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楼主: ZHANG737

[點評] 慧眼818《无论亚太还是印太 都必须将美国淘汰!!!》

[复制链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1-20 09: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指中国在印太区搞破坏 四国将领呼吁合力遏止中国“挑衅行为”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03:30 AM
文/麦可欣
来自/联合早报
Sina Weibo  Email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发言时说,中国是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一支“破坏力量”。美国一直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填海造岛,将该地区军事化,并指中国威胁海上航行自由。美日印三国都对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架构表示担忧,因此争取澳洲的更紧密合作。美印日澳近年来强调印度太平洋战略,积极加强在此地区的海上合作。

(华盛顿综合电)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海军将领一同发声,指中国正在印度太平洋地区“搞破坏”,呼吁印太区内国家团结,合力遏止中国的“挑衅行为”。

四国海军将领周四在新德里“瑞辛纳对话”(Raisina Dialogue)上发言,这个由印度政府主办的会议焦点是中国崛起对区域的冲击。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发言时说,中国是印度太平洋地区的一支“破坏力量”。他说:“我们必须做出果断决定,保证印度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印度洋继续保持自由、开放和繁荣。这得要志同道合的国家运用各自的能力,一起发展出克服共同挑战的实力。”

印度海军司令兰巴也表示对近年来中国在印度洋扩张感到担忧。他称,中国解放军除了在非洲吉布提(Djibouti)建立基地,还在印度邻国斯里兰卡开发赫班托达港(Hambantota),尽管中国称该港口只作商务用途。

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同日在对话会上表示,中国的军事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强大,且不断扩张,更在东海和南中国海“无视国际法”。他也批评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表面上谈的是经济,实际上藏有军事动机。他呼吁四国合作孤立中国,迫使中国改变。

澳洲海军司令巴瑞特则认为,虽然印太地区在制订区域规则方面仍存在缺陷,但他还是对区域架构有信心。

美国一直批评中国在南中国海填海造岛,将该地区军事化,并指中国威胁海上航行自由。美日印三国都对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架构表示担忧,因此争取澳洲的更紧密合作。美印日澳近年来强调印度太平洋战略,积极加强在此地区的海上合作。

哈里斯在上述论坛结束后说:“我们刚才花了一个小时讨论的是,他们(中国)应为这个地区的信任缺失负责。这个地区确实有很多共同威胁,我们可以共同合作克服,包括与中国合作。”

哈里斯向来对中国在东海、南中国海与印度洋的扩张态势持强硬态度。他曾提议美国与印度海军在印度洋进行自由巡航,但印方表示目前不准备这么做。

外界认为,印度是担心如果这么做会引起中国反弹,并且会采取反制措施。不过,印度已开始同美日举行三边海上联合军演。军事专家认为,澳洲最终可能也会加入。

中国表明,自由航行从来不是问题,但反对以此为借口损害中国主权和安全利益。

“瑞辛纳对话”始于2016年,今年是第三届,是印度外交部委托智库观察研究基金会在新德里举办的常年区域安全论坛,以讨论如何维护印太地区的秩序为中心。在现今的印太新战略下,这个会议也成为本区域重要的外交与国防安全对话平台,参与者除了各国军事将领,还还有外交官、智库学者等,今年共有约500人参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1-20 09: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司令让印太冲突升温?德媒:中国的全面崛起让旧势力不安

2018-01-20 00:26:00环球时报 文朱 分享 3参与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在有印度版“香格里拉对话”之称的一个安全论坛上,美、日、印、澳四国海军领导人同台上演了一场“另类对话”。本来讨论的主题是“寻求印太地区的秩序”,但几名代表却“默契地”用一个小时时间指责中国。最引人关注的是日裔美军司令哈里斯,尽管即将卸任,他仍主动“带节奏”,诬称中国是印太地区的“破坏性力量”。一名与会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哈里斯身上有日本和美国对中国的担忧,但包括他在内的这些发言者并没有什么新观点。不过,就在19日,美国新国防战略出炉,对抗中俄、重建美军战略优势成为美国新方略的核心。
  “印度瑞辛纳对话闭幕,中国崛起成焦点。”台湾“中央社”19日发自新德里的报道称,中国崛起带来的冲击成为这次对话的焦点,无论是来自德国等其他国家或是主办国的学者,大多从事中国研究。尤其是最后一天(18日),有多场讨论涉及中国。
  实际上,每届瑞辛纳对话,“中国”都是绕不开的话题,每届对话会,印度方面都请哈里斯。2016年,哈里斯在该对话会上提出建立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并邀请印度加入联合巡航。2017年,他在对话会期间称,美、印两国海军已共享中国潜艇和舰艇在印度洋的活动情报,并提醒印度“看好”印度洋。

  不过,这是哈里斯最后一次以当下身份出席,今年初他将卸任。澳大利亚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尤安·格拉哈姆19日撰文称,目前在堪培拉,美国大使缺位,而哈里斯有意此职位,他可以成为澳美之间的有效管道。
  “美国司令让印太冲突升温。”德国全球新闻网称,中国在印太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全面崛起,让旧有势力不安。美国司令的刺激言语并不会真正激发美中冲突,但这显示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不信任。
  这种不信任在美国新国防战略中更明显。19日,美国防长马蒂斯揭开了这份文件的面纱,他称,美军必须恢复相对于中、俄两国的战略优势,将为战争做准备列为优先事项。
  “国家间的战略竞争,而非恐怖主义,是当下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注点”,新国防战略文件的11页非机密摘要写道,“美国繁荣与安全的核心挑战是长期战略竞争的重现”,主要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美军《防务新闻》网站19日称,今年晚些时候,美国参联会主席邓福德的《国家军事战略》将阐述如何实施新国防战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1-20 09: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浩:“印太战略”与印太传统背道而驰

2018-01-20 00:24:00环球时报 苏浩 分享 10参与
  笔者应邀参加了由印度外交部和“印度观察家基金会”在新德里主办的第三届“瑞辛纳对话”安全论坛。印方力图将其打造成印度版“香会”。今年论坛最为热门的议题是“印太战略”框架的建构及其内涵。会上,笔者见证了美国和日本发言嘉宾的一番表演。
  美国官员和具有政府背景的学者努力推销“印太战略”概念,主张这是一个“势力均衡”的战略性结构,还直接或间接地强调中国崛起是印太战略的应对因素,并积极承诺将与印度进行军事方面的合作,以此劝说印度加入这一战略框架。与会的日本官员则更是毫不隐讳地声称,需要美日澳印这样“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以国际法律为基础,维护海洋航行自由,以“马拉巴军事演习”为平台,建构一个应对中国的印太战略框架。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场公开论坛上,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上将称,2018年将是要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各方需要将印太战略合作落到实处,通过共同协调,以应对给地区带来混乱的中国的挑战。日本自卫队统合幕僚长河野克俊帮腔说,中国军事力量的扩张正在改变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海洋安全的状况,这一区域的海上力量应该共同应对。

  对于这些产生巨大误导性的言论,笔者在会上当面进行了辩驳。笔者指出,印太战略框架的设计存在巨大缺陷。所谓的“印太地区”存在着两种历史的倾向。一种是会议发言人多次提出所谓建立“势力均衡”,这是一种19世纪欧洲的大国“势力均衡”历史的回归,而“势力均衡”本质是理论间的竞争、遏制和对抗,其结果导致了世界大战;而另一种是亚洲的历史逻辑,自古以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就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中华文明的南下和西向,印度文明与佛教和伊斯兰文化的东向延伸,往往通过和平交流的方式实现。因此,笔者问道,你们难道只希望用西方历史逻辑来引导亚洲国家间的对抗吗?而不愿意以亚洲自身的历史传统来推动地区秩序的建构?更不希望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的海洋国家与亚洲大陆的国家间相互协调与合作?
  事实上,“印太区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亚洲国家间相互联系、交流和融合的巨大历史平台。中国早有一种“北洋”、“东洋”、“南洋”和“西洋”密切联结的认知和行动。1500多年前东晋时期的法显僧人曾沿陆路丝绸之路进入南亚,再由海上回到中国大陆;600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北非,促进了文明间的和平交流与协调;50多年前中国与印度和缅甸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原则,而不到5年前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欢迎,从而可以积极推动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和区域合作秩序的建构。
  笔者在此试图提出一个新型的地缘概念“太印跨区域”,其英文表述可以是“Pacifindian Trans-region”,以强调这一区域是有历史逻辑所决定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密不可分的内在统一体。
  有意思的是,在讨论“印太战略”的会议上,来自印度执政的人民党总书记拉姆·马达夫先生面对美日的劝说,在发言中努力避免提及“印太区域”一词,总是以“印度洋区域”在描述印度的区域合作政策。体现出印度方面对美日提出的“印太战略”持谨慎的态度,并试图与之保持距离。
  其实,笔者在会议上也感受到另一种气氛。会间与一位印度农村发展项目的高级官员交流,笔者向她介绍了中国正在推动的“美丽乡村”计划,她非常兴奋地表示这太有启发了,希望能与中国寻求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合作的机会。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前政府高官也在会上介绍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对太平洋和印度洋跨区域合作的积极意义。
  而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位资深教授则认为,所谓“印太战略”并不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很难持续下去。确实,一种战略设计和秩序建构,如果不符合历史内在逻辑和未来发展方向,是一种“历史错误”的选择,是没有生命力的。(作者是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1-20 09: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防长:中俄现是美最大威胁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09:03 AM

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星期五(19日)公布最新国家国防战略,指中国和俄罗斯被视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挑战,超过恐怖主义威胁。图为美防长马蒂斯。(档案照)
Sina Weibo  Email

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星期五(19日)公布最新国家国防战略,指中国和俄罗斯被视为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挑战,超过恐怖主义威胁。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说,这份国防战略是“符合时代的” ( a good fit for the times)。不过,有分析人士担心,这份国防安全战略会因为资源的限制而无法全面实施。

马蒂斯在华盛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最新的国防战略发表演讲,他强调世界重回大国竞争状态。

他说:“虽然我们将继续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但是,现在美国国家安全的重点是大国竞争,而不是恐怖主义。这份战略是非常符合时代的。 ”

这份国防安全报告说:“越来越清楚的是,中国和俄罗斯希望将世界改造成符合它们威权模式的样子,这两个国家正在取得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外交和安全决策的否决权。”

关于中国,报告说:“中国正在运用自己的军事现代化、影响力和掠夺式的经济活动来胁迫邻国,试图改变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秩序,使之有利于中国。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在持续上升,通过长期的举国战略发挥实力,中国正在持续发展的军事现代化项目的近期目标是寻求获得印-太地区的霸权,并在未来取代美国、取得全球的主导地位。”

关于俄罗斯,报告说,“俄罗斯侵犯周边国家的边境,试图否决周边国家的政府、经济和外交决定,破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并改变欧洲和中东的安全和经济架构,为自己所用。报告说,俄罗斯还利用技术颠覆格鲁吉亚、克里米亚和东乌克兰的民主进程。加上俄罗斯的正在扩张的现代化核武器,挑战是明显的。”

最新的国防报告的发布显示,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国防战略重点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过去20年来,美国的国防战略重点是打击伊斯兰国或是基地组织以及流氓国家。奥巴马时代的国防战略还呼吁保持与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战略稳定,对与俄罗斯一起进一步削减核武器保持乐观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1-22 09: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船惠美:亚洲能否期待 “印度太平洋战略”?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03:30 AM
来自/联合早报
Sina Weibo  Email

时事透视

去年12月18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发布了作为外交和安全保障政策基础的《国家安全战略》。总统特朗普在演讲中表示,美国正面对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等修正主义势力,挑战其力量、影响力、价值观和繁荣的局面。

在该战略的地区战略部分前面阐述了“印度太平洋”。该战略将中国和俄罗斯定义为“修正主义势力”,批评美国历代政府支援中国发展、帮助中国参与国际秩序的事务,以期待能让中国自由化,却让中国牺牲他国主权,扩张自己势力,强调须扭转对华政策的必要性。此外,《国家安全战略》也批评中国要在印度太平洋取代美国,以实现地缘政治的野心。

美国确认了美澳印日之间的合作,表示重视“和同盟国、友好国合作”的态度。究竟“印度太平洋战略”能多大程度对地区安全保障作出贡献呢?战略是重返亚洲、再平衡政策的南亚强化版吗?

“印度太平洋战略”的目的,是强调将两个海洋作为基于自由、法治和开放的市场经济之地。即对抗将东海作为军事要塞、继续在南中国海扩张的中国,为了将两个海洋打造成受到规则支配的和平海洋,来建立国际秩序的举措。在中国出现了一种观点,将“印度太平洋战略”视为美国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再平衡政策”的“南亚升级版”。

但是,从2017年12月的形势来看当前南亚的势力结构,中国的崛起十分显著,而印度的存在感相对低落。“印度太平洋战略”难以称为“重返亚洲的南亚升级版”。

在巴基斯坦、缅甸、孟加拉等国,中国展现巨大的军事影响力。就连受印度影响很大的尼泊尔和马尔代夫,在中国经济的影响下也被瓦解。尤其是尼泊尔在2015年以后,大大地倾向中国。尼泊尔原来在对外贸易上利用印度东部加尔各答港,2016年中尼两国政府达成协议后,尼泊尔也开始利用中国港口。以往,尼泊尔只和印度进行军事演习;2017年4月,尼泊尔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尼泊尔境内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2017年12月,在不丹的洞朗,中国军队建设永久性的驻留军营,有1600人至1800人的驻留部队首次在此越冬。一旦控制洞朗高原,中国能阻断在缅甸和孟加拉之间的印度东部七省与印度本土之间的陆路交通。而且,如果启动“洞朗+尼泊尔对印度的地缘政治”,期待“印度太平洋战略”中的印度牵制中国就变得困难。

对中国来说,印度不是“零和博弈”的对手,虽然是竞争对手和伙伴,但不是中国的“直接威胁”。如果从在上合组织(SCO)、俄印中(RIC)、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CICA即亚信会议)中看印度的存在意义,以及“中国制造2025”印度市场的重要性,中国可能冲击作为“印度太平洋战略”一角的印度。

特朗普谈及了“公开自由的印度太平洋战略”。但是,特朗普更强调“美国优先”的“经济主义”,比起通过自由贸易获得的国际社会长期的利益,更加优先着眼于眼前的经济利益之争。中国是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国家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自由公开的贸易系统”不能并存,自由贸易不允许政府对市场的介入。

为享受印度太平洋区域自由贸易的好处,必须促进中国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改革。为了构筑亚太地区自由开放的贸易系统,树立通往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路标,2008年美国表明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而且,奥巴马政府参加TPP谈判,将TPP放在“回归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主轴位置。

作为对抗中国崛起的概念,以共和党为中心的美国政界多用“印度太平洋”一词,即特朗普没有充分理解“印度太平洋战略”的意义和目的。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扩大自己的势力影响范围。日本和印度的众多大媒体根据中国的宣传,也在散布“一带一路”经济圈倡议的不实说法。“一带一路”是构筑以中国为中心的“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打造“势力范围、安全保障的倡议”,绝不是什么“经济圈的倡议”。

通过促进经济利益,更加着重政治利益的“一带一路”,中国已在不断地扩张。要抑制“牺牲他国主权,扩张自己势力”的中国,仅靠美国和同盟国的团结是不足够的。

美国要维持在印度太平洋中的霸权地位,需要的不是中国所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而应该是美日主导的FTAAP。

重新打造新版TPP需要太多的时间和成本。为了不让“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成为一个泡影,必须让美国回归TPP以及扩张成员国及地区。

作者是驹泽大学法学部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1-22 1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雄文!这是一篇分析世界格局最透彻的宏文
215 次点击
1 个回复
管理办法 于 2018/1/22 10:38:1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大雄文!这是一篇分析世界格局最透彻的宏文2018-01-21 自由观察社

    请点击上面

   

    免费关注

   

    来源:西南财大培训中心(ID:xcgsedp)

    作者:乔良将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不了解全球局势,何谈了解中国。

    此文是中国著名军旅作家,空军少将,军事理论家,乔良将军所做。对全球局势高屋建瓴,解析了世界几大经济体的前世今生,读完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值得多看几遍。

    一、金融帝国崛起

    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由罗斯福总统推动建立了三个世界体系,一个是政治体系——联合国;一个是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也就是后来的WTO;一个是货币金融体系,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按照美国人的愿望,是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但是实际上经过20多年的实践,从1944年到1971年,整整27年,却并没有真正让美国人拿到霸权。什么东西阻挡了美元的霸权?就是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初,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美国人曾经对全世界做出承诺,就是要各国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怎么锁定呢?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说的简单点,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国人不能随便地滥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库里就要多储备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美国人认为,我有这么多黄金在手,用它去支撑美元的信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情况并不像美国人想的那么简单。美国在二战之后连续愚蠢地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使美国耗费巨大,尤其是越南战争。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差不多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随着战争花费越来越大,美国有点吃不住劲了。因为按照美国的承诺,每35美元的流失就意味着1盎司黄金的流失。

    到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这时美国人知道有点麻烦了,与此同时有些人还在给美国人制造新的麻烦。比如说法国总统戴高乐,他不相信美元,他找来法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要他们看一下法国有多少美元储备,得到的答案是大概有22亿—23亿美元。戴高乐说,一分都不剩全部提出来交给美国人,换成黄金拿回来。法国人对美国人的这一击,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一些外汇盈余的国家纷纷向美国人表示,我们也不要美元,我们要黄金。这样就逼得美国人无路可走。

    于是,在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开始,也是美国人对世界的一次背信弃义。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讲,当时人们还不能完全理清楚头绪。原来我们相信美元是因为美元背后有黄金,美元成为国际流通货币、结算货币、储备货币已经实行了20多年了,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美元。

    现在美元突然刹车,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从理论上讲,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这个时候我们还要使用它吗?你可以不使用它,但在国际间结算时用什么对商品的价值进行衡量?因为货币是价值尺度,所以如果不使用美元,难道还能信任别的货币?比如人民币和卢布之间,俄罗斯人(当时的苏联人)如果不认人民币,我们不认卢布的话,就只能继续拿美元做为我们之间的交换介质。

    所以,美国人就利用世人的惯性和无奈,在1973年10月迫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接受了美国人的条件:全球的石油交易必须用美元结算。在此之前,全球的石油交易可以用各种国际流通货币结算,但是从1973年10月以后,一切改变了,欧佩克宣布,必须用美元对全球的石油交易进行结算。

    这样,美国人在使美元与黄金贵金属脱钩之后又与大宗商品石油挂钩。为什么?因为美国人看的很清楚,你可以不喜欢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欢能源,你可以不使用美元,但你能不使用石油?任何国家要发展,都要消耗能源,所有国家都需要石油,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石油就等于需要美元,这是美国人非常高明的一招。从1973年开始美元与石油挂钩以后,其实是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元就伴随美国开始了一个新的历程。

    整个世界当时并没有几个人清晰的看到这一点,包括很多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他们不能够非常清晰地指出,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不是别的,不是一战、二战,也不是苏联的解体,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是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

    从此之后,人类真正看到了一个金融帝国的出现,而这个金融帝国把整个人类纳入到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实际上所谓美元霸权的建立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的。到今天大约40多年的时间。而从这一天之后,我们进入到一个真正的纸币时代,在美元的背后不再有贵金属,它完全以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并从全世界获利。简单地说:美国人可以用印刷一张绿纸的方式从全世界获得实物财富。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人类历史上获得财富的方式很多,要么用货币交换,你要么黄金或者白银;要么用战争的方式去掠夺,但是战争的成本非常巨大。而当美元变成一张绿纸出现后,美国获利的成本可以说极其的低廉。

    因为美元与黄金脱钩,黄金不再拖美元的后腿,美国可以随意印刷美元,这时如果大量美元留在美国国内,将造成美国的通胀;如果美元输出去,那就意味着全世界替美国消化通胀,这就是美元通胀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美国向全球输出美元,也就稀释了它的通胀。但是美元向全球输出之后,美国人手里就没有钱了,这个时候如果美国人继续印刷货币,美元就不断贬值,这对美国没有好处。所以说美联储并不像有些人所想象得那样,是一个滥印货币的中央银行。美联储实际上懂得什么叫克制。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到2013年100年,美联储一共发行了多少美元?大约10万亿。

    这样一比较,有人开始指责中国的央行。为什么呢?我们的央行从1954年发行新货币——新人民币到现在,已经发行了120多万亿人民币。如果按汇率6.2跟美元折算的话,我们大概发行了20万亿美元。但是这同样并不意味着中国乱印货币,因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挣到了大量美元,同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美元做为境外投资进入中国。

    但由于外汇管制,美元不能在中国流通,所以央行就必须发行与进入中国的美元及其他外币相应的人民币,然后以人民币在国内流通。可是国外的投资在中国挣到了钱以后,可能就撤走了;与此同时,我们还会拿出大量外汇,从境外够买资源、能源、产品和技术,如此一来,大量的美元走了,人民币留了下来,你又不可能将相应数额的人民币销毁,只能让人民币留在中国继续流通,所以我国人民币的存量必然大于美元。这也反过来佐证了这30多年中国经济的惊人发展。中国央行承认近年来大概超发了20多万亿人民币。巨量的超发最后全都留在了中国,这就牵扯到我后面将要谈到的问题——人民币为什么要国际化。

    二、美元指数周期律与全球经济的关系

    美国之所以没有通胀很大程度上就在于美元的全球流通。但是美国又不能无节制地发行美元,让美元不断贬值。所以要节制。可节制后手中没有美元了怎么办?美国人有另外一套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发行国债,通过发行国债又让输出去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但输出去的通过债务资本重新回到美国,美国人开始玩起一手印钱,一手借债的游戏,印钞能赚钱,借债也能赚钱,以钱生钱,金融经济比实体经济赚钱来得痛快多了,谁还愿意出大力流大汗去干附加值低的制造业、加工业实体经济?

    1971年8月15日之后,美国人逐渐放弃了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渐渐变成一个空心化的国家。今天美国的GDP已经达到18万亿美元,实体经济为其GDP的贡献不超5万亿,剩下的大部分全都是虚拟经济带来的。美国通过发行国债,让大量在海外流通的美元重新回到美国,进入美国的三大市——期货市场、国债市场和证券市场。美国人通过这个方式钱生钱,然后再向海外输出,这样循环往复地生利,美国由此变成一个金融帝国。

    美国把全世界纳入它的金融体系之中。很多人认为在大英帝国衰落之后,殖民的历史基本就结束了。其实不然,因为美国成为金融帝国之后,开始用美元进行隐性的殖民扩张,通过美元隐蔽地控制各国经济,从而把世界各个国家变成它的金融殖民地。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主权独立的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你尽可以有主权、有宪法、有政府,但是你脱离不开美元,你的一切最后都会通过各种方式用美元来表达,并最终让你的实物财富通过与美元的兑换源源不断地进入美国。

    这一点,通过40年来美元指数周期图表,我们可以看得非常清楚。1971年8月15日美元跟黄金脱钩,意味着美国人摆脱了黄金的束缚,可以随意地印刷美元了,美元发行量大增,美元指数自然要走低。从1971年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美元指数就一直在走低,这就说明美元印多了。如此这般大约持续了近10年时间。美元指数走低对于世界经济来讲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元的供应量增大,也就意味着资本的流量增大,大量的资本不留在美国,要向国外出溢出。第一次美元指数走低之后,大量美元去了拉丁美洲,给拉丁美洲带去了投资拉动,也带来了繁荣,这就是70年代拉美的经济繁荣。

    美元泄洪期大约持续了近10年左右的时间,直到1979年,美国人决定关掉泄洪闸。美元指数走低相当于美国人开闸放水,而关闸实际上就是减少美元的流动性。1979年美元指数开始走强,意味着向其他地方输送美元减少。拉丁美洲本来因为获得了大量的美元投资,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突然间投资减少了,流动性枯竭了、资金链条断裂了,经济能不出现麻烦吗?

   

    遇到麻烦的拉美国家纷纷开始想办法自救。比如阿根廷,阿根廷的人均GDP一度已经迈进了发达国家的行列。但拉美经济危机一出现,阿根廷却率先进入衰退。解决衰退的办法有多种,但不幸的是,当时的阿根廷政府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军政府,总统是加尔铁里,他完全没有经济头脑。作为军人的加尔铁里唯一的想法就是战争,他希望通过战争来脱困。他把目光瞄向了离阿根廷600公里远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人把它叫做福克兰群岛。

    这个群岛已经被英国人统治了100多年,加尔铁里决定把它夺回来。但阿根廷是南美洲国家,南美一向被视作美国的后院。在美国后院打仗不能不请示美国。于是加尔铁里让人给美国总统里根带话,看看美国的态度。里根明明知道加尔铁里打这一仗,会导致一场和英国的更大规模战争,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表态说,这是你们与英国之间的事情,与美国无关,我们不持立场,我们保持中立。

    加尔铁里以为这是美国总统对他的默许,便发动了马岛战争,轻松收回了马岛。阿根廷上下一片欢呼,热烈的像过狂欢节。但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宣称绝不接受这个结局,还逼着美国总统必须表态。这时的里根立刻撕下中立的面具,发表声明强烈谴责阿根廷的侵略行径,坚决站在英国一边。随后,英国派出一支航母特混舰队,劳师远征8000海里,一举拿下了马岛。

    与此同时,美元走势开始走强,国际资本按照美国的意愿回到美国。因为当马岛战争打响后,全球的投资人立刻判断,拉美的地区性危机出现了,拉美的投资环境恶化了,于是纷纷从拉美撤资。美联储看到时机已到,立刻宣布美元加息,加息后的美元加快了资本撤出拉美的步伐。拉美的经济一片狼藉。从拉美撤出的资本几乎全到了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债市、期市、股市),给美国带来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第一个大牛市,让美国人赚得钵满盆满。

    当时美元指数从弱势时的60多点一口气蹿升到120多点,上升了100%。美国人在自己的三大市牛市后并不收手,又趁势拿着赚到的钱,重新回到拉美去购买那些此时价格已跌成地板价的优质资产,狠狠剪了一次拉美经济的羊毛,这是美元指数第一次走强后的情况。

    如果这种事情只发生一次,那它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它反复出现,那它就一定是规律。当第一次“十年美元走弱、六年美元走强”之后,人们并不确定它是不是规律。从拉美金融危机这个高峰之后,美元指数从1986年又开始一路下跌。其间经历了日本金融危机、欧洲货币危机,美元指数仍然在走低,大约走了10年,10年之后的1997年美元指数再一次走强。美元指数这一次走强之后也是持续了6年。这就很有意思了,我们看到美元指数差不多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性——10年的走弱、6年的走强,再一个10年的走弱、接下来又一个6年的走强。

    亚洲金融风暴

    在1986年美元指数第二次开始走弱之后,长达10年的时间内,美元又像洪水一样向世界倾泄。这次主要的泄洪区是亚洲。上个世纪80年代最火的是什么概念?“亚洲四小龙”、“亚洲雁阵”等等。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亚洲的繁荣是由亚洲人的辛勤劳动、亚洲人的聪敏智慧带来的,实际上很大原因是因为亚洲国家获得了充足的美元、获得了充足的投资。当亚洲的经济欣欣向荣到差不多的时候,美国人觉得又应该到剪羊毛的时候了,于是,1997年,也就是美元指数整整走低10年之后,美国人通过减少对亚洲的货币供应,使美元指数反转走强,亚洲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和行业遭遇流通性不足,有的甚至干脆资金链条断裂,亚洲出现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征兆。

    这时候一锅水已烧到99度还差1度才能烧开,差哪一度呢,差地区性危机出现。那么是不是也像阿根廷人那样打一仗呢?未必。制造地区性危机,不一定只有打仗一途。既然制造地区性危机就是为了撵出资本,那么不打仗照样有制造地区性危机的办法?于是我们看到那个名叫索罗斯的金融投机家,带着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对冲基金,开始群狼般攻击亚洲经济最弱的国家——泰国,攻击泰国的货币——泰铢。

    一个星期左右,然后由此开始的泰铢危机,立刻产生传导效应,一路向南,陆续传导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然后北上传导中国台湾、香港,日本,韩国,一直传导到俄罗斯,东亚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这个时候水已烧开。全球的投资人判断亚洲的投资环境恶化,便纷纷从亚洲撤出自己的资本。而美联储则又一次不失时机地吹响了加息的号角。跟着号音从亚洲撤出的资本又一次到美国去追捧美国的三大市,给美国带来了第二个大牛市。

    当美国人挣够了钱以后,仍像在拉丁美洲那样,拿着他们从亚洲金融危机赚到的大把的钱又回到了亚洲,去购买亚洲跌到地板价上的优质资产。此时亚洲经济已经被这次金融危机冲得稀里哗啦,毫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这次唯一的幸运者是中国。

    三、瞄准中国

    此后,如潮汐一样准确,美元指数经过6年的走强,到2002年,再一次开始走弱,然后,又是10年时间,到2012年,美国人又开始为美元指数即将由弱转强做准备。办法还是老一套:给别人制造地区性危机。于是,我们就先后看到,在中国周边陆续出现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几乎全在这一时期密集出现。但是很不巧,美国在2008年自己玩火玩大了,自己先遭遇了金融危机,结果使美元指数走强的时间被迫向后推延。中菲黄岩岛争端和中日钓鱼岛争端,看似和美元指数走强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真的没有关系吗?为什么恰恰出现在美元指数第三次走弱之后的第10个年头?很少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探究,但是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如果我们承认从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确实存在着一个美元指数周期率,那么,根据这个周期率及美国人借机剪别国羊毛的手法,我们可以断定,现在轮到中国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眼下中国已经成了从全球吸引和获得投资最多的国家,大量国际资本由于看好中国经济进入中国。从经济规律上讲,不能仅仅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国家。一个中国的经济规模就相当于整个拉美,甚至比拉美的经济总量还要大;和东亚经济比,也可以说中国经济相当于整个东亚。而过去十年里,大量资本进入中国,使中国的经济总量,以令人垂涎的速度增长到全球第二,如此一来,美国把第三次剪羊毛的目标瞄准中国,一点不奇怪。

    香港zhan中事件

    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从2012年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黄岩岛争端之后,中国周边的事情层出不穷,一直到去年中越“981”钻井平台冲突,再到后来的香港“zhan中”事件。这些事件还能看成是偶然事件吗?2014年5月“zhan中”行动正在酝酿中,可能在5月底就会发生。但是5月底没有发生,6月底没有发生,7月还是没有发生,到了8月仍然没有发生。什么原因?这个酝酿的“行动”在等什么?

    让我们对比另一事件的时间表:美联储退出QE时间表。去年年初,美国就说要退出QE(量化宽松),4月、5月、6月、7月、8月,一直没有退出。只要不退出QE,就意味着美元还在超量发行,美元指数就不能走强,香港的“zhan中”也就一直没有出现,二者在时间表上完全重合。直到2014年9月底,美联储终于宣布美国退出QE,美元指数开始掉头走强后,10月初,香港“zhan中”爆发。其实,中日钓鱼岛、中菲黄岩岛、981钻井平台、香港“zhan中”,这四个点都是炸点,任何一个点引爆成功,都会引发地区性金融危机,也就意味着中国周边投资环境恶化。从而满足“美元指数走强时,其他地区必须相应出现地区性危机,使该地区投资环境恶化,迫使投资人大量撤出资本”,这一美元获利模式的基本条件。

    但是对美国人来讲很不幸的是,这回它碰到的对手是中国。中国人用打太极的方式,一次次化解了周边危机,结果直到现在,美国人最希望的在99度水温时出现的最后1度,始终没能出现,水,也就一直没有烧开。水没烧开,美联储举着加息的号角就迟迟不能吹响。

    看来,美国知道想剪中国的羊毛没那么容易,所以也就没打算就在一棵树上吊死。在推动香港zhan中的同时,美国多管齐下,在其他地区同时下手,在哪儿?

    乌克兰危机

    欧盟与俄罗斯的接合部。亚努科维奇领导下的乌克兰,当然不是没缝的鸡蛋,所以,才会有让苍蝇下蛆的机会。但美国盯上了乌克兰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只有缝的鸡蛋,而是它是足以既打击亚努科维奇这个不听话的政客,又阻断欧俄走近,也能造成欧洲投资环境恶化,一箭三雕的理想目标。于是,一场貌似乌克兰人自发的“颜色革命”爆发了,美国人的目的以出乎美国人和地球人意料的方式实现了:俄罗斯强人普京趁势借机收回了克里米亚,此举虽不在美国人计划之内,但却正好让美国人更有理由向欧盟还有日本施压,迫使他们与美国一起制裁俄罗斯,给俄罗斯更给欧洲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

    美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人们往往容易从地缘政治角度,而不是从资本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乌克兰出现危机之后,欧美与俄罗斯的关系迅速恶化,但整个西方世界一起制裁俄罗斯的结果,却直接使欧洲的投资环境恶化,导致资本从这里撤出。据有关数据显示,大约有上万亿的资本离开了欧洲。美国人的两手设计得逞了。

    这就是:如果不能让资本从中国撤出去追捧美国的话,那就起码让欧洲的资本撤出来回流美国。这第一步,以戏剧性的乌克兰变局实现了,但第二步,却未能如美国所愿。因为从欧洲撤出的资本,并没有去美国,另有数据显示,它们大部分来到了香港。这意味着全球投资人仍然不看好美国经济的复苏。而宁愿看好虽已处在经济下行线上,但仍保持着全球第一增长率的中国。

    这是其一。其二,中国政府在去年宣布了要实现“沪港通”,全球的投资人都热切地希望通过“沪港通”,在中国捞一把。过去西方资本不敢进入中国股市,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进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宽进严出,你可以随意进来,但是你不能随意出去,所以说他们一般不敢到中国来投资中国的股市。“沪港通”之后,他们可以很轻松地在香港投资上海的股市,挣到钱后可以转身就走,于是上万亿的资本滞留在了香港。这就是去年9月之后,也就是香港“zhan中”开始直到今天,“zhan中”势力及其幕后推手始终不肯罢休,总想卷土重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美国人需要制造一次针对中国的地区性危机,让滞留香港的资本撤出中国,去追捧美国经济。

    美国经济为什么这么强烈地需要并依赖国际的资本回流?原因是,从1971年8月15日美元与黄金脱钩之后,美国经济逐渐放弃实物生产,脱离开实体经济。美国人把实体经济的低端制造业、低附加值产业叫做垃圾产业或者叫做夕阳产业,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尤其是向中国转移。而美国除了留下所谓高端的产业,IBM、微软等企业外,70%左右的就业人口都陆续转向了金融和金融服务业。

    这时的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产业空心化国家,它已经没有多少实体经济可以为全球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不得不打开另一扇门,就是虚拟经济的大门。虚拟经济就是它的三大市。它只能通过让国际资本进入三大市的金融池子中,为自己钱生钱。然后,再拿挣到的钱去剪全世界的羊毛,美国人现在只有这么一个活法了。或者我们称之为美国的国家生存方式。这个方式就是,美国需要大量的资本回流来支撑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美国经济,在这种情况下谁阻挡了资本回流美国,谁就是美国的敌人。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弄明白想清楚。

    四、严防欧洲、亚洲一体化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诞生。三个月之后科索沃战争爆发。很多人以为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和北约联手打击米洛舍维奇政权,因为米洛舍维奇政权在科索沃地区屠杀阿族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人道主义灾难。战争结束之后,这个谎言迅速戳破,美国人承认这是中情局与西方的媒体联手做的一个局,目的是打击南联盟政权。但是,科索沃战争真的是为了打击南联盟政权吗?欧洲人开始一边倒地认为就是这个目的,但是打完这场72天的战争之后,欧洲人才发现自己上当了,为什么?

    科索沃战争

    欧元启动之初,欧洲人信心满满。他们给欧元的定价是与美元比值1:1.07。科索沃战争爆发后,欧洲人参与北约行动,全力以赴支持美国攻打科索沃,72天的狂轰乱炸,米洛舍维奇政权垮台,南联盟屈服。可接下来一盘点,欧洲人发现不对头了,欧元,就在这70天里,居然被这场战争打残了。战争结束时,欧元直线下跌30%,0.82美元兑换一欧元。这时欧洲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别人把你卖了,你还在替别人数钱。这一来欧洲人才开始醒悟。这就是为什么到后来当美国要打伊拉克的时候,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的轴心国家,坚决反对这场战争。

    有人说,西方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到现在为止,西方国家之间,在二战之后确实没有直接发生过战争,但是不等于没有发生军事战争,不等于他们之间不发生经济战争或金融战争。科索沃战争就是美国人对欧元的间接金融战争,结果打的是南联盟,疼的是欧元。因为欧元的诞生动了美元的奶酪。在欧元诞生之前全世界的流通货币是美元,美元在全球的结算率一度高达80%左右,即使到现在也在60%左右。

    欧元的出现立刻切走了美国的一大块奶酪!欧盟是一个27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它的出现一下子就盖过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北美自贸区(24万亿美元—25万亿美元规模)。做为如此大规模的经济体,欧盟当然不甘心用美元来结算它内部的贸易,于是欧洲人决定推出自己的货币——欧元。欧元的出现切走了美元三分之一的货币结算量,到现在世界上23%的贸易结算已使用的是欧元而不是美元。美国人在欧洲一开始谈论欧元时对此警惕不足,到后来发现欧元一出现就对美元的霸权地位构成挑战时,已经有点来不及了。所以,美国要接受这个教训,一方面要摁住欧盟和欧元,另一方面要摁住其他的挑战者。

    破坏亚太——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的兴起,让我们成了新的挑战者。2012年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就是美国成功打压挑战者的最新尝试。这两个发生在中国周边的地缘政治事件,虽没能造成资本从中国大量外流,但却起码部分达到了美国人的目标,直接导致两件事情胎死腹中。更多机密内幕请点击文中图片 !

    2012年年初,中日韩关于东北亚自贸区的谈判接近成功;4月,中日货币互换和中日之间互相持有对方国债也初步达成协议。但此时,钓鱼岛争端,黄岩岛争端相继出现,一下子把东北亚自贸区谈判,中日货币互换一风吹了。几年后的现在,我们才勉强完成了中韩两国的双边自贸区的谈判,这已经意义不大了,因为它和中日韩东北亚自贸区的意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一旦成功,一定是包括中、日、韩、港、澳、台的整个东北亚自贸区。东北亚自贸区一经形成就意味着世界规模大约20多万亿美元的第三大经济体出现!

    但是,东北亚自贸区一旦出现就不会止步,它会迅速南下与东南亚自贸区整合,形成东亚自贸区,东亚自贸区的产生意味着30多万亿美元规模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出现,将超越欧盟和北美。接下来我们还可以继续推想,东亚自贸区出现,依然不会止步,它会向西整合印度和南亚,然后向北整合中亚五国,再然后继续向西,整合中东部分的西亚。这样整个亚洲自贸区,规模将超过50万亿美元,将比欧盟和北美加起来还要大,这么庞大的一个自贸区出现,难道她会愿意用欧元或美元结算他们内部的贸易吗?当然不会。这就意味着亚元可能诞生。

    但是,如果真的出现亚洲自贸区,我们只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让人民币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就像美元先成为北美的硬流通货币,再成为全世界的硬流通货一样。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远远不止我们所说的人民币走出去,在“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等等,它将与美元、欧元一起三分天下。

    中国人能看到这一点,美国人就看不到这一点吗?当美国人宣布战略重心东移,推动日本在钓鱼岛跟中国扯皮、推动菲律宾在黄岩岛跟中国对峙的时候,如果我们还目光短浅地以为,钓鱼岛争端是日本右翼鼓动“购岛”后与中国的冲突,黄岩岛争端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昏了头找中国的麻烦。而看不出这是美国人的深谋远虑,是美国人在阻止人民币成为美元的又一个挑战者,而美国人则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以他们一定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出现。 因为东北亚自贸区一旦形成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也就意味着世界货币三分天下成为现实!

    想一想看,手中只剩三分之一货币霸权的美元,还叫货币霸权吗?而今天一个产业空心化的美国,假如再没有了货币霸权,美国还能算世界霸主吗?想明白这点,就知道为什么今天中国遇到的所有麻烦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是因为美国比我们想得远,看得深,才为了防中国之“患”于未然,处处给我们制造麻烦。这也就是美国为什么要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根本原因。它究竟要平衡什么?它真的要在中国与日本、中国与菲律宾,中国与其他有争端的国家之间,实现一种微妙平衡,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吗?当然不是,它的目标就是一个,平衡掉中国今天大国崛起的势头。

    五、美军为美元而战!

    人们都说,美国这个国家的强大,是由于有三大支柱——货币、科技、军事。实际上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真正支撑美国的是货币和军事,而支撑货币的则是美国的军事力量。全世界所有国家军队的打仗都是烧钱,但美军打仗虽然也烧钱。但却能一边烧钱,一边为美国挣钱,这一点,其他国家都做不到。只有美国,可以通过打仗获得巨大的利益,尽管美国也有失手的时候。

    伊拉克战争

    美国人为什么要打伊拉克?大部分人心里想到的是两个字——石油。美国人真的是为石油而战吗?非也。美国人如果为石油而战的话,那么,美国人在打下伊拉克之后,为什么不从伊拉克拉走一桶石油?而且,油价从战前的38美元一桶,一路飙升到战后的149美元一桶,美国老百姓并没有因为美军占领了伊拉克这样的产油国而享受低油价。所以说,美国打伊拉克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美元。

    为什么这么说?道理非常简单。由于为了控制世界,美国需要全世界都使用美元。为了让全世界都使用美元,美国人在1973年下了一步高明的先手棋:让美元与石油挂钩,通过胁迫欧佩克的主导国家沙特阿拉伯,实现了全球的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如果你理解了全球石油交易用美元结算,你就能理解美国人为什么要在产油国打仗。

    在产油国打仗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油价飙升,油价一飙升就意味着美元的需求量也提高了。比如说战争之前,你手里有38美元,理论上讲,你就可以从油商手里买走一桶石油。现在这场战争把油价打高了4倍多,达到149美元,你手里的38美元就只够买1/4桶石油,剩下3/4桶意味着你还差100多美元。怎么办?你只能去找美国人,拿出自己的产品和资源去换美国人手中的美元。而这时美国政府就可以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印美元。这就是通过战争,通过在产油国打仗打高油价,打出美元需求的秘密。戳这里得机密:14岁上清华,17岁特招入伍,22岁就当镇长,这人的背景惊人啊!

    美国人在伊拉克打仗,还不止是这一个目标。它同时也是在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当年小布什为什么一定要打伊拉克?现在我们已经看的很清楚,萨达姆没有支持恐怖主义,没有支持基地组织,也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为什么萨达姆却最终走上了绞刑架?因为萨达姆自以为聪明,想在在大国之间玩火。

    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萨达姆以为抓住了在美元和欧元,美国和欧盟之间玩火的机会,于是他迫不及待地宣布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将用欧元结算。这一下惹火了美国人,尤其是它产生一连串的示范效应,俄罗斯总统普京,伊朗总统内贾德,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纷纷宣布自己国家的石油出口结算也用欧元结算。这还了得?这不是往美国人胸口捅刀子么?!

    所以说这场伊拉克战争非打不可,有些人认为这么说太牵强了。那么请他看一看,美国人打下伊拉克之后干了些什么?还没等抓住萨达姆,美国人就迫不及待地成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临时政府发布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宣布伊拉克的石油出口,从欧元结算改回用美元结算。这就是为什么说美国人是在为美元作战。

    阿富汗战争

    也许有人会说,伊拉克战争为美元而战可以理解,阿富汗不是产油国,那么美国大打阿富汗战争总不会是为了美元吧?何况阿富汗战争是在“9·11”发生之后,全世界的人都看得很清楚,美国是为了对基地组织的报复和对支持基地组织的塔利班的惩罚,才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阿富汗战争是在“9·11”之后一个多月打响的,应该说打得很仓促,打到一半时美军就把巡航导弹打光了,而战争还在继续,美国防部不得不下命令打开核武器库,取出1000枚核巡航导弹,摘下核弹头,换上常规弹头,又打了900多枚才把阿富汗打下来。这明摆着证明这一场准备得非常不充分,既然如此,美国人为什么硬要仓促上阵呢?

    因为美国人已经等不及了,更因为美国人的日子过不下去了。21世纪初期,美国作为一个产业空心化的国家,每年都大约需要有7000亿美元的净流入,才能过日子。可是“9·11”之后一个月内,全球投资人对美国的投资环境恶化,表示出了从未有过担心和忧虑:如果强大如美国对自己的安全都不能保证,怎么能够保证投资人的资金安全?结果,3000多亿的热钱离开了美国。这就迫使美国必须尽快打一仗,这一仗不仅是要惩罚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还要给全球投资人一个信心。随着第一枚巡航导弹在喀布尔炸响,道琼斯指数迅速回升,一天之内回升600点,流出的资本开始回流美国,到年底,大约有4000多亿美元回流美国。这不正说明,阿富汗战争同样是为美元而战,是为资本而战。

    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不少人对中国的航母充满了期待,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在航母历史上的作为,也热切地盼望中国有自己的航母,而辽宁号的出现,也确实让我们中国赶上航母的末班车。虽然航母在今天仍然是一个大国的标志,但是它更多的就是个标志。因为在全球经济越来越被金融化之后的今天,航母的作用将逐渐式微。因为在历史上航母是物流时代的产物。大英帝国兴盛时,要推动全球贸易,将它的产品推向全球,然后再把资源拿回来,所以它需要强大的海军保证海上通道的畅通。直到后来发展到航母的出现,都是为了控制海洋,保证海上通道的安全。因为当时是资源和产品“物流为王”的时代,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了全球财富的流动。但是今天世界已是“资本为王”的时代,成百亿、上千亿乃至上万亿的资本,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只要在电脑上敲几个键,几秒钟之内就能完成,在大洋上航行的航母能跟随物流的速度,却无法跟上资本流的速度,当然也就无法控制全球资本。

    那么今天,有什么办法?可以跟上被互联网支持的全球资本的流向、流量和流速?美国人正在开发庞大的全球快速打击系统,用弹道导弹、超音速飞机,5倍甚至十几倍于超音速的巡航导弹,就可以迅速打击任何资本云集的地区。现在美国号称可以28分钟打遍全球,不管资本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云集,只要美国不想让资本在那个地方落脚,导弹就可以在28分钟后赶到那里。而当导弹落下去的时候,资本就会乖乖撤出。

    这就是全球快速打击系统必将取代航母的原因。当然,航母在未来仍会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保障海上通道的海上安全,或者执行人道主义使命等等,因为航母是非常不错的海上平台。但是作为控制未来资本流动的武器,它已经远不如全球快速打击系统。

    空海一体战

    美国人在考虑用军事手段应对中国崛起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空海一体战”。但“空海一体战”仍然难解美国的困局。“空海一体战”是2010年美空军和海军首脑联合提出的针对中国的作战概念。提出“空海一体战”,实际上首先就反映出美军今天正在走弱。美军过去以为,它用空袭可以打击中国,用海军也可以打击中国。现在美国发现自己的力量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单独使用,都不可能对中国构成优势,必须空海联合才能对中国构成一定的优势,这就是空海一体战的来由。但是空海一体战从2010年年初提出4年多后,突然美国人给它改了个名称,叫做“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

    在这个空海联合行动构想中,美国人认为10年内,中美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因为美国人研究中国今天的军力发展后,认为以美军现有能力,不足以确保抵消中国军队已建立的一些对美优势。如攻击航母的能力和摧毁太空系统的能力,所以,美国必须再拿出10年时间发展更先进的作战系统,以抵消中国的某种优势。这意味着美国人可能的战争时刻表拨到了10年后。虽然10年后战争也仍可能不会发生,但我们都必须对此做好准备。中国要想让10年后也不会发生战争,就需要在这10年内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好,包括军事和战争的准备。

    六、一带一路”:中国的太极!

   

    让我们看看在美国受人追捧的运动,第一是篮球、第二是拳击。拳击这项运动典型地反映出了美国人崇尚实力的风格,直来直去,重拳出击,最好KO(击倒获胜)对手,一切都很明确;而中国人则相反,喜欢模糊,以柔克刚,我也不追求KO你,但我要把你所有的动作都化解掉。中国人喜欢打太极,而太极确实是一门比拳击更高的艺术。

    “一带一路”就反映了这种思路。历史上所有的大国在崛起过程中,都有围绕它的崛起展开的全球化运动。这意味着全球化不是一个从历史到今天一以贯之的过程,而是各有各的全球化。罗马帝国有罗马帝国的全球化,大秦帝国有大秦帝国的全球化。每一次全球化都是被每一个崛起的帝国推动的;每一个帝国都有与它相关的一段全球化,在它的上升期到它的鼎盛期,全球化达到一个巅峰。而这个全球化同时会被它自身的力量所限制,这就是它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和它的交通工具所能到达的最远点,那也就是它全球化的终点。

    所以,无论是古罗马全球化,还是大秦帝国的全球化,今天看来,都只能算是一种帝国扩张的区域化过程。真正的近现代史上的全球化,是从大英国帝国开始的,大英帝国的全球化是贸易的全球化。美国秉承了大英帝国的衣钵之后延续了一段贸易全球化,而真正具有美国特色的全球化,是美元的全球化。这也是我们今天正经历的全球化。但我不同意说中国今天的“一带一路”,是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接轨,那等于说是要继续和美元的全球化接轨,这样的理解是不对的。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一带一路”是中国全球化的初始阶段,也就中国的全球化。作为一个大国,在崛起过程中必须推进环绕你展开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应该说是中国迄今为止能提出的最好的大国战略。因为它是跟美国战略东移的一次对冲。有些人会对此提出疑问,对冲应该是相向而行,你还能有背向而行的对冲吗?对了,“一带一路”就是中国对美国东移战略的一次背向对冲,我拿背朝向你。你不是压过来了吗?我往西走,既不是避让你,也不是畏惧你,而是非常巧妙地化解你由东向我压来的这种压力。

    “一带一路”并非两线并行战略,而应有主次之分。鉴于海上力量至今是中国的短板,“一带一路”首先应该选择从陆上完成,也就是说“一路”应该是辅攻方向,而“一带”应该成为主攻方向。“一带”成为主攻方向,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陆军的作用。有人说中国陆军天下无敌,这话放在在中国的国土范围内说,没错,中国陆军所向无敌,谁也别想再踏上中国的领土来打大规模的仗,问题是中国陆军有远征能力吗?

    美国人选中国作对手,打压中国,是选错了对手、选错了方向。因为未来真正对美国构成挑战的根本不是中国,是美国自己,美国将自己埋葬自己。因为它没有意识到,一个大时代正在到来,这个时代将会把它所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推到最高阶段之际,让美国从巅峰跌落,因为一方面,美国通过虚拟经济,已经把资本主义的红利吃尽了。另一方面,美国又通过它引以为傲的领先全球的科技创新、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推到了极致,而这些工具最终将成为埋葬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的推手。

    互联网+:斩断美国货币霸权的利剑!

    阿里巴巴在去年“双11”这天,其淘宝网、天猫网的网购销售额一天达到507亿人民币,而在相隔不久的感恩节三天的假期里,美国网上销售和地面上的商场销售总额才相当于407亿人民币,不及阿里巴巴一家。而中国还没有算上网易、腾讯、京东,更没有算其他商场的营业额。这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悄悄到来,而美国人面对这个时代仍然迟钝。阿里巴巴的交易,全是用支付宝的方式完成的,支付宝意味什么?意味着货币已经退出交易舞台,而美国人的霸权是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美元是什么?美元是货币。未来当我们越来越多的不再使用货币结算的时候,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就将成为无用的东西。当货币成为无用的东西时,建立在货币之上的帝国还会存在吗?这才是美国人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从秦末秦二世时期,开始有人造反,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到辛亥革命,2000多年的历史上有发生过多少次起义、造反、战争、革命?解决问题吗?不解决问题,一直是改朝换代,一直是低水平循环。因为这些来复式运动改变不了农耕社会的本质,既没有改变生产方式又没有改变交易方式,所以只能一直改朝换代。西方也是如此,拿破仑携法国大革命的雄风,带领一支崭新的被大革命洗礼过的军队横扫欧洲,把一顶顶王冠扫落在地,但等到滑铁卢一仗失败,拿破仑下台,欧洲的帝王们一个个复辟,立刻重回封建社会。直到英国的蒸汽机来了,工业革命来了,使人类的产能大大的提升,大量剩余产品出现,有了剩余产品才会有剩余价值,然后才会有资本,然后才会有资本家,然后资本主义社会就到来了。

    那么今天当资本有可能随着货币的消失而消失,人类即将跨入一个新的社会门槛,这时的中国和美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站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起跑线上。那么这时我们要比的就是谁先迈入这个时代,而不是谁把谁打压下去。而美国人恰恰在这一点上,显示出惊人的迟钝。因为它太渴望保住自己的霸权地位,而从未想过与别的国家分享权力,共同迈过新社会时代那道今天对我们来说,还有很多未知领域和不确定性的门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6 1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媒:美国武装印度同时瞄准中俄 南亚格局或重新组合
2018-02-25 00:09:02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黄晋一
核心提示:文章称,美国扩大对印度的作战技术装备供应,力求将其拉拢进自己的阵营。俄依旧押注在印度身上。但作为对美国企图将俄挤出印度军火市场的回应,莫斯科扩大与伊斯兰堡的合作。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 俄罗斯《独立报》2月9日发表了弗拉基米尔·斯科瑟列夫的一篇题为《美国武装印度的同时瞄准中国和俄罗斯》,副题为《莫斯科加强与伊斯兰堡的军事关系》的文章。
文章称,华盛顿将3名与恐怖主义团伙有牵连的巴基斯坦人加入黑名单。在采取这一举措前美国暂停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同时美国扩大对印度的作战技术装备供应,力求将其拉拢进自己的阵营。俄依旧押注在印度身上。但作为对美国企图将俄挤出印度军火市场的回应,莫斯科扩大与伊斯兰堡的合作。
文章表示,美国财政部对3名自然人实施制裁。他们被称作“全球恐怖分子”。财政部金融情报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我们呼吁巴基斯坦政府放弃藏匿危险人物和组织”。
文章称,美国将被控支持“塔利班”和“哈卡尼网络”的另外6人列入黑名单的2周后,采取了关于这些制裁的决定。伊斯兰堡则否认藏匿武装分子。
然而美国正在加强对冷战时期盟友的施压。美国声称,依靠巴基斯坦情报部门扶持的伊斯兰分子袭击了驻阿富汗的美国士兵。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月冻结了约20亿美元的资金,这些钱本应用于帮助巴基斯坦安全力量。
同时美国增加对印度的作战技术装备供应。文章称,美将交付印度新一批P-8I反潜机,用于侦察潜艇。《南华早报》报道称,在政治路线上,华盛顿更加频繁与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会谈,目的是建立以遏华为目的的“准四方联盟”。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如此解释美国将印度拉入自己阵营的愿望。CNN评论员戴维·根德尔曼表示,特朗普开始大力“栽培”印度作为对中国的抗衡。但白宫同样没忘美国军工业的利益。力求与印度武装力量签订新合同的同时,华盛顿想在印度军火市场排挤俄罗斯。
俄媒称,特朗普和印度总理莫迪通过“温暖的私交”加强两国关系。2017年6月,两位领导人在马尼拉商定扩大国防领域的伙伴关系,讨论了增加美国对印度的石油供应。印度同意增加对阿富汗的援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6 10: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灿荣:美国欺负中俄,因傲慢接连犯错

2018-02-26 00:27:00环球时报 金灿荣 分享 158参与
  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在世界上享有领导地位,这是一个国际共识。美国发挥领导作用,主要依靠四个方面:一是科技。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很多尖端科技或脑洞大开的“黑科技”主要还是来自美国,科技能力强意味着创造力强。二是军事。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军事大国,而且领先优势明显。三是金融力量。美国操控全球金融的能力极强,这主要得益于美元的霸主地位。四是软实力。它的那套制度和价值观体系,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有赖于以上这四方面的验证和支撑。现在一个渐具争议的变化是,美国的主流建制派们对美国的软实力越发担心起来,他们认为特朗普上台侵蚀了美国的软实力。提出软实力概念的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不久前还专门撰文表达这种担忧,文章引用多项民调数据,证明特朗普执政后美国在国际上的好感度、支持率和吸引力在下降。
  我的看法是,美国软实力相对下降是事实,但它的衰落是一个过程,不能完全归咎于特朗普。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国在冷战后对内对外犯了一系列错误,做了很多严重损害自身软实力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说,美国冷战后的历任总统都有责任,也可以说整个美国精英群体都有责任。

  对外犯错的根源在于美国错误理解了冷战胜利的原因。冷战的结果确实是美国赢了,但主要原因是苏联内部出现问题自我瓦解,但美国的精英层认为主要是靠他们的主动作为打赢了冷战。这使美国变得傲慢,一傲慢就开始欺负人,尤其是它一直把俄罗斯看成“战败国”,这给美俄矛盾埋下了祸根。
  最开始,俄罗斯人觉得我听你忽悠投靠了你,那么你理应在经济上容纳我进入世界市场,在安全上不要侵害我的利益。但实际上,美国在经济上给俄罗斯开出“休克疗法”的药方,把俄罗斯所有国有企业私有化了,俄罗斯老百姓一开始拿到股票还很高兴,但接着恶果毕现,俄罗斯通胀率很短时间达到1.6万倍,数百万亿国有资产转眼没了。在此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资本拿走了大头,帮着国际资本侵占国有资产的俄罗斯寡头分走了零头,这时俄罗斯老百姓才醒过神来。
  在安全上,美国也是一再打俄罗斯的脸,比如在北约东扩问题上步步紧逼。在吸纳东欧国家后,美国承诺苏联原加盟共和国不会加入北约。结果话音未落,波罗的海三国就加入了。在此之后,美国得寸进尺,还要拉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要知道,格鲁吉亚一向被认为是俄罗斯的软腹部,乌克兰则是俄罗斯民族与国家的发源地。美国挖这两个国家,等于是一手刺向俄罗斯的软腹部,一手挖俄罗斯的祖坟。俄罗斯对此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开始强力反击。
  另外就是“阿拉伯之春”,原本是相关阿拉伯国家内部矛盾积聚激化的产物。但在西方舆论引导下,它变成了一场专门推翻世俗化政权的运动,美国信任的那些君主国反倒安然无恙。结果就是出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中东北非一帮世袭君主制国家与美国合作,到原来的世俗化国家推广民主。再从俄罗斯的角度讲,它在中东北非的很多传统盟友都在这个过程中被拔除了,最后就剩下一个叙利亚。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普京在叙利亚问题上直接出手而且如此强硬。
  这样对待俄罗斯是美国犯下的一个大错。如果美国精英层和战略界能认识到,赢下冷战是俄罗斯主动放弃的结果,知道那是“上帝的礼物”,进而转变对俄罗斯的态度,容纳甚至邀请俄罗斯更深度地融入国际体系,今天美国的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美国还欺负中国,比如很长时间以来都拿“最惠国待遇”做文章。按照1986年《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中国应该获得永久最惠国待遇。但美国后来不承认,每年都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讨论一番,这实际上是违反了国家法。除了最惠国待遇问题,美国对中国做的事还有打台湾牌、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导演“银河号”事件、南海撞机事件等。
  在对待穆斯林问题上,美国同样错误不断。除了科索沃战争,美国在冷战后发动的几乎所有军事行动全都是打穆斯林,还动不动就把人家领导人吊死。美国的各种做法让16亿多穆斯林感到自己无关紧要,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甚至产生屈辱感。
  美国犯的错远不止这些。在对待盟友方面,整个上世纪90年代美国跟欧洲贸易摩擦不断,冷战时美国还让一让那些盟国,但冷战后就小气了;再如忽略如此重要的非洲;还有就是不停跟拉美左翼力量斗,除了传统的古巴,委内瑞拉、尼加拉瓜、玻利维亚等都成了美国的斗争对象。
  美国对外战略的一系列失误,背后逻辑就在于美国人把冷战结束的原因搞混了,结果在傲慢中变得愈发被动。
  对内也是类似。美国知识界把冷战胜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归结为所谓自由民主制度的胜利,在冷战后进一步推行新自由主义。不仅在1996年通过世界银行在国际上搞“华盛顿共识”,国内也实行这套。新自由主义貌似给予所有人自由,实质却是让精英群体获得更大自由。其结果是美国金融行业过于发达甚至一家独大,实体经济萎缩。搞金融的精英群体越来越富,更广泛的中产阶层收入水平并无显著提升,使得贫富分化加剧,最终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那场危机导致美国500多万中产阶层丢掉房子,而美国的大银行、大金融公司高管们并未受到应有惩罚。这样的结果深深伤害了美国中产阶层,他们继而掀起了“占领华尔街”运动。
  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如何,终究要看它的实际表现。而冷战后在对内对外两个方向上的一系列失策,是美国软实力下降的根源所在。美国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提到,他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参加一场活动时,不少人来握手并安慰他,说你们的国家曾经是伟大的国家。虽然他很生气,但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对外的吸引力确实在下降。
  基于以上分析,特朗普上台并非导致美国软实力下降的原因,而是一种结果。美国民众对建制派意见很大,而特朗普的政治哲学具有明显的反精英色彩,打着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推动“美国优先”。按理说,特朗普上台应该引起美国精英层尤其主流建制派的反思,反思他们的傲慢和严重脱离群众,不能一出什么事就是“这届人民不行”。但问题是,美国的精英层已经失去了这种反思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上台并不一定是坏事。虽然恢复实体经济和调整国际关系等努力的前景还未可知,但它至少能提醒精英层过去做得不好,否则美国的问题可能更大。
  总的来说,美国国际影响力或者说软实力的相对衰落是一个事实,而且是一个长期过程的结果。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我们还需承认,虽然美国软实力相对下降,但西方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西方的范畴要比美国大得多,它的绝对优势仍然明显。(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副院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 发表于 2018-2-26 1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卡尔⋅文森”时隔大半年后重返南海,该打击群指挥官富勒表示,“很明显,我们在南海活动,而且我们直言不讳地这样说。我们不躲躲闪闪,我们将靠港访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7 09: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两会专访:金灿荣谈中美新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2-27 00:12:49



金灿荣在多场合都接受过中评社的专访(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2月27日电(记者 郭至君)特朗普执政一年以来,美国国内本身和其对外政策都在发生变化,近几个月美国开始渐渐显露的对中国的敌意使得一些担忧之声鹊起,面对新时代的中美关系以及日趋复杂的第三方因素,中国应该如何运用大国外交审慎应对?今年两会之前,中评社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请其就中美关系、中国周边问题、台湾问题、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等议题进行了剖析,专访全文整理如下:

  中评社:之前您曾说过,2017年中美关系比预期好,那么您看2018年的中美关系走势如何?中国要如何有智慧得应对?

  金灿荣:是的,我说过2017年中美关系比预期要好,我判断今年中美关系很有可能比2017年差,中美关系总是起起伏伏。2016年在美国大选期间有很多政治家对中国批评意见很大,其中就包括特朗普先生。根据统计,特朗普一共在竞选当中骂了中国235次。后来还赢了选举,所以我们有一段时间对中美关系是比较担心的,可是后来事实的发展,中美关系又比预期的好。这里边的表现就是两国元首在去年实现了互访以外,还在G20领导人峯会上见了面,另外还有多次通话,互通书信等等。我们的预期是比较低的,因为特朗普原来对我们的态度不好,但是实际的发展又不错。去年中美关系好,客观上是因为中美关系已经很成熟了,经过了40多年的发展,中美关系相互融合的很好,就是有人想搞破坏也不容易,这是客观原因。当然还有主观原因,就是中国对中美关系作出了巨大努力,特朗普先生一当选,中国就跟他的团队沟通建立联系。客观上我们有合作的基础,主观上中国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就有了后面的结果。可以说,虽然特朗普原来对我们态度不好,但是执政之后双方的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这是2017年的情况。

  2018年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中美关系有可能变得比较糟糕,现在有一些迹象已经出来了。这两个月美国连续出了几个报告,12月18日美国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一个月以后的1月19号又出了国防战略报告,都是对中国采取了很强的态度,也可以看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心转向了大国关系。所谓的大国充其量就是中俄,美国在中、俄当中又把中国排到俄罗斯的前面,把中国说成了修正主义国家,也就是破坏美国领导现状的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在12月11号通过的2018财政年度国防拨款法案中,通过了很多涉台内容,比如美国军舰停泊台湾。我们发现,进入2017年末和2018年初,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就变得比较严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7 09: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中国怎么看的?第一,中美关系现在要比以前复杂了。中国现在要有心理准备,第一,跟我们打交道的美国在发生变化,原来美国很自信,看得也比较长远,现在美国就不是了,他依然很傲慢,但他变得不自信了,这就很难打交道了。美国的心理在变化,不是我们以前熟悉的美国了。另外现在美国有点儿分裂:特朗普代表一派,反特朗普代表另外一派,与这样一个美国打交道比以前困难。你跟他搞好关系,他反而在背后骂你,你跟别人走多了,他反而有忌讳。我们在跟一个新的美国打交道,要摸索一段时间。

  第二,在外国眼里中国变了,我们中国其实没变还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内优先发展。但是美国觉得中国变了,变得咄咄逼人,对中国的任何事情就会想得比较多,都从挑战的层面去看。他对我们有点成见,这个成见我们能感觉到,容易引起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确实也自信了,这也是事实。所以这个时候中国外交的节奏要掌握一下,免得给人以过多的口实。

  第三,中美关系变化因为第三方因素又起来了。中美是因为第三方原因走到一起来的,但是冷战以后,中美关系就渐渐的回到以双边为中心的关系上去了。但是这两年因为日本、印度这些国家比较活跃,还有朝核问题比较尖锐,所以第三方因素又回来了,这样两国关系要复杂一点。本来我们两国心怀芥蒂的关系就不那么好处,再来个第三方挑拨离间,所以这个关系就比较难处了。这是中美关系三个新特点。因此我有一个结论,原来我们总说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现在就不能这么说了,中美关系好不到哪里去是肯定的,坏不到哪里去是未见得的。所以我们维护中美关系要更下功夫,中国要保持定力,不要惧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7 09: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社:您对今年中国外交的总体态势怎么看?遇到这样态势的中国要如何回应?

  金灿荣:今年中国外交整体上形式比较严峻,除了中美关系会比以前差,还有一个,我个人认为朝核问题会比去年还尖锐,还有一个就是台湾问题可能会变得比较棘手,中印边境也不排除再发生冲突的可能性。所以在中美关系变差的大背景下,这三个问题同时又变得比较突出,这样就导致今年的外交形势比较严峻。虽然我讲了很严峻的一面,但是中国要保持信心,因为大国崛起不可能一帆风顺,世界上的好几个大国在将起未起的时候,外部形势都是很复杂的,现在中国就处在这个将起未起的阶段,所以中国的外部形势复杂是很正常的。从很多方面讲,我们今天才碰到这些严峻的形势,都已经是很成功了。

  一个国家完全崛起,一般来说外部国家不会主动挑战你,像美国就是这样。然后,完全没有崛起的国家一般人家也不挑战你,就是处于将起未起阶段的国家人家是会盯上你的,因为你的崛起势头太猛了它很紧张,同时也不服气。现在中国遇到这个难题,应抱以平常心应对。我们只要把我们国内主要的事情处理好,问题就不是很大。

  刚才讲的这些矛盾凸显,我们要在战术上非常重视,在战略上非常乐观。我自己觉得,对美国,我们应该在经贸问题上跟美国的各个部门都发展关系,就现在美国来说,应该是国防部这块力量比较大,国务院、商务部、财政部在边缘化,那么我们跟这些部门还是可以保持接触。让他们出来说说话,如果真打贸易战,那么美国这些部门代表的利益还是会有损失的。同时还要跟地方多走动走动,比如华盛顿州、阿拉斯加、加州,他们跟中国关系都不错,我们是可以跟美国继续保持深入的交往的。我们要借用现有的机制,对美国内部做工作,然后在国际上尽量建立统一战线,针对性地对他进行反击。

  美国正在亚洲“拉帮结伙”,中国也要尽力地去和亚洲国家们稳定关系。朝核问题我们就按照联合国的共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南海,美国肯定要来显示存在感的,那么我们就是要继续跟东南亚国家推进谈判,区内国家之间要把关系稳定下来,还要加强中国的海军建设和南海的岛礁建设,加强我们的实际存在。但是台湾确实是一个事,我们必须非常坚定地表达我们的立场,让美国知道这个是不能碰的。中国威胁论我觉得这个东西听听就好,要保持冷静,没有必要大规模地刻意去应对,正常操作就行了。
  
  贸易战我们有硬有软,用心应对;朝核问题我们能合作合作,不合作就按照我们的国家利益和联合国的要求来做;南海面对小挑衅不要太在意;印太概念我们则通过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双边合作来应对;台湾我们要表现得更坚决一点,让他知道痛,知道这个事情不能乱来……总的感觉就是今年会有一些麻烦,但是只要我们国内不出大事,战术层面认真去做,我觉得还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总的结论是战略淡定,战术重视,好好应对,应该问题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7 09: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社:去年两岸的学者有一个讨论的特别热的词就是“统一时间表”。您怎么看?美国是否因为恐慌近期才在台海问题上做了这么多小动作?  

  金灿荣:我的理解是这样。这个是没有时间表的,也没有明确提时间表。从某种意义上讲,蔡英文当局到10月18号那天好像还松了口气。但习主席在报告里明确讲,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样民族复兴就和台湾问题挂钩了。他们知道中国大陆的决心比以前大,力量也比以前大,但是他们觉得现在不是那么紧迫,他们也估计大陆的决心和力量不是百分之百,当然在另一方面,他们感到压力,有点焦虑,台湾那边感觉到时不我待,因此搞了很多小动作,比如去中国化希望尽量在社会层面,文化层面,年轻人中形成普遍的共识。美国方面觉得大陆这几年越来越欺负台湾,看不过去,它现在想帮台湾。台湾的焦虑和受压迫感、美国的传统意识形态,加上对中国大陆行为的不满使得最近动作特别频繁,这里面就有很多危险。

  中评社:您刚才也说台湾问题很严峻,其实中国对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表达得已经很清楚、很严厉了,但是面对新的这种挑战或者威胁压迫的话,如何能更具体地向美国展现出我们的底线和原则?告诉他们我们的核心利益是不能碰的。  

  金灿荣:台湾问题美国一般的职业官僚都是很清楚的。但特朗普是商人出身,他对很多中国问题不了解,所以他有时候会忽略这个问题。第二点,他想做买卖。他在去年11月8号获胜之后的第三天就跟蔡英文通电话了。当时连奥巴马都出来批评他,然后他开始辩解,他说“美国以往的总统都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中国给我们什么好处了?一个好处都没有,我以后遵不遵守这个原则就看中国给我多少好处。”奥巴马时期中美关系挺和善的,什么问题都好商量,但就这个问题不能碰。特朗普是个商人,他觉得这个也可以做交易,这其实也让台湾方面很紧张。  

  特朗普当局对咱们的政策的理解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威胁。再一个,我认为美国的精英阶层总体对中国的国家能力、国家意志还是有点低估的。台湾当局的台独意识形态很坚决也是对大陆的不了解,对大陆的能力和意志有一点低估。中国大陆实际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但美国的主流和台湾的主流对这一点认识得都不清楚,所以这就有威胁,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其实大陆对台政策的主流还是和平发展的,由和平发展再走到和平统一。我们分两个阶段,先和平发展,后和平统一,和平统一的意志一直是很坚决的。但是我觉得台湾的主流精英还有美国的主流精英截止到现在对大陆的能力和意志都是低估的,这样的话他就可能算错,可能踩大陆的红线,那就危险了。大陆说的很清楚,我们会尽最大的诚意争取和平统一,但是决不允许台湾分裂出去。但他们往往是听前一句,后一句不听。一个人有了偏见之后,你跟他说理是一点用没有的。但事实可以教育他们,行动可能会使他们清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7 09: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评两会专访:金灿荣谈中美新挑战       
http://www.CRNTT.com   2018-02-27 00:12:49


  
  中评社:去年十九大以后习主席访问越南老挝,在访问时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近年来中国有了不少外交新理念,您能否给读者们分析一下这些理念之间的连结?

  金灿荣:习近平主席自十八大执政以来,过去五年多在外交上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我把这些新理念分成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另一个层次针对具体问题的,其中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概念主要是四个:第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第三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第四构建全球伙伴网络。针对具体问题,比如针对中美关系,他提出中美共建新型大国关系,而对周边国家,他提出“亲、诚、惠、容”,对发展中国家则是有正确的义利观,对此的解释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到非洲做贸易赚钱天经地义,但我们在赚钱的时候,也教非洲兄弟赚钱,这就是正确义利观。而针对亚洲安全形势,习主席提出了亚洲国家要共同构建亚洲新安全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总目标,两个支柱是合作共赢的新型合作关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和具体国家联系就是全球伙伴网络。命运共同体中,大家身份一样的就叫伙伴,而美国定义的体系是不平等的:美国最高,第二层次是英语国家,第三层次是盟友,第四层次是伙伴,第五层次是中国——战略竞争者,第六层次是俄罗斯——战略对手,第七层次是敌人——比如朝鲜、伊朗、阿萨德政权、索马里海盗、恐怖分子等等,第八层次是屎坑国家(shithole nations 注:特朗普今年初与国会议员讨论移民政策时,称海地、萨尔瓦多和非洲国家是“屎坑国家”,引起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弹。)美国这个体系实际上是不平等的等级制的体系。中国则希望国家大小不一样,利益责任不一样,但都是伙伴。如果大家身份都是伙伴,都处于开放型的国际关系和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命运共同体就建立起来了,这就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7 0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灿荣简历:

  金灿荣,196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战略研究中心主任。1980年金灿荣考入复旦大学国际政治专业;1984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1987年硕士毕业后留所工作;1999年获得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学位;2002年8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4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在美国密歇根大学福特公共政策学院授课。2015年4月,金灿荣入选201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金灿荣的研究领域是美国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美国外交、中美关系及大国关系、中国对外政策。1989年至2017年9月,金灿荣共编写、翻译著作20多部,发表论文和评论800余篇。金灿荣语言幽默风趣、直白犀利,思考问题的角度新颖,见解独到,作为国际关系专家,可以将复杂的国际局势举重若轻地展现在听众们面前,因此收获大批忠实粉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88 发表于 2018-3-5 12: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今后至少是特朗普任期内核武建设的大方向,这必然将会给全球安全局势带来不利影响。其“要充实核武库”的行为甚至极有可能引发世界新一轮核军备竞赛。如此一来,必然会让全球局势重回上个世纪“美苏争霸”的冷战时期,局势甚至比当时还更加凶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3-7 1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媒文章:美以印太战略抗衡中国不切实际
2018-03-06 14:04:45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崇珅
核心提示:文章称,华盛顿必须放弃通过把中国当作敌人来维持正在迅速消失的现状这一堂吉诃德式的不切实际的做法。
参考消息网3月6日报道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3月2日刊载文章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斯韦恩的文章称,“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是一个自我毁灭性的概念,必须加以抛弃,并代之以更具建设性的选择方案。
文章称,最近几个月,特朗普政府一直呼吁推行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在亚洲让想法相同的地区民主国家建立一个强大联盟。然而,实际上,这一战略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文章称,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防务战略都荒谬地将“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描述为一种包容一切的愿景,目的是让所有地区成员繁荣、安全,成为美国的盟友和伙伴。现实情况是,如果华盛顿及其盟友把亚太地区最强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视为对手,那么这样的安全和繁荣就算不上是有包容性的。
文章称,特朗普领导的白宫完全忽视了中国过去乃至未来对地区和全球稳定与繁荣所作出的贡献。与此同时,它还忽视了中国在共同的跨国问题上的合作,以及采纳某种全球准则以更好地反映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观点与利益的必要性。相反,这些文件让美国对中国大加指责,这是一个违背历史事实和学术共识的荒谬概念。
文章认为,华盛顿必须放弃通过把中国当作敌人来维持正在迅速消失的现状这一堂吉诃德式的不切实际的做法。“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是一个自我毁灭性的概念,必须加以抛弃,并代之以更具建设性的选择方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3-9 09: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锋:中国不可“降服”,这是美国真正心病

2018-03-08 00:20:00环球时报 朱锋 分享 621参与
  美国对华关系中指责、怨气乃至争执的氛围在加重。从去年底以来美国先后公布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和核态势评估等报告,到最近国会通过“台湾旅行法”;从特朗普政府提交措辞强硬的对华贸易大纲,到宣布提高钢铝关税;从美国频频有人呼吁驱赶孔子学院,扬言限制中国留学生的专业和就业选择,到“卡尔·文森”号巡航南海和访问越南……仿佛突然之间,中美关系对立、冲突和不确定性的一面有所凸出。在此“多事之春”,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审视和看待中美关系?
  为何对立与冲突陡然加剧
  中美关系走到今天,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以来双边关系的“小气候”与国际政治的“大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分析大国关系常常使用四种基本的分析范式:权力变更、国内政治变化、技术与武器的进步以及社会认同的再建构与社会化。
  今天的中美关系,在这四种分析范式上都很容易得出“冲突难免”的结论。从中美之间的权力再分配看,中国不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也大步向前;从国内政治看,政治分裂加深美国治理困境,而中国则在政治核心的引领下沿着既定规划稳步前行;从技术和装备看,美国甚至担心中国在人工智能、近太空武器系统和高超音速导弹等研发领域赶超美国;从认同建构的角度看,美国民主基金会抛出的中国“锐实力”报告开始夸张地担心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警告“中国规则”会颠覆西方主导的秩序。

  这是一个在中美关系史上找不到对应点的时代,也是一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时代后国际关系史上从来未曾见过的时代。如果只是单纯的权力变革,即美国人所谓的中国是一个“修正主义国家”,答案倒会简单得多,那就是同盟增强、国际体系再度“阵营化”,重回国际体系集团对抗的老路。但事实上,连大多数美国人都拒绝美中“新冷战”,原因不仅在于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和体量最大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已经广泛走向世界、怀有爱国热情的14亿中国人不是其他任何国家可以“降服”的,这是对华竞争中美国真正的“心病”。美国还有一种“中国心病”,就是因无法有效影响和改变中国而产生的巨大失落感。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指出,这么多年美国一直想通过对华接触“改变中国”的计划已经失败,中国变得更加强大而且“挑战”美国。当下中美关系充斥争议和竞争,说到底是美国的这些心病和焦虑惹的祸。
  相信中美关系的生命力
  中美关系同样也是当代世界最具生命力的关系。从19世纪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到二战期间的反法西斯同盟,从尼克松访华实现“巨人握手”到上世纪80年代后中美经贸关系高速增长,从今天中美对世界稳定与繁荣肩负的重大责任到人类未来的“智能化世界”,两国的联系扯不断、理还乱。中美关系难以成为一战前的英德关系,也不会成为二战前的美日或二战后的苏美关系。除了对手不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全球化带来的仍在不断深化的国家间相互依赖,信息化造就的中美之间广泛的社会认知,以及世界政治中人性化价值的普及带来的进步主义历史潮流。
  当然,今天中美关系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不能低估。当前对中美关系最大的挑战不是东海和南海,不是“印太战略”,不是贸易摩擦,而是两国社会和民众间的对抗情绪、相互杯弓蛇影般的“威胁论”、以及两国政治和社会精英未能对双边矛盾和冲突予以及时管控。特朗普政府、美国国会以及美国的智库、高校、研究机构尤需注意,不要给美国社会注入排斥性甚至仇恨性的情绪。一旦美国出现“新麦卡锡主义”,势必会在中国引起连锁反应。中国曾是美国狭隘、自私的民粹主义的受害者,1882年美国加州的“排华法案”就是例证。这惨痛的一页对今天的中美关系仍具警示意义。
  中美间的争议和竞争并不可怕,因为对手不必然意味着是敌人,竞争者也可以是同行者。中美关系的处理需要双方共同展现出坚定的战略意志和战略眼光。美国依然是唯一超级大国,1945年到现在在“老大”这把交椅上时间坐久了,难免“恋栈”。中国崛起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后的40年,对于美国的“中国焦虑”,我们除了正视和面对,更需主动作为。管控中美关系,不只在于我们不做什么,还在于我们能做什么。今年2月以来,国务委员杨洁篪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先后访美,保持两国高层密切沟通。其中展现出来的稳定和管控中美关系的决心,是让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前行的根本保障。
  在同美国的互动和碰撞中壮大
  当前中美关系中争议甚至冲突的多样性,基本根源在于美国国内而非国际。美国军方需把中国树立为重要战略对手,以保证军费和武器装备;特朗普要把贸易赤字视为最大的“不公平”来源,实现美国经济民族主义目标;美国的智库和媒体精英要把中国说成“威胁”,才能获得资源和地位。中国同样需要防止简单化甚至片面化的认识影响甚至主导对中美关系的处理和应对。
  回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就是在同自己、同世界、包括同美国的互动与碰撞中发展和壮大起来的。中美关系的历史性意义之一,就是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推动我们不断变革、更好地融入世界、更积极地在世界舞台展现朝气和进取心。从强调“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从中国入世到高举全球化旗帜,从熟悉WTO规则到发展全球治理,处理好中美关系对中国发展与开放的意义,远超美国对中国的制衡与限制。未来,我们需要让中美关系再度成为中国成长、美国他律和世界繁荣的催化剂。(作者是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3-9 09: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盖洛普民调:美国人对中国好感度53%,为近30年最高水平

2018-03-09 04:00:00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 分享 63参与
  【环球网综合报道】美国民调公司盖洛普6日发表美国人如何看中国、日本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为53%,达到近30年来最高水平。
  该调查于今年2月初进行。调查称,美国人对中国的好感度近两年增长飞快,去年为50%,前年只有44%。分析还发现,民主党支持者更“亲华”,民主党支持者对中国的好感度为59%,共和党为42%。
  盖洛普的调查还显示,美国民众对日本的好感度达到87%,为历史最高。分析认为,日本现在已经不像上世纪90年代那样被认为是美国的主要经济对手,当时美国人对日本的好感度不到50%。美国人对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的好感度也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兰色凡尘 发表于 2018-3-13 15: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巴基斯坦新闻报道,巴基斯坦将要建造最大的核电站,中国将会有1万多人前往巴基斯坦参与核电站的修建。

  我们知道,由于印巴冲突,巴铁内部总会出现骚乱现象,因此,很多的国家都不愿意与巴铁合作,但中国从来不会嫌弃巴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4-23 19:49 , Processed in 0.482686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