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楼主: ZHANG737

[點評] 慧眼818《中国要深刻检讨: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复制链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1-20 14: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国若不立威,便与肥羊无异!GDP暴涨背后的大国沉思:当代中国人迫切(转载)
楼主:阿伊贺 时间:2018-01-20 13:18:10 点击:478 回复:9
冲榜
守护
脱水打赏看楼主设置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今日评说
  最近相信很多国人都在关注新闻,中国GDP总量在经过各省主动"缩水"和重新统计之后,仍超过82万亿元,增速达到6.9%。这个数据可以说在一片哀嚎的全球经济放缓和衰退中,成为了唯一的一抹亮色。不过这都不是最有意思的,最有意思的是网络上的对此的讨论。亲美大V们纷纷高呼:“这一定是作假的,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崩溃了,政府只能在数字上撒谎。” 而西方媒体也在高呼:“这一定是作假的,中国经济内外循环这么庞大,这么可能才82万亿?一定是被中国政府给隐瞒了!估计至少应该有100万亿。”

  看到这里,我想估计大家都有些晕菜了吧。西方和亲美大V们这是唱的哪一出?是棒杀和捧杀一起上的节奏吗?其实也未必,说西方的确有捧杀中国的时候,但绝大多数时候是贬低贬损和抹黑,捧杀的时候很少,且总是刺激要害。对经济GDP数据这种事,西方还是缺乏“捧杀”动力的。更多的原因在于他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对外拓展的规模和强大的内生消费市场。

  举个例子,仅双十一一天,中国人在1家网站就消费掉了1207亿元,而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全年GDP,相当于蒙古国3年不吃不喝的全民生产总值。记住,这仅仅是一天中国人在一家网站上的消费而已啊。在那一天,仍有百万游客在境内境外爆买,仍有数十亿份外卖小吃在热腾腾地出锅,仍有亿万人在出行,还有千万家公司在盈利经营……

  并且中国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开始进入收获阶段,各种项目的利润回报率开始攀升,西方开始报道说中国人进入了“非洲大淘金”时代。洋人用毒品和武器倾销都没能刮出油水的非洲,却被中国人用和平发展、贸易往来和手把手地教导农业技术与基础建设给盘活了。仅非洲地区,一年就给中国带来了上千亿的回报。不仅如此,一带一路的对外延伸项目规模效益也很可观。

  被称为印度洋明珠的斯里兰卡是进出印度洋的重要节点,每年规模庞大到难以统计的巨量全球商贸队伍在这里经停,小小的斯里兰卡却堆满COLOMBO 科伦坡 GALLE 加勒 TRINCOMALEE 亭可马里等一系列港口,而中国却在这里拿下了汉班托塔港口99年的经营权!从地缘上看,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紧邻作为连接南亚、东南亚以及东非和中东等地区的重要枢纽,被寄予世界航运中心的厚望,中国正在着手将其发展为集散装、集装、滚装(汽车等)、灌装(能源)等大宗贸易货物的巨型吞吐枢纽,利润颇为惊人。

  除此之外,中国还有涉足吉布提港、贸易设计规模超过新加坡的皇京港、全球能源和大宗贸易咽喉之地的瓜达尔港等等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和贸易开展中。可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分秒必争的对外拓展大时代。而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就是冒险家和开拓者,以及铁血鹰派。否则,一旦这个战略窗口期错失,中国将从最接近梦想的地方跌落回地底深渊。对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没有退路,要么傲立天下,要么彻底被撕碎。

  在周小平看来,在中国经济如此高速增长,中国军事力量如此飞速发展的今天,全世界却在酝酿一场惊人的反华风暴,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一切。你光是腰包里有钱,你光是秀武器装备先进是没有用的。加拿大刚刚抹黑了一把中国,造谣说什么中国人在加拿大羞辱穆族少女的面纱,但最后查明这是雇人演戏,现场监控看根本没有任何中国人出手。日本雪地里被人写了几个中英日混合文字,也要发动全世界媒体对中国一顿狂骂。英国BBC出手雇佣了三个亚裔女生,卖力把中国人演绎成随便上床,跪舔洋人,低级下流,脑残无耻的形象。印度刚刚公布了计划说是正在研究如何让导弹和核导弹全面覆盖中国,美日韩联合军事体仍在中国地缘咽喉朝藓半岛舞刀弄棒,澳洲出现反华暴力团体专打中国人,甚至就连台湾省的乱党分子也敢站出来放狂言说要炸掉三峡…

  中国人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了吗?没有啊。为什么?因为中国是大国,对这样的地缘大国而言,只有成为王者或死者两条路可选。也就说,要么被世界尊为灯塔,要么被世界群狼分食。而在中国经济军事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仍在酝酿这场反华风暴,就是明证。在平局看来,并非每一个国家都必须要像中国这样拼命,对有些国家而言下跪或臣服也是可以有出路的。比如日本、沙特或韩国。

  对这些国家而言,体量小,人口小,面积小就是下跪或臣服的资本。只要在某个方面表现得足够听话,那么像美国这样的超级霸权强国就不会过分警惕对方,反而会给予一定的支持。毕竟每个老大手下,都必须要有几个衣着光鲜的小弟帮着办事嘛,否则不就成光杆司令了?然而对中国,一个从地缘、语言、文化上都注定连在一起的东方超级文明而言,臣服是没有任何出路的。因为中国面积很大、因为中国人口很多、因为中国体量超大,所以哪怕你跪在地上,像美国那样的超级霸权强国也不会对中国有任何放心的时候,总觉得你是个潜在的威胁,必须要予以彻底灭杀才能放心。

  因此,中国的存在本身就注定了中国必须是一个强国。中国人要想有尊严地活着,就必须要像大秦先民那样足够热血、足够开拓、足够冒险、足够聪明、足够冷静、又足够强硬。唯有做到这一步,中国人才有可能打破西方酝酿的这场反华风暴,重回世界民族之林,重新成为引领世界文明的王者。就像过去几千年我们一直所扮演的角色那样。

  但是,中国人所迫切需要的,恰恰就是西方所最不愿意看到的。他们需要中国人如温顺的绵羊,但绝不希望中国人成为喷火的巨龙。他们正在拼命塑造一切虚伪的价值观来麻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譬如他们会用绝对自由市场经济的观念来欺骗中国人,然后向中国暴利倾销微软或苹果的一切软件和设备。但是反过头来,他们却又立刻抛弃这一观点,举起制裁大棒疯狂绞杀和重罚中国华为和中兴的海外业务。中国成了苹果微软的天堂,但美国却成了华为和中兴的地狱。——这还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他们通过这些重罚和绞杀的手段,吓退了很多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勇气,也泼冷了中国人心中的热血和不屈。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走向世界风险太大,不可控因素太多,还不如就在家里闭关锁国就好。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中国不要走出去,应该关起门来搞好自己的事”这种极端的观点。而这种观点,竟然还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点赞和支持。

  但是这些人却忘记了短短百年前,在闭关锁国的思想和政策被推行之后,中国人的下场是何等可悲。中国人不仅要对世界说不,还必须要改变世界对中国的态度,这种态度的改变绝不是靠有钱和秀肌肉就能获得的,还需要铁拳出击的勇气和一场大国立威的惊天之举。

  中国人去外国买买买又怎样?别人不会尊重你,反而敲诈你、勒索你、抢劫你,甚至还讥讽你土豪没文化,被偷被抢了,连报警人家都不管你。甚至过海关时候,很多国家边检还专门敲诈中国人。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有钱且温顺,不敲诈白不敲诈。但他们却绝对不敢这样对待白人,为什么?因为在骨子里他们惧怕白人,认为一旦欺负了白人就有可能遭到暴烈的打击报复。

  就像英国,我们一直在嘲笑说二战结束后他们就已经开始衰落了,成了腐国。可是当年阿根廷和英国产生属地争端之后是怎样的结果呢?英国人还不是照样拍案而起,直接派出部队杀得阿根廷人仰马翻,然后继续霸占原本属于阿根廷的岛屿。世界有说什么吗?有抛出什么英国威胁论吗?有抨击英国殖民主义思想仍在吗?有对英国有什么微词么?没有啊。

  我们也经常嘲笑高卢国说他们现在没有什么底牌了,连领导人也软塌塌的,到处伸手要钱。可问题是,在中东问题上人家还不是一言不合就出手。当年打击南联盟也好,还是后来打击中东也好。高卢鸡都没少怒刷存在感,战机一阵风地起飞,然后狂轰滥炸一番,打得对方晕头转向。然后呢?然后就是很多地方的人继续惧怕白人,但却敢于继续歧视华人。周小平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尽管中国军舰更强大,尽管中国在利比亚撤侨行动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世界却并不因此尊重中国人。因为中国人在海外救人,但西方人却在海外杀人。”

  你看,世界就是这样,尽管有些人会因为你的德行而敬仰你,但更多的人是畏威而不惧德的。在大多数人眼中,大国若不立威,便与肥羊无异。就像猛兽若无獠牙和巨齿且不嗜血,就是一块下酒肉罢了。因此,当代中国人最迫切需要的精神不是享受岁月静好和太平盛世,而是重拾大秦先民的雄心壮志。

  曾经有人在电视上鼓吹说中国人的以和为贵化解了很多矛盾,用舌头去舔比用拳头更有效。比如在某个海外新建的港口,一个中国工程师出行就有三个不同势力的武装力量贴身保护。但这个人没有看到的是,中国在这个港口处经常停靠的超先进导弹护卫舰、巡洋舰和驱逐舰,这些战舰的火力足以摧毁一个中小国家的全部武装。

  并且更重要的是,保持“舔出大国地位”论调的人更没有看到的事实是,当中国工程师在海外帮别人搞基础建设,且钱都还是中国人在出资的时候,出行居然需要武装人员保护,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悲哀而不是荣耀。我们再回头看看,美国人控制的新加坡港、英国人曾经殖民控制过的维多利亚港,他们在这些地方行走需要武装人员贴身保护吗?不需要啊。不仅不需要,甚至他们还能继续以“一等公民”的身份横着走,享受持续的“超国民待遇”和白人特权。人们不仅不会以洋垃圾的名义嘲笑、讥讽和抵制他们,反而会谄媚、膜拜甚至是崇拜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和值得夸耀的事。

  就像你有一些家产,但却需要整日躲在厚厚的石头城堡里,出行也需要家丁环绕,这并不是真正的强大和本事。真正的强大是,都知道你富可敌国,但你却可以住在房门一踹就破的木屋四合院里夜不闭户,也没有坏人敢来叨扰。因为对方知道,一旦侵犯到你,后果将是无比可怕和难以承受的。就像过去事实一直教育着他们的那样。

  白人今天的这种地位是怎么来的?恰恰就是他们的先辈用坚船利炮一路轰下来的。无论是当年被成为海盗的探险家,还是当年用坚船利炮沿途攻下各个国家部落的冒险者,以及那些随时都敢出手且都在出手的铁血政治家和军事统帅,他们都是西方人受世界百年尊重的奠定者。这个世界无论对哪个民族而言都是公平的,西方人作为大航海时代那些热血冒险家的子孙,他们今天的地位和荣耀是怎么来的,我们中国人子孙后代的地位和荣耀就要怎么在我们的手中诞生。

  时代在呼唤中国人的热血和冒险精神,时代在呼唤中国人的铁拳和立威,时代在呼唤中国人的抗争和傲骨。所以,请不要恭顺地走入西方人精心给我们编造的精神温室,勇敢地站出来冷峻地面对这个大拓展时代吧。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大航海时代”。不仅过期不候,且天授不取反受其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88 发表于 2018-1-22 14: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日韩是中国的敌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9 10: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媒:美若侵朝将遭巨大伤亡 可能输掉战争
2018-02-09 00:09:01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马骐騑
核心提示:近期,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内勒就与朝鲜开战的现实发出警告。内勒说,这将是在非常非常艰难的地方打一场非常非常激烈的战争,因此每一位将士必须有思想准备。
参考消息网2月9日报道 据美国《新闻周刊》网站1月25日报道,近期,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就与朝鲜开战的现实发出警告。不过,许多分析家警告说,美国如果入侵朝鲜可能会伤亡巨大,甚至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报道称,在华盛顿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表讲话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内勒表示,美国已经在为可能与朝鲜军队打仗做准备。朝鲜在2017年成功发射了几枚洲际弹道导弹,而且还宣称自己是一个核国家。内勒强调说,这样一场战争很可能是他的部队有史以来碰到过的最艰巨挑战。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内勒说,这将是在非常非常艰难的地方打一场非常非常激烈的战争,因此每一位将士必须有思想准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罗伯特·内勒
美媒称,美国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所以,尽管朝鲜一直将大量资源投入国防工业,但其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军。不过,朝鲜现有的导弹和核武器已经导致许多分析家警告说,美国如果入侵朝鲜可能会伤亡巨大,甚至可能输掉这场战争。
美国军事网站此前曾报道称,内勒以前就谈到过美国如果与朝鲜发生战争可能出现的情况。他告诉麾下的官兵,这会是“类似《权力的游戏》里面的情景”。他敦促部队做好准备,因为“这场战斗决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进行”,尽管美国拥有朝鲜军队所没有的“某些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9 1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著名政治学家奈斯比特:中国是唯一拥有长期地缘政治战略的国家
2018-02-08 12:08:0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孙洵
核心提示:外媒称,奈斯比特表示,中国是唯一拥有长期地缘政治战略的国家。它结合了集中型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素。想在国际上做生意的人就必须与中国打交道。中国的经济网络很快也会比此前的任何国家都强大。
参考消息网2月8日报道 奥地利《信使报》网站2月6日刊发对《大趋势》一书闻名的世界著名政治学家、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与妻子、著名出版人多丽丝·奈斯比特的专访,采访内容如下:
《信使报》问:未来中国和美国哪个会更重要呢?
约翰·奈斯比特答:中国有一个战略规划,还有新丝绸之路。中国在本世纪初就扩大了与非洲和南美洲的关系。
问:美国呢?
多丽丝·奈斯比特答:中国会继续是世界工厂。经济方面,中国人在拉丁美洲——美国的“后院”站稳脚跟这点也被低估了。当新丝绸之路提出时,中国早已为其打好了基础。中国走的是与美国完全不同的道路。
美国想干涉其他国家,把民主强加给它们。中国人建立起经济关系,但并不干预当地事务。他们不想把世界当作殖民地,而是需要世界市场。他们的目的是经济繁荣发展。
问:以及对中国新的依赖……
约翰答:中国政府必须掌控14亿人并提高企业的创造力。它必须开辟新的市场,以确保经济崛起并削减过剩产能。
多丽丝答:中国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方面是领先的。它提高了生产力——用的人越来越少。工厂里的农民工会怎样?他们习惯了自己被需要。先是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然后是西部地区。当那里的工资上涨时,很多工厂搬到了内陆地区。政府的计划是借助新丝绸之路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销售市场。
问:修路需要的不只是高科技专业人才……
多丽丝答:他们肯定也会雇用当地员工,虽然修路和建造高铁的技术来自中国。此外,中国现在就已经与东欧联系紧密。比方说和希腊,中国企业在那里收购了比雷埃夫斯港。
问:这意味着中国也在扩大其政治影响力。换句话说,对东西欧分裂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了?
约翰答:中国是唯一拥有长期地缘政治战略的国家。它结合了集中型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要素。想在国际上做生意的人就必须与中国打交道。中国的经济网络很快也会比此前的任何国家都强大。在这点上,欧盟贻误了发展。它不是一个真正的联盟,它没有以一个声音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9 10: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在中国对丝绸之路谈论的也像在欧洲这么多吗?
多丽丝答:谈论的方式不同。西方主要是关于传说与历史。中国则更多地展望未来。丝绸之路也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问:世界越来越数字化,这也可能涉及新丝绸之路以及商品的运输。这个问题在中国有讨论吗?
约翰答:绝对有。但是洗衣机、打印机等永远都需要运输。此外,连接也带来新的流动。先有了基础设施,然后是第一批企业、律师、美发师、饭馆以及其他的一切。尽管如此,很多事情都将更加数字化。看下支付的例子就好了。
问:您是指在中国无所不在而且早已取代了现金和信用卡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吗?
多丽丝答:是的,在这个领域美国和欧洲都还是乡巴佬级别。顺便讲则趣闻吧。上周约翰的女儿在维也纳,想把美元换成欧元。如果没有银行账户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中国就可以,费用和在银行兑换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9 10: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媒:“中国方案”十大法宝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 《美国利益》双月刊网站1月3日发表塞思·卡普兰的文章《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称,中国必然要扩大其在国际事务方面的影响力,并因此为长期以来受西方推动的经济发展提供另一种模式。
中国模式怎样才能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形成自己的经济战略?
文章称,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会议期间阐明了多年来简称为“北京共识”的观点:中国“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他还宣告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章称,对于这种智慧,未来的需求似乎正在不断增长。当了埃塞俄比亚21年领导人的梅莱斯·泽纳维2012年去世之前经常表示希望本国可以效仿中国的经济战略。他曾指出自由市场的局限,始终称赞中国共产党的经济管理,争取中国援助修建埃塞俄比亚的基础设施。他的继任者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甚至更加充满激情,谋求建设一个东亚模式的发展型国家。正如英国《卫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援引一位埃塞俄比亚官员的话,“我们比中国落后20年,我们努力学习他们的做法,以达到他们现在的水平”。
文章称,虽然对于中国的成功有着诸多解释,但以下十条经验可供发展中世界的领导人和政策制定者借鉴。
一、先从小农和乡村地区入手
文章称,一定程度上,由于担心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中国最初的改革就是首先打破农业集体化,实行小型农户制。通过多劳多得制度,生产率和产量都大幅提高。它还为经济全面变革打下了基础。
二、大力投资知识基础设施
文章称,中国大力投资教育和创新,培养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和高技能专家,推动了经济发展。1949年,五分之四的中国人是文盲,而今天只有不到4%的文盲。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大学生寥寥无几;今天的中国高校录取率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的数倍。
三、对凝聚力的重视超过参与度
文章称,中国领导人觉得自己担负着更大责任,要对人民负责。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在于,这个国家有着高度的社会凝聚力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源于它的民族构成(中国90%的人是汉族)以及作为统一国家的悠久历史。在这方面,中国不同于大多数缺乏强烈民族认同感的发展中国家。其中很多国家深受殖民力量的影响,由多民族、宗教、种姓或族群组成。直白地说,中国的现状表明了社会学比经济学更为重要。
四、建设一个致力于包容发展的称职政府
文章称,政府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通常是遵循一套在西方发展专家看来毫无意义的计划方案。它大力促进商业发展并拥有无数企业,有时甚至存在自我竞争。中国为投资者提供了友好环境。当然,它经常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确保结果与目标相符而插手市场管理。
五、大力投资基础设施
文章称,中国斥巨资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听起来,这是最基本的事情,但是能够做到的发展中国家屈指可数。这对吸引投资者及国家经济增长有着深刻影响。
六、先试行新政策,再逐步推行改革
文章称,虽然其他国家政府常常未经试行就正式实施政策(或是由于过度自信,或是因国际压力),但中国始终采取反复试验、以证据为基础的方法先试行政策,然后再向全国推广。资源有限,而贫困现象普遍。像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还没有一个是通过成功的设计实现现代化的。如何调整共产党领导的经济结构,(1979年的时候)谁也没有概念。
七、聚焦重新制定激励机制,消除增长障碍
文章称,如前所述,中国避开了剧烈的改革,即像1990年的波兰那样同时放开所有物价和市场。相反,中国专注于“大问题”,比如“激励机制、流动性、价格灵活性、竞争和开放”。渐进策略试图通过适度修改政策,只要释放足以推动发展的能量储备,重新制定激励措施,消除障碍即可。这种政策的想法是:新释放的能量与尚存障碍进行较量所借助的力量将进一步推动改革。
八、利用金融市场促进发展和稳定
文章称,中国没有(像西方政策常常以为的那样)假设无人监管的金融市场在稳定的宏观经济和法律框架下能够产生乐观的结果,相反,它经常干预,以确保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稳定。与很多东亚邻国一样,中国领导人试图利用公共政策,采取能够“引导市场”、从而推动政府重视的结果的方式,改变某些产品(包括货币)的供应与价格。
九、利用政府政策促进经济竞争力
文章称,西方经济思想大多称赞自由市场,而中国则采取了各种“狭隘的”政策工具促进工业发展。
十、提倡自力更生
文章称,在维护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方面,中国巧妙地利用改革,保持自力更生,视开放为捍卫本国利益和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相比之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常常受西方的影响,所采取的政策破坏了按照自身条件与外部世界打交道的能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一直以来,中国斥巨资全面发展基础设施,以此促进发展。图为施工中的贵州省清水河大桥。(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9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中美战略竞争的三个焦点
2018年2月9日 星期五 03:30 AM
文/张杰
来自/联合早报
Sina Weibo  Email

中美双方均须正确认清的客观事实是,即便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实际上已无法以个体的意志,来单独塑造或改变这个新的全球体系,充其量只能以最大的善意和引导力,来顺从多数国家对发展经济的既定共识和共同需求。

张杰

毋庸置疑,当前全球都在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是,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战略关系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中美关系究竟会走向何处?


要准确预测和判断中美关系的走向,值得重点关注的信号是,近期美国特朗普政府先后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国防战略报告》,明确将中国定位为美国“战略上的竞争对手”以及“修正主义国家”,这就意味着在美国的主流思维中,中国已经被初步判定为挑战美国秩序的战略竞争型大国。但是,从中国方面来看,并未感觉到自己对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造成任何本质性的挑战和冲突,而且一直存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幻想和进行着种种尝试。

在这种双方战略关系感知存在较大差异性的情况下,正确认清和理解中美双方各自感知的战略竞争焦点,以及美国作为主导者已经或即将推行的大国战略博弈策略,就显得尤为紧迫,尤为重要。

经济层面的三个焦点

当前中美的战略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以及发展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自由贸易对公平贸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出的明确信号是,只有完全符合美国利益及排斥其他主要竞争者利益的贸易,才是所谓的“公平”和“互惠”贸易,而当前的“自由”贸易体系,脱离了“公平”贸易和“对等”贸易的基本范畴,特别是当前以全球价值链分工和贸易体系为载体的自由贸易体系,使得美国的整体利益“受损”,却有利于中国获得巨大的发展利益。这就导致在特朗普看来,美国必须全力反对甚至抛弃当前这个本由发达国家构建和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自由”贸易体系。

从理论逻辑上来看,自由贸易确实有别于公平贸易,自由贸易甚至在短期内会带来特定国家的贸易利益净损失;但更为关键的是,从长期来看,自由贸易却是公平贸易的前提和基石。没有按照比较优势原则的自由贸易,就不可能最终促使双方均获得贸易净利益的“公平”贸易格局的形成。因此将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刻意对立的逻辑思维,本身就偏离了国际贸易动态发展和阶段性发展的客观规律。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从国内不同群体贸易利益均等化的角度来看,自由贸易在一段时期内,的确会减少特定阶层的工作机会、降低特定阶层的工资收入及进一步扩大国内的收入不平等。这就更容易激发类似于美国这样的老牌国家,操弄式地将国内利益体制僵化困局及改革动力缺失问题,转移到外部自由贸易体系的所谓竞争“不公平”的问题,进一步造成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的对立化、对抗化和意识形态化。

其次,市场经济对非市场经济。继美国、欧洲、日本等相继否认赋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后,特朗普在达沃斯指责中国是“大规模偷窃知识产权”“补贴”及“国家操纵的计划经济”的特定国家。实际上,这说出了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对中国是否“离市场经济越来越远”的担忧或判断。然而,这种担忧或判断背后更为重要的另一层含义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自主创新能力体系的逐步提升及高端制造业体系的崛起、对中国本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兴起、对发达国家企业直接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挤压效应,以及面对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有效政府+竞争性市场”制度优势,存在深刻担忧乃至巨大恐惧。

因此,极有必要去认真客观思考,崛起中的中国究竟是离市场经济国家“越来越远”,还是“越来越近”?中国政府出台的类似《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还是背离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

客观事实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是贯穿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的基本性问题。中国拥有由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和创新追赶型国家的双重身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当然会内生性地倒逼和要求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动态性调整和变化。特别是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和自主创新驱动的特定阶段,由于在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基础创新、应用基础创新、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层面等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严重不足,以及发展机制和体制障碍,必然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合理干预和扶持。

即便按照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体系,以及参照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功能性产业政策,这里也存在政府干预及扶持的内在逻辑和合理理由。因此,作为经济追赶型的发展中国家,合理的政府干预和规划引导,无论是从市场经济的自身理论逻辑,比如解决外部性问题、消除信息不对称问题等,还是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各级政府对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合理关系和功能边界,的确存在众多的认识扭曲和操作误区,不少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战略规划过程中,仍然依靠采取政府补贴和优惠政策的简单方式。中国在遏制和消除各级政府过度干预微观经济,以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方面,仍然有相当大的改进和完善空间。

最后,双边贸易体系对多边贸易体系。当前,特朗普领导的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巨大分歧,是捍卫和改进已有的多边贸易体系,还是抛弃已有的世界贸易组织体系,抑或是按照“美国优先”的逻辑,打造符合美国利益与霸权的双边贸易体系?

很显然,无论从自由贸易还是公平贸易的角度来看,如果不能按照全球范围,以及涵括发达国家、新兴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布局逻辑来展开,全球经济化所创造的贸易收益,以及所创造出的更为关键的各国经济发展空间和转型升级机会,就会极大地被收缩和挤压。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双边贸易体系未必能够给美国创造更大的发展机会,也容易出于双边贸易谈判规则的复杂性、交叉性和冲突性,导致美国根本就无法承受如此复杂的不同国家间利益冲突和利益诉求的压力和风险,所达成的各种双边贸易协议也未必具有稳定性及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在现阶段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格局日益凸显,守成大国和崛起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格局也日益凸显的复杂背景下,现有的世贸体系到底是优先满足发达国家和守成大国的发展利益,还是优先满足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发展利益,抑或是二者兼顾,已经成为当今全球化利益冲突和矛盾的焦点,成为能否维持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关键所在。

“美国优先”对“人类命运共同体”?

既然无法否认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中美之间正在以较大概率的可能性,逐步进入全面战略竞争的特定阶段,这就必然会面临如何看待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优先”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两种全球化新思路之间的差异性、竞争性甚至对抗性的问题。

从“美国优先”的全球化新思路来看,特朗普解释“美国优先”并不意味着“美国独行”,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创新主导力量,美国经济的再繁荣,必然会带来世界经济的繁荣。其潜台词就是:如果没有美国经济的繁荣,世界经济就不会繁荣。很显然,这种思维逻辑仍然是将美国实力远置于全球各国之上的逻辑,仍然是将美国发展权利置于其他国家之上的逻辑,既是美国“例外论”和霸权主义在经济层面的又一次翻版,也是美国经济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化新思路来看,习近平在2017年达沃斯上将之解释为,“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其隐含的逻辑是,中国决意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逻辑,抛弃“只有我好、只能我好”的排他性发展主义,力主推行“你好,我好,全都好”的包容性发展主义;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主动利用自身规模扩张所带来的巨大进出口机会,来持续推动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全球贸易体系升级,最终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更为重要的是,中美双方均须正确认清的客观事实是,即便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实际上已无法以个体的意志,来单独塑造或改变这个新的全球体系,充其量只能以最大的善意和引导力,来顺从多数国家对发展经济的既定共识和共同需求;唯一的途径是按照“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来谋划全球贸易体系的升级换代。很显然,中国领导人已经深刻认识这一点,“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这种理念的深刻体现,是衍生的世贸体系;而现任美国总统却在背道而驰,成为世贸体系的搅局者甚至破坏者。这已经是导致今后全球化趋势发生不确定以及全球经济发生波动风险的最主要因素。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9 10:5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梵蒂冈高官:中国的核心价值是工作工作工作
2018年2月8日 星期四 02:00 PM
Sina Weibo  Email

梵蒂冈与中国关系最近出现改善迹象。7日,梵蒂冈教皇社科院院长马塞洛·索龙多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赞中国是“非凡”的国家,引起西方媒体关注。

环球网引述《天主教先驱报》网站7日报道,索龙多接受媒体采访时谈起他此前的中国之行说,中国“没有棚户区,没有毒品,年轻人不吸毒”,中国的民族精神十分“积极向上”,“他们想要展示中国发生了变化,他们现在已经接受私有财产”。索龙多表示,他访华时发现,这是“一个非凡的国家”,在这里,“核心价值是工作、工作、工作”。

加拿大《天主教纪事》网站称,索龙多同时也是梵蒂冈教皇科学院院长。他在采访中称赞中国在“维护人类尊严”方面做得比很多国家都好,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承担起道德领导角色”,与放弃承担责任的一些其他国家形成对比。他还指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凌驾于政治之上,总统特朗普被跨国石油公司“操纵”。


去年8月,索龙多访问中国,出席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大会。他当时表示,中国为全球建立了根除器官贩卖的最佳实践模式。索龙多在采访的最后表示,中国“发展得很好”,目前与梵蒂冈在“很多方面存在共识”。他说:“今天的中国不是保罗二世时期(1978年至2005年担任教皇)的中国,也不是冷战时期的苏联。”

对于索龙多此番言论,美国保守派媒体“布莱特巴特新闻网”7日发文称,很难相信梵蒂冈高官会如此夸奖一个“信奉无神论的共产党政权”,并和美国相提并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叮叮 发表于 2018-2-12 08: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日本是中国的敌人
巴基斯坦,柬埔寨,古巴,老挝,伊朗,等是中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14 09: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斯蒂芬·S·罗奇:如何输掉一场贸易战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03:30 AM
文/斯蒂芬·S·罗奇
来自/联合早报
Sina Weibo  Email

斯蒂芬·S·罗奇

作为彻头彻尾的保护主义者,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竞选活动中,公开宣称要保护美国工人免遭他所谓“糟糕贸易交易”的“大屠杀”,如今他已不满足于发发言论,而是要付诸行动。不幸的是,这种方法怎么看都是一种倒退。最坏的情况是它很可能会引发报复性措施,这只会让已经陷入困境的中产阶层美国消费者雪上加霜。这也正是贸易战爆发的时候。

中国显然是主要目标。1月23日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第201条,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开征的所谓保护性关税,主要就针对中国和韩国。重要的是,此举可能只是一系列行动的序幕。


去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在三大领域针对中国发起了301条款调查行动:知识产权、创新以及技术研发。这可能导致后续制裁。此外,一项关于不公平钢材进口,让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所谓232条款调查行动,也是死死盯住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

对于一位在一年前的就职演说中承诺要“保护(美国)边界,免遭其他国家制造我们的产品,盗窃我们的企业,破坏我们的工作”的总统来说,这些行动并不叫人意外。但这恰恰是问题所在,尽管特朗普政府声嘶力竭地呼喊“美国优先”,但美国很可能发现自己已经在贸易战中落了下风。

首先,针对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的关税,完全忽视了在这两个行业的全球供应链中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很久之前,就开始逐步从中国转移到了马来西亚、韩国和越南等地,而这些地区现在合共占到了美国太阳能电池板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三星这个美国主要的国外洗衣机供应商,最近则在南卡罗来纳州开设了一家新的家电工厂。

此外,特朗普政府对与中国之间庞大双边贸易失衡状况的狭隘关注,继续忽视了导致美国与101个国家产生多边贸易逆差的更为宏大的宏观经济力量。缺乏国内储蓄但又希望实现消费和增长,美国就必须从国外进口过剩储蓄,并保有巨大的经常账户和贸易赤字以吸引外国资本。

因此只是针对中国或任何其他国家,而不去解决低储蓄的根本问题,就像用手去挤一个灌了点水的气球:水只是跑到另一端而已。在近期的减税政策之下,美国预算赤字可能在未来十年内扩大到至少1万亿美元,而对国内储蓄的压力只会有增无减。在这一情形下,保护主义政策对美国本已令人望而生畏的外部融资需求构成了严重威胁——给美国的利率、美元汇率或两者都带来了压力。

此外,美国的贸易伙伴可能会做出类似的反应,使以出口带动的美国经济增长面临严重风险。倘若中国这个美国第三大和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也实施报复性关税,可能会给美国对该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大豆、飞机、各类机械设备以及汽车零部件——带来很大的麻烦。当然中国也可以限制购买美国国债,对后者的金融资产价格造成严重后果。

最后,我们必须考虑可能因现有贸易流的惯性而产生的价格调整。自2010年以来,来自低成本国外产品的竞争压力,使美国太阳能设备的平均安装成本下降了70%。新的关税将提高进口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这形同对能源消费者加税,也抵消了以往提高对非碳燃料依赖度的努力。进口洗衣机的生产者也可以作出类似的反应;LG电子这个主要外国供应商,刚刚宣布将每台洗衣机的价格上调50美元,以回应美国征收的关税。可见美国消费者在特朗普政府挑起的首次小规模冲突中,已经吃了一场败仗。

特朗普的贸易战言论可以咄咄逼人,但美国其实没有必胜的策略。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对那些不公平的交易做法装聋作哑。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是为这一目的而设计的,它多年来也进行了相当有效的工作以保障美国的利益。自世贸组织于1995年成立以来,向该机构提交的537项争端中,美国就占了123项,其中也包括对中国提出的21项争议。虽然取得世贸组织的裁决需时甚久且颇费心力,但这些裁决往往对美国有利。

作为一个法治国家,美国在基于规则的全球贸易体系之外操作几乎是办不到的。这也更突显出特朗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悲剧意义,因为该协定本可以提供一个新的、有力的框架,来克服对中国贸易行为的顾虑。

同时,美国确实有权为它的跨国企业在国外市场争取公平的准入条件;多年来也在世界各地签署了3000多项双边投资条约,以保证这种公平待遇。而美国和中国之间缺乏这样一项条约,则是一个让人侧目的例外。它的不幸后果,是限制了美国企业分享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迅速扩张的机会。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美中投资条约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希望已经破灭。

贸易战没有赢家。也许这也是对一位承诺美国将再次开始“胜利”的总统的终极讽刺。美国参议员里德·斯穆特(Reed Smoot)和众议员威利斯·霍雷(Willis Hawley)在1930年也曾许下同样的空洞承诺,导致了加剧大萧条,并动摇国际秩序的贸易保护主义关税。可悲的是,这个现代史上其中一个最惨痛的教训已彻底被遗忘。

作者Stephen S. Roach是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兼高级讲师,摩根士丹利亚洲前主席,著有《失衡:美中两国的相互依赖》(Unbalanced: The Codependency of America and China)一书。

英文原题:How to Lose a Trade War

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 20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8 08:4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建闽:如何因应美国对华战略新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8-02-28 00:36:05



特朗普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重新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
  中评社香港2月28日电/中国评论月刊总编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创中心专家委员周建闽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2月号发表评论文章《美国对华战略定位的扰动与中国的因应》,作者认为:“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不断以台湾牌、贸易、汇率等为筹码,向中国谋取实际利益,但对于整个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并未明确。此次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显示,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在‘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两端上下扰动十多年后,又回到原点,这无疑有着深刻的背景与涵意。”文章内容如下:

  2017年12月18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表了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作为美国未来国家安全战略的框架指引,该报告最值得国人关注的是,将中国重新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称其(包括俄罗斯)正在挑战“美国的影响力,价值观和财富”。

  这份报告之所以这么引人注目,不仅在于它是中国执政党召开十九大以后,西方最主要国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方略所作的应对,更由于是特朗普总统亲自宣布的,且与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媒体与政界人士对中国的各种负面猜测及情绪性反应结合起来,给人一种新冷战即将开始、中国就要成为美国最大敌人的感觉。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错觉。无论是特朗普本人还是该报告,都将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竞争对手”意味着什么?在国际政治学的光谱中,区分国家敌友关系的评判标准主要分为四类:朋友(盟友)、(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敌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在整个五十和六十年代,都是美国的敌人;两国直接或间接地有过二次交战经历。七十年代,美国由于深陷越战的泥淖,实力大幅下降,更面临来自前苏联不断扩张的压力,急于打破僵局,不得不纡尊降贵,寻求与中国和解,大幅缓和对华关系。其后更由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这段时期的中国,在美国的国际政治定位上,从“敌人”跳过“竞争对手”,直接位居“合作伙伴”。这种较紧密关系一直延续至1989年,特别是九十年代初冷战结束后,由于国际战略环境发生翻转性变化,中国作为美国的“合作伙伴”地位失去了战略支点;便一下子从“合作伙伴”退居至“竞争对手”的角色,但并未回到“敌人”的位阶。究其原因,在于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不再以意识形态区分敌友,从根本上淡化了西方对华的负面态度。这也是邓小平所言:“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儿,坏也坏不到哪儿去”的主要原因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8 08: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建闽:如何因应美国对华战略新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8-02-28 00:36:05


  
  “竞争对手”这样的基本定位,自冷战结束以来就一直如此。只不过在变化的国际形势和美国面临不同挑战时期,当时执政的美国总统会根据美国利益,对中国的战略定位加以不同的形容词来修饰,以显示这个基本定位向何方位移。如克林顿政府后期提出中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但遭内部激烈反对,最后加上“致力于”三个字,变成“中美两国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表示“战略伙伴关系”还在建设中,并未回到“合作伙伴”的地位。小布什刚上台,便把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但很快又提出“中国在一些问题上是对手,在一些问题上是伙伴”。到了911之后,基于反恐战争的需要,特别是中后期,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各方面都需要中国的支持协助,于是提出中国是“利益攸关方”的主张。这个提法,虽未明确定位,但已近乎“合作伙伴”的意思。奥巴马时期的中美关系向“合作伙伴”位阶大大移动了一步,他不仅一度称中国是“战略伙伴”,更认为应把中国纳入现有的国际体系,共同维护国际秩序;提议美中合作成立所谓“G2”、“G4”集团等主张,都体现了这种政策思维。对于中国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奥巴马政府也作出积极回应。虽然因美国内外各种势力的阻碍,奥巴马政府对华态度始终犹豫不定;但总体而言,此时的中美战略关系,属于虽未明确“合作伙伴”之名,却有其实。

  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不断以台湾牌、贸易、汇率等为筹码,向中国谋取实际利益,但对于整个中美关系的战略定位并未明确。此次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显示,美国对华战略定位在“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两端上下扰动十多年后,又回到原点,这无疑有着深刻的背景与涵意。

  首先,是美国保守政治势力指责埋怨小布什政府将美国的战略对象搞错,把战略重心放在“反恐战争”上。其结果造成了美国花费高达数万亿美元的巨额军费、数万军人的死伤,极大地损耗了美国的国力。由于战略方向失误,导致中国迅速崛起,俄罗斯也恢复了元气,更别提朝鲜和伊朗等潜在拥核国家逐渐发展壮大,威胁美国及其盟国的安全。

  其次,在这些保守势力看来,中国日益强盛,与美国主流社会当初的期待完全不同。他们强烈质疑美国历届政府对华持续多年的遏制加接触政策是否有效?今后是否应该换一套手法以钳制中国?“报告”就是特朗普政府为赢得保守派的支持而作出的回应。

  第三,他们以自己的霸道心态和冷战思维视角研判中国模式和未来发展战略,认为中国发展的“锐实力”是一把“能穿透文化壁垒,改变西方价值观的利刃”(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称十九大报告“讲出了中国未来全球霸权统治的计划”(班农Steve Bannon)。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是在这种长期累积形成的战略焦虑、战略误判和高度情绪性战略猜疑的迭加下诞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2-28 08: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建闽:如何因应美国对华战略新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8-02-28 00:36:05


  
  “报告”既然将中国列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竞争对手,未来必定会加大对于中国的争斗力度。事实上,自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围绕中国周边安全的小动作不断,特别是在涉台问题上:美国国会自去年以来通过了一系列涉台法案,不仅要开放美台军舰互停和高层官员互访,还允许台湾参与高级别军演等;公然明目张胆地干涉中国内政。在贸易、汇率等问题上的冲突也将陆续有来,人们很快将会看到特朗普政府在经贸问题上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

  种种迹象显示,在“竞争对手”定位下的中美关系,将驶入暴风区和礁石区,摩擦不可避免,各式各样的“软硬”冲突甚至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也将大幅提升,中美关系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摩擦冲突争斗期。

  中国如何应对这种新的中美战略竞争对手关系?首先,中国应清醒认识竞争对手的涵义。竞争对手不是冷战时期你死我活的零和关系,竞争关系本来就是现实世界的普遍准则,对竞争对手,既要重视它,把它视为自己达成目标必须战胜、克服的对象;同时,竞争对手又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实现目标的动力来源和砥砺体,没有强劲对手的存在,难以成就伟大事业。竞争的结果,可以是我赢你输模式,也可以是双赢模式;“斗而不破”是竞争关系最重要的特征。

  其次,无论是经贸、金融领域还是军事斗争,必须做好一切方面的准备,以底线思维应对战略竞争。习近平指出,“能战方能止战”。中国人不好战,但如同西谚所云,“为了和平,准备战争”。新年伊始,习总书记就冒着严寒来到演训场向全军发出训令,要求军队加强实战化训练,一切为了打赢。

  第三,从来大国崛起,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要改变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要在竞争中赢得胜利,获得对手的尊重,只能靠自己去努力,以斗争求合作,以实力和毅力赢取地位和尊严。除此,别无它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保权 发表于 2018-2-28 19: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尝试着拉拢澳大利亚参与到其亚太地区各种军事行动,澳大利亚也确实参与过其中一些行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澳大利亚很快发现参与美国行动不仅没有换取更多政治经济利益反而给澳大利亚带来诸多政治经济损失,澳大利亚朝野开始对此进行反思并逐渐从美国这些行动中脱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3-17 08: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库观察:乌克兰成北约申请国 或酝新冲突       
http://www.CRNTT.com   2018-03-17 00:25:52


  
  特朗普早在大选获胜后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北约是一个过时的组织,同时要求成员国履行国防开支占GDP2%的义务”。虽然特朗普此后收回了“北约过时”的言论,但他在北约峰会的“首秀”非但绝口不提坚守北约宪章第五条集体防御的承诺,相反毫不留情地向欧洲盟友索要军费欠款。特朗普的举动不但致使默克尔发出“欧洲只能靠自己”的声音,而且还催生欧洲23国组建防务联盟。有观点认为,随着欧洲防务联盟的成立,北约未来的角色恐被弱化、甚至可能成为北约的竞争对手。为此,特朗普在欧洲冷战后最严重地缘政治危机的乌克兰问题上祭出重拳也存有安抚欧洲盟友、凝聚北约向心力的意图。

  不论乌克兰欲加入北约还是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事实上都已经踩到了俄罗斯所预设的“红线”。普京近日在谈及乌克兰2014年的政局剧变时指责美国“明目张胆地”欺骗俄罗斯,他同时强调乌克兰对俄罗斯而言不是一般国家,而“有着特殊关系”。

  乌克兰的独立给俄罗斯造成了地缘战略上的巨大损失,使其最具欧洲特性的西部边界萎缩上千公里,并且部分丧失黑海的战略通道。更为重要的是令乌克兰逐渐成为北约与俄罗斯争夺的最后战略缓冲地带。乌克兰的独立也意味着俄罗斯失去了一块工农业禀赋出众、同种族同宗教、拥有5000万人口、面积欧洲第二大的重要版图。此外,乌克兰的独立还让俄罗斯丧失了“基辅罗斯”这个与乌克兰共同的国家起源。正因为如此,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布热津斯基曾表示,“失去乌克兰的俄罗斯将成不起大国”。

  可以说,俄罗斯将乌克兰问题视为“核心利益”,绝不会坐视乌克兰倒向西方的局面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官方至今没有对此做出回应。这种“异常平静”的背后不禁让人想起曾发生在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的风云变幻,或许乌克兰危机正在酝酿新一轮冲突。

  (来源:中国网 作者:武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新闻盘点”主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3-17 08: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美专家称特朗普团队大洗牌或挑战美中对话       
http://www.CRNTT.com   2018-03-17 00:20:23


  

   张克斯认为,关键是特朗普政府中还有没人听?他指出,最近刘鹤访美的议程主要有三:一,重建高层对话,但没有得到美方的回覆;二,提出中方想要的一长串事情的单子;三是希望特朗普任命一个要员主管美中关系,同样没发生。他说,未来处理包括经贸议题在内的美中关系,要关注的是,能否像中方和美方有些人说的:美方做点事情,中方做出反应,然后双方“把枪放在桌上,坐下来谈判”,但这么做首先需要双方都同意这种策略,所以具体情形如何进展还有待观察。

  对于中方对特朗普发动贸易战可能的反应,张克斯认为,中方内部其实有两种意见,一种代表多数人意见,可能也代表领导层意见,即要尽量避免与美国打贸易战,杨洁篪和刘鹤来,习近平与特朗普通话,都表达了这种意思;另外一种是觉得要中国减少上千亿美元贸易顺差很难办到,中方也有些人认为特朗普就是“纸老虎”,说得多,发起301调查声音响亮,但最后中方还是能够生存,美国“纸老虎”会现原形,此前的232调查对中国“咬得就不像叫得那么厉害”。

  张克斯认为,中方现在也是试图平衡胡萝卜与大棒并用的两种手法,在考虑做点事情来试图缓解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同时,也在准备如何反击报复。中方会保持他们的判断,直到看到美方实际采取什么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3-17 08: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换人又是媒体放话,阵势摆的挺大,你倒是动手啊,全球政经是一体联动的,大大把棍子早就准备好了,我们发展了这五年,把金融体系的内奸和市场埋伏的游资都清理的差不多了,所以,贸易制裁开打,无法和股市,债市,能源市场联动,威力何其有限,面临人民币原油期货开始,美国资金出逃风险进一步加大,美债利率快速升级,国家债务信用崩溃,美国无奈选择这一步,不打贸易战,共和党中期选举完蛋,川普选前承诺跳票,开打,双方身上插满匕首,看谁流血多,其他国家数着钱笑疯了,一堆不生产东西的联合起来制裁把东西买给他的,想想觉得可笑。总之一句话,缺钙的抓紧时间补补,你看从上到下有谁在乎,我们的经济已经转型了,光是内需市场我们就能养活自己,加上一带一路,我们有足够的市场阻止关厂危机和失业危机,剩下的就看中美谁扛得住了。
举报 | 8楼 | 打赏 | 回复 | 评论(2) | 赞
津门洲哥: 2018-03-16 15:12:07  评论
评论 ty_梦幻时光9:不用担心,中国手里的弹药比美国多多了,现在内需市场已经足够大,美国这么搞将催生美国的通胀,导致美元进一步贬值,加上十天后的石油人民币的启动,画面会很美的,哈哈哈
泰勒瓦风土: 举报  2018-03-16 18:53:01  评论
武力式的战争打不起来,贸易战和金融战到是有可能;先玩贸易游戏规则,不行在玩货币流通能力,有相当难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3-24 09: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郑永年:中美贸易战,“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2018年03月24日 02:46:08
来源:侠客岛

429人参与 31评论
原标题:郑永年:中美贸易战,“地缘政治又回来了”

北京时间周五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针对中国“经济侵略”(China’s economic aggression)的总统备忘录,宣布就中国在钢铁、铝贸易和知识产权方面的行为,向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同时限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

随即,中国也做出强硬回应——

中国驻美大使馆就美国301调查结果发表声明,称“如果美方执意要打(贸易战),我们将奉陪到底”;

中国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大约涉及美对华的30亿元出口(针对十几天前美国的关税决定);

今天下午,外交部也回应称,“美方有关人士错判形势;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会奉陪到底,不要捡了芝麻丢西瓜”。



局势严峻,不言而喻。美国国内,当日道琼斯工业指数大跌2.93%,标普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大跌2.52%和2.43%。受紧张情绪影响,今天沪指跌幅也超过4%。

毋庸讳言,逾半年以来,中美经贸摩擦,一直是一个横亘在中美关系前的重要话题,也是媒体、学者等高度关注的问题。对此,各类观点也很多,甚至有一些分歧。有的观点认为,特朗普大概率还是讹诈中国、为国内中期选举造势;也有一部分悲观者认为,国内此前对美国有一定程度误判,中美经贸必有一战;当然,还有学者已经为双方可能的“交战”算清了底牌……

今天侠客岛推荐一篇文章,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教授的《中美贸易战或将演变成为全面冷战》,从宏观层面分析了近年来的中美关系,认为“中国威胁论”始终是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国家群(即西方国家和它们的盟友)的一条对华外交主线。侠客岛略有编辑。



                                 

“中国威胁论”始终是以西方国家为主体的国家群(即西方国家和它们的盟友)的一条对华外交主线。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威胁论”已经经历了好几波。每一波“中国威胁论”浪潮轻则曲解和诬蔑中国,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重则影响所在国的对华政策,阻碍甚至围堵中国的崛起。

2018年,正当中国在积极准备新年主场外交的时候,新一波“中国威胁论”浪潮扑面而来,并且比以往来得更凶猛和广泛。

这一波“中国威胁论”浪潮覆盖整个西方世界和它们的盟友,包括美国,欧洲的德国,亚太地区的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等国。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公开出来“警告”中国,而另一些国家则政府在背后,民间人士在前,指责中国。

各国政界和学界尽其所能,已经制造了一大堆的新名字,例如“锐实力”、“债权帝国主义”、“新帝国主义列强”、“修正主义者”等等。尽管西方在创造概念方面一直被视为严肃认真,但在攻击中国时,造词一点也不科学了。一些人试图用学术的态度和方法来分析这些概念,但白费心思,因为这些根本就不是像样的学术概念,在学术上不值得推敲。



无力

说穿了,西方的“反华”力量所要做的就是要营造一个新的冷战环境。和中国发生一场新“冷战”甚至热战一直是西方“反华”力量梦寐以求的。简单地说,西方的新一波“中国威胁论”建立在西方近年来流行起来的至少三个新“冷战思维”之上。

第一,西方对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制度抱冷战思维。近代以来,政治制度的不同往往是国家之间对抗和冲突的重要根源之一。在这方面,西方和中国的价值观全然不同。中国相信不同政治制度和谐共存,而西方往往把具有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视为竞争者甚至敌人。

长期以来,西方相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会演变成西方那样的自由民主制度。但当西方看到中国不仅没有走西方式“民主道路”,而且发展出了自己的政治模式的时候,西方就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了“威胁”。

今天,西方基本的判断是中国的“威权主义”趋于永久化。对西方来说,更为严峻的是,中国的“威权主义”政治体制已经对非西方国家产生很大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会仿照中国的体制。在西方看来,这是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最大挑战和最大“威胁”。

第二,对中国经济制度的冷战思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渐趋成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混合经济模式”。近年来,西方一直在炒作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今天西方所认为的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外部影响,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面——

1. 国家资本主义导致中国内部市场的不开放,西方企业在中国失去了“竞争力”;2. 中国国有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政治原则高于经济原则,影响西方企业的竞争力;3. 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外部扩张”的主要政治工具。正如前苏联经济模式是对西方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最大威胁,今天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已被认为是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最大经济威胁。

第三,对所谓中国“新帝国主义”的冷战思维。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对中国的战略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围堵和遏制中国崛起,至少防止中国挑战西方的霸权;鼓励中国进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不想失去中国,即不想让中国成为另外一个“苏联”;把中国改为一个类似西方的国家。

但现在这些选项都没有了。西方的新冷战思维是:西方既没有能力围堵遏制中国,也没有能力改变中国。因此,一个可行的选择就是中国变成另一个“苏联”,这样西方至少可以团结起来尽最大的努力遏制中国的扩张,并且也能孤立中国,和西方进行一场新的“冷战”。



特朗普政府2017年12月、美国国防部2018年1月分别发表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国防战略报告》,都直接称中国和俄罗斯是美国的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并声称美国将聚集资源应对中俄的挑战。非常有意思的是,白宫新闻发言人把美国的这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称之为美国“新时代的新国家安全战略”。这种称呼和中国领导人所提出“新时代”相呼应,其针对中国的目标昭然若揭。

美国防长马蒂斯(James Matis)最近在出席完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返回美国的途中指出,美国决定公开称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竞争对手,并非美国的自身选择,而是国际安全形势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他说:“将竞争关系公开化的行动是(中国)将南海的岛礁变成军事哨所。在欧洲将竞争关系公开化的行动是俄罗斯越境侵占克里米亚,以及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支持分离分子。”

再者,一些西方国家对“一带一路”有了新的冷战思维,认为这是中国国际扩张主义的体现。德国外长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最近的言论可以视为西方国家态度的变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这位外长声称中国借“一带一路”打造有别于自由、民主与人权等西方价值观的制度,自由世界的秩序正在解体,西方国家应当提出对策。这位外长还警告欧洲被中国和俄罗斯分化的危险。欧洲国家包括德国早先对“一带一路”倡议持积极态度,但现在立场出现变化。这种变化并非仅限于德国,而是相当普遍。

“反华”

这些互为关联的思维加在一起,成为西方对中国发起“冷战”的依据。正在形成中的“中国威胁论”浪潮覆盖西方世界和它们的盟友,“反华”情绪和行为表现在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涵盖经贸、安全、文化教育与人文交流等领域。

在经贸方面,美国已经发起了和中国的贸易战。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对中美两国都必然会造成重大损失。特朗普政府聚焦的是美国的经济,为了美国经济,特朗普政府正在采取诸多非常的举措,尤其是贸易方面。

历届政府在考量对华贸易政策时会把贸易政策和其他政策联系在一起,并且抱有以贸易政策改变中国的企图。但特朗普政府没有任何这样的企图,其对华贸易表现得更为直接,就是看看贸易平衡数据。这种对单一因素的考量使得特朗普政府趋向于采取强硬的对华贸易政策。当然,特朗普政府对其他国家也如此。

其他主要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友如澳大利亚和日本尽管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非常高,它们从对华贸易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但这些国家的一些政治力量宣称要对中国采取强硬举措,并声称要作好准备为此付出“代价”。以日本为核心的新版本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起死回生,同时这些国家向美国开放,随时欢迎美国的回归,而宣布退出TPP的特朗普近来在这方面也开始松口。

在安全方面,问题更多。中国经过这些年的努力稳定了南海局势,但美国正在推动南海问题重新“回归”安全议程。在核扩散问题上,因为朝鲜核问题,中国不仅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主要来自美国),而且的确也面临日益增长的核威胁。一旦被朝鲜成为核武国家,那么中国全部周边必将被核国家所包围。更复杂的是,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所有相关国家在朝鲜核问题上,和中国的利益不同,它们以各种形式拖延核危机,把压力转移给中国。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本意是为了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且中国一直抱开放的态度,欢迎各国参与这个倡议。不过,西方并不这么看。美国和日本一直持怀疑态度。这尤其表现在美日对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态度上,它们一直相信亚投行是想取代美日主导的亚行。

在亚洲,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为了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印太战略”,而美国特朗普政府也接受了这种思路。拉印度来对抗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和日本多年来的重点战略考虑,而随着“印太战略”的正式提出,这一战略会很快进入操作阶段,具体化和行动化。

这一战略大致会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军事战略和经济战略。军事战略方面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只是早些时候没有这样的提法。在围绕核武器、南海问题、东盟等问题上,美日印澳都把中国视为威胁,并且逐渐找到了“共同安全利益”。这些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已经有多年,且渐趋成熟。2017年,四国重启“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简称QUAD),确保印度洋和太平洋的“自由开放”。“四方安全对话”被视为亚洲版“北约”的开端。

现在美日印澳又开始转到经济战略层面。最近,这些国家初步达成对付中国“一带一路”的“另外选择”,即这些国家共同推出一个区域基础建设计划。在这方面,这些国家既有共同利益,如果合作起来也有相当的实力。

对美国来说,其所担心的是中国的“一带一路”会促成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缘政治势力范围,从而抗衡美国。因此,美国必须力所能及地破解这个被认为是形成中的中国势力范围圈。这也是美国接受“印太战略”的理由,认为这一战略可以维持“自由开放的亚太区”。



印度对“一带一路”始终抱非常负面的看法。因为“一带一路”覆盖很多印度的邻居国家,印度担心其会被中国“势力”所包围。这些年来,印度提出“东进战略”,积极投资建设连接邻国的道路和铁路。

在安全方面,台湾因素也在变得越来越重要。近来美国一直在提升和台湾的关系来制约中国大陆,台湾当局主动配合。在两岸情势紧张之际,台湾的强硬派走上台面,他们希望中美之间陷入一场“冷战”,相信“冷战”局面有利于维持台湾的现状,并企图在这个过程中寻找“独立”的机会。

可以预见,无论是“印太战略”还是“四方安全对话”或者其他的组织,一旦针对中国的联盟或者网络形成,那么其功能会不断扩展,最终涉及网络安全、外太空安全、核安全等领域。“北约”的历史就说明了这一逻辑。

人文

甚至在文化和人文交流方面,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也已开始。

和从前几波“中国威胁论”浪潮不同的是,从前都是美国在挑头,鼓动其他国家加入。但这次是其他国家在挑头,鼓动美国来参与。实际的情况是,当美国挑头时,其他国家不见得一定要参加,因为其他国家觉得有美国在行动就足够了,它们自己不仅不用参加(至少不要那么起劲参加),而且可以和中国做生意。但这次,因为美国的特朗普要美国逐渐从国际事务中撤退,这些其他国家感觉到了要挑头对应付中国。如果这些国家成功游说美国加入,那么这一波“中国威胁论”浪潮要远超从前。

美国一直是西方世界秩序的核心。或者说,整个西方世界的秩序是由美国组织起来的。现在,特朗普不想做世界秩序的组织者和领袖了,很多国家就担心忧虑起来。这种忧虑情绪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浓重,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很多国家甚至公开表达出来。很多事情,这些中等国家本身做不了,但一结合美国它们就可以做了。或者说,这些国家各自的力量太分散,美国能够起到一个组织者的作用。美国是否和它们站在一起,对它们来说至关重要。

今天,这些国家开始采取两种方案:

其一,继续邀请美国回来成为它们的领袖。它们的努力也有成效,特朗普开始不那么坚持“美国优先”了,至少对美国的盟友来说。在一些方面,特朗普也不那么坚持双边主义了,而是强调和盟友合作的重要性;


其二,这些国家自己开始行动起来,通过把中国视为“竞争者”和“敌人”把自己组织起来。TPP是这样,“印太战略”是这样,“四方安全对话”也是这样。从前是美国倡议,这些国家再加入;现在是这些国家先倡议,再鼓动美国加入。

新一波“中国威胁”声音到处可见。不同的反华力量正在聚集在一起,构成对中国越来越大的压力。在国际政治和外交关系上,A国对B国的外交政策是基于A国对B国的基本判断之上的,即是“朋友”,还是“敌人”?一旦A国判断B国为“敌人”,那么A国就会动用所有的力量来对付B国。

二战结束之后,美苏之所以形成冷战局面,就是因为美国所做的这样一个判断,而两大阵营之间全方位的竞争也从此开始了,直到苏联的解体。今天,中美两国之间也正面临着这样一种情形。

文/郑永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4-12 09: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媒:美中冲突下个引爆点可能是台湾       
http://www.CRNTT.com   2018-04-12 08:46:51



特朗普
  中评社香港4月12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来频频对台示好,即使美国跟中国的贸易纠纷得以化解,双边关系的下一个症结可能是台湾。

  美国媒体CNBC报道,特朗普近来采取一系列行动对台湾示好,包括军售、任命友台立场坚定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鼓励美台官员互访等,已经激怒北京,华府和北京的贸易谈判也可能受到影响。

  全球政治风险谘询组织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分析师9日发出备忘录指出,贸易摩擦与台湾看起来是两件事,但若华府持续强化美台关系,这两者将难以脱钩,“美国政府对台新做法将使美中关系显着复杂化,导致两国更难达成贸易协议”。

  中央社援引报道,欧亚集团表示:“北京当前正在讨论,美国是否有意把台湾当做贸易议题的筹码,或者,美国对台做法是否出现根本性转变。”

  这件事也可能影响朝鲜情势,因为华府要约束拥有核武的平壤,仍然需要北京助一臂之力。

  美国政府已批准有关台湾“潜舰国造”的行销许可证,让台湾可推动“潜舰国造”,此举遭北京反对,要求美国“停止一切形式的美台军事联系”。

  外界普遍预期,本周履新的博尔顿将加强跟蔡英文政府接触。

  欧亚集团的分析师指出,博尔顿曾“主张提升美国在台协会(AIT)的地位、邀蔡英文访美,最终全面恢复外交承认,藉此打‘台湾牌’来对抗中国”。

  虽不认为博尔顿的建议真能落实,但欧亚集团的分析师仍认为,博尔顿“有可能运用新职,直接把台湾摆上特朗普的施政议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8-4-12 10: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成虎:接下来,中美在三个领域争夺
2018年04月12日 10:11:07
来源:凤凰网综合 作者:朱成虎

0人参与 0评论
作者:朱成虎

时间:2018年4月12日

编者按:当前,中美关系正面临较为艰难和复杂的时刻,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前副所长、国防大学防务学院院长朱成虎,在坚持此前判断(中美之间摊牌是大势所趋)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未来中美争夺可能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

乐见特朗普连任



朱成虎(中)与沙祖康(左),以及著名时事评论员洪源。

中美关系格局建立在中美力量对比基础之上,中美力量对比总趋势为中国上升、美国相对下降,该趋势目前没有改变。而且,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也不会改变。

在这种状况下,笔者将乐见美国总统特朗普连任,而特朗普当前也正为此努力。

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的一系列对外主张,包括即将进行的朝美会谈、推出涉台强硬政策等等,都是在为连任做准备。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对中美关系并不十分悲观,因为特朗特是一个生意人,讲的是利益,中美之间有太多的利益可以交换。不过,七年前,笔者就曾表示过对中美关系不乐观的看法,现在从长远角度讲,更加不乐观,中美关系摊牌是大势所趋。据此判断,未来中美之间的争夺,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

第一,台湾问题将变得非常突出

目前美方已出台两个涉台法案。不久前,“台湾旅行法”在美参众两院无异议通过,这项法案鼓励台美所有层级官员互访;此外,去年12月,特朗普签署国防授权法,内容包括考虑美台军舰互访可行性的条款。这两项法案被外界视为是台美关系一大进展。

中国驻美公使此前发出警告,“美国军舰抵达高雄港之日,就是解放军武力解放台湾之时”。话既至此,期待中国政府会有某种实际行动来支撑宣誓,否则美国人可能将一步步紧逼和压迫。

另外一个需要设想的问题,假如将来台湾领导人到访美国不再是“路过”,也不再避见政治领导人;同时,美国大量高官到访台湾。那么,届时中方拿什么应对?需要有提前的考虑和备案,因为“法案”非儿戏。

实际上,对于解决台湾问题,中方的手段比过去要多得多,而现在的领导人决心也比过去坚定得多。

第二,安全领域明暗问题都存在



著名地区安全与军控专家沈丁立(左)与朱成虎。

除了台湾地区的考量外,安全领域更重要的是朝鲜半岛问题。对此,外界可以放下心来,保持定力,这是一个谁都谈不出结果的问题。对于目前关注度极高的朝美首脑会面,双方实际要跨越的难度都是难以想象的。特朗普此举姿态,主要目的仍是为大选做准备。

最后是南海。目前来看,美国军队所能折腾出的花样,已经大致如此。未能看到还有进一步的挑衅。

不过,在安全领域有一个隐藏的问题不可忽视,即中美之间的军备竞赛。中国人不常、也不太愿意用这个词,但实际上这是客观存在的。从1996年台海危机开始,中美之间就存在着军备竞赛。对此,中国要选择方向、重点突出,即做到拥有让美国无胆介入台海冲突的手段,这就足以。中国没有理由与美国争高低,谋求优势,这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金融领域幕后行动最令人担忧

中美在金融领域的争夺,最重要的是人民币国际化。美国人现在最担心的并非贸易问题,因为这是好解决的问题。目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要中国减少一千亿美元贸易逆差,这也是一个谈判手段,笔者认为并不重要。关键还是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对美国根本性的挑战,因此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其次,在中国海外利益扩张过程中,也需要有足够的准备,这是涉及地缘战略格局的挑战,并且将长期存在。以下为非洲的具体事例。

锂是新能源时期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目前中国某公司正在非洲开发锂矿。过程中,美国某部门的人不请自来,告知该公司“矿不是你们中国的,你们在这里介入太深了,你们不能开发这个矿”。

公司负责人则回答,“我是生意人,我不讲政治,也不懂政治,但这个矿势在必得,因为已经投入巨资”。美国人又说,“这个矿是世界的”。而这位公司负责人坚持,“世界的也是中国的,中国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不能搞?”得到的回答仍是“你们不能搞”。

美国公开站出来阻止企业行为,这本身就是很致命的一件事。可以预见,将来在“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笔者虽不担心所谓某些联合对抗“一带一路”的倡议,更担心的是美国人的幕后行动。

笔者认为,在特朗普任期内,这以上几点正是中方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凤凰大参考文章独家出品,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违者必究。

朱成虎:

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原副所长,少将。著名军事战略与中美关系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3-29 20:48 , Processed in 0.55726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