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1350|回复: 5

“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思考

[复制链接]
追风逐浪 发表于 2014-6-12 02: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思考
来源:《统一论坛》 作者:李鹏

  众所周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的伟大构想,后来被首先运用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上。近30年来,祖国大陆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台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始终未变。无论是在江泽民“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中,还是《反分裂国家法》的条文中,或是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都强调要继续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可以说,“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已经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祖国大陆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毋庸讳言,由于台湾当局长期以来对“一国两制”的负面和扭曲宣传,“一国两制”在台湾已经被污名化,但实际上大部分台湾民众并不了解“一国两制”的真实意涵,只是简单地认为“一国两制”就是被“并吞”,就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下属的特别行政区,变成第二个港澳。在这样的认知下,多数台湾民众对“一国两制”有疑虑、反感和抵触的心理,不利于“一国两制”方针的落实。但随着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大家对“一国两制”形式和内涵的理解都可能与30年前不太一样,当时很多人看待和思考两岸关系的思维也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只有与时俱进地思考“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才有可能给“一国两制”的构想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更能够指导两岸关系发展,能够被台湾同胞所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做与时俱进的诠释。
  “一国”更强调是“一个中国框架”
  两岸关系经过近30年的发展,特别是部分台湾民众经过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的“台独”分裂思想的影响,已经对“一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如果是过去两岸在“一国”问题上的分歧是“谁代表中国”,那么现在一些台湾政党及其支持者连两岸是否同属一个国家都有不同看法。过去祖国大陆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当时的思维和设计,国家统一之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下的一个特别行政区,这种提法遭到台湾当局和民众的反对。而现在祖国大陆对“一个中国”框架的解释是“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两岸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确认这一客观事实,形成共同认知,就确立、维护和巩固了一个中国框架”。祖国大陆承认两岸“可以从各自现行规定出发”来确认“一个中国框架”,其实让台湾对“一国”具有了一定的诠释机会,即使实行“一国两制”,这个“一国”也并非一定要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使得两岸之间过去的“国号”之争转化为对“同属一个国家”性质的认同和接受。
  “两制并存”面临台湾所谓“制度优越”的挑战
  按照“一国两制”的设想,“两制并存”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祖国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谁也不吃掉谁。这种考虑,主要是基于照顾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同胞的实际利益。祖国大陆不希望改变台湾的政治社会制度,也不会同意自身的政治社会制度盲目地被挑战和改变。但台湾当局却不断在两岸交往中显现出所谓的“制度优越”,宣扬其所谓西方式“民主、自由”的理念。李登辉1996年就职演说中就提到,海峡两岸没有民族与文化认同问题,有的只是制度与生活方式之争。马英九在2008年的就职演说再次提到,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在2012年的元旦讲话中,马英九再次提到,两岸间不应该是政权之争,不应该是统“独”之争,不应该是国际空间之争,而应努力在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上,彼此激励,相互提升。由此可见,台湾当局将其所谓“民主、自由”制度当作对抗祖国大陆的“软实力”,甚至有台湾学者提出“一国一制”、“一国良制”,企图改变祖国大陆的政治社会制度,这实际上不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高度自治”与“主权独立”的矛盾
  按照祖国大陆“一国两制”的设计,两岸统一后,台湾将成为特别行政区。它不同于中国其他一般省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它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党、政、军、经、财等事宜都自行管理;可以同外国签订商务、文化等协定,享有一定的外事权;有自己的军队,祖国大陆不派军队也不派行政人员驻台。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台湾各界的代表人士还可以出任国家政权机构的领导职务,参与全国事务的管理。应该说,在“一国两制”的最初设计中,存在着“主体”与“非主体”的问题,祖国大陆是主体,台湾是作为中国的一个地区。台湾对此一直存在着不满,认为“一国两制”是“矮化台湾”,要求有“对等”的地位。在两岸接触的过程中,祖国大陆也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开始越来越避免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形容两岸,也更多地强调“平等”地位。在一个中国原则的“新三句”中,就以“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取代“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提法。但是,台湾对这种“高度自治”的提法并不满意,不断片面强调所谓“主权独立”,企图与祖国大陆平起平坐。国民党当局强调“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国家”,认为两岸可以“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民进党声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要求两岸相互尊重主权。这种对“主权”的过度强调,不仅让以“高度自治”为理念的“一国两制”难以满足台湾的要求,还可能在两岸之间导致“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结果。
  台湾拒绝进行政治上的“和平谈判”
  和平谈判是“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两岸之间可以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两岸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的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祖国大陆认为,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江泽民1995年提出的八项主张中明确表示,“我们再次重申,中国共产党愿意同中国国民党尽早接触,以便创造条件,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在商谈中,可以吸收两岸其他政党、团体和各界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胡锦涛在2008年12月31日的讲话中,更明确提出“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的主张。但是,目前台湾社会对两岸进行政治对话尚有疑虑,对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存在反弹,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不少台湾民众认为政治对话就是“统一谈判”,他们对“统一”的抗拒和疑虑使得马英九当局迄今不敢与祖国大陆开启政治对话的大门,使得两岸之间一些症结性政治难题无法解决。
  综上所述,“一国两制”迄今为止依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虽然这四个字在台湾已经被污名化,但其精神和内涵对思考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让台湾民众理解和接受,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祖国大陆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不仅需要与时俱进地考虑到两岸关系过去30年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更需要有一些创造性的思维,突破传统的观念,与台湾有更多的交流与沟通。一方面祖国大陆需要在“一国”的问题上提出更务实、更弹性的解释空间;另一方面祖国大陆应该对自己的政治社会体制更有信心,争取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政治制度的了解与尊重,这样才能在“两制”的问题上避免被动,加深彼此的互信,从而为两岸关系可持续和平发展,为国家最终统一创造条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20 金钱 +20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兰色凡尘 + 20 + 20 + 20 文章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吾乃陆压也 发表于 2014-6-12 06: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吾乃陆压也 于 2014-6-12 06:39 编辑

他们认为一国两制=吞并是因为他们认为大陆和台湾不属于同一个国家,否则从伪民国法统来说,伪民国岂不是要吞并大陆?自相矛盾、荒诞至极!都是不要脸的政客操弄出来的错误结果。
他们冲着大陆人高喊台湾前途由台湾人决定,他们高雄人或台北人也会冲着彼此高喊高雄前途由高雄人决定或台北前途由台北人决定么?道理其实很简单,他们不认为大陆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他们认为他们台湾是一个国家。
马英九这不要脸的政客又发台独言论了!


中评社台北6月12日电(记者 倪鸿祥)大陆国台办11日在记者会上回应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总统府”发言人马玮国晚间作出书面回应,台湾前途应该由全台湾2300万人,依据“中华民国宪法”来决定。

  马玮国表示,政府一向坚持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由台湾2300万人民共同决定台湾的未来。

  马玮国指出,对于国家的前途和台湾的未来,马英九的态度始终一致。举例来说,不论是2008年11月16日,马英九出席“中华民国宪法”学会年度会员大会,或2011年5月1日,“总统”接受德国《明镜周刊》专访时,都曾清楚说明,“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前途应该由全台湾2300万人,依据“中华民国宪法”来决定。

————
马英九这不要脸的垃圾政客,又再次发出台独言论,再次暴露台独嘴脸了。
马英九从来就是伪民国型台独即b型台独!
2008年马英九的竞选纲领是台湾的前途由台湾人决定
2011年马英九说,伪民国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台湾前途有台湾人决定,依据伪民国宪法。
2014年马英九又重复上述言论了
这就是磋磨乾坤口中一再在促进两岸融合的马英九!

所谓的中华民国宪法即46宪法规定的是主权属于全体中国人,未允许地方自决。
马英九的台独主张依据的是李登辉的修宪,马英九继承的是李登辉的衣钵。
伪民国已经从蒋介石的封建割据政权再次堕落成追求台独的分裂政权。
欲图保护伪民国的大陆人也是b型台独,而且是自虐性质,跟伪民国人自虐成美国附庸一样。
自虐是kmt和kmt精神党员一致的品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追风逐浪 发表于 2014-6-12 10: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绿营的台独明白在台面上,已经不构成威胁了。
反倒是蓝营中的台独势力,隐藏在暗处,搞变相台独。他们往往披着统一的外衣,打着爱国的旗号,行使的却是台独的勾当。应当引起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铁蹄踏东瀛 发表于 2014-6-13 11: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对,大陆人民应对自己的政治制度有信心,这样才能挺起腰杆实现统一。

统一只有两种方式,和平与战争,台湾拒绝和平统一,就应该用战争实现统一。

点评

支持: 5.0
支持: 5
  发表于 2014-6-13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兰色凡尘 发表于 2014-6-13 12: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只有两种方式,和平与战争,台湾拒绝和平统一,就应该用战争实现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hp01110 发表于 2014-6-15 23: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是国家的意志!!!
是一个民族的期盼!!!
无论台湾愿不愿意?
“统一”必将进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8 01:23 , Processed in 0.545095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