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国琉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菜璋
查看: 4293|回复: 60

[點評] 慧眼818《无论亚太还是印太 都必须将美国淘汰!!!》

[复制链接]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6 14: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记者出书示警:中美太平洋暖战 美国或输掉战争

2017-11-26 10:20:00环球网 张骜 分享 116参与
  
  【环球网综合报道 记者 张骜】“崛起的中国和守成的美国是否会开战?”美国媒体11月25日在报道中抛出话题称,美国著名军事记者表示,在太平洋上,中美之间已经陷入一场“暖战”(warm war)之中,美国可能会输掉这场战争。
  2013年12月5日,美国导弹巡洋舰“考本斯号”在南海水域监视中国辽宁号航空母舰,航母战斗群中一艘中国军舰随即驶向考本斯号。两船相距500码(约为457米)时,考本斯号紧急停止行驶,才避免相撞。
  这段中美军舰南海对峙险相撞的情节,不是电影剧本,而是真实事件。报道称,美国军事记者迈克尔·法贝(Michael Fabey)的新书《闪避,美中在太平洋的角力》(Crashback, The Power Clash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in the Pacific)第一章的开始就以这个事件开头。
  据美媒报道,法贝表示,没有飞弹、鱼雷,也没有炮火轰鸣,更没有军舰沉没,但“美中之间在西太平洋的战争正在展开”。法贝将中美的这场较量称为“暖战”。
  “暖战,你看到的是一种角力:想在海上占有更多的空间。有点像人们在火车上希望多占一点座位一样。”法贝解释说,“(中美)两个大国,倒不一定是完全对立。......中美在经济和贸易上关系还挺友好。但同时, 每一方都希望控制某个区域,......一个想得到,一个想拿走,冲突就会发生。”

  法贝在书中说,这场暖战实际很早就开始了,2001年美军EP-3侦察机与中国战机擦撞事件就是其一。直到2017年,中国空军已多次在宫古海峡空域飞行并开展例行性训练。
  法贝认为,美国可能会输掉这场战争。 他解释说,美国减少西太平洋的军力,或是把军力,特别是海军军力从太平洋撤离,美国就会输掉这场战争。他说,如果美国出于经济和孤立主义的考虑,甚至害怕冲突,美国都有可能失去这场战争。
  同时,法贝坦言,中国的军力在飞速增长,发展速度令美国人惊诧不已。他以中国新型万吨级驱逐舰下水为例称,美方惊讶的是中国的速度,“技术这么复杂,他们完成得很迅速,也很出色”。
  当被问到,这场“暖战”是否有可能转为“热战”时,法贝说:“我不愿意这么说,但是,这真的取决于很多因素,我在书中提到的那些人,那些在舰桥上的水兵,那些在飞机驾驶舱的空军,他们在特定场景上要做什么和不要做什么会造成非常大的事件,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后果。”他认为,很多事件和任务的决定都增加了整个局势的不确定性。
相关新闻

评分

参与人数 2好评度 +26 金钱 +24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芳芳 + 6 + 4 文章给力
兰色凡尘 + 20 + 20 + 20 文章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6 14: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残阳!英媒慨叹本国海军衰落 中国航母异军突起
2017-11-24 00:49:01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黄晋一
核心提示:到2030年将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海军规模增加一倍,或许它们的舰船总数可能接近于中国海军,但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11月11日发表了耶鲁大学迪尔沃思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的题为《英国的威望正在下降,而中国希望乘风破浪》的文章。
今年夏天,英吉利海峡出现了一些不详的迹象。8月16日,崭新的巨型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在人们激动的欢呼声中驶入朴次茅斯港,准备展开试航。它是有史以来为英国皇家海军建造的尺寸最大的舰船,造价超过30亿英镑。英国首相宣称,“伊丽莎白女王”号的到来表明英国仍希望自己处于世界一流海军强国之列。
但对海上和全球趋势更具宏观视野的历史学家而言,更重要的事件是一个月前一支现代的中国海军舰队(由1艘驱逐舰、1艘补给舰和1艘护卫舰组成)抵达了朴次茅斯港,这支舰队正前往与俄罗斯海军在波罗的海展开演习的途中。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出现在这片海域,也是它首次驶入大西洋区域。令人怀疑的是,欧洲的政治家们是否关注到这一情况。
在现有2艘体型较小的无敌级轻型航母退役后,英国皇家海军再次建造大型航母是好消息。这些航母能够搭载先进的美制F-35B隐身战机。现在,海上实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因为超过95%的有形贸易通过船只运输,但对海上贸易的威胁(比如海盗、恐怖分子)仍非常猖獗,同时非西方国家的新型海军正在崛起,以在全球公域展开竞争。
通过继续实施战略核潜艇计划和建造新型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英国政府显然希望英国在21世纪成为一支重要海军力量。令人遗憾的是,就这一雄心壮志而言,现实并没那么美好。英国疲软的经济和刺眼的预算赤字意味着英国财政部将竭尽所能避免产生任何新的海军开支。但现在英国海军几乎所有武器系统都出现了经费超支问题,而且一些糟糕的设计决策还令海军未来的计划困难重重,比如驱逐舰引擎会在高温环境下失灵。“鱼叉”反舰导弹系统按计划将停用,而替代系统却仍未准备就绪。F-35B战机无法在2020年以前被部署在海上。不过,最大的担忧在于大型海上舰队规模锐减,从2000年总数为33艘舰船的舰队规模降至19艘舰船(其中包括13艘护卫舰和6艘驱逐舰)。此外,迅速找到替代方案以弥补英国下议院国防委员会所谓的舰船数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仍希望渺茫。或许,所有新型舰船比那些退役舰船更强大,但这是自都铎王朝以来规模最小的一支英国皇家海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试航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6 14: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仗16年血白流了?美媒建议本国政府放弃阿富汗
2017-11-22 00:21:01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黄晋一
核心提示: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美国对外政策决策部门的官员要清醒起来并改弦更张。但如果华盛顿不愿正视摆在面前的残酷现实,那就是不可理喻了。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1月13日报道称,自2001年12月创建以北约为首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至今,先后有15位美国和盟军司令指挥在阿富汗的行动。这些年来,在阿富汗的工作模式基本没变:首先是消灭“基地”组织领导层以及该组织发动“9·11”袭击事件所需的恐怖组织架构,然后开展建国工作,旨在从零开始为阿富汗打造可取信于民的政治体制,再之后是为阿富汗国家安全部队提供培训、咨询服务和武器装备,以便让阿富汗现政权最终可以捍卫本国安全,由此确保阿富汗不再成为国际恐怖分子发动恐怖袭击的基地。
但很显然,上述宏大目标已化为泡影。
美媒称,就连退役将军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最近都撰文承认,“如今,阿富汗正在为生存苦苦挣扎,不论美国在16年后的今天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毋庸置疑的是,这种进展都是不足的。”
报道称,共有3位美国总统经手阿富汗问题,而一直以来令美国决策者和战争策划者倍感困扰的是——美国怎么做才能缓解阿富汗困局?美国政客、议员、战争策划者和外交官们花了无数时间去寻求“解决”阿富汗问题的灵丹妙药,却不过是一场徒劳。令人悲哀又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完全是问错了问题。根本没有一位对决策进程有影响力的高级官员经过反思和放眼大局,去试图思考一个简单得多但却更重要的问题——阿富汗的政治安排对美国国家安全到底有多重要?
当美国的对外政策机构被逼着拿出答案时,它就会老调重弹:要建立一个经民主选举产生、深受阿富汗人民支持且可信赖的亲美政府,这是防止阿富汗重新沦为恐怖主义避难港的唯一补救办法。这种照本宣科还包括:如果阿富汗政府不能为本国民众提供安定生活,那么阿富汗人民就没有理由不去与塔利班这样的组织合作。塔利班在阿富汗可谓固若金汤(经过16年战争努力,该组织当前和2001年以来一样强大)。先抛开这个事实不说,阿富汗已然成为恐怖组织的资金筹措地和行动地。当今世界有98个美国认定的恐怖组织,其中至少20个(占比达20.4%)把阿富汗-巴基斯坦边境地区作为根据地。有观点认为仅凭阿富汗步入正轨后推行的政府体制就能让这些恐怖主义组织消亡,这种观点显然根本不了解恐怖组织维持生存有多容易,而这些恐怖组织在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地有大量追随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6 14: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仗16年血白流了?美媒建议本国政府放弃阿富汗(2)
2017-11-22 00:21:01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黄晋一
核心提示: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美国对外政策决策部门的官员要清醒起来并改弦更张。但如果华盛顿不愿正视摆在面前的残酷现实,那就是不可理喻了。
此外,最新版的美国阿富汗战争策略仍基于一种毫无根据的臆断:阿富汗的政治未来将决定美国能否免受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报道评论称,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公布的美国政府对阿富汗新政策让我们很多人倍感失望。特朗普在竞选总统时就已认识到,美国付出大量鲜血和财富,却未能像对外政策精英向美国人民保证的那样在安全领域取得进展。尽管特朗普有这般认识,但与其前任一样,他还是在阿富汗问题的所谓至关重要性上选择接受同样的错误臆断。
美国在阿富汗遭遇不幸。从根本上讲,美国当前需要的不是增兵、增拨资金或增加承诺,而是要拿出极其坦诚的态度作出一种判断,即阿富汗的政治未来与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关系不大。
报道称,在阿富汗的乡野打了16年仗之后,美国对阿政策的虚伪和失败已暴露无遗。亡羊补牢未为晚矣,美国对外政策决策部门的官员要清醒起来并改弦更张。但如果华盛顿不愿正视摆在面前的残酷现实,那就是不可理喻了。(编译/王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驻阿富汗美军士兵在路边警戒。(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一页:望不到头!美军阿富汗遗弃千辆悍马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6 14:3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才是大敌!美智库称北约搞错目标还自废武功(2)
2017-11-24 00:16:01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马骐騑
核心提示:北约和欧盟一直对乌克兰的战争感到困惑,因为对于战争的思维定式在后冷战时期一直指导着它们的行动,毕竟大国政治和势力范围应该已经结束了。同样,使用远程大炮、多重火箭发射系统、机械化部队和代理人的长期大规模消耗战,使西方政治家和战略专家感到惊讶。
“大战”卷土重来
到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半岛时,大多数西方国家所考虑的是在防务问题上如何编造一种新的理论,使西方国家公民相信,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失败后,国防仍是重要的。俄罗斯的行动为西方军事活动提供了编造新理论的依据。但不利的一面却是,新的实力花费了十多年时间才形成。克里米亚之后的军事紧张局势,甚至可能与俄罗斯发生的军事冲突,将由西方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所剩无几的武装力量来应对。
从北约是否还能发挥作用的观点来看,俄罗斯在乌克兰以可怕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按照冷战逻辑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旧的)逻辑。按照这种逻辑,北约联盟及其成员国可以重新界定国际安全方针,并具体地重新界定军事安全方针。因此在考虑到阿富汗战争等等的不良影响情况下,由于在乌克兰发生的传统消耗式军事冲突激烈进行,所以外部和内部的条件都有利于北约成员国就其组织定位重新进行谈判,并恢复“军事防御力量和打硬仗”方面的能力。北约卷土重来,但其势头并非十分迅猛。
以北约组织的华沙峰会公报为例。可以肯定在公报中,北约联盟成员国表示决心并且愿意提升华盛顿条约第5条的重要性。依据在2014年的威尔士峰会上已经选择的路径。该公报还强调要采取新的行动保卫北约联盟的领土。然而,这项工作却是在国家和非国家组织,包括俄罗斯和中东以及北非的恐怖主义组织崛起的背景下完成的。正是在这方面,北约联盟内部激烈的政治斗争最为明显。北约联盟成员国最终把全球恐怖主义(在地区背景下)暗藏的威胁,定位为以其行动挑战西方国际安全理念的一个建立在国家基础上的军事组织。
虽然全球恐怖主义可能需要不时地在本地区以外动用军事力量来应对,但并不可以自然而然地由此得出结论,即条约第5条和集体防御原则是把这场斗争说成是打击恐怖主义的最有用的解释工具。西方国家在依据执法框架打击恐怖主义方面拥有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全球化的恐怖主义,就连最残暴的恐怖主义组织在内,也不足以对欧洲或欧洲民族国家的生存的威胁。诚然在欧洲,一种观点认为,恐怖主义威胁现在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峻。然而,统计数字显示,欧洲的恐怖主义袭击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现在要比以往几十年低,起码不高。
虽然不言而喻的是,欧洲各国人民需要得到保护,免遭各种恐怖主义组织,甚至个别恐怖分子的伤害,但在“9·11事件”发生后是“全球反恐战争”中,恐怖主义威胁的军事化并没有得逞。事实上人们一直认为,2001年发动的反恐战争使世界上的极端主义暴力和恐怖活动加剧。对于把基于当代恐怖主义的暴力活动当作防务问题和北约组织议程中的一种威胁的现有思维,都应该加以认真研究和反思。恐怖主义真的是一种军事威胁吗?恐怖主义在军事领域中能否被打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俄军装甲部队军演。(图片来源于网络)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6 14: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社评:美国借“印太”战略牵制中国       
http://www.CRNTT.com   2017-11-23 00:03:30



  中评社北京11月23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作为就任后首次亚洲行,特朗普抵达日本发言时表示,美国将与盟国积极合作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积极构建以美国、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为首的区域“印度-太平洋”地区安全架构,“印太”取代亚太,成为美国抵御中国势力扩张的新重点

  美国“印太”战略目标是从地缘政治和经济上对中国进行牵制。随着中国战略力量提升、战略活动范围扩大,美国希望能与印度合作,牵制中国军队在印度洋的活动。

  “印太”概念将传统上彼此孤立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在地缘政治意义上整合为统一的战略单元,加速了这两个独立水域在战略、安全与经济领域的整合,并涵盖了美国在内的太平洋东岸地区以及整个印度洋地区。

  “印太”作为一个关键的地缘战略地带,美国积极发展与该战略弧线上战略位置突出的澳大利亚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以塑造新的地区安全架构,从而继续维护美国在全球秩序中的领导地位。

  美国积极以“印-太”概念取代“亚太”地区,表明美国更加注重亚太地区,力图继续主导和掌控亚太地区政治、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方向,防止新兴大国崛起偏离美国所期望的“轨道”而损害使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

  “印太”转型的核心是美国极力回归亚洲,以应对印太地区地缘战略格局的新演变,并积极使之成为美国今后一段时期战略调整的重点地区。这也充分反映出了国力处在下降通道下的美国一种战略上的无奈之举,将亚太地区作为美国对外战略的重点地区表明了美国极力维护其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的目的。美国积极推崇“印太”取代“亚太”,更多地强调“印-太”战略的地缘意义。将印太地区作为一个战略整体,在此基础上对其亚洲战略进行重新调整与布局,在强化与其盟国关系的同时,也积极加强与澳大利亚、印度等印太地区枢纽国家的政治与安全关系,主动拓展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不断扩大美国在该地区的政治与军事影响力,以推动“印-太”战略并积极塑造“印太”地区的未来秩序,从而继续维护和确保美国在该地区的国家利益,继续确保美国在“印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6 14: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社评:特朗普务实,美媒口诛笔伐为哪般?       
http://www.CRNTT.com   2017-11-22 00:09:48



  中评社香港11月22日电(评论员 郭至君)特朗普长达12天的亚洲首访已于美国时间14日结束,在他登上回程的“空军一号”前,特朗普满意地向媒体表示,“我结交了许多最高层的朋友,这次亚洲访问取得了惊人的成功。”然而,美国多家主流媒体对特朗普的亚洲五国首访十分挑剔,以至于特朗普还没有回到美国,就收到了许多差评。美媒的分析和评论文章中,批评的内容大多集中在三个领域:第一、人权问题;第二、美国软实力的衰退和亚太战略的模糊;第三、对中国和俄罗斯的讨好。其中,对中国的态度是美媒中几乎都有口诛笔伐的一个重要部分。

  特朗普此次访华,中方给予其前所未有的“国事访问+”的规格接待,包括在故宫设宴、在人民大会堂安排隆重的欢迎仪式,另外中美之间签署的2535亿美元的“超级大单”也是史无前例。特朗普本人对于这样的招待和成果自然是喜上眉梢,在中国期间,“推特治国”的他不仅发了多则推特,还两度更换推特背景,对中国以及国家领导人更是充满了赞美之词,特别是在提到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时声称,“(这)不是中国的责任,是因为上届政府没有把事情做好”,让很多美国保守派人士感到十分讶异。

  对此,美联社就率先发难,援引美国参议院梅内德斯的言论称“特朗普的言论让美国看起来很弱,就好像我们一时兴起向中国低头一样。”美国NBC新闻也表示,“特朗普此次访华期间并未就贸易问题对中国发难,语气和他之前竞选时的一些不友善言论大相径庭。”《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则称,特朗普在APEC会议等提倡美国优先主义,结果遭到了孤立。《纽约时报》也相当乾脆地表示,“特朗普正把全球领导权拱手让给中国”。

  总的来看,美国主流媒体对特朗普访华的成果给予了批评和质疑,他们感到了美国软实力的整个崩塌,事实上,这样的感觉有几分道理,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本人的弱意识形态和美国的的确确正在显现的结构性衰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兰色凡尘 发表于 2017-11-27 08:3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霉国终极目标遏制围堵恐吓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7 08: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凌胜利:英媒唱衰美国折射的西方集体焦虑

2017-11-27 01:11:00环球时报 凌胜利 分享 20参与
  近日,BBC发文称美国正在沦为第三世界国家,并且言之凿凿地列举了寿命、婴儿死亡率、产妇死亡率、凶杀率、青少年怀孕率和教育六大指标。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被提醒有可能沦为第三世界国家了。早在2011年,就有研究报告指出,美国社会的许多特征已经越来越接近第三世界,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发展、就业、居民收入、贫富差距等问题,美国就将在2032年沦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已引发广泛担忧。2015年6月,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宣布竞选时,就曾警告“我们正变成第三世界国家”。以“历史终结论”而闻名于世的福山更是在2017年年初撰文《美国已成为失败国家》,理由在于美国的制度失灵、社会问题增多等。
  难道美国真的就成为“第三世界国家”或“失败国家”了吗?事实上,全世界的发达国家不过20多个,相对于全世界将近200个国家而言,绝对是少之又少。在除了发达国家便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非此即彼的分类中,美国确实有一些指标表现得不像发达国家。不过数据总是存在选择性偏见,如何区分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也不是仅仅看这些指标。如果对比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高等教育、军事力量等,美国依然独领风骚,并且在全球和地区的重要议题中保持关键影响。根据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预测,美国在本世纪中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基本无疑,当前就唱衰美国有点为时过早。

  不过,唱衰美国的出现也不是没有缘由。首先,社会分化越发严重,使得美国看起来既先进又落后。尽管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但国内社会分化却不断加剧。白人精英大多享受较好生活的同时,底层百姓的社会福利却较差,基本医疗、教育没有得到太好的满足,这也导致美国在一些指标上表现差劲,贫困率有所增加。更为严重的是社会分化导致社会焦虑加深、社会矛盾激化。近年来枪击案、凶杀案不断增多,实际上也反映了这些弊端。
  其次,美国实力相对衰落是不争的事实,特别经济实力占世界的比重有所下滑。2000年,美国GDP占世界比重为30.61%,2007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前,美国GDP占世界比重为25.08%,2016年则为24.32%。不过其原因主要在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发展速度差异。就美国自身来看,其经济实力依然保持增长态势。
  第三,对比美国硬实力的相对下滑,美国的软实力更是损耗过快。美国软实力不仅包括像好莱坞大片和肯德基这样的物质诱惑,也包括科技与教育对人才的吸引力等。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软实力也是美国霸权的重要支撑,体现了全世界对美国地位的认可和盟国对其的信赖程度。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对外政策的内向化,使得西方国家感到担忧,生怕“带头大哥”闭关修炼而群龙无首。
  笔者以为,英国媒体说美国正在沦为第三世界国家当然不是要唱衰美国,而是体现了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对美国霸权走向的担忧。它们害怕随着美国逐渐失去世界领导地位,从而要面临一个后美国时代。而最有可能取代美国的是中国,显然,它们尚未做好这方面的准备。(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秘书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27 12: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媒:沙特设法减少对美元依赖 经济学家称其将毁掉石油美元
2017-11-20 16:50:14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郭庆娜
核心提示:史密斯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一直设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史密斯说,沙特的“2030愿景”计划可能不是想减少石油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而是想要毁掉石油美元。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俄媒称,经济学家布兰登·史密斯警告说,美国和沙特高度相互依赖,一旦产生裂隙,那对石油美元体系和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来说会是灾难。他确信利雅得正计划抛弃美元。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11月16日报道,史密斯在Alt-Market.com网站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我相信全球经济重启的下一阶段将是打破石油美元的优势地位。在我关于石油美元体系的这种战略转变分析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和沙特之间的合作关系。从一开始沙特就一直是美元保持石油货币地位的最关键一环。”
报道称,史密斯说,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一直设法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史密斯说,沙特的“2030愿景”计划可能不是想减少石油在国家经济中的比重,而是想要毁掉石油美元。
他写道:“随着穆罕默德王储开始掌握权力,由他制定的革命性‘2030愿景’计划被大肆吹捧为结束沙特对石油收入的依赖以支持经济稳定的一个手段。然而,我认为这个计划并非想要结束对石油的依赖,而是要结束对美元的依赖。实际上,该计划标志着一种摆脱美元作为世界石油货币、使里亚尔与美元脱钩的举措。”
报道称,1974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和沙特国王费萨尔签订了一份协议。按照该协议,沙特政府接受用美元为该国石油出口计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30 1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西】奥利弗•施廷克尔:担心后西方秩序不稳定?多虑了

2017-11-30 00:24:00环球时报 【巴西】奥利弗•施廷克尔(Oliver 分享 参与
  对于全球秩序的未来,如果你去西方国家的首都转一圈,就会发现它们现在是多么的沮丧和悲观。作为二战后世界秩序的缔造者和主要支柱,美国正将注意力转向国内,不再给世界带来稳定感或捍卫全球化。一些西方评论人士对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崛起抱怨连连,他们大多认为这些新崛起的国家没能致力于塑造一个开放、稳定、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体系。因此,来自华盛顿和伦敦的大多数主流国际关系观察人士认为,全球秩序最好的时光已经逝去。这套秩序以后不再受西方规则的支配,将会一片混乱,变得缺乏方向而且十分危险。
  但在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在美国大选中获胜一年之后,现实看上去并没那么可怕:全球体系并不是仅仅依靠华盛顿,尽管美国开始扮演中性、某些情况下甚至是破坏性的角色,全球体系仍能茁壮成长。很显然,特朗普并没阻断全球化。相反,全球化可以在缺少华盛顿积极贡献的情况下继续前行,正如最近的金砖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等一系列高层会议所展示的那样。
  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其他国家,已经快步跟上,开始提供一些至关重要的全球性公共产品。这些贡献原本并不是新近发生的事,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胜选和上台等引起诸多担忧后,西方才更多注意到了这些方面。例如,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在印度洋打击海盗的行动中,北京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与美国不同,过去多年以来中国没有欠联合国任何债务。现在,中国是拉美等全球诸多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信贷提供方,并领导着亚投行等机构。另外,中国正与欧盟一道建立“绿色联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行动中发挥领导作用。

  这一切都不应该让人感到吃惊。同许多所谓主流分析人士的观点相反,新兴大国并没多少兴趣推翻或破坏过去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规则和机制。相反,北京、新德里、巴西利亚的决策者们,早就意识到积极维护全球治理和全球化的重大意义,这些国家也都从中获益良多。对于中国而言,提供更多全球性公共产品,对于确保其他国家以积极视角正确看待中国崛起至关重要,这与美国过去的做法很相似。就像华盛顿借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聚拢其他国家一样,中国以及其他一些非西方大国也在利用新设立的机构来巩固新产生的凝聚效应,强化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以便使新兴国家在全球决策过程中发挥更大影响。
  可以想象,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中国将不得不习惯于担负由此带来的一些重大责任。鉴于它的经济在世界上愈发举足轻重,中国将越来越成为其他国家国内政治讨论的中心议题之一,无论在秘鲁、波兰还是巴基斯坦,都是如此,就像过去几十年来拉美国家的许多政治讨论都会提到美国一样。同时,中国也需满足许多需求,无论是调解其他国家国内的紧张局势,还是在关乎全球人民福祉的一些议题讨论中发挥引领作用,比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或是自动化给全球就业市场造成的影响等。毫无疑问,如何适应这一全球性角色将是中国外交面临的一大挑战。
  只要稍稍回顾一下历史就会发现,中国成为一个大国并非许多观察家所描述的那样“前所未有”。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柯伟林(William C.Kirby)很有针对性地说,中国拥有世界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不间断文明,过去就曾发挥过引领作用。现在中国的崛起也不仅仅是过去三十几年的结果,而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形成的。
  纵观历史,大国通常会寻求将它们在国际机制中临时获得的超强力量以制度化方式固化下来。按照某种例外主义论调,这种做法最主要的辩护理由,就是维持霸权对于保持世界稳定至关重要。现在,这种论调仍被许多西方国家接受,这也是它们对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崛起颇感担忧的原因。
  但这种对后西方秩序的担忧至少部分上被误导了,因为过去乃至现在的全球体系都远没有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西方化。非西方大国早就开始为全球规则和机制的创立做出重要贡献了,甚至已先于西方国家。现在,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愈发希望也更有能力提供更多全球性公共产品。尽管面向真正多极化的转变(不仅经济,也包括军事以及议程设置能力等)让许多人不安,但后西方的多极化格局最终很可能比过去历史上任何秩序都更具包容性,不仅促进更大程度的开放性对话,更有利于知识传播,还将在应对21世纪的全球性挑战方面带来更有创新性也更有效的方法。(作者是巴西圣保罗热图利奥·瓦加斯基金会国际关系副教授,近著《中国之治终结西方时代》。本文由王晓雄翻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1-30 10:5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于镭:“砸中国锅”,澳大利亚动机何在

2017-11-30 00:24:00环球时报 于镭 分享 230参与
  澳大利亚2017年《外交白皮书》不久前发布,涉华内容令国人错愕。澳大利亚从与中国的商品与服务贸易中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还敢叫嚣维护美国在亚太的霸权体系,甚至公然“砸中国的锅”呢?国际关系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一定是服务于国家利益的理性抉择。或许从这个维度,更能看清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逻辑。
  首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体系一向被澳大利亚视作国家的安全保障。澳大利亚的不安全感源于其土地来源的不合法性。澳大利亚始于白人殖民地,土地来自对原住民的残暴掠夺。因此,澳大利亚一直担心别国因循旧例,夺其土地。1905年,日益走上对外扩张之路的日本在对马海峡全歼沙俄舰队,也给澳大利亚带来巨大的安全危机。澳大利亚由此擘画与美结盟,北拒日本。为此,澳大利亚一再吁请美国顾念“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无奈美国更看重与日本的利益,不愿“无利起早”,提供庇护。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终使澳大利亚和美国成为战时盟友。战后,美国故态复萌,不愿承担澳大利亚的安全责任。澳则以拒绝签订对日和约相要挟,为美国重新武装日本设置障碍。朝鲜战争的突发最终促使《澳新美三国同盟条约》于1951年签署生效。自此,澳英同盟正式为澳美同盟所取代。冷战时期,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渗透和军事扩张,更坚定了澳大利亚以澳美同盟为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基石的决心。
  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之际,中国崛起已成现实。澳大利亚囿于历史经验和冷战的思维定式,在2009年发布的国防白皮书中表示担忧。此后,澳美同盟逐年强化,冷战时期都不曾有过的规模逾万人的大型军演频繁出现。更令人瞩目的是,美、澳、日在亚太地区的军演呈现合流态势,并逐渐扩大至印度洋区域。从这个意义上讲,“印太”战略早已在两洋地区悄然展开。

  其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霸权体系是澳大利亚既得利益和国家地位的保证,澳美同盟则是其国家力量的倍增器。澳大利亚人口不过2200万,陆海空三军仅为7万人。澳大利亚以如此之小的体量,却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地区拥有远超其实力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究其原因,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特别是半个多世纪的澳美同盟显然发挥了国家力量倍增器的作用。冷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凭借与美国的盟友关系,被美国“钦封”为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利益的“副警长”,协助美国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地位的“提升”令澳大利亚意气风发,频频代表美国领导地区维和重任,俨然成为亚太地区的一支“领导力量”。澳大利亚政府也因此自豪地向国民宣布,跻身世界中等强国的“澳大利亚梦”已经实现。
  不难想象,如果没有美国的“站台”,澳大利亚根本不可能获得亚太地区“副警长”的“显赫权力”,以及由此产生的丰厚的政治、经济利益。鉴于此,澳大利亚不能不产生疑问:一个崛起的中国,以及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是延续,还是“剥夺”澳大利亚“物超其值”的“权力”和“地位”?如果是后者,澳大利亚不能不坚定地选边守成超级大国,阻止或延宕世界潮流的进程,因为这更符合它的既得利益。
  再者,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实际也给澳大利亚带来了丰厚经济利益。虽然中国是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但我国与澳大利亚经贸商品的科技含量难以企及美日。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曾多次声称美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经济伙伴。据澳大利亚外交与外贸部2016年资料,美国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存量近一万亿澳元,约为我对澳投资存量的10倍。美国资本早已渗透到澳大利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澳大利亚许多大型媒体、矿山、农场和企业的幕后金主。可以说,美资关系到数百万澳大利亚普通民众的就业和家庭生活水准。
  通过以上简短分析,不难发现现时的中国在澳大利亚的安全、政治和经济利益中的权重,仍难与美国等量齐观,这也是澳大利亚敢“砸中国的锅”,而绝无勇气“砸美国的锅”的根本原因。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永恒的只有国家利益。澳大利亚摒弃澳英同盟、绑定澳美同盟就是一个明证。清楚了这一点,也就明白澳大利亚外交的逻辑了。(作者是中山大学大洋洲研究中心研究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2-4 09: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第七舰队陷美海军最大宗贪腐案 60名海军将领及数百水兵涉案

2017-12-04 08:06:00环球网 张骜 分享 参与
  
  涉案承包商在亚洲多国为美舰提供补给  
  【环球网综合报道】香港东网12月3日报道称,美国海军第7舰队自2013年起,陆续有海军军官因接受马来西亚籍商人贿赂而遭起诉,近60名海军将领及数百水兵涉案。
  美方情报机构和海军经过为期3年调查,于2013年发现一家总部设于新加坡,负责为在亚洲的美国军舰补给的承包商亚洲海事国防公司GDMA,贿赂多名高级军官及数以百计军人。GDMA主要向军舰提供拖船服务及燃油等,业务范围覆盖香港、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家及地区。
  报道称,涉案人员从被外界称为“胖子莱纳德”的GDMA行政总裁弗朗西斯(Leonard Francis)收取利益,榨取美军逾3500万美元,案件成为美国海军历史上最大宗贪腐案。美国法院12月1日再作出裁决,判处一名中校判监18个月。

  GDMA的所有者弗朗西斯被指多年来向涉案海军提供各种服务,如免费召妓、现金及餐饮等“礼遇”,以换取机密资料,方便公司向美军收取过高费用。
  48岁退役中校皮茨(Bobby Pitts)原为新加坡的舰队工业补给指挥部负责人,他2015年承认控罪,上周五正式被判监18个月。审理此案件的法官在庭上直斥皮茨,指控他“背叛海军及国家”,同时向他判处罚款。当地媒体称,现时仍有至少20名海军军官被起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2-4 09: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海军濒海战斗舰成“鸡肋”:将寻求火力更强护卫舰
2017-11-28 10:15:04 来源:参考军事 责任编辑:董磊
核心提示:美国海军寻求多用途战舰的概念提案,这种战舰将比濒海战斗舰更大、配备了更多武器,但速度会减慢。它们将能够击落敌机、攻击其它军舰,并对抗潜艇。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 美联社11月26日报道称,美国海军行动迅速且机动性强的濒海战斗舰被批缺乏足够强大的火力和装甲,难以在海战中生存。海军正在着手解决这些问题,全新的吨位小、火力强的护卫舰将重拳出击。
本月,海军寻求多用途战舰的概念提案,这种战舰将比濒海战斗舰更大、配备了更多武器,但速度会减慢。它们将能够击落敌机、攻击其它军舰,并对抗潜艇。
美国列克星敦研究所的防务专家洛伦·汤普森说:“海军认为,速度没有火力那么重要。”
希望建造20艘护卫舰的海军正在寻求经济可承受的设计,它对造船商的指令性要求就是利用现有设计加快进程。按照紧迫的时间要求,下月就要提出概念提案。头两艘战舰将于2020年和2021年到位。
在特朗普政府公开宣称要扩大舰队规模之际,这些提案对海军而言指明了新方向。海军的目标是拥有355艘军舰。
新战舰意在吸取从濒海战斗舰上得到的教训。濒海战斗舰原本是对抗冷战后海上威胁的一种不太昂贵的军舰。有关威胁包括海盗和小艇群攻击。
海军设想,濒海战斗舰可通过改变任务组件以执行不同任务。但任务组件未能及时推出,导致战舰成本上升。然后,美国政府问责局开始质疑该舰在战斗中的生存可能。
濒海战斗舰有两种型号,最高时速都可达50英里(约合80公里),在浅水区都可利用易操作的喷水推进器行动。
海军发言人塞思·克拉克上尉说,海军最后可能会接收20余艘濒海战斗舰。到2030年,濒海战斗舰加上新型护卫舰可能会占海军已部署的水面战斗舰的一半以上。
在承受能力方面,提案呼吁不使用新技术。这与濒海战斗舰和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相差甚远。朱姆沃尔特级采用了新设计和新技术,造成费用大大超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美军LCS-7“底特律”号濒海战斗舰侧身入水瞬间。
下一页:美“自由”号濒海战斗舰抵达新加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芳芳 发表于 2017-12-4 10: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死去的霉国才是人类最大的和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2-4 16: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减税能否真正刺激美国经济?       
http://www.CRNTT.com   2017-12-04 12:11:23



  
  央视解读:“减税红包”可能变成市场波动炸药包

  这次特朗普的减税计划之所以分外引起关注,是因为其政策影响会在美国境外带来显着的长尾效应,特朗普的“减税红包”可能变成市场波动炸药包。

  资本市场或“被炸”

  首先可能被炸的是资本市场,涉及美国公司海外现金的安排可能会造成市场扭曲。长久以来,不少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出于避税需要,将大量在海外赚取的利润留在本地,而不是汇回美国,比如单单苹果公司就有超过2000亿美元的现金留在海外,美国50家规模最大的公司更是有高达1.6万亿美元的盈利存放在外。随着推行一次性减税措施,不少美国公司可能会选择将利润回流。虽然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但短期内也很难消化大量涌入的回流资本。再加上公司们也并不会将所有汇回的资金都用于在美国进行投资性扩大生产,因此近期本来已经火热的美国资本市场可能在短期内更加偏离基本面。

  这些跨国流动的资金的转移也会影响到外汇市场。本来美国公司的海外利润中相当一部分是以欧元、日元、英镑和瑞士法郎等货币的形式存在的。如果汇到美国的话,那在兑换美元的过程中也会带来这些货币被抛售,从而导致市场的非正常波动,对不少市场的金融稳定带来负面作用。

  一些国家的税务制度或受冲击

  其次,一些国家原本的税务制度也可能受到“减税炸弹”的冲击。随着美国大规模减少企业税率,会对一些国家的产业结构造成影响。虽然国际上长期有一些“税收低地”存在,不过大都是小型经济体借此来吸引资金和提供服务。而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的美国一旦成为“税收低地”,再加上本来的市场优势,那么有可能会形成巨大的虹吸效应,将一些产业和企业吸引到美国。因为低税率会增强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促使跨国企业增加对美投资。

  之前已有一些制造业企业流向美国,美国减税更进一步增加比较优势,对此受到影响的国家都需要拿出应对之策。有些和美国产业结构类似的国家,比如西欧国家和日本受此影响最为直接,为抵制“减税炸弹”的威力可能不得不跟进调整税率,以防止本国企业被税收红利所吸引而迁往美国。相比之下,由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美国较为互补,因此受到美国减税冲击预计可能相对小一些,而且中国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对企业减税降费措施,也有效对冲了这一影响。但是,随着中国的制造业向产业链上游攀升,与美国的交叉增多,受到的影响也会增大,因此也需谨慎应对。

  “全球减税潮”也并非必然结果

  当然,全球性的减税潮也并非必然结果。税收并非决定企业开展业务的唯一因素。廉价的资金、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稳定的供应链、先进的技术、健全的法规制度以及庞大的市场等也同样是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如果能在这些方面提高竞争力,也能有效抵御资本和企业外流的危险。因此比起被动承受特朗普减税带来的影响,主动完善市场环境,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是更妥善的应对之道。(来源:中央电视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2-4 16: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NE0:特朗普税改,本质上是一场前途未卜的赌博(转载)
楼主:皮皮皮哥8 时间:2017-12-04 07:26:47 点击:2295 回复:33
守护
脱水打赏看楼主设置
  在美国以51:49的比率通过特朗普的税改之后,中国的媒体们又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一夜之间,仿佛数十亿海外美元会立马回流美国,仿佛大量的小企业会无中生有地冒出来扩大美国的税基,仿佛制造业又要重新崛起了,而中国,又输了。

  这一幕,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奥巴马时代,TPP出来之后,网络上充斥着一大片中国仿佛要亡国灭种的声音。



  两年多过去了,TPP怎么样?中国又怎么样?

  特朗普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废除掉“极品前任”奥巴马的政治遗产TPP,而中国比两年前,在国际贸易和全球商业市场的影响力,只会更重要而不是更孤立。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没有什么是光有获益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如果税改能有中国的这些狂欢的人口中的那么大威力,那么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应该是马其顿、卡塔尔、科威特,因为他们国内的总体税率大致是7%、11.3%和12.8%。

  而北欧三国和德国这种动辄50%以上税率的国家,基本上要被归类到垃圾国家之流了。

  包括制造业企业在内的大量公司经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整个产业上下游的需求,相应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还有能源价格,市场规模等大量的因素。

  税负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如果一个人对你信誓旦旦地告诉你,只要如何如何,就一定能够如何如何,按照我的一点微小的人生经验,这种人基本可以被定位为骗子。

  世界的运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它不是小学练习上的1+1必然等于2,包括经济和政治在内的社会体系的运行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到无数的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改动,可能会对无数其它的变量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最后得出一个根本不在意料之中的答案。

  同理要反推回来的话,如果一个人想要得到某个特定的结果,那么可能他需要寻找的根本是一个无法预料的变量。

  那些根据一个税改就意淫出美国各种天花乱坠的美好前景的人,对世界运行的观察水平,本质上就是处于小学一年级的1+1=2的水平。

  对于美国这个国家来说,它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的原因在于三样东西:美元、美军、还有由美国媒体塑造出来的意识形态神话。

  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全球的通用货币,要求美国必须经常性地保持一个巨额的对外贸易赤字,不然你的美元怎么流得出去呢?

  而流出去之后,为什么能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强迫其他国家的人无条件地使用呢?

  答案是拥有一支能够把控住全球七大洲五大洋的黄金水道以及战略要点,又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投放到全球绝大部分地区的军事力量,这既是美元这张废纸片最大的成本,也是它最大的价值之所在。

  我有实力碾压你,你如果不乖乖听话用我的货币,我就能把你的国家打烂,我就能拦截你在海上的所有商船,切断你所有的商业命脉,以封锁饿死你的国民,以制裁困死你的经济,你还敢不用吗?



  而维系这样的一支军队,需要的是什么?是巨额的财政开支。

  财政开支背后是什么?是一个国家的税收。

  税收的来源同样受到无数个变量的影响。

  很多自以为是的“中国经济学家”们喜欢卖弄自己学了大学一年级的曼昆写的《宏观经济学》,时不时抛出一个“拉弗曲线”这样的名词来说明,减税不会导致税收的减少,相反,减税会扩大税基,税基的扩大会导致税收的增加。



  呵呵,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说任何物体都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但是这些经济学家们倒是给我找一块完全光滑没有阻力的面板给我做做实验啊。

  经济学总结出来的规律,甚至是推导出来的结论,本质上依然是一个在过滤掉无数影响因素的情况下的一个最简化的模型,它只存在于书上。

  真实的世界如果是经济学家们推导的那么简单,怎么就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走上了世界首富的位置?反倒是各种经济学家在投机市场折戟沉沙的新闻层出不穷,他们难道就不曾对自己反思过,为什么自己这么幼稚吗?

  经济学它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减税=增加税基的前提是,当曲线下降的时候,有无数个理性的经济人,把手头的工作换掉,投身于中小型企业的建设。

  说得好像把税率降低到20%以后,那些好吃懒做的底层人口,就要挥汗如雨地开展创业大潮,那些在公司工作得不错的中产,就要纷纷抛掉原有的工作,来开公司,来增加你的税基,给你当活雷锋。

  拉倒吧。

  很多美国的底层,之所以堕落成底层,就是因为连正常的工作都不愿意干,只想着领点食物券,救济金度日,指望这些人去搞中小企业?



  而很多中产,湾区码农,家里几个小孩,背着房贷车贷,指望他们一夜之间不顾贷款压力,放着几十万刀的稳定年收入不干,去搞中小企业?

  呵呵,呵呵呵。

  当然,把企业赋税从35%降到20%,对企业来说,当然是有正面作用的。但是,降到20%,是否就能够一定使得扩大出来的税基填补会之前的空缺,鬼才知道有没有用,这种东西根本不会有一个可靠的答案。

  所以,站到一个金融市场投机者的角度来说,我根本不信经济学家们扯的那些什么“拉弗曲线”,什么什么曲线,我宁愿去相信投机者钟爱的“墨菲定律”。

  什么是“墨菲定律”?

  第一、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第二、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第三、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

  第四、如果你很担心很害怕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一定发生。

  就像一片干面包掉在地上,这片面包的两面均可能着地。但如果你把一片一面涂有一层果酱的面包不小心掉在地毯上,一定是带有果酱的一面落在地上。



  我对特朗普税改的前景并不乐观,因为有太多变量的影响目前还不清晰,而很多出现的问题也只有一些站不住脚的依据而不是逻辑清晰到无可敲击的结论。

  万一税基没有扩到可以填补原来税收的范围,那么美国的财政状况和赤字状态就有可能出现恶化,而财政状况的恶化,第一会导致美国开始被迫缩减开支,如果不是砍军费,就是砍教育医疗或者科研开支。再不然就是弄出一场比QE规模更大的大放水,考虑到换掉耶伦之后找到一个同样偏鸽的美联储主席,这并不是什么无法预料的事。

  而砍科研和教育,就是砍掉一个国家的未来。美国的阶层壁垒和上升通道已经变态到一个中国人很难理解的程度,再砍一下,估计以后用来对付美国国内这班无业游民的维稳费用就要超过军费了。而没有科技的领先,美国倒也还好,无非就是像刚跟中国签署的两千亿美元大单一样,卖能源和大豆嘛,还可以当个农业国和资源国的。

  如果砍军费,那么就会导致美国在全球影响力的衰退,美国全球影响力的衰退,在全球只有美国一个超级大国的前提下,影响不大,因为在理想情况下,收缩完之后,只要在完成内部改革,积攒够足够的能量,又可能在下一个周期释放出去。

  但是如果美国不断收缩自己军事实力的同时,另外有一个有能力也有强烈意愿的大国则利用这个机会去填补那些美国离开后的空位,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国际政治体系和话语体系,去扶植自己的代理人势力,充分利用美国的每一次战略收缩完成自己的扩张,那么收缩对于美国来说就是死路一条。



  美国军事实力的收缩会导致全球的美元区,包括从中东到非洲,再到南美洲,亚洲,出现一个又一个大洞,就是里面的国家不再愿意把自己绑到美元上,而美国又无法再用军事优势来解决这些国家,例如伊朗,俄罗斯等。

  美元瘸掉,美国在对全球征收铸币税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没有全球的几十亿人为美国这几亿人输血,美国还想拥有今天这种高消费低物价的生活?做梦去吧。

  在前几次金融危机里,美元之所以能够周期性地利用收缩和扩张去掠夺其它国家,其中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前提是,美元虽然退去,但是美国对那些地区的军事影响力,是一直在保持甚至是增加的,只有有美国大兵继续看守着这些地方,那些退去的美元才能在下一轮扩张的时候涌过去。

  就像水,要流到某个容器的前提,是有人帮你看着这个容器还在这,如果容器都没了,被人扔掉了,你这水,下一次想流回来,你流到哪呢?

  没有足够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同时还被其它大国插了一脚的情况下,那些退回去的美元想再次出来的时候,很大的几率会发现已经没有自己的空间了,被另外的货币占了,当然,我就不说这种货币可能是哪个了。

  那这时候回流的美元还是一个解药吗?

  不,它们会变成毒药。美国在二次大战之后一直没有出现那种夸张的通胀,是因为大量的美元其实是在海外流通的,一旦这些“热钱”涌入美国境内,美国人在十几年前给我们造成的“输入型通胀”,就让他们好好体会一下吧。

  美元的贬值带来的高物价和高通胀,恐怕这一代美国人还没怎么体会过呢,想想就激动。

  不过,那些巨型跨国公司的海外利润是不是会真的那么容易就回流呢?恐怕也是要打个折扣的。

  幼稚的经济学家们还是犯了那个错误。以为做了什么什么,就一定会怎么这么。

  他们自己估计连几万美元都没管过,却一厢情愿地意淫拥有几万亿美元的利益集团会如何如何。

  就像一个段子说,古代有三个农民干活之余休息闲聊,躺在草地上,望着悠悠白云,其中一个说:“如果我们能当上皇帝那该有多好啊。”

  中间一个也说:“是啊,不知道皇帝过的是怎么样的生活。”

  另一个则肯定地说:“嗨,还用问么,人家皇帝肯定是天天白面馒头管够,锄地用的也是金锄头!。”

  经济学家们就是这种觉得皇上一定是有吃不完的大馒头,拿金锄头来干活的人。

  对于拥有数千亿,数万亿的人,要考虑的不单止是这点税,而是资金的安全问题。

  好,这次,你特朗普说要把钱弄回去,万一几年后其它上台,说钱不够了,要对我这些钱又开刀,我怎么办?就许你特朗普变税率,不许哪天再冒出个猴赛鹰·奥拉里上位来变你的税收政策啊?

  与其折腾来折腾去,还不如我找几个律师,弄几个非美国的空壳公司,左手倒到右手,还省事点。

  历史上的改革并不少,凡是打算改革,就意味着不确定性,尤其是大幅度的改革,更是会导致大量的不确定性后果。

  在面对矛盾的时候,不改一定会死,但是改得太快,下场未必就比死好到哪里去。

  上一个天真地以为自己改了就会如何如何的国家,叫苏联。



  从1991年苏联解体,到20世纪末,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年下降了52%;同期工业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卢布贬值,物价飞涨五千多倍。

  不但GDP、人均寿命下降,人口居然还少了10%, 而且到现在还没恢复,人口下降10%是什么概念?超过了二战期间世界人口的减少。

  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围观。是保持住自己的定力。




  拍电影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冲动的人,往往会死得比较早。他们的死亡就是为了主角后来登上舞台做铺垫的。

  特朗普的税改,对美国的国内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包括美元的汇率,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内矛盾,都产生了一个不可预测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围观。是保持住自己的定力。利用它的每一次错误,利用它的每一次战略收缩,去完成自己的战略扩张。

  一个三角形的的一边被扯掉,另外两边必然会产生形变。如果真变好了,我们可以参照这个经验去改进国内的税收政策,我就不相信在短时间内一个税收政策就能改变全球的制造业格局,恐怕美国连足够的产业工人数量都未必能满足得了,肯定会有时间差来给我们修订自己的国内政策。

  而如果美国这次的税收改革一旦出现预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那么,美国的每一次战略收缩,就是中国进行战略扩张,去挤占美国全球影响力和经济实力的好机会。

  当然,那时为了解决美国改革出现的问题,我们一定会出于国际道义和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义务,给它打包一打中国的经济学家们空投过去白宫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2-4 20: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朗普减税是否在“寅吃卯粮”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01:06 PM
来自/北京青年报
Sina Weibo  Email

文:鲁宁

特朗普的减税方案日前在美国参议院获得通过。鉴于众议院已高票通过减税方案在前,尽管美国国会尚需对参众两院略有差异的减税版本进行统合,但由于啃下了参议院这块“硬骨头”,该方案有望在圣诞节前由特朗普正式签发。

美国力度空前的减税方案,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受冲击最大的,显然是与美国经济高度捆绑的其余6个G7国家。从今年4月白宫着手制定减税方案的消息发布起,以德国为首的其余6个G7国家,均视特朗普单方面减税的动议为损人利己之举。很有可能的是,随着特朗普打响了减税第一枪,一场“减税大战”至少会波及欧洲与亚太这两大权重最大的经济板块。就中国而言,为防止美元、欧元资本从中国外流,避免人民币贬值过度,只能把拟定中的包括进一步减税在内的综合税改作提前推进。

今天是周一,特朗普的减税方案,很可能对全球资本市场交易产生震荡性影响。虽说美国减税方案将分阶段实施,但短期的震荡性影响很可能会持续数天。

特朗普减税方案做得很细、很周全,全美的富人、中产阶层、蓝领劳工、各类企业、各种经济实体,都将因该减税方案而不同程度获益,总体看是个皆大欢喜之方案。民主党一度是反对减税方案的,但考虑到民心所向,尤其是明年的中期选举,民主党的国会议员们,亦不得不向特朗普作出了妥协。

把企业所得税从目前的35%降至20%,其力度非常大。从理论上讲,它确有刺激美国现有高端制造业包括新兴产业投资、增加就业岗位之作用。可鉴于美国广义制造业早已彻底空心化,制造业产出只占GDP的8%左右,通过减税来重振美国广义制造业之愿望,未必能轻松实现。

将海外美企的利润汇回美国之所得税,从35%降至7%-14.5%区间,这一招更狠。30余年前里根减税时也使过此招,曾吸引1.5万亿美元的美国海外资本回流美国,对里根时代的“美国繁荣”功不可没。

特朗普试图通过为企业减税,将未来十年美国经济年均增幅稳定在3%,这一目标明显脱离美国现状。从道理上讲,要重拾里根时代的“美国繁荣”,必须重新振兴广义制造业,可问题是美国现存的高端制造业除了中国能大量消化,在其它市场处于曲高和寡之尴尬境地。而新兴制造业,中国甚至在多数领域已开始领跑世界。至于一般性制造业,美国要想重新恢复起来,那更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真正能使减税收立竿见影之效的,是减征个人所得税这一招。

目前美国个税分为七级,按减税方案简化为4档。如此一来,美国低收入群体的个税几乎全免,高收入群体虽减免幅度不大,但由于收入基数大,减税幅度十分可观。经综合测算,每个美国家庭实际税负可减轻1182美元。美国是个典型的消费社会,人们的存钱意识淡薄,因此,减个税刺激内需的功效将大大高于为企业减税之功效。不过,减个税所释放的购买力,尚不足以持续支撑美国经济年均3%的增幅。

通常而论,减税当在经济中高速发展,国家税收稳定增长阶段进行。美国的情况是,它已不具备里根时代大幅减税的国际大背景,也不具备当时联邦赤字总量不高之条件。

目前美国联邦赤字超20万亿美元,减税还将使联邦税收年减少1400亿美元,而今年仅新增军费就超过预算千亿美元,接下来还得为2000万多年未加薪的全美公职人员加薪,故而,美国减税只能在收入减开支增的现状下艰难推进,系典型的寅吃卯粮。由于美元地位大不如前,特朗普发债式减税的国际条件仍在持续恶化,若“减税大战”在欧亚板块打响形成对美国减税之对冲,美国减税还能否平稳实施,其悬念不言而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2-4 21: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媒:基辛格预言世界大势 对美国未来不乐观
2017-12-04 12:23:49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孙洵
核心提示:亨利·基辛格与施普林格出版社负责人马蒂亚斯·德普夫纳在美国接受采访,讨论人类悬而未决的问题。德普夫纳认为美国仍是自由的灯塔,但基辛格看起来却不怎么乐观。
参考消息网12月4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11月29日刊发题为《行家的预言》的文章称,亨利·基辛格与施普林格出版社负责人马蒂亚斯·德普夫纳在美国接受采访,讨论人类悬而未决的问题。德普夫纳认为美国仍是自由的灯塔,但基辛格看起来却不怎么乐观。
文章称,在柏林美国学会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活动上,有两位客人接受了采访。第一位是目前已经94岁的亨利·基辛格。担当采访者的《纽约时报》著名的左翼自由派评论员托马斯·弗里德曼表示,他对于冷战时期还可以理解。冷战之后的时期也还可以。但是当今这个时代已经完全超出他的理解水平。基辛格是否能帮他解释一下?
这位嗓音低沉的行家预言说,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不同地区各自追逐自身利益,而技术发明的影响连他们的发明者也无法预见,技术把这些不同的地区相互联系到一起。
文章称,对于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问题,基辛格说以前以色列和伊朗的关系很好。但遗憾的是,伊朗眼下不再仅仅是一个民主国家,它是一项革命工程。从这一属性来说,伊朗对以色列的存在构成了威胁。
文章称,基辛格没有给出该如何应对这一威胁的想法,而是紧接着说了一些关于中国值得注意的内容:有人认为美国的衰落是必然的,也有人认为与中国的冲突不可避免。如果这些人掌握了权力,美国和中国就会径直走向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将比第一次世界大战还糟糕。
文章称,与基辛格不同,阿克塞尔·施普林格出版社的董事长马蒂亚斯·德普夫纳并没有显得很高深莫测的样子。
当托马斯·弗里德曼问他德国究竟是怎么回事时,德普夫纳列举了难民、仇视等问题,并认为这一切都会好转。之后他谈到了自己真正在意的问题:人工智能,还有脸书。他认为,马克·扎克伯格找到了一种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他可以不生产任何内容,但以往旧媒体所有收入的99%都被他拿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ZHANG737 发表于 2017-12-4 21: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谋”成美国年度词汇 影射特朗普父女背后的故事?(2)
2017-11-29 16:22:44 来源:参考图片 责任编辑:熊婉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今年4月份,伊万卡·特朗普接受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采访。她在回应《周六夜现场》的恶搞时说:“我不知道同谋是什么意思。”作为第一女儿,她在白宫的工作备受瞩目。她表示,她希望时间会证明,她做得很好,更重要的是,她父亲这一届的政府很成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7年10月下旬,美国参议员弗莱克在宣布退休时,对当时的政治环境作了评论,他表示:“我不会参与同谋或者保持沉默”。弗雷克一直以来都是特朗普的尖锐批评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Dictionary.com指出,最近几个月,好莱坞的众多大人物身陷性丑闻时,“complicit”热度也有增加,2017年的美国见证了不少“同谋”,但从语言使用趋势看,去年美国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去年美国的年度词汇是——“xenophobia”(仇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中国琉球网 ( 闽ICP备13003013号 )

GMT+8, 2024-3-28 21:34 , Processed in 0.928371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