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1241|回复: 22

[轉載] 慧眼818《为什么--中国必然战胜美国???》

[复制链接]
ZHANG737 发表于 2020-1-2 10: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美国人误解了中美竞争的本质。他们认为中美竞争是充满活力的美国民主制度与中国共产党制度之间的竞争。他们认为中国跟当年的苏联一样。但事实是,今天的美国民主已经越来越变成富豪政治,这意味着富人控制着国家的决策,而中国是贤能政治,最优秀的人被选拔出来在政府任职。所以如果中国的贤能政治和美国的富豪政治之间进行竞争,贤能政治会获胜。当你分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时,你必须透过现象看深层次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1-2 10: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十年属于中国,未来十年也一样  2010年时中国开始以一种全新方式影响全球意识。西方金融危机前,中国一直被视为新来的小孩子。而过去10年,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年年都源自中国而非美国。过去10年来,中国增长率逐渐放缓,但仍属增长最快经济体。今天,中国经济规模已是2010年时的两倍多。

过去10年里,中国经济发展是人类历史上最非凡的经济转变故事。西方对此一时难以适应,表现出的态度各种各样。有的拒绝承认、不以为然甚至口出恶言,也有的表示尊重、欣赏和钦佩。中国崛起让美欧感到危机,这种危机感将在本世纪剩下的时间里持续。西方正处于被取代的过程中,却对此无能为力。中国崛起是那种历史上罕见的改变世界的变局性事件。直到本10年,西方才开始意识到,中国崛起必将改变世界。

故事还在继续。不说10年,仅5年前中国仍是廉价制造的代名词。西方认为中国会长期停留在模仿阶段,难以企及西方创新能力。但中国人证明了他们能建立强大的创新经济。深圳如今已匹敌硅谷——华为、腾讯、阿里巴巴与微软、谷歌、脸书、亚马逊并驾齐驱。如今,中国企业日益进行开拓性创新。去年,中国占到世界专利申请数量的近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片绿叶就是我 发表于 2020-1-2 17: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19 17: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交部:即日起,吊销美国《华尔街日报》三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
2020年02月19日 15:39:06
来源:环球网
1894人参与324评论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卉】在19日的外交部网上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上周,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辱华文章要求《华尔街日报》公开正式道歉并查处相关责任人,请问《华尔街日报》是否已就中方要求做出回应?

对此,发言人耿爽表示,2月3日,《华尔街日报》刊发美国巴德学院教授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撰写的评论文章。该文诋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努力,报社编辑还为文章加上了《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这种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耸人听闻标题,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国际社会广泛谴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0 09: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社评:打压中国媒体,美执政精英们在玩政治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环球时报
2020-02-19 18:49
美国宣布从星期二开始将把5家中国主流媒体在美国的分支机构按照外国使团来对待,要求这5家媒体在美国国务院登记在美雇员和财产情况。美方这样做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5家媒体的活动尚需观察,美方称不会影响5家媒体的记者采访活动,但美国的《外国使团法》有很多限制性规定,因而未来的限制有可能是弹性的,比如5家媒体向美国派出记者和在当地雇佣人员都可能面临刁难。

北京时间星期三下午,中国外交部宣布吊销美国《华尔街日报》3名驻京记者的记者证件,原因是《华尔街日报》此前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亚洲病夫”》、明显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评论文章,而且《华尔街日报》一直拒绝道歉。据该文作者透露,这个标题不是他本人起的,是《华尔街日报》编辑加上的。

这两件事彼此并无联系,但它们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发生,又不完全是巧合。它们共同反映出,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冲突在加剧。两国的价值观、社会感情渐行渐远,按照各自原则行事更加坚决,这实在不是中美关系的好兆头,也可以视为21世纪大国关系将更加动荡的又一蛛丝马迹。

总的来看,美国是咄咄逼人发动攻势的一方。《华尔街日报》使用那样的种族主义标题,明摆着是要展示其不在乎冒犯中国社会的傲慢。美国国务院做出这一决定除了像美方说的那样防止中国媒体“对美渗透”,更是要宣示华盛顿对中国政治体制的反对,向美国和西方社会放大中美体制的差别,增加一个歪曲中国党和政府形象的杠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1 08: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华为5G科技战这件事情上,中美吵得很激烈,现在甚至连中美各自驻美中媒体都互相对抗,看起来中美对抗强度没有减弱,尤其是安全议题上更加激烈,情报战加上政治都更加激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1 09: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谓“西方”?从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的角度看,西方既是地理和物质层面的,也是精神和制度层面的。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历经城邦制、罗马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殖民扩张乃至美国崛起,逐渐形成文明体系并不断被充实和强化。现代西方人以欧洲各民族及其后裔为主体,思想文化深受基督教信仰的影响,以所谓自由民主制度为价值信条。这些共同筑就了西方对世界的政治和文化影响。在物质层面,过去三四百年间,西方基于海洋、大陆扩张和金融霸权,引领了军事革命和科技创新,主导了工业化乃至后工业化时代的世界经济发展。冷战结束后,美国主导的西方一度冲高到国际权力的顶峰,并且强力推进了全球化进程。而后随着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全球产业链重组,西方的综合实力被稀释。美欧在全球推进西方化遭遇一连串挫折,自身问题也全面暴露,使得西方价值理念的光环褪色。欧洲人更加认识到,西方已经难以在塑造21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特征上发挥绝对主导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1 09: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四年反思,欧洲战略界的思维更加聚拢了,对于“西方缺失”的判断主要源自两方面的认识。

一是对中国崛起抱有既给予认可又充满担忧的矛盾心理。尽管欧美经济总量相加仍占到全世界的近一半,但中国已达到全球GDP的16%以上且保持上升势头,亚洲总体占到三分之一强,世界经济和国际权力的重心必然向亚太地区倾斜。越来越多的欧洲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崛起势不可挡,是无法逆转的持久现象,欧洲乃至西方须努力适应,找到与政治制度迥异的中国和平共存的路径。

二是对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不满,认为美右翼主导下的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倾向背离了支撑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基本理念。特朗普政府不顾及欧洲利益、重大决策不与欧洲商量的做法,破坏了跨大西洋联盟的基础,双方渐行渐远,欧洲须“形成自己的战略”,“走自己的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1 0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强势要求欧洲站队,试图推动形成与中国竞争的统一立场。

美国对慕安会高度重视,当作宣传政策和协调跨大西洋立场的重要平台。本届会议美国人的出席相当抢眼,有包括众议长佩洛西的20多名参众议员,还有国务卿蓬佩奥、国防部长埃斯珀、常驻联合国代表克拉夫特、前国务卿克里等政要、高官和智库学者出席,在会议的大小场合都有美国人的身影和声音。而且美方显然是协调了两党一致的立场,把如何应对中国崛起和“中国威胁”作为与会的主打“炮弹”,其中的核心诉求是阻止欧洲国家使用中国华为的5G技术。

蓬佩奥在慕安会上的演讲不长,却用三分之一时间批评中国。埃斯珀在讲话中也指责中国通过华为实施“邪恶战略”。美国人如此聚焦中国,且对华为这样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喋喋不休地进行话语攻击,在会场得到的支持有限。确实有人追随美国攻击中国的内外政策,但也有不少人更加理智地观察美国与中国的较量,希望更多了解事实到底是怎样的,从中寻找符合自身利益的判断基点。美国政客无礼和粗暴的态度也引发一些与会者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1 09: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各国与中国的往来由于疫情而减少,许多国家采取了中断航班和交流的做法,导致中国陷入事实上的孤立,难免造成后续的负面经济和政治后果,应尽量减少、尽早结束这种非正常现象。有学者提醒,新冠肺炎疫情在中美间已演化成一场“脱钩”的实际操演,如不尽快修复,有可能固化为系统性“脱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1 11: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好准备应对与中国可能发生的冲突 中评图

  中评社华盛顿2月20日电(记者 余东晖)五角大楼专职分管中国事务的助理防长帮办施灿德(Chad Sbragia)20日承认,在印太地区多数潜在的爆发点,包括台湾海峡、南海、钓鱼岛、朝鲜半岛等,美国可能发现自己与中国处于军事危机之中。美国可以预期,在本地区所有领域的行动,都会成为中方反干预活动的目标。因此美军将从三个方面应对与中国的军事竞争。

  当天施灿德出席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举行的“中国军力投射与美国国家利益”听证会,他在作证时作上述表态。据他评估,近几十年来,解放军正经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雄心勃勃的军事现代化,尤其是近年来这种努力加快。资源与战略的结合,使得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雄心结出果实。  

  施灿德称,中国军力现代化的许多倾向和动机与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不一致。中国对主权的看法,尤其是涉及到武统台湾和在南海的主权主张,与美国及其盟友和伙伴的利益相违。

  施灿德承认,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大多数潜在爆发点,包括台湾海峡、南海、钓鱼岛或朝鲜半岛,美国可能发现自己与中国处于军事危机之中。他称,中方敏锐意识到这一事实,正通过军力现代化,显示拒绝、削弱和中和美军力量投射能力的明确目的。解放军将寻求采用非对称的对抗措施,来抵消美军在战区的质量优势,例如削弱美军的指挥和控制联系,以及利用联合部队的缝隙。美国可以预期,美军所有领域的行动都将成为中国反干预活动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1 11: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军高官承认台海南海有发生军事危机可能       
http://www.CRNTT.com   2020-02-21 09:12:23


  

  “换句话说,与中国发生冲突的挑战是艰巨的,需要国防部内部进行根本性的调整,以做好准备,进行威慑,并在必要时在冲突中取得胜利。”施灿德说道。

  根据美国国防战略,施灿德透露,美方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应对:第一,建设和部署更加致命、更有活力的联合部队;第二,加强联盟,深化协调行动性,吸引新伙伴;第三,改革国防部,实现更好的表现和更强的可支付性。

  施灿德指出,美国国防战略也表明,与中国竞争不意味着对抗,未必要导致冲突。美国防战略的一个关键元素是维持与中国建设性、稳定的、以结果为导向的国防关系,推进沟通渠道的开放,管控危机,减少可能导致冲突的误判风险。他说:“虽然两国意见不尽相同,但我们认识到,在利益一致之处合作,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这包括与解放军维持有效的国防接触与对话。”

  施灿德表示,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意涵是深远的。这对美方是长期挑战,需要持续的资金和战略规划来应对。这将需要增加和重新分配区域和全球投资,并加倍机构间努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他说:“在与中国的全球竞争中,没有零成本的解决方案。”

  施灿德认为,来自中国的挑战并不是冷战时期苏联的翻版,与中国的竞争需要当代条件下的独特手法;然而与中国竞争具有同等后果,值得美方像过去那样集中精力。他宣称,美国国防部将继续评估中国日益扩大的全球姿态和对这些行动的支持所带来的军事影响,并确保提供必要的作战部队,在威慑失败的情况下,可用于打赢一场战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2 11: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的美国不是战后崇尚自由主义的美国。二战结束后,尽管美国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但总体上仍高举国际主义旗帜,希望通过与欧洲的联合打造符合西方利益的战后国际秩序。如在经济上以“华盛顿共识”为核心,推动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推崇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将全球化视为圭臬;在政治上强调人权、民主、法治等理念;在机制上建立了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多边体制。这些战略共识都确保了北约乃至整个美欧同盟的总体稳固。

然而,当前的美国以“美国优先”为引领,最大化自私逐利的成果,以贸易战逼迫盟友经济让利,以撤走安全保障威胁北约和亚洲盟友分担军费,这些都让东亚盟友难以在道义上将美国视为同盟领袖。

从国际格局、地区形势、美国政策等各方面看,美国对盟友主导能力的下降都是显而易见的,双方关系正经历深刻变革。北约峰会中各国不愿跟随美国将中国列为最大威胁、慕尼黑安全会议中欧洲方面提出“西方缺失”,都为傲慢的美国敲响了警钟。既然伴随着美欧同盟70年的北约都已迷失方向,“东亚北约”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2 11: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19世纪的欧洲化和20世纪的美国化至今仍对这个世界产生着影响。但是在进入21世纪后,世界开启了亚洲化进程。全世界企业都在向中国兜售商品,使用印度的IT技术,在日本和印尼度假休闲,这么说的话可能更容易理解。
英国的咨询公司每年都会公布所谓的“最强护照”排名。日本、新加坡、韩国的公民可以免签进入的国家比任何一个欧美国家的公民都要多,无论是经商还是旅行,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前往世界任何角落。亚洲的行为方式也在走向世界,这也是其正在赢得影响力的佐证。虽然亚洲国家彼此之间千差万别,但它们正在逐渐成为凌驾于美欧之上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2 11: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有类似于欧洲的超越国境的议会和央行,但亚洲正在通过建立起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补关系在价值观上完成整合。
回首过去的4000年,借助丝绸之路,亚洲不仅输出了丝绸和火药,也实现了哲学思想和宗教教义的交流互鉴,成为一个共享高度文明的场域。虽然这种交流因欧洲的殖民活动而中断,但在冷战后作为一个再次统一的体系,亚洲进入到了主动谋求整合的新阶段。
欧美人总说“历史已经终结”,但从亚洲的视角出发,或许应该说历史回到了原初状态。亚洲在世界的人口和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经历了飞速的现代化,更清楚该做好哪些准备以应付这个愈发复杂的世界。另一方面,欧美的知识分子仍然坚信,他们那种自以为是的、严重落后于现实的思维模式依然保持着优势。
从苏联解体到中国崛起,再到我所说的亚洲体系的诞生,这30年里发生了太多地缘政治学领域的重大变化,也就是世界秩序层面的力量再分配。像衰退中的欧美那样,以一国、一种价值观构建世界秩序不再成为必须,未来的世界应当是由美国、欧洲、亚洲三个体系构建起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2 1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今天,美国仍然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等硬实力上的世界第一强国。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按汇率计算,其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二,军事实力也难以和美国匹敌。在文化等软实力层面,中国仍和美国有较大差距。
在特朗普执政的三年时间里,美国的软实力大幅走低。对世界各国来说,挥舞“本国优先主义”大旗的美国实在是缺少吸引力。
但是,历史上美国也曾成功挽回过失掉的软实力。因2003年伊拉克战争丧失的国际信任在奥巴马上台后获得了相当程度的重建。今天,美欧之间依然保持着紧密的经济联系,修复关系也是有可能的。欧美的社会机制是催生强大软实力的源泉。
我在十年前曾经提出,21世纪的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经济重心从欧洲向亚洲,或者说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但我们不能把中国、日本、印度看成一个整体与美国进行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2 11: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美国成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的野心很显然已经失败之后,发展中国家开始自主寻找自身在世界的位置。
文章对中菲和美菲关系进行对比。文章指出,美国一直把菲律宾视为其北约之外的一个重要支柱,2011年美菲签署《马尼拉宣言》,重申继续实行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的各项规定。但两年后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6年来已有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及拉美的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加入该倡议。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已达82个,入园企业约4000家,为当地创造了24.4万个就业岗位……美国能做到这一点吗?
文章认为,中国终将在经济上超越美国,经济学家对此已鲜有怀疑。主要悬疑只是在于,在这场主导地位争夺战中,美国人还有多少时间可以靠军事实力来支撑其经济增长。时间似乎已所剩不多。对于很多国家来说,也已无考虑选边站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2 1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无论现在还是以后,都不会出现“没有西方的世界”。美国不再是世界霸主,但很长时间里仍会是最强大的国家。它不仅没有退却,还在重新部署力量,以便更加成功地和中国一较高下。欧洲无法独立自主,不得不追随昔日盟友,哪怕是朝着他们不情愿的方向。这就是悲观主义蔓延的原因。
这种形势下,俄罗斯在欧洲大西洋方向上仍将困难重重。它主要的外交资源将是启动国内发展模式作为已经开始的政治转型进程的一部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3 10: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美关系的未来

  博明和斯帕丁都是对华鹰派,但是他们与新保守主义者和新自由主义者有本质的不同:
⑴他们认为美国过去二十多年的国内及对华政策都走错了,造成美国的综合国力整体的衰退和贫富不均的加剧。
⑵中国巧妙地愚弄了美国,利用美国的开放制度,用美国的资金、技术、市场等迅速地进步,如今在许多领域迅速赶上美国,一些领域更超越美国。
⑶中国是美国的最大威胁,而非俄罗斯或者伊斯兰恐怖分子。
⑷由于制造业的流失许多美军装备都依赖中国产品,因此一旦发生冲突美海陆空三军都没有必然的优势。⑸认为中国正在用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手段,采取超限战在全球取代美国和西方制度。
⑹美国政客往往比将军们更倾向滥用武力,这加速美国的衰退,美国需要效法中国采取战争以外的各种手段,诸如金融、贸易、外交宣传等等。

  这种思想正在美国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因此在今后几年中美在各领域的冲突将频繁发生,然而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祇有在这种政策所带来的恶果直接危害到美国的利益时,才能导致美国内部不同思潮力量的反击。

  长远看他们的路线必将失败,因为他们的基本假设是错误的,狭义定性中国政权是反民主、反自由、祇为个人或党的利益而存在的,违背他们所向往的美国建国理想,因此用类似宗教基本教义的狂热态度来从事他们的民主自由的圣战。

   这也许和他们在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在中国的亲身观察和体验有关,因为那正是大陆社会弥漫着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贪污腐化、思想混淆的时代。然而,他们的根本错误是不能认识到中国是处于3000年未有之变局,是一个正处于摸索巨变的时代的后期,中国共产党不断在寻找什么是最适合的道路,岂可用类似宗教的固定思维定义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20-2-28 08: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港独分子”黎智英被捕涉两宗罪 警方家中搜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6-18 14:10 , Processed in 0.445807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