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楼主: ZHANG737

[轉載] 慧眼818《2019----中国新时代的“抗美强国战争”!》

[复制链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9 18: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应对美在亚太部署中导?中将给出四招       
http://www.CRNTT.com   2019-08-09 11:06:50


  
  面对未来的美国中近程导弹威胁,该如何应对?一是事先警告可能部署美国导弹的国家,如果接受美国导弹部署,就是站在美国一边,表示对我不友好。那么经济贸易和各方面交往,我将重新考虑。二是警告有关国家,战时美国如果发射导弹打击我国,我将视该国为敌国,该国所有目标都在我考虑反击之内,而不仅仅是导弹阵地。三是如果打击我纵深内核设施(战时核设施美国也难以分辨),我必予以核反击。四是只要美国部署导弹,其发射系统都将被我编入打击目标目录,相关诸元储存于计算机。一旦开战,先敌开火,作为第一批目标予以摧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0 08: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超音速导弹令航母“过时”

分享
2019-08-09 11:05:45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黄晋一
核心提示:美参议员安格斯·金警告说,高超音速导弹是一种“噩梦般的武器”,可能会使航母过时。
参考消息网8月9日报道 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8月7日发表了题为《由于有关成本和生存能力的问题不断涌现,美国航母面临的政治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的报道,文章编译如下:
迈克尔·吉尔戴出任美海军作战部长的提名很快就得到了参议院的批准,但议员们明确表示,美军航母不断增加的成本及越来越容易受到速度更快且无法规避的反舰导弹攻击的脆弱性,将是他正式掌权时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在吉尔戴的提名听证会上,美国海军主要的力量投射工具——航母——成为一些议员的攻击目标,因为他们连番提出中国和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构成的威胁,并就福特级新航母的建造工作严重拖延而导致成本超支问题,严厉指责这位美海军未来最高将领。
在7月31日举行的听证会上,参美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吉姆·英霍夫对吉尔戴说,美海军在建造这艘航母上的自大是“犯罪”。随后,美参议员安格斯·金警告说,高超音速导弹是一种“噩梦般的武器”,可能会使航母过时。
尽管议员们对航母的未来及长期生存能力存在分歧,但听证会无疑表明,水面作战职业军官吉尔戴在证明自己有能力指导美海军为其最昂贵和战略上最宝贵的资产——航母——打造更稳定的未来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0 16: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8日文章《面对美国贸易战,中国出口出现令人意外的转折》,文章说,在特朗普政府上周宣布将对3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后,中国央行在本周允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1,这还是2008年以来的头一遭。经济学家表示更弱势的人民币或将抵消美国加征关税的部分影响,幷使中国出口更具吸引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1 08: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进印太部署中导 美国战略噩梦开始       
http://www.CRNTT.com   2019-08-11 00:01:53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电/推进在印太部署中导,美国战略噩梦的开始 

  来源:观点中国 作者:高望(国际问题学者)

  考虑到美俄《新限制战略武器条约》2021年到期后美国将不再续约,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包括中程导弹与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性武器扩充将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

  8月2日,美国正式退出与苏联签订的《中导条约》。考虑到美俄《新限制战略武器条约》2021年到期后美国将不再续约,国际社会普遍担忧包括中程导弹与洲际弹道导弹在内的战略性武器扩充将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

  事实上,这种担忧已经成为现实。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在退约的第二天即表示,他希望在印太地区快速部署美国的陆基中程常规导弹。这彻底揭穿了美国为退出《中导条约》拿俄罗斯违约说事的谎言。

  美国处心积虑地退出《中导条约》,期望在印太地区发展中程导弹,表面上是一种进攻性战略,其实掩饰不了自身对霸权旁落的极度忧虑和恐惧。当初美国迫使苏联签订《中导条约》是因为苏联中程导弹对美国在近东与西欧的战略利益威胁甚大,必须通过条约的方式消除这个隐患;而美国退出《中导条约》的背后,则是深感中国崛起后令其在印太地区逐步丧失霸权存在,而中程导弹的进攻性可以补足这一短板。

  由于美国强大的技术储备,军事专家测算华盛顿恢复生产数个型号的中导将在数个月内实现,但在推进中导在这一地区的部署会带来两大问题。

  首先,军备竞赛将在这一地区激烈展开,这其实对美国未必有利。美国在印太地区部署中程导弹的唯一目标就是中俄,这是在经贸领域之外开辟的又一战场,试图挤压中俄的战略空间来遏制其发展,必将对中国沿海深入内地1000公里范围的地区以及俄罗斯远东大量战略要地造成非常巨大的安全威胁。中俄必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而选择更为积极的应对政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1 08: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战略噩梦开始       
http://www.CRNTT.com   2019-08-11 00:01:53


  

  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表示,如果美国在这个地区部署导弹,在中国的门口,中国将被迫采取对策。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在近日表示,俄罗斯只会在美国部署新的中程导弹后选择部署更多此类导弹。如果美国在印太地区陷入军备竞赛,面对来自中俄的压力,华盛顿几乎没有胜算,甚至还可能因此在远东之外其他战略地区陷入新的麻烦,它最终发现自己将陷入越发展军力越不安全的窘境。

  其次,美国的这一举动必然将带来区域国家“选边站”的外部压力。美国对中导的部署需要三位一体的平台,即地面固定发射装置、机动车辆,海上潜艇战舰以及空中轰炸机。在地面部署上,除了美国关岛外,其他中导战斗单元不可避免地将部署于美国的盟国,而韩国、日本和菲律宾从地理位置上为首选。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非常明确地表示,菲律宾将不会允许美国在菲部署导弹系统,因为他不希望与中国开战。而韩国、日本将面临来自美国非常大的压力。当年韩国执意推进部署萨德系统,导致中韩关系陷入低谷,韩国经济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而部署中导相较部署萨德而言,是从军事防御到军事进攻的转变,性质严重得多,危害也严重得多,它将直接摧毁东亚地区国家之间战略互信,给地区局势带来巨大动荡。

  这实际上就是美国给日韩等安全盟友挖了一个巨大的战略陷阱。华盛顿希望日韩充当美国印太战略的马前卒,在执行美国的战略意图和霸权利益的同时,彻底摧毁美国对他们所谓的安全保障,将自身陷入与中俄的战略对决之中。

  如果日韩等国有足够的战略清醒,那么东亚合作的潜在机遇一定会将美国对华极限施压带来乌云迅速吹走,否则他们就是拿自己的国运进行一场获胜几率为零的豪赌。

  对美国来说,它从冷战获得胜利以来,一直没走出迷信军事霸权的怪圈,试图通过炫耀军力和极限施压获取安全利益。面临中俄,这条路恐怕走不通了。

  华盛顿期待以武力威慑而独步天下一定不会实现。而它执意在印太推行中导部署将是其战略噩梦的开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1 08: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对华发动新冷战不会成功       
http://www.CRNTT.com   2019-08-11 00:12:23



熊玠教授解读中美关系(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北京8月11日电(记者 张爽)美国著名华人学者、纽约大学政治系终身教授熊玠9日在出席国观智库主办“国观时局讲堂”时表示,美国不是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而是发动了一场新冷战。但在今天世界经济格局之下,美国在这场新冷战中很难取得成功。

   熊玠,1958年移居美国,1977年加入美国籍,先后担任纽约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兼该校政治研究所主任,美国当代美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政治学会、国际问题研究协会、亚洲问题研究协会、国际法协会、中国问题研究协会会员。

   美国曾经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并且取得了成功。现在美国对中国发动新冷战,会不会成功?熊玠的答案是,不会。

   熊玠指出,美苏新冷战有以下特征:第一,全世界除了共产主义阵营的国家之外,都对苏联有恐惧之心,所以能够在美国的旗帜之下团结一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二,美国不让苏联参加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苏联从世界经济领域整个排除。但是今天不然,中国在2011年之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也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不仅如此,世界银行货币汇率是根据一篮子货币确定的,人民币也是其中之一。另外,有美国学者认为,今天的世界经济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一方要害另一方,等于是自杀,这与苏联时代完全不同。

   第三,全世界与中国有来往的国家,彼此的依赖度比他们与美国的依赖度还要高。中国在十八大之后提出了三个倡议: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五国组织之下设立新开发银行,这三个新倡议是中国在世界上建立的一个地缘经济的游戏。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不同,后者强调意识形态和军事,而前者是强调经济彼此依赖、彼此发展。

   “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于是建立了一个新的联盟,一带一路现在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参加,亚投行的成员国有130-150个,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要孤立中国很难行得通。”熊玠举例说,美国告诉其他国家不能使用华为的产品,不然信息会被泄露,但德国、英国、意大利还是继续和华为做生意,这就说明美国无法孤立中国。

    熊玠认为,中国还要继续做地缘经济的游戏,这可以缓和与美国的竞争,等于是在与大力发展军事的美国进行不对称的竞争,中国继续发展下去,实力是建立在经济之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1 08:4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朗普的关税当然会伤害到中国,但北京处于非常有利的反击地位。中国可以通过货币和财政刺激政策增加国内支出;它可以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增加向世界和美国出口。与此同时,中国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痛苦施加给美国。中国可以从其他地方购买大豆,这会伤害美国农民。正如我们本周看到的那样,即使是人民币的象征性贬值就能使美国股市暴跌。

  因此,特朗普的处境比他想象的要差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2 09: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若美联储这样做,美元主导地位或走向结束

分享
2019-08-12 00:10:01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郭庆娜
核心提示:路透社报道,虽然市场关于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发生U型反转,从年初的预期收紧转向预期宽松,并未导致美元疲软,但对60位分析师的最新调查显示美元前景仍然变弱。
参考消息网8月12日报道 路透社对市场策略师的一项调查显示,如果美联储屈服于金融市场和特朗普的压力,今年年底前进一步降息50个基点,则美元的主导地位将走向结束。
据路透社8月8日报道,虽然市场关于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发生U型反转,从年初的预期收紧转向预期宽松,并未导致美元疲软,但对60位分析师的最新调查显示美元前景仍然变弱。
报道指出,美联储上周降息,但美元保持稳固,主要是因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最新举措是“对政策进行的周期内调整”,抑制了市场对其将采取激进宽松措施的预期。
报道称,美元计价资产需求稳健,帮助美元保持魅力,但回答另一个提问的分析师中有超过40%称,美联储政策预期若发生变化,将影响美元走势。
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信息,金融市场现在预计年底前美联储至少降息两次,每次降25个基点。回答一项追加提问的分析师大多认为,这将大幅压低美元。
“美元作为主要高收益G10货币(全球十大主要交易货币——本网注)的地位需要弱化。因此如果利率走势一如市场预期……那很有可能会明显打压美元。”加拿大皇家银行外汇策略部主管亚当·妮科尔表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2 09:4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汇率操纵的法律是美国最不被遵守的法律之一。它规定首先与当事国就扭转局面进行谈判,然后才是以向操纵国商品加征进口税作为反制措施,而且只能在世贸组织揭露并官方证实汇率操纵事实的情况下征税。但实际操作不是这样。首先,特朗普在称中国为汇率操纵国很久以前就对其加税了。其次,世贸组织根本没有证明中国的过错。不仅如此,美国用关税打击中国,自己就违反了自由贸易和世贸组织准则。由此产生了一个合理的问题:华盛顿会选择哪些施加影响的措施——和现在一样甚至更严厉的措施,还是暂时无人知晓的其他措施?我想,美国财政部自己也没有明确答案。”
美国经济决策公司经济学家艾伦·赛奈认为:“这是巨大的政治错误。我们正因为此类失误而遭遇衰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2 16: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全球催化剂,因为它拥有成熟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中国的GDP在2014年已经是全球最大。2018年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占120家。过去几年,中国已经是第二大全球投资者,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中国留学生遍布世界。中国在创新领域的投资令人震惊。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在飞速扩张。最终的结果显示,中国是对全球经济最开放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3 07: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美国霸权战争会成选择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9-08-13 00:30:23


  
  特朗普和桑德斯的崛起,标志着美国国内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崛起。美国政治极化和两党恶斗不断升级,根本上反映的是美国国内阶级矛盾和斗争的加剧。传统上,美国往往通过两种方法来缓解国内社会矛盾。第一种是与欧洲摆脱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路径一样,通过战争开拓海外市场,以海外利润回流反哺国内工人阶级来化解国内阶级矛盾。第二种是“罗斯福新政”方式。“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国家干预经济的新发展道路,同时在美国初步建立起福利社会,有效缓解了资本扩张的盲目性和社会阶级矛盾。但从目前情况看,这两种方法都已经失灵。随着美国GDP不断攀升,全球利润不断回流美国以及美国国内福利不断增加,仍然无法有效缓解贫富分化和阶级矛盾,这从根本上表明美国资本主义已达到最为腐朽的阶段——金融帝国主义而积重难返。早在二战后,美国军工集团兴起,就使得美国国家机器异化为军工资本的营利工具。艾森豪威尔总统卸任时就充分意识到这种危险。他在1961年的告别演说中就明确指出:“庞大的军事机构与大规模的军事工业的联姻,是一种崭新的美国经验。”“在政府议会中,我们必须警惕这种军事和工业的联姻在有意无意中带来的不正当影响的渗透。潜在的、灾难性的权力错置现象已经存在,而且将继续增强。”“我们应该意识到政府方针可能成为科技精英的俘虏这一同样不可忽视的危险。”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机构和军工企业以及科技精英日益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创造出大量的社会财富,但这些大量财富并没有惠及全民,而是定向回流到“军工-科技-金融复合体”。与此同时,作为“均贫富”的高福利政策难以为继。由于资本不可能放弃流向自己的利润,而政府又难以调和各党派和阶级立场,致使美国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引发国内劳动阶层对资本的反抗。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贸易战开打,实际上是美国寻求化解国内阶级矛盾的尝试,但这种尝试注定要失败,因为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无论特朗普从中国获得多少好处,但美国国内分配的不公问题在根本上是无解的。

  (二)战争在美国历史上是资本和市场扩张的急先锋,同时也是美国摆脱国内危机与阶级矛盾的主要选择

  近日,美国前总统卡特表示,美国在242年的建国历史中仅有16年没有打仗,堪称“世界历史上最好战的国家”,“因为美国人总是想迫使其他人采用美国的原则”。实际上,美国是商业立国的国家,对外自由贸易是国家生存之道,获取原材料和拓展市场是美国始终不变的战略目标。为了自主进行自由贸易以及寻找原料产地和市场,美国大多选择以战争方式保障资本扩张和拓展市场。

  美国独立战争解决的是英国殖民主义对北美在对外贸易和税收上的钳制的主要矛盾。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掌握了自己的税收和对外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发动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1814),目的是维护美国在国际上的自由贸易地位。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加,美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其中美墨战争就是直接通过军事扩张获取新的领土以解决国内矛盾。南北战争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水岭,根本上解决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确保了国内市场的大一统,从而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大发展。南北战争后,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也使国内产生了两极分化和劳资矛盾激化。19世纪下半叶,美国国内工人运动频繁发生,比如1884年10月的芝加哥大游行,其规模和影响都超过了今天美国出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为此,美国发动了美西战争,推动国内资本走向海外,以海外利润回流缓解国内矛盾。二战则使美国彻底摆脱了战前经济大萧条的困扰,美国取代英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资本的中心-外围结构。冷战时期,苏联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后,将西方资本剥夺第三世界的全球化进程阻断了整整半个世纪。冷战的本质,是阻止资本中心国家对外围地区至少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范围内的剥夺。苏联解体后,原苏东国家对西方资本设的篱笆坍塌,东欧全面开放资源、市场、劳动力,成为西欧的外围市场,资本全球化再次掀起一波热潮,美国权势由此达到新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3 07: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美国霸权战争会成选择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9-08-13 00:30:23


  
  (三)中国是美国资本和市场扩张围猎的下一个目标,中美贸易战是美国对华全方位战略围剿的前哨战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资本主义虽摆脱了经济危机,但陷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美国想要摆脱目前的危机,仅靠自我调节是走不出困境的,即便再出一个罗斯福也不可能。资本中心国家已经没有自我更新的能力了。多年来,美国完全靠发动战争而存活,以致美国的经济结构中军工成了支柱性的部分。所以,美国人就是想不打仗也是不可能的。如果不能在世界上找到一个像苏联解体后那样的外围空间,美国衰落的命运是必然的。

  进入21世纪,美国将寻找新的资本外围空间的目标锁定为中东和中国。通过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美国成功进入西亚和中亚,但是美国也由此深陷两场战争的泥潭,最终得不偿失。目前,美国从苏联解体中所获得的“浮财”已经消耗殆尽,下一个所能找到的最大的“浮财”来源就是中国。中美贸易战本质上是美国实施全方位对华战略围剿的前哨战。以贸易战为开始,美国将陆续对华开展科技战、金融战、规则战、文化战。特别是美国实力当中,最强的仍是军事实力,以军事手段制造“建设性混乱”恶化中国投资环境甚至在台海南海等方向制造事端,直接出手围剿中国三分之一的海空力量,那将从根本上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不仅将造成中国经济建设环境全面恶化和内部动荡,还将使日韩以及东南亚等亚洲地区其他国家彻底倒向美国,几乎整个亚洲就会成为美国资本的依附性的市场。此举会为美国资本带来新的更大一轮的扩张,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也将得到极大缓解。但由于此举风险过高,美国也无必胜的把握。

  二、思考与启示

  当前美国资本与市场扩张的牧歌式进程正在遭遇新一轮困境,但离彻底的衰落尚有一段时间。美在难以依靠自我调节克服当前危机的情况下,会显着依靠军事冒险行动寻求破局。为此,中国宜充分认清当前中美战略攻防态势的阶段性特征,坚持战略隐忍,同时适时有力局部反击,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通过策略运用、局部胜势和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来化解美国在霸权衰落期的躁动,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但美国衰落将是历史性过程,中国对此应该坚持“熬时间”路线,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

  列宁曾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不能被曲解为资本主义马上就要灭亡了。美国正跨越权力的顶点,但是美国距离彻底衰落仍有较长一个时期。其犹如午后一两点钟的太阳,虽过了正午十二点,但是离落山仍有时间,此时仍是光线最毒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到美国社会分化与政治对立,从根本上削弱了美国全球霸权的国内根基。未来一个时期,美欧国家能否通过国内政治斗争与变革,解决社会分化和政治对立的问题,是它们走向强大还是走向衰落的关键,也是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外部环境的关键。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国“军工-科技-金融”帝国主义的异化趋势虽不可逆转,内部功能失调、紊乱是美国霸权衰落的开始,但美国维持霸权的关键力量——美军、美元、高新科技实力仍然强劲,中国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尚难以撼动其主导地位。鉴此,新时代我们对美仍应采用“熬时间”的长期斗争路线,对美战略上应保持定力、耐心和隐忍,力避意气用事,过早与美战略摊牌或对决而戕害自身元气;对美关系要立足于稳,甚至通过一定程度的让步来稳定中美,通过稳定中美关系来稳大局、稳周边、稳国内;要懂得对美暂时的让步并没有什么,因为时间站在我们一边,我们要善于和敢于以时间换空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3 07: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美国霸权战争会成选择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9-08-13 00:30:23


  
  (二)加强对美战略行为预判和预警,有效应对美国军事冒险性

  坚持战略上稳美与策略上加强对美斗争,是矛盾的统一体。根据以往对美交往看,也只有加强对美斗争,才能迫美妥协和逼美合作。美国资本主义进入垂死挣扎阶段,也是最凶狠和最富冒险性阶段。资本主义没有出路了,必然会把内部的祸水引向资本外围地区。现在美国虽然经济上衰落了,但是军事实力还在。对此,中国应清醒认识,战争离我们并不远,西方缺的只是一个理由。综合分析当前中美斗争形势,下一步,美军事冒险可能采取的主要策略是:先挑起台海危机,诱迫中国不得不做出重大军事反应,继而再挑起南海危机,通过紧紧卡住南海这一中国发展的关键命门,最终以台海南海等多个危机联动,逼中国在贸易战乃至全盘战略博弈中做出重大妥协。

  首先,美为引发台海危机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美方清楚,台湾问题涉及我党执政的合法性,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是中国政治和战略命门,一旦“台独”势力踩踏我底线,我必做出强烈反应。所以,美策动台独势力挑起台海危机的条件日趋成熟。

  其次,美在南海以持续开展“航行自由行动”为幌子,正逐步超越其在南海地区有限军事存在和低强度军事手段展示,转而谋求实际作战能力优势和军事综合有效制权。美军试图以实实在在的作战能力部署来抵消中国南海岛礁扩建后新增优势以及慑止中国在岛礁进一步部署军事设施,必要时甚至不惜制造重大危机,以“一锤定音”之势将中国在南海业已取得的军事优势彻底打掉。

  针对以上情况,中国应高度关注台海南海方向态势,认真研判美国政策动向,密切跟踪美军兵力兵器部署及调整情况,建立有效预测中美军事冲突的预警机制,从实从严从细做好各方面应对美军事挑衅预案,平时要立足于加强中美军事危机管控,一旦有事要确保一线不吃亏。

  (三)中国在对美斗争中要坚持“总体防御、局部进攻”方针,即保持总体防御态势下,要积极进取,采取局部攻势行动,持续推动中美战略攻防态势转换

  根据中长期中美力量对比分析,中国对美斗争必然要经历战略防御、战略僵持和战略反攻三大阶段。当前,我们仍然处于第一阶段,即战略防御阶段。但这一总体防御态势,并不是单纯的防御,不排除中国坚持积极进取态度,适时跳到外线,采取局部攻势行动,以“歼灭有生力量”为目标,夺取重大战役性胜利,从而累积对美的战略优势,持续推动中美攻防态势的转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3 07: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美国霸权战争会成选择方式?       
http://www.CRNTT.com   2019-08-13 00:30:23


  
  目前看,中国局部攻势的必要和空间主要存在于台海方向。中国解决台湾与祖国分离问题的历史条件正趋于成熟。从整个太平洋和全球范围看,中国与美国力量对比仍处于弱势,但在台海一域一向,中国已具备优势条件:一是我们具备解决台湾问题的法理基础;二是台独势力在国际上的活动空间前所未有地缩小;三是支持台独的美日力量自二战以来前所未有地衰弱;四是中国大陆的综合国力进入了史上最强大时期;五是台湾问题的解决仍是个有限问题,是在我们的主场,距离我们很近,且不会透支我们的国力。新时代,着眼应对台海变局,提速台海两岸统一进程,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须迈过的坎儿。

  (四)抓住第四次产业和技术革命的历史契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全盛时期,并获取对西方资本主义优势

  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通过第一、二、三次产业和技术革命,持续释放资本主义的活力,有效化解了国内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也同时迫使非西方地区不断沦为西方资本的边缘地带。当前,世界正迎来第四次产业和技术革命,人类站在再出发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如果美国抓住机遇,占取先机,不仅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困境解套,而且将重新获取对非西方社会的碾压性和压倒性优势,再延续美国霸权100年。对中国而言,这是近代以来我们完完整整赶上的一次产业和技术革命,特别是中国在这场革命面前已经充分准备好了。比如,中国在光晶片、CPU、光交换技术、量子通讯、5G基站铺设方面世界领先。如果中国抓住这一轮产业和技术革命的先机,我们将迎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盛时期。如果我们做的更好,我们在这次革命中将会超越、至少可以和美国并驾齐驱,而将其他西方国家远远甩在后头。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技术超越这一路径,实现对美综合实力的最后一棒的追赶,最终完成中美间的权力转移,并在中美和平竞争中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类发展的美好前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3 07: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台海局势已经进入“高危期”?       
http://www.CRNTT.com   2019-08-13 00:02:38


  
  综上所述,此次三台会上传出的讯号可以归纳为两个层面:第一,台海局势已经进入约为其半年的“高危期”,2020选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第二,2020选后若继续由“台独”势力执政,台海局势将进入更加危机四伏、充满更多不确定因素的阶段。对此,我们认为,两岸智库学者长期以来对局势保持敏锐洞察与密切关注,他们对形势的预判需要认真倾听、充分借鉴。与此同时,今年三台会上两岸智库学者的主要观点,也给我们带来以下两点思考:

  首先,“风险思维”固然重要,两岸关系的确进入了变数多样、变化多端的时期,但需要辩证思考“风险”与“变数”之间的关系。今年四月,香港两岸智库联谊会在与上海涉台智库进行交流时,就有学者指出,两岸关系和岛内的形势永远在变,变数不见得就是风险,任何变数都会转化为潜在风险,但如果把任何一个变数都夸大成风险也是不对的。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认同这一判断。当前台海形势既有一系列“变量”,也有一系列“常量”:中国大陆综合国力稳步上升的大势不变、大陆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期需要和平外部环境的大局不变。因此,牢牢稳住这些“常量”,大陆就能继续牢牢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跟主动权,因而得以从容稳妥地应对那些“变量”。

  其次,面对今后一段时期影响台海局势的众多变数以及各类潜在风险,更加需要以史为鉴,从过去历史经验教训中寻求应对和化解之道。事物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历史循环论也好、螺旋上升论也好,无论哪一种史观,都强调了历史发展的周期性特征。对于当前的台海局势而言,岛内选举、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内部政局,都将或已经进入一个周期交替的临界点。因此,对于两岸双方而言,最为明智的做法,就是回顾过去数十年来,历次台海形势进入周期交替的时间节点前后,做过哪些正确的事情,又犯过哪些错误。

  在此次三台会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被多次引用,并成为不少学者判断当前台海局势及其外部因素的重要依据。不过,研读这句话出处的全文:“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就可以注意到,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大陆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这两个时代特征是辩证统一的。因此,尽管“变”是未来台海局势的关键词之一,但我们对两岸关系的信心仍然坚定不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14 07:4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一带一路”能拯救被毁的东南亚》,文章说,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有着迥异于西方强加给东南亚人民的经济、社会制度。这个国家正在服务于人民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获得经济巨大成功。所有土地属于国家,整个未来归于人民。如今中国向东南亚伸出援手,仿佛在说:“我们共同发展吧!”“一带一路”倡议以共享和国家共同富裕为基础,是我们星球上最乐观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构想。在160多个国家工作过的我见多识广,但从未见过如此充满自信、如此富有正面革命性、又如此充满善意的构想。

  西方却拼命抵制,竭尽所能阻止“一带一路”成功。在东南亚也是如此。西方发动巨大宣传力量,抹黑中国想要唤醒整个地区、尤其是摆脱对西方列强有害依赖的种种努力。比如马尼拉疏远华盛顿而接近北京,从而改善了菲律宾民众的生活。杜特尔特总统得到80%菲律宾人的支持,却遭到西方媒体野蛮攻击。老挝也是如此。中国施以援手帮助这个曾遭西方破坏的国家站起来,修建高铁、医院、学校甚至新城市,西方却胡说什么“环境”和“债务陷阱”。柬埔寨、缅甸等地区其他国家也是类似情况。凡是与中国有关的东西,都遭西方抹黑。

  中国及“一带一路”被一些人误解,幷非因为它不透明——它是透明的,而是因为西方宣传总把水搅浑。西方这么做,目的是控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阻止中国获得应有的地位。西方幷不想给东南亚找到解决方案,只想让这个地区继续无知、分裂、恭顺逢迎。东南亚人民必须知道该如何选择。中国及其制度,通过行动而不只是言语已为我们树立绝佳榜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27 07: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葬送了中美贸易谈判持续推进的良好势头。一旦谈判不能持续,而关税战又愈演愈烈,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怎么收场就是个大问题。

  二则,在中美两个大国刚就贸易争端尝试“休兵”之际,特朗普的加征关税举动无疑会拔高中美战略竞争的强度和烈度,给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自特朗普贸然发动“贸易战”以来,中美就在起伏跌宕中曲折绕行。应该说,贸易争端已经成为中美好坏的“晴雨表”。本来在G20大阪峰会后,中美两国贸易谈判都已经重启谈判了,中美关系也出现了喘息的缓和时机。但特朗普的加征关税举动无疑彻底打破了中美关系缓和的可能性。不仅如此,特朗普此举还会迫使中国反击,并由此提升中美战略竞争的强度。

  再者,既然特朗普敢在贸易问题上“铤而走险”,保不准他还会在其他更加敏感的领域“挑事”。比如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一旦特朗普在这些问题上“挑衅”,则中美关系的前景就极为堪忧!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否与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在中美竞争越来越烈的形势下,全球经济必然受拖累,局部敏感安全议题也会激化。全球完全有可能进入到动荡乃至衰退的困难境地。

  毫无疑问,特朗普贸然加征关税的举动完全是“百害而无一利”,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早在特朗普开启“贸易战”的时候,就有不少学者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美国不可能凭借“贸易战”“再次伟大”。

  此番特朗普加征关税后,美国国内外也是一片“喊打”之声。美国商会和零售、汽车、石油、农业等主要行业协会日前就纷纷发表声明,再次警告贸易争端升级对美国相关行业、企业和消费者都不利。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则发表声明说,在造成更多损害之前,应停止关税升级并大力推进符合双边利益的贸易协议。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也警告,如果特朗普以加征关税作为一个政治工具,恐使全球面临风险。

  由此可见,特朗普的举动既在国内“不得人心”,也在国外“饱受批评”。如果特朗普不及时“收手”,则其必将面临内外围困、自食其果的悲惨下场。特朗普,醒醒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29 10: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化产业链分工的三元结构



  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产业链分工,是一个三元结构的体系:分别由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构成。典型的消费国,比如美国,南欧的欧猪各国。典型的生产国,是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典型的资源国,则是俄罗斯,中东石油国,巴西,澳大利亚,委内瑞拉等国。



  美国作为全球化分工体系的最顶端,不仅负责向全球提供输出需求,还输出流动性和制度与技术方面的标准和协议,负责全球化的全局统筹与组织。美国输出的制度,由三部分构成,政治的维度上是联合国,经济和金融维度上面是全球货币体系。贸易维度上,是世界贸易组织,也就是WTO。这就是全球化生产与协作的顶层设计。



  同样作为消费国,欧猪各国和美国相比,则是纯粹的债务型消费国,它们并没有对全球分工提供什么有实质性价值的东西,它们只是欧元区内部的全球流动性再循环链条上的一环,负责把德国的国际收支的盈余花掉。这样,欧元区就可以作为整体表面上与美国之间形成均衡,不至于因为德国的盈余积累过多,而导致欧美之间严重的失衡。欧元的升值压力,也就不会过大。



  生产国,在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体系中,历史上一共出现了三代。第一代是德日,美国选择工业化德国和日本,一方面有这两个国家工业基础好的历史条件,更重要的是,德日都是制衡苏联阵营的最前线。二战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是德日作为生产国的最惬意的时期。



  随着德日的如日中天,生产国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和盈余,而美国则被逆差和赤字压得喘不过气来。这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体系下,第一次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美国是怎么应对的呢,一边和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另一边和以德国为首的欧共体,签署了《卢浮宫协议》,《卢浮宫协议》也就是让日本失去了二十年的广场协议欧洲版。为什么日本在广场协议之后,失去了二十年,而德国在短暂的不适之后则能再次奋起了呢,因为德国找到了内部平衡自己收支盈余的一群躺着花钱的欧猪。日本脱亚入欧太高冷,在亚洲的邻居里面,估计连找个躺着花钱的合伙人都找不到。



  德国人能发起欧元来化解美元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什么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人不发起亚元来制衡美元的钳制呢?有可能想过,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执行落地的国家意志和战略构想。不得不说,日本人就是各种奇技淫巧的匠人命,在战略上,它们一贯的鼠目寸光。所谓的失去的二十年,就是战略构想缺席的代价。



  德日被去势之后,由于忌惮德日继续的积累盈余和资本,会主导区域一体化,在美国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形成割据势力,于是美国在1990年代启动了第二代生产国。第二代生产国,就是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南亚各国。东南亚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美国就不用再担心它们将来发达了,会形成割据势力。



  但是由这些小国来充当生产国,有个比较大的缺陷是,它们对于全球流动性的环流表现的过于敏感,美元的潮汐,一涨一落,它们就纷纷的感冒了。并且由于各个小国之间,缺乏一体化的意识,在美元流动性退潮之时,它们为了将流动性更多的留在自己国家,选择了不顾死活的互相踩踏。与其说是索罗斯们一手制造了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如说,这场危机里面,更多的伤亡是来自这些生产国之间互相的恶性踩踏。



  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东南亚的诸多生产国,一蹶不振。并且,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升级,这些体量太小的生产国,已经在产能上和效率上,无法在满足全球化大生产。在这场金融危机中,中国顶住了索罗斯们的进攻,并承诺人民币不贬值,这对于外资来说,是一个低风险高投资收益的官方承诺,为中国赢得了不少的口碑和信任。这次危机过后,中国成为了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化分工体系中的第三代生产国。



  中国作为生产国加入全球分工体系,相比东南亚这些第二代的生产国,中国的全要素的优势,一下子就把这些竞争对手甩的没影了。让中国成为生产国,难道美国不担心德日曾经的那一幕会重演吗?说不担心那是假的。美国估计做梦都会担心,把中国变成生产国,早晚有一天,随着中国的产能、技术和资本完成了积累,就一定会形成美国全球帝国版图中的割据势力。



  所以,美国一直死死的卡住入世这一关。在入世前后,美国不停的对中国进行各种底线测试和底牌测试,让中国纳投名状,表忠心。96年台海危机就不说了,银河号,炸大使馆,南海撞机事件三大辱,都是这种测试的具体表现。中国忍辱负重没有辜负美国的战略预期和判断,终于在2000年初拿到了正式入场券,成功入世。



  在全球化分工体系这盘棋里,中国这名选手,就像一个一贫如洗的泥腿子少年一样,从来没有参加过正式比赛。美国则是几十年以来的久经沙场和考验的常青树冠军,从来没输过。中国说,我可以下一盘吗?美国斜了一眼过来,对着这个寒酸少年啪啪啪就是一顿耳光。少年不为所动,继续问美国,请问我可以下一盘吗。美国以为,怎么打都不还手,这少年真老实啊,好像没反骨,政审关这就算过了。



  光政审关过了,还不行。美国在战略上,并没有像日本那么缺心眼,他们知道让中国这个巨人选手入局,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所以,美国对中国说,现在你可以参加这一局了,不过,我要先拿掉你的一个的车。一个从没下过棋的业余选手,和一个从没输过的世界常胜冠军下棋,棋还没开始下呢,就先让了世界冠军一个车。这就是中国原始积累的起点。每每想起,仍不免感到心酸。



  所有的人都认为,中国不会赢。包括中国人自己,大部分都认为中国不会赢。如果当时有个外星人在旁边看棋的话,估计连外星人都会认为,中国不会赢。在美国的预想和愿景中,中国应该一方面会成为它的血汗苦力,另一方面,则会沦为它的经济殖民地,在这盘棋中,美国认为自己稳操胜券,中国将输的连裤衩都不剩。



  从2001年中国入世到现在,已经15年过去了。这盘棋也终于下完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中国不仅没有输,还赢的很漂亮,非但没有沦为美国的经济殖民地,并且无论在产能技术和资本各方面,都完成了积累。对此,美国的反应是什么呢,他要悔棋。要求重新再下一盘,让中国让他车马炮再下一盘。这就是美国TPP的战略意图,重新制定规则,让中国再次成为规则的接受者,出让更多的利益,并大幅抬高中国再入局的代价和成本。



  中国会接受让美国车马跑再和他下一盘吗?显然不可能了。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一贫如洗的寒酸少年了。中国长大了,他志向远大,他要去闯世界。这个形势对于美国而言,已经不仅是在它的全球帝国版图中出现割据势力这么简单了,而是出现了一个可以和它分庭抗礼的竞争对手。用当年阉割德日的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那一套,对中国也不太顶用。虽然,中国在美国的一再施压之下,礼节性的让人民币有序升值,但这也仅止于礼节,并无法根本性的消除中美之间的贸易失衡。



  美国现在要捋着袖管要重整旗鼓,决心跟中国再下一局。可是这新的一局,和15年前开始的上一局,完全不一样了。这一局的基本盘面状况是什么呢,全球化一分为二,美国主导的两大海洋版,和中国主导的欧亚大陆版。美国主导的海洋版,规则是亚太区的TTP,和跨大西洋区的TTIP。中国主导的陆版,规则和标准则是一路一带。这两个版本,将展开竞争,这一局,再过15年,谁会赢呢?上一局,美国占尽优势和先机的情况下,都没赢,这第二局在中国已经羽翼丰满的情况下大家展开公平角逐,要说美国能赢,估计它自己都不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29 17: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对美出口的一半以上不是由在华美国企业生产的,就是由美国企业的合同制造商生产的。美国财政部征收的进口税是由美国消费者支付的,而且成为美国企业的额外成本。

  与特朗普的顾问纳瓦罗等人最初的想法相反,由于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关税,只有约3%的美国制造业实际上已经回归美国。文章称,贸易战带来了预期中的双输结果,但中国似乎比美国更成功地控制了损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9-8-30 08: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港獨」陰謀不可能達成,因為中央不會袖手旁觀。不過,必須承認的是,止暴制亂容易,但要解決暴亂背後反映的香港結構問題則難。比如反對勢力綁架的通識教育、回歸一代的國家認同、英國殖民殘留勢力左右的司法體制、貧富差距、年輕人看不到未來、人心回歸等等,都無法一蹴而就。其實,從2014年的占中到2019年的顏色革命,香港社會矛盾逐漸爆棚,足見其複雜性和艱巨性,無疑給特區政府和中央很好的提醒,該好好思考,未來如何管治香港,既能保持繁榮穩定,又能凝聚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8 11:08 , Processed in 0.445844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