的立论服人了吗?很遗憾,我们看不到这一点,反而对胡锡进的文风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深感忧虑。

  反对《环球时报》评论的人,主要是认为《环球时报》的评论,把中国政府对待朝鲜核问题的立场、原则和政策,进行了很大的歪曲,有些歪曲甚至是质的改变。比如,中国政府认为朝核问题是朝美矛盾,中国不是矛盾的一方,因而是给朝美双方施压接受双暂停;而《环球时报》则是把朝核问题的责任推给朝鲜,把中国当成了朝核问题的矛盾一方,引起了中朝的论战,也就存在着把朝美矛盾进一步变成中朝矛盾的风险。目前,《环球时报》的评论已经起到这个效果,朝鲜官方的朝中社,已经针对《环球时报》的文章发表了两次评论,理由之一就是朝方认为被认为是中国官方喉舌的《环球时报》,把朝核问题的责任都推给了朝鲜。但中国政府还不是这么做的,而是被《环球时报》歪曲成了这样。

  《环球时报》不仅仅是歪曲中国外交部的立场,也在歪曲那些批评《环球时报》的文章的观点。批评《环球时报》近期文章观点的人,主要就是认为《环球时报》在通过歪曲外交部所一再申明的官方立场,这是要把朝核问题从美朝矛盾变成中朝冲突,而胡锡进不承认这一点,但是他不是选择从正面辩护《环球时报》如何没有违背中国外交部的立场,而是避开这个问题,给对方批发起了大帽子。他这篇文章篇幅不长,但是各种帽子四处横飞,标签随时可见,“有少数国人感情用事”、“停留在传统意识形态视角”、“或者受冷战思维影响”、“因为不喜欢美国”、“那几个火爆一时的帖子有的散发着浓烈的意识形态味道”。总之,就是要把一场有没有歪曲外交部、是不是配合美国离间计的争论,歪曲成现代思维与传统思维,中国利益与朝鲜利益的矛盾。从文风也可以看到一个报纸的品格,甚至这个报纸的立场。至少胡锡进亲自出马的这篇文章,让我们看不到观点的论证、也看不到逻辑的力量。帽子和标签如果就能代表文章的逻辑和论证,那就简单了。

  中国坚持半岛无核化,这是符合中国利益的基本立场。对这个,理性的中国人都应该支持。支持朝鲜拥核,和把朝核问题的责任都推给朝鲜一样,都从左右两个极端,站在中国政府的对立面。但现在的问题是,支持朝鲜拥核的人很少,而因为《环球时报》的巧妙引导,把很多民族主义立场的人,也引向了国内自由派的立场,只谴责朝鲜,而不谴责美国。把中国政府的双暂停,也歪曲为单暂停。而国内自由派的立场,就是美国的立场。国内自由派一直以美国的立场作为自己的立场,这是都知道的事实。

  朝鲜要弃核,这是中国政府对朝鲜的要求,但是要实现朝鲜半岛要实现无核化,只逼着朝鲜让步,那不但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还会让朝核矛盾由美朝矛盾变成中朝冲突,让中国冲在前面,帮着美国挡枪,让中国陷入地缘博弈的尴尬。

评分

参与人数 3好评度 +45 金钱 +45 贡献 +45 收起 理由
兰色凡尘 + 20 + 20 + 20 文章给力
gujiaguareno + 10 + 10 + 10 不能劝美国停止威胁朝鲜如何能劝得动朝鲜
加长打狗棍儿 + 15 + 15 + 15 文章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楚剑啸秦歌 发表于 2017-5-8 18:2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没有美国两次背信弃义,违背了朝美日内瓦协议和六方会谈结果,有很大可能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朝核问题。退一步讲,朝鲜要想拥核,也需要一个理由,这个理由就是美国给的。朝鲜到现在都还在说,朝鲜停止核试验的条件是美国停止军演;朝鲜放弃核试验的条件,是美国不可逆的放弃敌视朝鲜,跟朝鲜缔结和平协议。所以,站在中国立场上,中国反对朝鲜拥核,但是要让朝鲜弃核,也不是没有条件就可以凭借中方对朝鲜的单方施压就能做到的。注意,中国政府的立场是双暂停和双轨并行,既认为朝鲜有义务,美国也有义务。这跟《环球时报》只施压朝鲜的做法,相差何止千万里。中国政府不畏惧美国强势,也不欺辱朝鲜弱势的公平道义形象,就被《环球时报》歪曲成欺软怕硬的负面想象了。道义的力量,可以转化为国家巨大的软实力。失去了道义的力量,用霸权思维,去考虑朝核问题,就会对朝鲜强硬,对美国软弱。霸权思维只会欺软怕硬,让中国失道寡助,它是中国的毒药,而不是良药。

  中国政府一再强调,朝核问题是美朝矛盾,就是不希望中朝之间出现冲突,变成对立的关系,那朝鲜就从中国的一道安全屏障变成围堵中国的一道墙了,而这也是美国所希望的,美国前几天从国务卿到总统,都在释放对朝鲜的善意,就是为此目的。从中美首脑会议以来,从美国的国务卿开始,就不断释放中美要联手解决朝鲜的信息,目的不正是要让朝鲜对中国充满猜忌,然后升级为中朝之间的公开对立吗?这是美国发动的一场舆论战,得到了中国媒体的积极配合,已经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环球时报》这几篇文章,因为其还有《人民日报》子媒体的身份,所以就很有可能被解读为这是中国政府的立场,而引发中朝官方的公开论战,然后从公开论战到公开的对立。现在朝中社点名《环球时报》,并以此来判断中国的官方立场,已经起到了配合美国离间中朝的作用。《环球时报》应该敢作敢当,做了就要认。


  为了把朝核问题变成中朝矛盾,就要极力渲染和夸大朝核对中国的威胁,这也是美日韩媒体一直在渲染的,为此还搞了很多谣言,比如说朝鲜核试验,对东北地区造成了核污染,这是个老谣了。其中还有人煞有其事的搞出一个“朝鲜地下核试验后102小时核污染扩散图”,用的日文,可能是来自日本。最新的说法是说朝鲜核试验,可能引爆长白沙火山,这个目的明显的说法,是来自韩国。这些谣言,就是要制造恐慌,利用中国民众的恐慌心理,让中国人相信朝核首先是威胁中国的,把朝核问题变成中国跟朝鲜的问题。中国的自由派媒体,无一不在这么渲染,但是《环球时报》也在拾人牙慧,就很莫名其妙了。胡锡进这篇文章再次提到“朝鲜核试验有可能污染中国东北的直接风险”,“万一出现核泄漏,而且一旦泄漏严重的话,将是中国东北稳定的不可承受之重”。嗯,他担心的是万一的有可能。这个有没有道理呢,也不能说完全没道理,但是以这个万一的标准,韩国的核电站、日本的核电站,都存在着这个万一,尤其是日本的福岛核泄露,不是什么万一的可能性,而是至今还在现实的每天发生着,继续危害着整个环太平洋国家的安全,因为担心这个万一,《环球时报》最先应该做的是提醒中国公民不要去日本旅游,但是并没有这么做,所以胡锡进老调重弹不过是醉翁之意;而且,胡锡进现在需要解释的,不是为什么中国要反对朝鲜拥核,因为反对朝鲜拥核是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也被中国绝大多数公民所支持,而是应该回答,为什么反对朝鲜拥核,就必须中国冲在前面,就必须把美朝矛盾变成中朝冲突?


  至于《人民日报》另一家子媒体海外版的编辑,通过几个编辑搞的自媒体“侠客岛”,比《环球时报》走的更远。这个自媒体公众号,在大陆网民抵制周子瑜事件时发了一篇《讨伐周子瑜,是民粹的狂欢》,在大陆网民因为台独演员抵制赵薇事件时,又发表了《小燕子,他们说你爸是皇上》,把网友抵制台独分子来大陆捞金,定性为“以抵御外敌入侵的方式,抵制同胞,这是全部的故事”,它的真实立场,从这两篇文章中,已经纤毫毕现。“事实上,朝鲜不断进行的核导活动,将半岛局势推向了临界点”,“挑战了国际社会的底线,尤其是美国的底线”,“国家之间的友好不仅建立在共同利益上,还有共同的时代精神”,侠客岛不但把朝核责任都推给了朝鲜,还同时运用美国喜欢的话语体系,一口一个“国际社会”、“美国的底线”。不仅如此,它还主张中国定位中朝关系时,“国家之间的友好不仅建立在共同利益上,还有共同的时代精神”,这是与“国际社会”话语体系相匹配的西方价值观外交的陈年旧货。这才是胡锡进批过的“停留在传统意识形态视角”、“受冷战思维影响”、“散发着浓烈的意识形态味道”。胡锡进的这些大帽子,实在不应该扣给那些批评《环球时报》扭曲了中国外交部立场的人,而是他的“侠客岛”队友。

  最后,请胡锡进恢复冷静理性,如果不是故意非要把朝核问题从美朝矛盾变成中朝矛盾的话,那就停止歪曲中国外交部的朝鲜半岛立场、原则和政策,给受众传达准确的中国政府立场。一再歪曲中国政府的朝鲜半岛立场,非要把朝美矛盾变成中朝冲突,还说自己心里首先装的是国家利益,把批评他歪曲中国政府立场的人说成是为了朝鲜的利益,这就近似无耻的诡辩了。再次,请胡锡进带领《环球时报》诸君反复学习外长王毅的两句话,第一句“至于爆发战争有多少可能性,百分之一的可能性都不行,朝鲜半岛不是中东”;第二句“我们认为持续进行核导试验,当然违反安理会的决议,而不断在半岛周围实施军事演习,显然也不符合安理会决议的精神”。


来源:微信“明人明察”  作者:尹国明      2017-05-08 15:16: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楚剑啸秦歌 发表于 2017-5-8 18:3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朝鲜问题是美国联手韩一手逼出来的,当年朝鲜同意去核,而美国翻脸不认人,把朝鲜列入邪恶轴心国,朝鲜据理直争。后来美韩年年军演,威逼朝鲜,美国借此把萨德入韩,控制,威胁中国。所以要人家活,必须当人看,要拿出诚意来,不要挥舞大棒,欺弱就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楚剑啸秦歌 发表于 2017-5-8 18: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交部长王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朝核问题是美朝之间的主要矛盾。中国政府要求核试验和军事挑衅双停止,反对激化半岛争端。难到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听不懂吗?为什么非要执意把美朝激烈对抗引向中国呐?你敢说不是为了帮助美国吗?不是帮助美国,为什么对美帝的大规模军事挑衅和战争威胁视若罔闻,一句声讨都没有呢?而非要引火烧身呢?这不是助纣为孽又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加长打狗棍儿 发表于 2017-5-8 20: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朝核问题从朝美矛盾变成中朝冲突是害国 不是爱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灰色天空 发表于 2017-5-9 17: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朝核问题从朝美矛盾变成中朝冲突是害国 不是爱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ujiaguareno 发表于 2017-5-10 07: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拾中国是美军憋屈六十多年赖在朝鲜半岛的美梦。中国早已撤军朝鲜半岛,美军为何赖着不走?它不是为了韩国,它是想对中国下手。美军早已不是二战时的正义之师。它已堕落成为勾结日寇法西斯势力,继承希特勒的反共事业,阻碍人类和平的魔鬼!如果中国不能劝美国停止威胁朝鲜,如何能劝得动朝鲜?朝鲜半岛局势由美国掌控另五国陪着玩。中国不存在两难的尴尬孤立局面,殖民强盗们忽悠世界舆论的时代该结束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强盗思想顽固。一边挥舞着民主,人权的旗子。一边以武力要挟联合国,妄图使联合国成为它们捞取私利,颠覆别国,收容成千上万难民的工具。人民要平等的权利,和平的生活,正当的工作。人民不要战争!国家应是人民的国家,联合国应是人民的联合国。民主和平等不能只是骗取选票的政党竞选口号。如果你的政府是爱护自己的人民的,是对人类负责任的,就应该退出除联合国之外的所有国际军事同盟。让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远离战争。美国在中国面前被逼停狂妄的侵略脚步,是中国的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芳芳 发表于 2017-5-11 14: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要报幻想了,朝鲜早就暗中和霉国勾勾搭搭了,配合霉国部署完萨德
金家第2代开始就远离中国亲霉国,只是美国不鸟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芳芳 发表于 2017-5-11 14: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5月8日美国与朝鲜在挪威奥斯陆郊外的一家宾馆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谈,而且据说在会议上,根据特朗普总统的授意,美国代表已经正式邀请金正恩访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芳芳 发表于 2017-5-11 14: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多月前,当金正男事件爆发的时候,我就在《金正男已死,背水一战的金正恩,会不会将中国踢出局?》一文中警告过:严防金正恩在恼羞成怒之下,破罐破摔,直接将中国踢出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芳芳 发表于 2017-5-11 14: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要报幻想了,朝鲜早就暗中和霉国勾勾搭搭了,配合霉国部署完萨德
三个多月前,当金正男事件爆发的时候,我就在《金正男已死,背水一战的金正恩,会不会将中国踢出局?》一文中警告过:严防金正恩在恼羞成怒之下,破罐破摔,直接将中国踢出局。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5月8日美国与朝鲜在挪威奥斯陆郊外的一家宾馆开始举行为期两天的闭门会谈,而且据说在会议上,根据特朗普总统的授意,美国代表已经正式邀请金正恩访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兰色凡尘 发表于 2017-5-12 11: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美朝之间这次秘密接触,中国应采取的态度就是静观其变。从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表态看,中国对待美朝接触是心胸开阔的。当然,我们也须密切关注美朝接触和商谈的内容,鼓励双方和平谈判,同时尽量与美国及朝鲜方面保持沟通,做好两手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9 00:15 , Processed in 1.231895 second(s), 1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